IPO

搜索文档
年入32亿,80后夫妻要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8-01 08:12
公司概况 - 道生天合是一家专注于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及结构胶的上海明星公司,已在上交所主板成功过会并进入提交注册阶段,有望成为A股"风电环氧树脂第一股" [3] - 公司由80后夫妻季刚、张婷实际控制,二人通过家族支持及外部融资将公司打造为"全球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销量第一"和"全球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第三"的企业 [3][8] - 2020-2022年公司累计分红2.5亿元,实际控制人分得约1.51亿元,同时获得美国绿卡 [4][10] 行业背景 - 环氧树脂作为高分子聚合物,在电子电气、半导体封装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国内高纯度特种环氧树脂长期依赖进口 [8] - 2015年国内环氧树脂市场集中度低,前三名均为外资企业,存在巨大市场空白 [8] - 新能源风口崛起推动环氧树脂在新能源汽车、风电、储能、氢能等场景的应用 [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32.38亿元,同比增长9.89%、-6.81%、1.13% [11]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亿元、1.55亿元、1.55亿元,同比增长30.08%、40.12%、0.01% [11] - 2024年末货币资金达8.56亿元,其中银行存款5.28亿元 [11] 融资与IPO - 公司获得中车时代高新投资、金浦投资等5笔融资 [3][8] - IPO计划募资8亿元,其中6.15亿元用于年产7.8万吨新能源材料项目,1.85亿元用于偿还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11] - 发行估值80亿元,实际控制人持股60.47%,对应身价约48亿元 [13] 经营特点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逐年下降,从2022年76.87%降至2024年68.44% [12] - 存在23家兼具客户和供应商双重身份的交易方 [12] - 2021-2023年实际控制人收到亲属往来款合计1.25亿元,主要来自其母亲 [13]
中裕铁信IPO:毛利率逆势大涨,控制权高度集中下的上市疑云
搜狐财经· 2025-08-01 05:44
上市历程与保荐机构变动 - 公司最初于2023年3月申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计划募资5.5亿元 保荐机构为中银国际证券但未成功 [4] - 2023年12月改与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签订辅导协议 转向北交所上市 2024年1月3日进入辅导期 [4] - 2024年因东方证券吸收合并东方投行 自9月2日起由东方证券承接IPO项目 2025年6月30日最新招股书目标交易所再度变更为深交所创业板 [4]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李志安通过裕菖集团控制公司85.99%的股份 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7][10] - 关联网络包括裕菖集团控制的衡水布朗科技 河北裕菖投资等7家企业 存在多项关联交易 [7][19] - 2020年进行2亿元巨额分红 2019-2021年净利润总和仅约2.11亿元 分红几乎掏空三年利润 [7] - 2025年6月3日董事会审议2024年度关联交易议案时 四名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8] 财务表现与指标异常 - 2024年营业收入下滑26.56%至7亿元 净利润微降1.58%至9870.74万元 [11][14] - 毛利率逆势上升至37.66% 较2022年27.89%提升近10个百分点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28.23% [11][12][14]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突然飙升至2.02亿元 同比增长1237.95% 与营收下滑形成强烈反差 [13] - 存货周转率从2022年4.48次降至2024年3.06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1.33次降至1.18次 [12][14]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5.85% 低于销售费用占比6.35% [13] 业务运营与客户结构 - 桥梁支座业务占2024年营收57.04% 高度依赖国家基建投资节奏 [6]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高达62.54% 客户集中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5] - 2024年末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40.70% 周转率1.18次低于行业平均1.79次 [16] - 员工总数从2019年1152人缩减至2024年775人 五年减员超过400人 [16] 产能利用与募资计划 - 历史数据显示2021年锻造装备构件产能利用率仅29.46% 铸造装备构件低至21.01% [16] - 最新招股书计划募资3亿元 其中超过1亿元用于桥梁隧道配套产品生产线自动化升级 9768万元投入变形高温合金叶片生产线技改 [16] 关联交易与资金运作 - 2024年关联交易涵盖商品购销 劳务提供 资产租赁等多个方面 [19] - 报告期内曾发生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融资 票据找零 通过个人卡收付款项 资金占用等违规事项 [19] - 2025年5月独立董事密集审议修改关联交易决策制度 利润分配管理制度等多项议案 [19]
Figma即将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01 03:23
设计软件制造商 Figma(FIG)将于周四开始交易,该公司周三将IPO定价为每股 33 美元。由于这一价 格高于 30-32 美元的预期区间,表明市场需求旺盛。 Figma 此次 IPO 之前,曾在 2023 年计划以 200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数字软件巨头 Adobe(ADBE), 但由于欧洲监管机构对这两家数字设计巨头的合并提出反垄断担忧,该交易最终告吹。 Figma 的 IPO 计划一直受到华尔街的密切关注。华尔街最初预期的定价区间为 30-32 美元,而 Figma 的 定价已超出这一范围,且这一预期区间本身就高于 Figma 自己此前预测的 25-28 美元。 按 33 美元的定价计算,该公司总股本为 5.85 亿股,那么市值将达到 193 亿美元。 此次 IPO 将发行 3694 万股股票,其中公司发售 1247 万股,现有股东发售 2446 万股,预计将筹集约 12 亿美元资金。 ...
Figma美股IPO首日暴涨250%,设计软件巨头市场表现抢眼
搜狐财经· 2025-08-01 00:19
| 115.500美元 +82.500 +250.00% | | | | | 盘后 134.500 +19.000 +16.45% | | | | --- | --- | --- | --- | --- | --- | --- | --- | | 已收盘 07-31 16:00:00 美东时间 | | | | | 07-31 19:20:01 美东时间 | | | | 今开 | 85.000 | | 最高 | 124.630 | | 成交量 | 6318万股 | | 昨收 | 33.000 | | 最低 | 84.105 | | 成交额 | 67.09亿 | | 换手率 | 12.96% | | 市盈(TTM) | 亏损 | | 总市值 | 563.02亿 | | 分时 | 五日 | 日K | 周K | 月K | 季K | 生K | 更多v | | 123.430 | | | | | | | | | 78.215 | | | | | | | 137.01% | | | | | | | | | 0.00% | | 00-21 | | | | | | | 00-31 | Figma的此番亮眼表现,无疑为设计软件行 ...
“80后夫妻搭档”干出一个IPO,“创二代”冲击A股
搜狐财经· 2025-07-31 22:10
公司概况 -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主营业务包括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三大系列产品 [5] - 公司在全球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销量排名第一 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全球第三 [1][20] - 公司于上交所主板IPO成功过会 有望成为A股"风电环氧树脂第一股" [1][4] 股权结构与控制人 - 实际控制人为80后夫妻季刚和张婷 二人通过家族支持与外部投资机构共同控股公司 [2][11] - 公司获得中车时代高新投资、金浦投资、谱润投资、金雨茂物等机构的多轮融资 [2] - 公司曾因股权代持纠纷遭遇诉讼 [7]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和32.38亿元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13% [21]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55亿元和1.55亿元 2024年净利润仅增长2.13万元 同比增长0.01% [21] - 2024年毛利为3.76亿元 较2023年减少1915万元 [23]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货币资金为8.56亿元 短期借款为1.96亿元 [6] 客户与供应链 - 第一大客户为中国建材集团下属企业 2021-2023年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28.85%、25.38%、25.81% [2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6.87%、71.94%、68.44% [2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分别为71.95%、69.6%、60.84% [25] - 存在23家交易方同时具备客户和供应商双重身份 其中泰山玻纤双向交易额从2021年1893万元增长至2023年4497万元 [25][26] 业务风险与挑战 - 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销售均价下降导致整体毛利下滑 [23] - 客户与供应商重叠交易引发上交所问询 涉及交易独立性、公允性及资金勾稽问题 [27] - 兰科化工交易关系异常 2022年采购额急降至36.46万元 销售额近乎归零 [27]
独角兽IPO加速 多家企业冲刺“火箭第一股”
深圳商报· 2025-07-31 19:05
独角兽企业IPO热度上升 -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进行科创板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有望成为"火箭第一股" [1] - 多家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竞争"火箭第一股" 包括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2月备案) 长光卫星(2022年3月备案) 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6月备案) [1] -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6月1日 注册资本3.6亿元 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民商火箭企业之一 [1] - 2023年7月蓝箭航天完成全球首款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 [1] - 截至2024年底蓝箭航天累计融资超70亿元 投资方包括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等 [1] 独角兽企业概况 - 独角兽企业定义为成立10年以内 估值超过10亿美元 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企业 [1] - 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为北京(75家) 上海(59家) 深圳(42家) [1] - 深圳近3年共有7家独角兽企业上市 包括优必选 晶泰控股 速腾聚创(港交所) 华大智造 奥比中光 云天励飞 拉普拉斯(科创板) [2] - 深圳42家独角兽企业中有上市计划的12家 包括已向港交所递表的货拉拉(2025年4月) 以及已辅导备案的荣耀 欣旺达动力 正浩创新 创想三维 飞骧科技 [2]
Backblaze Continues Growth But Operating Losses Weigh
Seeking Alpha· 2025-07-31 18:40
服务内容 - 提供成长股的可操作信息 包括首次IPO申报的抢先预览 即将进行IPO的预览 以及用于跟踪未来IPO的日历 [1] - 提供美国IPO数据库 以及指导投资者完成整个IPO生命周期的投资指南 从提交申请到上市 再到静默期和锁定期到期日 [1] 作者披露 - 作者未持有任何提及公司的股票 期权或类似衍生品头寸 且在接下来72小时内无计划发起任何此类头寸 [2] - 文章表达作者个人观点 未获得除Seeking Alpha以外的任何补偿 与任何提及股票的公司无业务关系 [2] 平台声明 - 过往表现不保证未来结果 不提供任何投资是否适合特定投资者的建议或推荐 [3] - 表达的观点可能不反映Seeking Alpha整体立场 平台不是持牌证券交易商 经纪商或美国投资顾问及投行 [3] - 分析师为第三方作者 包括可能未经任何机构或监管机构许可或认证的专业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 [3]
欣旺达 拟冲刺港股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7-31 14:59
上市申请 - 7月30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于同日刊登申请资料 [2] 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锂电池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提供绿色高效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 [5] - 业务涵盖消费类电池 动力类电池 储能系统及其他相关领域 形成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检测回收一体化布局 [5] - 按2024年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合计出货量计算为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厂商 [5] - 2024年全球手机电池市场市占率34.3% 为全球最大手机电池厂商 [5] - 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电池市占率21.6% 为全球第二大厂商 [6] - 积极拓展动力类电池及储能系统业务 实现高速增长并迅速跻身行业前列 [6] 财务数据 - 2022年收入521.62亿元 归母净利润10.68亿元 [6] - 2023年收入478.62亿元 归母净利润10.76亿元 [6] - 2024年收入560.21亿元 归母净利润14.74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收入122.89亿元 归母净利润3.87亿元 [6] 客户结构 - 客户主要包括消费电子企业 电动汽车制造商及储能系统集成商 [7] - 2022年前五大客户收入302.86亿元 占总收入58.1% [7] - 2023年前五大客户收入228.18亿元 占总收入47.7% [7] - 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248.36亿元 占总收入44.3% [7] - 2025年一季度前五大客户收入49.49亿元 占总收入40.3% [7] - 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从2022年28.6%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16.5% [7] 供应商结构 - 供应商主要包括制造流程所用原材料及组件供应商 [8] - 2022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209.31亿元 占总采购额44.8% [8] - 2023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138.31亿元 占总采购额40.6% [8] - 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144.21亿元 占总采购额32.2% [8] - 2025年一季度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31.16亿元 占总采购额31.4% [8]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2022年18%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14.8% [8] 募集资金用途 - IPO募资金额拟用于实现国际增长策略 [6] - 扩展海外新生产设施以及全球销售服务网络 更好触达国际客户群体 [6] - 投入研发以保持锂离子电池行业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 [6] 业务风险因素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可能使客户对电池产品需求降低 [8] - 业务增长取决于维持市场地位 维持与主要客户关系及扩大客户群 [8] - 需持续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8] - 竞争对手开发更先进电池产品或技术可能导致需求降低 [8]
慧谷新材从唐靖手里买房产,IPO前给投资者打“预防针”
搜狐财经· 2025-07-31 10:05
IPO进展与监管审查 - 公司IPO申请获受理5天后即被列入2025年第二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监管层通过现场检查筛选优质企业,2022-2024年抽查企业终止率达72.73% [1]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收持续增长,2022-2024年分别为6.64亿元、7.17亿元、8.1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从2,683.66万元增至1.42亿元,三年增长4倍,但招股书提示上市当年营业利润可能下滑50%以上 [2][14][15] - 综合毛利率逐年提升,从2022年29.56%升至2024年40.6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3.84%提升至15.01% [15][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显著改善,从2022年3,144.06万元增至2024年15,375.09万元 [17] 关联交易与股权结构 - 2023年底以6,500万元向实控人唐靖控制的广州恒辉购买房产,交易完成后1个月广州恒辉股权全部转让给自然人邓仕刚 [3][4][5] - 此前公司曾租赁该房产,2022-2024年支付租金合计1,509.25万元,截至2023年末未结清租赁款项达2,943.17万元 [6][7][8] - 实控人唐靖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59.02%表决权,其配偶及多名亲属持股并担任高管职务 [9][10][11][12] 业务模式与客户集中度 - 产品单价普遍下降但销量增长,家电材料单价从9.64元/KG降至8.93元/KG,销量增长37.6%,呈现"以价换量"特征 [19][20] - 客户集中度逐年上升,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43.65%增至46.53%,鼎胜新材等4家为长期稳定客户 [20][22] 研发投入与项目进展 - 研发费用率高于行业,2022-2024年分别为7.22%、7.05%、6.72%,累计投入1.53亿元,研发人员占比28.49% [22][23][24][26] - 31个研发项目中20个已完成,重点项目包括锂电池铝箔处理剂(投入1,128万元)、水性耐酸涂料(712万元)等 [25][26] 财务内控与历史问题 - 2022-2023年存在票据找零行为,合计涉及512.84万元,2024年已整改 [27][28] - 2022年子公司慧谷工程因仓库爆燃事故被注销,事故暴露安全管理漏洞,涉及实控人唐靖管理责任 [35][36][39] 募资计划与资金状况 - 拟募资9亿元,其中2.5亿元用于补流,但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余额达2.31亿元,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均值(2024年19.85%) [30][31][33] - 报告期内累计现金分红4,764.79万元,同期斥资6,500万元购置关联房产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