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

搜索文档
焦点访谈|应对汛期极端天气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
央视网· 2025-07-03 13:27
极端天气态势 - 今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显著增多,包括高温、干旱和暴雨[5] - 上半年气候特征表现为气温偏暖、降水空间差异大、南北旱涝并重[5] - 春季旱涝"两极分化"明显,黄淮、西北、西南等地旱情持续发展[7] - 6月以来四川盆地高温日数和强度创历史同期纪录,京津冀等地持续35℃以上高温[9] - 全国呈现"雨热同台"态势,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地遭遇暴雨[9] 汛情与水情 - 入汛以来2663座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458亿方,避免人员转移89万人次[9] - 主汛期预计呈现北涝南旱格局,北方多条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11] - 大江大河水情总体平稳,年径流量比常年偏少两成,水库蓄水总量4718亿方偏多12%[11][14] - 24省份324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45条超保洪水,10条创实测最大洪水[13] - 中小河流洪水频发重发,贵州都柳江发生特大洪水[13] 防灾技术体系 - 研发中小河流洪水早期预警系统,覆盖全国45203条中小河流[16] - 采用"天空地水工"立体监测网络,包括卫星、雷达、地面站点等[18] - 建立递进式预报预警模式,实现精细化气象服务[20] - 每日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滚动更新短临预警[22] - 实行山洪防御网格化管理,落实转移五个关键环节[24] 灾后恢复措施 - 南阳西峡县洪水退去后抢修道路,恢复供电和信号[26] - 贵州榕江县投入8.79万人次清污197万平米,完成进度96.41%[28] - 紧急调运6吨肥料为2800亩受灾水稻追肥,组织无人机防治病虫害[31] - 百香果受灾约4000亩,组建农技专家驻点服务队指导灾后管理[33] - 组建三轮车队配送生活物资和爱心餐,保障受灾群众供应[35][37]
2025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启动,AI底座赋能青年学子创新研究
新浪财经· 2025-06-24 03:04
励志计划启动 - 2025年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启动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这是今年首场大型校园活动 [1] - 项目在共青团中央指导下通过挑战杯"揭榜挂帅"擂台赛发布"基于多模态的巨灾预警及减损技术研究"榜题 [1] - 为对榜题有卓越洞见的大学生设置78万元奖金池 并提供中国平安实习 校招推荐 国际访学等机会 [1] 项目报名与参与 - 项目自5月30日起报名 6月30日截止 登录挑战杯官网即可注册报名 [3] - 不设学科门槛 鼓励人工智能 信息科技 人文社科等专业背景学子跨学科组队参赛 [3] - 期待学子用云计算 AI 大数据科技创新等多种手段赋能应急管理 [3] 校园合作与活动 - 公司将与更多高校合作"励志计划进校园"专项行动 [3] - 开展灾害防御 校园安全知识科普活动 包括"校园公益防灾节目" "古今防灾智慧碰撞"等大型主题活动 [3] - 活动现场开展心肺复苏技巧培训 防灾减灾主题集市吸引众多学生参与 [6] 嘉宾发言与观点 -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赵昕表示选题直面国家防灾减灾迫切需求 鼓励多学科协同攻关 [4] -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万学军表示项目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号召 [4] - 公司董事会秘书盛瑞生表示防灾减灾需要社会多股力量共同参与 今年借助挑战杯机制向青年学子出题 [4] 科技赋能与支持 - 公司产险科技中心数据智能平台团队总经理谢文峰解读"保险+服务"的风险减量模式 [5] - 公司将依托AI科技底座为参赛学子提供技术实验室参观等多种形式支持 [7] - 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依托"953"AI科技底座构建领先的风险减量能力 [9] 科技应用成果 - "平安地震巨灾模型"实现地震风险精准量化 [9] - "鹰眼系统(DRS)"能对台风 洪水 地质等多种灾害进行高精度识别 预警与动态管理 [9] - 2024年"鹰眼系统"发出风险预警超105亿次 覆盖个人及企业客户逾6700万 [9] 项目历史与影响 - "励志计划"是公司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自2003年起联合主办的长期教育公益项目 [9] - 项目已连续开展21年 累计奖励超6000名优秀大学生 发放奖金2200余万元 [9]
新闻1+1丨应急响应,如何“跑赢”灾害险情?
央视网· 2025-06-23 22:05
应急响应体系进步 - 从发现险情到组织转移最短仅需16分钟 反映应急响应速度显著提升 [1] - 成功避险案例体现三方面进步:预警到撤离的体系完善性 参与防灾力量扩大 新技术方法应用普及 [3] - 群策群防机制成效显著 6月18日后四省区已实现16起成功避险 保护超100人 [6] 地质灾害防治创新 - 湖南益阳试点地质灾害防治避险激励办法 通过分类奖励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4] - 成功避险案例中群众参与者获得精神激励 体现社会责任感提升 [6] 汛期风险排查处置 - 22个省已排查出987段较高灾害风险路段 649段山洪淹没风险路段 1984处较大以上隐患点 [8] - 对87处高风险和1312处较高风险点实现监测预警设施全覆盖 其余风险点经论证后选择性安装 [10] - 风险处置采取分级措施:优先工程处置 短期无法解决的加装监测设备 [10] 预警技术升级 - 公路监测预警含三种启动方式:灾害自动报警 平台一键发布 人工现场启动 [11][13][15] - 创新应用柔性设施包括隧道水幕激光提示 地面激光禁止标识等阻拦装置 [15]
山体滑坡前1小时 25户村民安全转移(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5-06-17 22:10
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广东省茂名信宜市贵子镇中和村受台风"蝴蝶"叠加季风影响,6月13日至16日出现强降雨,当地13日启动防汛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滚动发布预警信息,动员各地排查风险隐患 [1] - 驻村镇干部和村干部通过手摇报警器、大喇叭、铜锣、哨子和挨家敲门的方式紧急转移村民,共转移联一、联二、田寮3个自然村25户57名群众 [1][2] - 村干部刘名芳发现水流颜色异常(土黄色并夹杂小石子),立即上报并启动转移程序,成功避免人员伤亡 [1][2] 地质灾害预警与处置 - 持续强降雨导致山体滑坡土石达5000立方米,造成35间房屋受损,但因转移及时无人员伤亡 [2] - 当地党员干部从抗击台风"蝴蝶"启动地质灾害巡查开始,已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 [2] - 村干部通过观察降雨量、风向、水质水色等细节判断灾害风险,形成有效预警机制 [1] 基层应急管理 - 中和村党员干部冒雨排查隐患,发现险情后迅速组织群众转移,仅用两小时完成全部人员安置 [1][2] - 转移过程中采取多种应急手段,包括大喇叭喊话、手摇报警器、哨子等,确保信息传达全覆盖 [1] - 对特殊群体(如行动不便老人)采取个性化救援措施,如村干部曹华强背起老人撤离 [2]
“蝴蝶”逼近,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开展水稻制种抢收支援行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6-12 08:34
台风动态与影响 - 今年第一号台风"蝴蝶"于6月11日8时生成 预计最强可达强热带风暴到台风级(10~12级)[2][3] - 台风将于13日凌晨到上午登陆海南 13日傍晚到14日上午在广东雷州半岛再次登陆的可能性较大[3][4] - 受台风环流影响 湛江等粤西地区将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 局地特大暴雨的降水过程[4][5] 公司应急响应措施 - 公司第一时间召开防台应急部署会 启动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成立总经理为组长的专项工作组[7][8] - 确定台风重点防控区域为粤西地市机构 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 要求全体人员提高警觉[8][9] - 湛江中心支公司迅速启动防灾应急预案 全面部署台风防御工作[10][11] - 利用平安"爱农宝"APP等线上平台 精准推送台风动态信息和防灾减灾指南[11][12] 农业支援行动 - 公司派出工作人员赴吴川 麻章 徐闻等地 深入田间开展水稻制种抢收支援行动[15][16] - 筹备防雨布300件 防汛沙包3000条 挡水板200块等防台物资[20] - 组织风控人员 理赔人员开展隐患排查 指导企业采取加固 转移等措施[20][21] 科技应用与后续计划 - 利用平安产险鹰眼系统DRS巨灾风险管理功能 对台风覆盖区域内客户进行分类筛选[18][19] - 生成低风险类预警客户清单和高风险类回访客户清单[19] - 将持续密切关注台风动态 严格落实"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22][23] - 联合地方政府及农业专家 提供灾前预警 灾中救援 灾后理赔及复工复产指引等服务[23][24][25]
农业保险风险减量助力农业防灾减灾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与发展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6-12 03:18
理论基础 - 农业保险为受灾农户提供经济补偿,帮助恢复生产,降低灾害负面影响 [2] - 风险减量管理转变传统风险存量观念,主动介入风险管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 [3] - 保险公司采取激励措施增强农户防灾减灾意识,促进技术推广应用 [4] - 农业保险作为市场化机制快速响应救灾需求,实现精准性、及时性、经济性的防灾资源和损失补偿 [5] 实践经验 资源投入类 - 保险机构捐赠防灾救灾设备和物资,帮助农户应对灾害 [7] - 投入资金、设备、物资帮助农户开展防灾工作 [8] - 组建自身团队和协办人员服务团队,培育客户风险减量意识 [9] - 建立农技专家库资源,组织专家会诊,提供田间管理指导 [10] - 融合多方专业主体为农户提供专业化、便捷化、精细化防灾服务 [11] 技术支持类 - 遥感技术助力灾损监测评估和长势监测预警 [12] -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监测 [13] - 打造农作物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农业"四情"监测预警智能化 [13] - 移动互联技术通过App、小程序提供风险预警、技术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14] 数据应用类 - 编制农业保险风险地图,整合气象、农业等数据,提出防灾减损对策建议 [15] - 利用气象、地理信息等数据预测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提供预防措施 [16] - 分析历史灾害数据为农户制定个性化防灾减灾方案 [17] - 研发农作物或农产品巨灾模型,在多个保险经营环节发挥作用 [18] 创新产品类 - 气象指数保险将灾后补偿功能前移至灾前防范和灾中补救 [19] - 病虫害费用补偿保险在灾害发生前提供资金投入防灾救灾 [20] - 养殖医疗保险为治疗生猪患病产生的必要医疗费用提供保障 [21] 存在问题与困难 - 政策供给不足,资金投入有限,现有制度约束影响投入规模 [22] - 与国家防灾救灾应急体系联动不足,基础研究欠缺 [23] - 服务能力不足,科技赋能水平较低,服务内容单一 [24] - 数据质量和可用性问题,技术应用成本高,农户防灾意识薄弱,专业人才短缺 [25] 发展路径与建议 - 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推动保险业参与灾前预防、灾后补偿等环节 [26] -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财务制度和考核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多投入防灾资金 [27] - 构建数据和科技驱动的风险减量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数据平台和灾害预警体系 [28] - 创新保险产品与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户教育与培训,提升机构风险管控能力 [29]
压紧压实责任 打好防汛“主动仗”
辽宁日报· 2025-06-12 01:35
降雨及水库蓄水情况 - 年初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152.7毫米 比常年同期偏多一成 [1] - 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23.4毫米 接近常年同期 [1] - 全省113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145.38亿立方米 其中37座大型水库蓄水量136.65亿立方米 比多年同期多12.71亿立方米 [1] 气象及洪水预测 - 7月至8月全省平均降水量预计410-450毫米 较常年偏多三至四成 [2] - 辽河 大凌河 小凌河 鸭绿江流域降水量预计偏多三至四成 浑河 太子河流域偏多两成 [2] - 7月下旬至8月可能受北上台风影响 辽东 辽西沿海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2] - 辽河 浑河 太子河干流及支流 鸭绿江支流 大凌河和小凌河支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2] 防汛工作部署 - 执行防汛五级包保责任制 更新核准防汛抗旱责任人3.9万名 [2] - 开展防汛培训188班次 参训3.19万人 部署10类54项重点任务 [2] - 推动形成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工程联合调度机制 [2] - 排查整治171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64座尾矿库 234处易积水点位 2089处公路重点部位 457家涉汛企业 39座病险水库 1302处河道风险隐患 [3] 物资储备及工程建设 - 储备防汛抗旱物资4.58亿元 生活类应急救灾物资2.65亿元 [3] - 配备69台工程抢险装备 为1263支基层队伍配备51670台套设备 [3] - 推进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 36座水库 41座水闸除险加固 中小河流和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 [3] 监测预警体系 - 整合气象 水文数据 实现741座水库及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洪水预报 [3] - 提升洪水预见期与精准度 [3] 后续工作重点 - 密切关注雨情 水情 汛情 旱情 持续排查整改 强化工程调度 [4]
门头沟国道108三期工程加紧建设中,将完善“三横三纵”路网
新京报· 2025-06-11 04:39
国道108三期工程概况 - 国道108三期工程(门头沟段)是北京市重点工程、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关键项目,全长3.72公里,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 [1][3] - 工程包含1座隧道、3座主线桥梁及11道涵洞,起于松树岭西侧,终于鲁家滩村 [3] - 建成后将完善"三横三纵"路网体系,提升区域防灾抗灾能力,优化路网格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3] 松树岭隧道工程 - 松树岭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设计,左右洞全长2.6公里,最大埋深156米 [5] -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溶洞、断裂带等地质情况,且距离老的108国道和隧道仅34米,施工难度大 [5][7] - 建设团队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利用先进技术设备,目前左洞已进洞施工,右洞具备进洞条件 [5][7] 鲁家滩立交工程 - 鲁家滩立交是"互联互通"重要枢纽,连接现况国道108旧路和房山、北京城区与鲁家滩景区 [1][8] - 工程包括鲁家滩主线桥、鲁家滩3号桥及三条匝道,其中L3匝道桥长487米,采用单向单车道设计,桥宽9米 [8] - L3匝道桥跨越现况匝道段采用钢混组合梁方案,建设团队正全力攻克钢混组合梁安装等关键难点 [8][10] 工程进展与意义 - 目前松树岭隧道和鲁家滩立交两大关键节点进展迅速 [3] - 工程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区域交通能力,为抢险救灾提供重要通道 [1][3] - 门头沟公路分局将加大资源投入,在确保质量安全前提下加速推进施工 [10]
杭州闻“汛”而动筑防线
杭州日报· 2025-06-11 03:22
梅雨季正逢高考日,全市上下严阵以待,护一代学子,守一方平安。6月10日是高考最后一天,相 关部门在杭城各考点周边提前部署、及时处理,为考生在暴雨中的通行撑起"保护伞"。在杭州市第十一 中学、杭州第七中学转塘校区、钱塘高级中学等考点,在滨江区江南大道、江陵路等重点路段,辖区相 关工作人员紧急行动,在考点周边开展放置路障警示牌、保障排水、清扫积水等工作,努力为考生们保 驾护航。 随着雨量加大,西湖水位不断升高,为控制湖区水位、防止湖水满溢,六公园附近的西湖最大出水 口圣塘闸开闸放水。截至10日18:30,西湖水位维持在7.20米,低于7.30米警戒水位线。 梅雨季节及出梅后高温天气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做好防灾减灾生产管理工作,市农业农 村局(市乡村振兴局)也提醒,当前,我市早稻正处拔节孕穗期,即将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 期,单季晚稻处于播栽期,持续降水或强降雨可能会带来早稻病虫害加重、单季晚稻栽插(直播)推 迟、秧苗超龄等问题。梅汛期间,农民朋友要及时做好排水露苗、播栽补种(苗)、因苗分类补肥、病 虫草害防治等工作。对于大棚瓜菜和山地蔬菜,要进一步清沟排水、加固设施,抢收易受淹地块和不耐 涝品种蔬菜 ...
与汛情赛跑的“水文哨兵”
杭州日报· 2025-06-09 03:10
姬战生在工作中。 姬战生,人如其名,活得像个战士—— 作为一名水文情报预报工作者,无论是40℃的酷暑、0℃以下的寒冬,还是狂风暴雨,当普通人"能 不出门就不出门"的时候,姬战生总要冲到一线,守望江河、把脉水情,做实做快监测、预警工作。 2014年省赛期间,姬战生怀着丧母之痛努力备战,最后还是与自己定下的目标失之交臂。 2016年省、市里再次举办水文勘测工比赛时,他铆足了劲,在备战的三四个月里,他每天一下班就 练习外业,周末就泡在图书馆里看书,最终获得第六届浙江省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水文勘测工工种个 人综合成绩第一名,被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台风过境时的彻夜值守,洪水肆虐时的逆行身影,杭州亚运会、G20杭州峰会期间的服务保障…… 18年的从业生涯里,姬战生用青春丈量江河湖海,用实干担当诠释着新时代的劳模本色。 风里雨里 守护万家平安 2008年,姬战生从河海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毕业后,就到了杭州市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工作。 在很多人眼里,水文水资源监测是一份冷门的工作。"我读大学、研究生的时候都没有彻底搞明白 我这个专业未来是做什么的。"姬战生一脸工科生的严谨,但话语间总是透着幽默,他说:"直到在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