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校园食品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从源头到餐桌,司法守护校园”食“刻安全
人民网· 2025-09-12 00:56
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万千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未来,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9月11日,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当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系列涉校园食品 安全典型案例,涵盖了不同领域、不同主体、不同类型的涉校园食品安全案件,展现了人民法院切实维 护校园食品安全的坚定决心。 校外供餐饭店滥用亚硝酸盐引发学生集体严重食物中毒、食材供应商用鸭肉卷冒充牛肉卷向学校食 堂供货、管理者贪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在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中, 人民法院均依法作出严厉判决,亮明了司法保护校园食品安全的鲜明态度,为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 全"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密织法网,捍卫"舌尖"安全 在校门口超市花4元买到一包过期零食,商家该赔多少?根据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的相关规定, 答案是1000元。 2025年4月,学生家长颜某在接孩子放学时,于学校附近某超市花费4元购买了一袋零食。回家后对 照生产日期发现,此零食已过期,遂起诉请求某超市返还货款4元,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000元。 农村学生营养餐中的鸡腿为何"缩水"成了鸡翅根?看似简单的食材调换背后,隐藏着令人震惊的贪 腐行为。 法院 ...
校园食品安全惩治,最严之后还要更严
第一财经· 2025-09-11 15:54
司法监管动态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个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旨在加强审判工作和震慑违法犯罪[3] -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坚决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即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和最严肃问责[3][4] - 典型案例包括销售4元过期食品被处1000元惩罚性赔偿 以及滥用添加剂造成中毒被判七年有期徒刑等案件[4] 法律体系建设 - 最高法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系列司法解释[5] - 司法解释明确将"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面向未成年人销售"作为加重处罚情节 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5] -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正在审议中 有委员建议尽快启动全面修法以适应新挑战[6] 处罚力度加强 - 销售过期食品案虽货值仅4元但被处1000元罚金 体现对触及校园食品安全红线行为的严厉惩处[4] - 有常务委员认为现行处罚仍较轻 建议对严重违法行为"重罚到人" 并强化行业禁入规定[6] - 司法机关表示将进一步融合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 全方位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司法保护[7] 重点监管领域 - 针对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这些食品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添加剂超标风险[5] - "五毛食品"指单价约五角的油炸面制品、膨化食品等小零食 因价格低廉和色泽鲜艳受到儿童青睐[5]
鸡腿变鸡翅根,贪污学生营养餐30万余元!最高法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14
滥用亚硝酸盐致学生集体食物中毒 被告人获刑7年 2021年3月,被告人侯某与某小学签订供餐协议,由其经营的饭店负责供应某小学学生午 餐。同年4月8日,侯某明知餐饮服务单位禁止采购、存储、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仍 在其给某小学供餐的排骨中添加亚硝酸盐,该小学学生食用后,56人出现头疼、呕吐等食 物中毒症状并住院治疗。经诊断,上述学生均系亚硝酸盐中毒。 法院经审理认为, 被告人侯某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 造成56人严重食物中毒 ,后果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 罪。法院依法 判处被告人侯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 9月11日,在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暨全国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新学期开学之 际,最高人民法院遴选发布了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有力震慑涉校园食品安 全违法犯罪,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案例一 2020年至2021年3月,被告人罗某为非法牟利,以20元/千克的价格采购鸭脯肉卷,后用 鸭脯肉卷冒充肥牛卷,以32元/千克至44元/千克不等的价格销售至某大学餐厅等餐饮机 构。2021年3月2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从罗某经 ...
壹快评丨校园食品安全惩治,最严之后还要更严
第一财经· 2025-09-11 09:45
司法监管动态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个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旨在加强审判工作和震慑违法犯罪[1] - 法院审理危害校园食品安全案件时坚决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标准 最严格监管 最严厉处罚 最严肃问责)[1][2] - 典型案例包括销售过期食品4元被罚1000元 滥用添加剂致中毒判刑七年 销售伪劣产品判刑并罚金10万元等[2] 法律体系建设 - 最高法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系列司法解释[3] - 司法解释明确将"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面向未成年人销售"作为加重处罚情节[3] -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正在审议中 有建议要求全面修改以适应新挑战和完善法律体系[3] 处罚力度强化 - 有常务委员认为现行处罚力度仍较轻 建议对故意违法行为必须重罚[4] - 建议推行"重罚到人"制度 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处以罚款并强化行业禁入规定[4] - 司法机关表示将融合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 全方位加强司法保护[4][5] 行业影响范围 - "五毛食品"指校园周边单价约五角的油炸面制品、膨化食品等小零食[3] - 这些产品因价格低廉色泽鲜艳受儿童青睐 但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添加剂超标风险[3] - 校园食品安全被列为重中之重 涉及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受到特殊保护[2][3]
以假充真、销售过期食品……这些案例警示切勿在校园餐上动歪脑筋
新华网· 2025-09-11 07:33
校园食品安全司法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件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涵盖食材供应商 供餐饭店 食堂经营者 监管主体等不同主体和领域 包括食品标签 保质期 伪劣食材 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类型[1] - 罗某用鸭脯肉卷冒充肥牛卷销售至大学餐厅等餐饮机构 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 侯某因校外供餐饭店滥用亚硝酸盐造成学生集体严重食物中毒 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1] - 人民法院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对以次充好 滥用食品添加剂 销售过期食品等行为予以严厉处罚[1]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 - 颜某在学校附近超市花费4元购买1袋过期零食 法院判决超市返还货款4元并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000元[2] - 中小学生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判别力较弱 维权意识和能力不足 成为易受害群体 惩罚性赔偿责任提高违法成本 震慑校园周边出售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2] - 最高法明确将"在中小学校园 托幼机构及周边面向未成年人销售"作为加重处罚情节 体现对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的特殊保护[2] 营养餐专项资金管理问题 - 施某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管理人员 利用职务便利将营养餐中鸡腿更换为价格更便宜的鸡翅根 非法占有专项资金 被以贪污罪定罪处罚并追缴全部赃款[3] 监管与司法协同治理 -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校园餐中标企业与其他未中标企业共同经营校园配餐项目 但监管部门只对部分主体进行处罚 向市场监管部门 教育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全面履行监管责任[3][4] - 人民法院将进一步融合刑事 民事 行政审判职能 全方位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司法保护 参与综合治理 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4]
新疆乌苏市多部门联合开展秋季校园食品安全检查
中国食品网· 2025-09-11 06:42
乌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督管理室副主任刘东亮对食品安全员说:"工作服夜间须挂在外面,因为 消毒灯还要对它进行一次消杀,所以你把它放到更衣柜里面,就无法消杀,昨天的那件工作服已被污 染,今天再次穿在身上未达到消毒效果,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经过消杀以后,你才能穿上进入后堂,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秋季开学季,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连日来,乌苏市纪委监委联合市 场监管局、市教科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等多部门对辖区42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食堂 开展专项食品安全检查。 9月8日,联合检查组来到乌苏市第一中学西校区校园食堂,在检查更衣间时,发现工作服未按规范摆 放。检查组随即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宣传教育,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当日上午,联合检查组还分别走访了乌苏市第一中学西校区与第五中学,重点围绕食堂的食材采购与储 存、餐具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以及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等核心环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同 时,检查组还仔细查看了学校食堂的财务账目,对膳食经费的收支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要求学校务必做 到账目清晰、公开透明,切实保障学生的权益。 乌苏市第五中学副校长、食品安全总监 彭 ...
将鸡腿换成鸡翅根贪污学生营养餐资金,最高法发典型案例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5:27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侯某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56人严重 食物中毒,后果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侯某具有自首情节,认 罪认罚,案发后协助抢救被害人、积极赔偿并取得大部分被害人谅解,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据此,以生 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被告人侯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 最高法介绍,亚硝酸盐是肉类制品加工中经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护色、防腐功能。根据食品添加 剂使用标准的规定,亚硝酸盐允许在腌腊肉、酱卤肉等八类肉制品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15克/千 克,在不同肉制品中的最大残留量为30毫克/千克至70毫克/千克不等。但是,亚硝酸盐具有较强毒性, 且潜伏期短,中毒发病迅速,因此,国务院有关部门明令禁止餐饮服务单位和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存 储、使用亚硝酸盐,仅允许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本案体现了从严惩处危害校园食品安全犯罪的鲜明立 场,对警示、震慑此类犯罪具有积极意义。 供应商用鸭肉卷冒充牛肉卷向学校食堂供货获刑 将鸡腿换成鸡翅根贪污学生营养餐资金,最高法发典型案例 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高萌)9月11日,在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 ...
鸡腿变鸡翅根,30余万元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补助资金落入个人口袋
新京报· 2025-09-11 04:50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施某在受委托管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期间,利 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专项资金,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施某到案后认罪认罚,并退缴 全部赃款,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据此,以贪污罪判处被告人施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 元。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是国家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而安排用于学生营养膳食 补助的专项经费。学生膳食补助专项资金能否得到妥善保管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学生营养餐的质量,要 确保专项资金真正用到学生身上。最高法指出,本案中被告人施某作为受委托管理该专项资金的人员,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改变食材,将营养餐中的鸡腿更换为价格更为便宜的鸡翅根,进而将部分专项 资金非法占为己有,严重侵害了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法院依法以贪污罪对被告人施某定罪处罚,并追 缴全部赃款,为学生营养膳食补助专项资金安全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全国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新学期开学之际,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校 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涵盖了从食材供应商、供餐饭店到监管主体,从过期食品、伪劣食材到滥用食品 添加剂等不同类型的食品安全案件。 ...
最高法案例:食品安全隐患多次整改无效,学校可解除食堂承包合同
新京报· 2025-09-11 04:47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全国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新学期开学之际,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校园 食品安全典型案例,涵盖了从食材供应商、供餐饭店到监管主体,从过期食品、伪劣食材到滥用食品添 加剂等不同类型的食品安全案件。 在某饮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与某中学服务合同纠纷案中,2019年6月10日,某饮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与 某中学签订食堂劳务服务外包项目合同,约定某饮食公司确保食堂运营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服务期 至2024年6月9日。合同还约定,如果出现食物中毒、引发罢餐事件、转包分包、评估不合格或师生满意 度连续两次低于60%等情形,某中学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合同履行期间,某饮食公司多次出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与管理问题。其中,2020年10月,食堂午餐中混 入纸巾,法定代表人出具检讨书;2021年3月,被发现违规使用冻肉类制品;2021年5月,师生满意度调 查结果仅为57.4%,且饭菜中频现虫子、塑料等异物。某中学就厨房环境卫生、部分员工健康证缺漏、 食品安全等问题多次发出整改通知,但某饮食公司整改不力,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2021年8月,因某 饮食公司未为员工缴纳社保等问题,员工集体辞职,引发管理真空。 法院经审 ...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供应商用鸭肉卷冒充牛肉卷销往大学食堂
新京报· 2025-09-11 03:46
涉校园食品安全案件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涵盖食材供应商 供餐饭店及监管主体等不同类型案件[1] - 典型案例涉及过期食品 伪劣食材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1]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学生切身利益 需加强监管并选择规范有资质的供应商[2] 罗某销售伪劣产品案 - 罗某以20元/千克采购鸭脯肉卷 冒充肥牛卷以32-44元/千克价格销售至大学餐厅等餐饮机构[1] - 涉案鸭脯肉卷未检出牛源性成分 检出鸭源性成分 销售金额达12万余元[1] - 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罗某有期徒刑七个月 并处十万元罚金 追缴违法所得[1][2] 假冒牛羊肉作案手法 - 不法分子使用鸭肉冒充价格较高的牛羊肉对外销售 鸭肉价格低廉但牛羊肉价格较高[2] - 通过添加牛油 羊油或调味料仿制牛羊肉味道 采用肉卷 肉丸等不易区分原形态的方式掩饰[2] - 鸭肉外观和口感与牛羊肉有明显差异 但加工手法给消费者鉴别真伪造成困难[2] 法律处罚标准 - 刑法规定销售伪劣产品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2] - 被告人罗某销售金额12万余元且认罪认罚 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十万元[2] - 刑罚包括追缴违法所得和罚金 充分发挥惩治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