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数字化
icon
搜索文档
以多模态数智技术助力高等教育改革
新华日报· 2025-05-30 00:00
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具有高科技含量、高运行效能和高质量发展特征,高等教育是其培育的关键场域[1]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以教育数字化为突破口,推动教育理念、模式和治理的整体性变革[1] - 多模态数智技术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多元数据,融合多感官信息,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1] 多模态智慧学习空间构建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多模态交互实现知识建构,需数字化学习空间支撑[2] -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等技术突破正在重塑学习资源形态与认知交互模式[2] - 多模块学习环境包含双重维度:多感官通道构建沉浸式体验,智能传感器数据综合分析提升教学效果[2] 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应用 - 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DALL-E等AI模型实现教学资源的智能生成,支持跨模态创作[3] - 教师可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化多模态素材(如化学反应动态视频),学生可开展跨模态创作[3] - 生成式AI符合建构主义"情境—协作—意义建构"理论,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认知技术支持[3] 教育神经科学技术突破 - 教育神经科学融合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与教育学,构建多模态数据采集技术体系[4] - 研究工具涵盖生理监测系统、眼动追踪、脑电采集等,形成数据采集链[4] - 技术突破包括:突破主观报告局限、实现毫秒级动态监测(脑电达1000Hz)、解锁内隐认知维度[5] 生成式AI驱动的学习评价创新 - 生成式AI提供从反馈诊断到预测干预的全链条解决方案,解决传统评价滞后性和片面性问题[6] - ChatGPT等AI可实现比人工更精准的论文评阅、代码诊断和语言纠错[6] - 多智能体系统具备自主规划能力,可动态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和进行事前评价[7] 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的双向赋能 - 新质生产力通过理论、政策、资源和数智基建支撑教育数字化转型[8] - 高等教育通过多模态体系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反哺生产力发展[8] - 形成"教育培育人才—人才驱动创新—创新赋能产业"的价值创造链[8]
AI赋能高质量就业
科技日报· 2025-05-28 01:20
AI技术在就业服务中的应用 - 哈工大创新打造"AI+职涯启程街区",提供AI模拟面试、AI简历撰写、AI智绘照和AI职业咨询4项服务 [1] - AI模拟面试专区可提供360°全方位点评,帮助学生了解面试表现 [1] - AI简历专区能在3分钟内生成高质量简历 [1] - AI职业咨询专区整合了382个就业问题和40余家重点单位的定制答案,形成"求职密码数据库" [1] - 推出AI就业推荐官"工小智",提供10余项就业指导服务,构建"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模式 [1] 就业服务数字化创新 - 哈工大与40余家重点单位合作,开发"AI就业推荐官"数智体,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 - 整合云端就业资源,深度挖掘就业市场需求和毕业生求职期待,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2] - 设立4个体验式育人场域,完善"思考-探索-指导-试炼-赋能"的职涯成长路径 [2] 校园招聘成果 - 哈工大已为2025届毕业生举办1300余场校园招聘会 [2] - 吸引6000余家单位进校招聘,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超54万个 [2]
【私募调研记录】名禹资产调研新开普
证券之星· 2025-05-23 00:09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名禹资产近期调研了上市公司新开普 通过电话交流会形式参与 [1] - 新开普是国内高校智慧校园龙头企业 在校园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1] - 公司提供场景化功能设计 支持快速二次开发 软硬件一体化交付 适合高校当前情况 [1] - 商机源于教育数字化政策指引 校园管理效率升级需求及AI技术持续渗透 [1] - 提供定制化大模型训练服务 传统业务增长空间来自校园各部门信息化需求 [1] - AI技术融入加速产品升级迭代 与阿里合作涵盖资本 技术及资源生态 [1] - 依托阿里云算力资源开展模型训练 [1] 机构背景 - 上海名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9日 注册资本2000万元 [2] - 专注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 2014年4月22日获得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 [2] - 创始人王益聪证券从业27年 经历四轮牛熊择时能力强 [2] - 公司现有5位资深合伙人 平均从业年限17年以上 [2] - 合伙人分别在消费 科技 医药 周期等领域有深入研究 [2] - 公司连续5年荣获7座金牛奖杯 多次获得英华奖 金阳光等业内权威奖项 [2]
新开普:5月21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创证券、汇安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22 07:10
公司AI应用壁垒 - 公司作为高校智慧校园龙头企业,在校园场景AI应用领域具有特色优势,与互联网大厂通用型方案不同,公司聚焦高校业务流程,提供场景化功能设计并支持快速二次开发,通过软硬件一体化交付降低成本[2] - 校园AI应用核心特点包括:1) 功能与校园管理痛点高度贴合 2) 依托自有校园系统形成数据采集-分析-反馈闭环,算法训练依赖真实数据 3) 模块化解决方案降低部署成本 4) 自研AI终端与软件深度耦合提高替代成本[2] AI产品市场商机 - AI产品商机源于教育数字化政策、校园管理效率升级需求及AI技术渗透,公司通过"AI+产品"与"产品+AI"双轨战略实现技术基建与场景渗透协同发展[3] - 已为上海电机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等提供智能体创作工具基座和模型服务,构建校级服务gent、财务gent等智能体,联动学校数据中心实现数智赋能[3] 传统业务增长空间 - 校园中台、一卡通部门应用需求增长显著,针对财务、后勤、安防等部门研发统一收缴费、水电能耗等系统形成业务空间[4] - 智慧校园市场受产业周期、技术升级、认知深化三重驱动,AI技术加速产品迭代,公司在985/211高校市场份额稳固[4] 与阿里合作情况 - 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技术层面依托阿里云算力开展模型训练,推出轻量化云算力及AI一体机方案[5] - 借助通义千问大模型为"云上小美同学"提供智能交互服务,合作带来高阶技术支持及云资源成本优化[5]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38亿元(同比-16.13%),归母净利润-3437.25万元(同比-51.4%),扣非净利润-3582.41万元(同比-45.71%),毛利率53.32%[5]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1.66亿元(中邮证券)、1.65亿元(国海证券),2026年预测2.04亿/2.00亿[6]
AI 时代需要怎样的商科人才?专家:需有创新思维、跨界能力和国际视野
环球网资讯· 2025-05-19 13:25
AI时代商科人才培养方向 - 培养目标是"精专业、懂AI、能实践"的高素质应用型商科人才,需兼具创新思维、跨界能力和国际视野,成为激活消费新场景、赋能产业升级的"智力引擎" [1] - 教育数字化是时代必然趋势,需培养学生驾驭智能工具的能力,同时聚焦AI无法替代的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跨文化沟通能力、复杂商业问题解决能力 [3] - 需实现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创新"、"单一评价"向"多元赋能"的转变 [3] 行业对商科人才的具体需求 - 商业集团呼吁加强"新零售运营""消费数据分析"领域人才培养,以适应消费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 [3] - 企业建议通过国际化课程和校企联合实训,培养学生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应变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3] 高校教育创新实践 - 需以开放姿态拥抱技术变革,深化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破解数智化人才培养痛点 [4] - 通过设立"金融科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兴专业,开发"AI+会计""区块链+供应链"等跨学科课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4] - 建设智能实验室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形成"理论-技术-应用"三位一体的数智化人才培养模式 [4]
教育早餐荟 |《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发布;北京丰台适龄幼儿入园工作6月1日开启
北京商报· 2025-05-19 01:55
5月16日,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教育部、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在雄安新区联合举办"京 津优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同雄安共享上台阶推进会",会上,京津支持雄安新区第二批9个"领航名校 (园)长工作室"揭牌成立,第二批京雄、津雄共计11所手拉手共建校正式挂牌。 【1】《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发布 5月16日,据"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正式 发布。这是我国首次以"智慧教育"为题发布的白皮书。白皮书提出,2025年是智慧教育元年。面对智慧 教育新阶段,需要树立人才培养新标准,开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站在智能时代教育发展与变革的 路口,中国教育部将立足新阶段(New stage)、新标准(New standard)、新路径(New ways)"3N",推动教育的深层次、系统变革。 【2】京津支持雄安基础教育20个合作项目揭牌 5月16日,据"丰台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丰台区适龄幼儿入园工作将于6月1日开始,统一通过北京市 适龄幼儿入园服务平台开展。丰台区适龄幼儿信息采集对象为2021年9月1日(含)—2022年8月31日 (含)期间出生的,具有丰台区户籍 ...
大学课堂来了AI助教
人民日报· 2025-05-18 21:48
AI+教育行业应用 -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采用AI辅助教学系统"珞珈在线AI智慧教学中心",包含"知识图谱""问题图谱""能力图谱"等模块,并配备基于专业知识大模型的AI助教卡通形象 [1] - AI助教整合3种不同大模型数据,支持学生实时比对和判断,同时自动评分系统可即时反馈学生答题得分与能力短板至电子白板 [2] - 学生通过"知识图谱"系统化掌握基础理论,利用"问题图谱"分解复杂问题,并随时向AI助教咨询,显著提升学习效率 [2] 虚拟仿真技术融合 - 课程结合VR技术构建虚拟仿真空间,学生可沉浸式体验变电站高空作业等场景,通过3D交互操作提升实操能力 [2] - 该系统被纳入教育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属于全国50个试点项目之一 [3] 教育数字化战略进展 - 教育部2022年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高校深化教育大模型应用,实现师生与智能技术的协同互动 [3] - 武汉大学"创新AI+专业图谱"教学模式成为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创新试点的代表性案例 [3]
【活力中国·数字教育 智启未来】人工智能解锁教育新范式
央视网· 2025-05-17 22:42
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成果 -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三年以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升级迭代,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启动,推动互联、开放、共享、个性化的数智教育热潮 [1] - AI教师助手在高中数学课堂应用,将知识点拆解为问题链,实时分析学生薄弱点并推送针对性练习,显著提升学生知识点掌握和成绩 [1] - AI教师助手采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可视化数据,帮助教师精准优化问题设置、学生参与度均衡性和教学时间分配 [1] - 上海市长宁区近80%教师使用智能工具,累计开发近1000个应用 [1] 基础教育数字化应用案例 - 青海西宁市阳光小学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剪纸、刺绣等50多种数字化特色课程,解决乡村学生资源不足问题 [2] - 深圳市初中学生通过脑电波头环设备驱动机械手运动,体验人工智能实验,培养拆解任务、分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 - 深圳市南山区二外海德学校开发6个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为不同年龄段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平台,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全国教育数字化进展 - 全国已遴选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3] - 教育部构建未来学习教育体系,一体推进人工智能改变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科学研究和教育治理,全面赋能教育变革转型 [3]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平行会议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08:58
会议概况 - 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第五平行会议主题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华中师范大学承办[1] - 参会人员包括12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部门负责人、教育机构代表、国际组织专家及学者共140余人[1] - 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能力培养、人机协同教学实践、数字素养三大议题[1] 主旨报告 -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10所国际高校专家分享各国教师角色转变研究成果[2] -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等国内学者参与主题报告[2] 圆桌讨论 -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校长等5国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未来教师"展开讨论[2] - 提出建立跨国教育合作机制、共建智能教育生态的倡议[2] 企业参与 - 科大讯飞(002230)展示教育AI领域最新技术研发与系统应用成果[3] 研究成果 - 华中师范大学发布《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报告》,提供全国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基准[3] - 大会同步发布《智能时代全球教师发展倡议》,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教师专业成长[3]
人工智能通识课、DeepSeek等顶流AI工具加持……“世数会”众多基础教育成果亮相
扬子晚报网· 2025-05-16 08:17
教育数字化发展 - 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召开 主题为"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 教育数字化成果展成为焦点 [1] - 一批高质量AI人工智能产品已在全国校园落地 特别是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展示数字教育融入教学的实践 [1] -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飞象星球是国内首个系统化落地的AI通识课程 贯穿中小学全学段 在1342个学校试点 覆盖15万名学生 [3] 教育普惠与创新模式 - "智能双师"模式结合线上名师远程讲授与线下教师辅导 使偏远地区学校也能获得高质量教学内容 [3] - 通识课仅需普通教室和大屏幕即可开展 大幅降低学校硬件门槛 [3] - 课程引入DeepSeek、Manus、腾讯元宝等国内外顶级AI工具 教授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等技术原理 [3] AI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 AI技术改变知识产生与传播方式 为学习者提供定制化体验 使知识获取更高效且个性化 [4] - 课程摒弃理论灌输 引导学生科学使用AI工具 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 AI能多维度评估学生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同时可"考核"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