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

搜索文档
中国第一个出生率暴涨的城市,出现了
新浪财经· 2025-08-10 21:54
人口政策与生育激励 - 国家层面推出生育补贴政策,3周岁前每娃每年补贴3600元,预计每年发放金额至少1000亿 [3] - 湖北天门市成为全国首个出生率显著反弹的城市,2024年出生人口增长17%,2025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3756人,同比增长5.6% [5][6] - 天门市投入3亿多鼓励生育,占全年财政收入42亿的7.1%,提供二孩家庭3.11万、三孩家庭7.04万现金补贴 [10] - 购房补贴力度大,二孩家庭6万、三孩家庭12万,叠加结婚登记补贴后相当于以8万购得80平商品房 [10][11] 生育支持体系 - 提供全方位生育服务,包括免费无创产前筛查、辅助生殖补贴(人工授精3000元、试管婴儿10000元) [13] - 实施"五个一"服务,整合新生儿证件办理、生育红包、购房认购券等流程 [13] - 职场支持政策包括优先职称评审、缩短申报年限等,民营企业如庄品健实业提供0-14岁子女每月500-1000元补助 [13][15] 产业结构现状 - 天门GDP总量785亿元,第一产业占比12.8%高于全省9.1%,服装产业有7000家经营主体但多为代工 [16]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68亿,占GDP比重不足8%,电子信息与绿色循环经济起步晚 [17] - 交通区位劣势明显,未纳入武汉城市圈核心,仙桃/潜江通过沿江经济带实现GDP超千亿 [18] 产业发展建议 - 传统产业升级:建设服装电商供应链基地,打造"天门服装"区域品牌,培育链主企业 [20] - 新兴产业聚焦半导体封装测试、循环经济,联合武汉高校共建产学研平台 [20] - 深化区域协同:承接武汉光谷产业配套,与仙桃/潜江共建千亿级产业集群 [22] - 创新招商模式:运用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绘制产业图谱精准定位目标企业 [22]
港投公司已投项目超100个 10余家公司已经或准备递交香港上市申请
证券日报· 2025-08-10 13:43
香港企业注册与投资情况 - 截至7月底香港本地注册公司总数超过150万家 注册非香港公司超过15000家 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1] - 2023年1月至7月投资推广署协助1333家企业在港开设或扩展业务 引入1740亿港元首年直接投资 创造超过19000个新增职位 [1] - 外资企业在香港找到商机并持续扩张 内地企业联合香港团队探索海外新兴市场 [1] 重点企业引进与投资 - 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已引进84家前沿科技企业 预计未来数年带来500亿港元投资 创造超过20000个职位 [1] -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投资超过100个项目 其中超过10家公司已或准备递交在港上市申请 [2] - 港投公司每1港元投资带动超过5港元市场长期资金跟投 资金来自主权基金 退休基金等机构 [2] 前沿技术应用与产业升级 - 海内外企业利用香港国际化场景测试前沿技术 包括无人驾驶 低空经济监管沙盒等 [2] - 企业推介感知系统 数字孪生技术 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等 助力香港智能化城市管理 [2] 国际化合作与市场拓展 - 港投公司支持本地企业与泰国合作绿色能源项目 推动香港电动车充电技术出海 [3] - 金融科技企业拓展印尼市场 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3] - 引进办将公布第五批十多家重点企业 总数达约100家 新一批包括国际领先医药企业 [3] 招商引资策略 - 香港持续引入海内外优质企业落户或扩展业务 提振本地经济 增加就业机会 [1] - 香港作为试水跳板协助海外企业开拓内地市场 [1] - 香港招商引资步伐加快 步伐越走越稳 越快 [3]
中国第一个出生率暴涨的城市,出现了
36氪· 2025-08-09 01:19
中国城市生育激励政策与产业发展 核心观点 - 湖北天门市通过综合生育补贴政策实现出生率逆势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同比增长5.6%,2024年出生人口暴增17%[9] - 人口问题本质与产业结构相关,长期可持续性需产业支撑[19] - 天门案例显示"真金白银补贴+生育环境优化+行政考核机制"组合拳的有效性[11][15][16] 天门市生育激励政策 **1 经济补贴** - 二孩家庭累计获3.11万元现金补贴(含2300元一次性奖励+每月800元至3岁),三孩家庭累计7.04万元[13] - 购房补贴:二孩6万元、三孩12万元,叠加结婚补贴后80平米商品房仅需8万元(当地均价4000元/平)[13] - 财政投入:已投入3亿元(占全年财政收入42亿的7.1%)[12] **2 配套服务** - 辅助生殖补贴:人工授精3000元、试管婴儿10000元[15] - "五个一"服务:新生儿证件、生育红包、购房券等一站式办理[15] - 职场支持:二/三孩母亲职称评定优先、申报年限缩短[15] **3 行政机制** - 列为"一把手工程",纳入政府五项重点工作[16] -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升级政策至《鼓励生育七条意见》[17] 天门市产业结构问题 **1 传统产业瓶颈** - 第一产业占比12.8%(高于全省9.1%),农产品深加工不足[22] - 服装产业分散:7000家经营主体以代工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22] **2 新兴产业短板**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68亿元,占GDP比重不足8%[23] - 电子信息/绿色循环经济起步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弱[23] **3 区域竞争劣势** - 交通孤立:未纳入武汉城市圈核心,仙桃/潜江依托沿江经济带实现GDP超千亿[24] - 招商模式落后:缺乏产业链图谱和数字化招商手段[26] 产业发展建议 - 传统产业升级:建设服装电商供应链基地,培育"天门服装"区域品牌[26] - 新兴产业聚焦:半导体封装测试、循环经济细分领域,与武汉高校共建研发中心[26] - 区域协同:承接武汉光谷产业配套,与仙桃/潜江共建千亿级产业集群[26] - 招商模式创新:运用AI算法绘制产业图谱,精准定位目标企业[27] 经济与人口关系 - GDP对比:天门785亿元,落后于仙桃(1100亿+)、潜江(近千亿)[20] - 长期逻辑:产业竞争力决定人口吸引力,需通过经济转型巩固生育政策成果[28]
2025楚商聚夏投资促进恳谈会在上海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8-08 10:46
8月7日,"沪动江夏 智链未来"2025楚商聚夏投资促进恳谈会在上海举行。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武汉市江夏区委副书记、区长舒贵传在会上表示,江夏区正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倾力打造降成本、适合创新发展和人才生活、 适合市场主体成长的一流营商环境,努力让所有市场主体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希望楚商楚才回江夏创业、商业精英来江夏投资。江夏区将以雪中送炭 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一诺千金的诚信,当好耐心陪跑者,做大家最温暖的港湾、最坚强的后盾、最信赖的伙伴。 武汉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和武汉同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一衣带水、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生态共建、创新协同,是服务国家区域 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也是两地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共赢选择。诚邀大家共赴江夏,共谋发展,共筑支点,共同书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江夏答 卷。 在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下,武汉江夏·上海浦东产业人才交流合作工作站正式揭牌。江夏区与上海邦芯、冰晶智能、晨翔电子、华域赛科利等25家企业集中签 约,总金额达82.1亿元。 活动中,江夏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开展江夏区情、产业优势和人才政策主题推介。江夏科投集团、郑店街分别进行产业基金、园区合 ...
上半年上海落地项目1944个 总投资额6791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08 02:44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严曦梦)记者从8月7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组织开展的上海市"政府开放 月"活动获悉,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上海市招商引资形势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局面。今 年前6个月,上海市落地项目1944个,总投资6791亿元,完成年度招商目标的58%,全市工业投资973亿 元,增长19.8%,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898亿元,增长22.8%。 二是招商引资结构持续优化。1月至6月,工业、软信业和工业服务业项目1286个,总投资3824亿元,占 比56%,其中三大先导项目落地175个,总投资1075亿元,占产业项目投资规模约1/3。 三是民营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民营投资落地项目1539个,总投资3560亿元,占招商项目投资额 半壁江山。其中,6月当月落地民营投资项目621个,总投资1015亿元,占当月落地项目投资额61%,市 场主体投资信心持续回升。 一是示范性重大项目有序落地。丰田雷克萨斯项目、C919批产能力二期项目落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 集聚发展。中建材航空复材、上海超导二代高温带材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一批细分领域头部企业高质 量项目加速集聚。 ...
上半年上海民营投资较快增长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22.8%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16:36
上海上半年招商引资情况 - 上半年上海全市落地项目1944个,总投资6791亿元,完成年度招商目标58% [1] - 工业投资973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制造业投资898亿元,同比增长22.8% [1] - 民营投资落地项目1539个,总投资3560亿元,占招商项目投资额超50% [1] - 6月当月落地民营投资项目621个,总投资1015亿元,占当月落地项目投资额61% [1] 投资结构优化 - 工业、软信业和工业服务业项目1286个,总投资3824亿元,占比56% [1] - 三大先导项目落地175个,总投资1075亿元,占产业项目投资规模约1/3 [1] 重大项目落地 - 丰田雷克萨斯项目、C919批产能力二期项目落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 [1] - 中建材航空复材、上海超导二代高温带材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 [1] 未来招商方向 - 重点瞄准具有强引领、高带动作用的高能级项目 [2] - 计划从产业政策、项目资源、配套资金、应用场景等维度提供多元化支持 [2]
肇庆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资成绩单出炉
广州日报· 2025-08-06 08:21
招商引资总体表现 - 肇庆上半年引进产业项目349个 计划投资额699 7亿元 同比增长6 3% [1] - 新引进制造业项目273个 占比83 7% 计划投资额585 6亿元 同比增长9 8% [1] - 引进计划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11个 包括阳光科密 欣旺达 智能光电 嵘丰汽车零部件等优质项目 [1] - 平均每0 7天引进1个项目 0 8天开工1个项目 每2 3天供地1个项目 [1] - 新增开工 竣工 投产项目分别达238个 216个 190个 [1] 项目落地效率 - 冷皇星汽车制冷设备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2个月 [1] - 智能光电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1周 从签约到供地仅用1个月 [1] - 省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14个 投资951 4亿元 开工率95 6% 资金到位率53 8% [2] 产业聚焦方向 - 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 新型储能 电子信息等主导+特色产业 [2] - 引进主导+特色项目135个 计划投资额332 5亿元 同比增长6 6% [2] - 主导+特色产业投资占制造业项目计划投资额近六成 [2]
上半年甘肃省共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4131个 到位资金4521.1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5 23:32
今年以来,甘肃省全力推进招大引强,高规格召开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举办省委主要领导闽 粤重点企业精准招商推介会,精心组织包抓省领导赴陕西、四川、河北、海南、辽宁、云南、湖南等省 开展分区域招商活动。上半年,省市县三级累计走出去招商推介714次,请进来推介洽谈1185次。修订 完善《甘肃省招商引资工作评价办法》,精心编制省级资源、产业链、基金、产业平台和未来产业招商 5张图谱,招商引资政策和投资机会2张清单,靶向式开展精准招商。 下半年,甘肃省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筹备省政府主要领导江浙招商活动,以及省领 导分区域招商活动组织工作,力争签约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发挥甘速投-甘肃省数智招商引资平 台作用,建立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招商项目联办协办、项目跨区域流转机制,强化招商资源共 享,避免内卷式招商。紧盯第三十一届兰洽会签约项目,确定专人台账式跟踪落实,确保签约项目顺利 落地建设、发挥带动效应。(记者 郑丽君) 记者近日从甘肃省商务厅获悉,上半年,全省共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4131个,到位资金4521.1亿元, 同比增长37.2%。 ...
“反内卷”背景下,各地招商引资有了新打法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5 09:15
招商引资政策规范化 - 国令783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自2023年8月起施行,明确禁止无依据的税收优惠、财政奖励及要素获取差异化政策 [1] - 中央改革文件要求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广西等地已废止原有激励办法 [1] - 多地裁撤传统招商办,转为成立具有招商职能的产业平台公司 [1] 基金招商模式转型 - "税收优惠"式招商受限后,"基金招商"兴起,但出现同质化投资和形式主义问题 [2] - 2025年国办1号文首次明确"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限制返投要求 [2] - 2025年Q2国资LP认缴金额达2317.2亿元,占LP总出资规模的54.26% [3] 财政资金创新工具 - "先投后股"模式通过研发资助转股权机制提升财政资金效率,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4] - 该模式区别于传统补贴和引导基金,采用"科技期权"式设计,匹配初创企业研发节奏 [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发改委拟出台政策禁止政府投资基金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取消返投比例 [5] - 中央会议强调产业布局需避免盲目跟风,点名人工智能、算力等过热领域 [5] - 中央财经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要求规范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5][8] 地方实践与模式创新 - 广东2025年政策将基金投资本地项目纳入招商绩效评价,强调内生产业培育 [6] - 并购招商成为新趋势,华东国资通过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实现产业补链 [8] 行业活动动态 - 2025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将于8月在北京举办,聚焦行业规范化发展 [10][14] - 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及专项榜单评选同步启动,推动行业交流 [14]
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5.8%,投资海口磁吸效应凸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6:25
核心观点 - 海口上半年GDP达1080.85亿元 同比增长5.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5.8% 招商引资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 [1] - 通过招商引资实现城市经济增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企业利用自贸港政策红利降成本 同时加速海口现代产业集聚发展 [4] - 海口形成"政策吸引企业—企业贡献产值—产值优化结构—结构反哺招商"的正向循环 未来需依托全岛封关制度优势吸引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企业 [5] 招商引资规模与成效 - 全市招引落地63个重点招商项目 其中比特大陆项目贡献16.2亿元工业增加值 [1] - 综保区新增26个项目 涵盖先进制造、国际贸易等领域 高新区签约13个投资类项目 包括印度太阳药业、银诺医药等 [2] - 江东新区完成70亿元投资签约 推动浦银金租、德国斯泰恩拜斯大学落地 复兴城考察超200家企业 促成益普索、晶澳太阳能光伏落地 [2] - 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落地52个产业项目 总投资额超120亿元 442家企业完成实际投资近14亿元 康佳带动8家广东上下游企业组团发展 [3] 区域招商动态 - 秀英区推动优矩互动、中煤销售等13家重点企业落地 [2] - 龙华区推动山西鹏飞集团、安踏等重点项目签约 [2] - 琼山区招引新希望集团、途虎养车等项目 美兰区推动同程旅行、临工集团等企业落地 [2] - 海口累计赴广东招商74次 覆盖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期间 [3] 产业集聚效应 - 泰山体育利用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 建设年产20万辆碳纤维自行车生产基地 并受益于85国免签政策便利海外客户洽谈 [4] - 佰唯基因干细胞项目成为海南首个外资干细胞项目 助力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 [4] - 生物制造产业链专班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 在全国举办多场产业交流会 [4] 制度优势与未来展望 - 封关后"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制度将吸引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企业 [5] - 通关便利、税制改革、数据流动构筑的制度高地重塑海口全球经济坐标 [6] - 未来半年或将迎来投资落地冲刺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