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务危机
icon
搜索文档
金氏母女清仓离场,张小泉资本局曲终人散
凤凰网财经· 2025-08-15 12:46
公司控制权变动 - 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所持公司28.23%股权已100%被司法冻结 累计被轮候冻结304.85% [21] - 兔跃呈祥通过司法拍卖获得18.43%股权 并通过收购员工持股平台份额将持股增至28.15% [21][22] - 张小泉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当前仅持有29.13%股权 控制权岌岌可危 [22] 股东减持情况 - 金燕及其母万志美通过多次减持合计套现超7800万元 [5][6][12] - 金燕自2011年起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累计投入约5593万元 最终实现超额回报 [8][10] - 万志美在限售股解禁后立即清仓减持 套现超1800万元 [12] 公司经营状况 - 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7.28%至4150.75万元 [15] - 2023-2024年净利润持续下滑 分别为2521万元和2504万元 [15]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69.49%至1298.67万元 [15]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5月完成董事会换届 实控人之子张新程出任董事长 [16] - 总经理崔华波于2025年7月提前辞职 [15] - 兔跃呈祥计划推荐董事及高管候选人 意图增强话语权 [24] 关联方债务危机 - 富春控股集团在陕投资约130亿元 引发流动性危机 [17] - 张小泉集团2024年10月债务逾期本金超52亿元 [18] - 2025年4月张小泉集团及张樟生被执行31亿元 [21]
华康股份11亿元并购疑云:收购对象的大客户两年前已深陷债务危机,如何贡献巨额营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6:04
收购交易概况 - 华康股份拟以10.98亿元收购豫鑫糖醇100%股权 评估增值率达102% 相对于公司33亿元净资产占比显著 [2] - 交易估值采用收益法 标的账面价值5.45亿元 评估值11.01亿元 增值5.56亿元 主要基于客户资源 销售网络等无形资产 [4] 关键客户分析 - 豫鑫糖醇2023年第一大客户"A公司"(福田药业)贡献营收1.235亿元 占比17.23% 2024年降为第二大客户 贡献1.153亿元 占比12.55% [5][8] - 第三大客户"乐湛特"由豫鑫糖醇副总李玉斌实际控制 2023年贡献营收884万元 占比12.34% 2024年贡献911万元 占比9.92% [5][7] - 福田药业与豫鑫糖醇存在同业竞争关系 主要生产木糖醇产品 客户包括卡夫 可口可乐等国际品牌 [10] 关联方与人事关系 - 豫鑫糖醇副总李玉斌曾任职福田药业销售负责人20余年 2018年离职创业 目前仍担任福田集团董事 [8][11][25] - 李玉斌通过青岛乐湛特等公司构建销售网络 同时参与标的公司经营管理 形成客户-员工-关联方多重身份 [7][24][27] 客户财务风险 - 福田药业存在两起被执行案件 未履行金额合计1916万元 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 [12] - 2023年工商银行申请冻结福田药业17个银行账户 涉及资金约1.7亿元人民币及1700万美元 [14] - 2024年中信金融资产公告对福田药业5087万元本金及2606万元利息的不良债权催收 [15] 信息披露问题 - 华康股份以"商业秘密"为由隐匿大客户身份 评估报告未披露福田药业债务风险对估值的影响 [6][19][22] - 坤元评估回应称已考虑司法纠纷因素 但未在报告中具体说明风险折价方法 [20][21][23] - 标的公司销售负责人对客户关系三缄其口 华康股份未直接回应同业采购合理性等问题 [28][29] 标的经营状况 - 福田药业厂区设施老旧 存在明显锈迹和杂草 当地同行证实其通过体外销售公司维持运营 [17][18] - 银行人士指出体外运营模式反映主体公司资金链断裂风险 影响后续融资能力 [18]
5亿美元债务压顶 美国百年影像巨头柯达担心“撑不住”
央视新闻· 2025-08-14 10:31
财务危机与债务状况 - 公司因缺乏融资和流动资金无法偿付5亿美元债务 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严重怀疑 [2] - 股价在财报发布后出现大幅下跌 12日盘中暴跌超过25% 13日上午下跌21%至每股5.43美元 [2] - 计划通过停止支付退休金计划获取现金偿还债务 目标在到期前偿还"一大部分"债务 [3] 业务转型与历史背景 - 公司拥有133年历史 曾占据美国90%胶片市场和85%相机市场 但受数码相机冲击风光不再 [3] - 2012年申请破产重组 2013年9月重返纽约证交所 业务拓展至商业印刷/包装/电影胶片领域 [3] - 2020年获得美国政府7.65亿美元贷款 进军非专利药物原料制造行业 [3] 管理层表态与市场关注 - 首席执行官称第二季度继续向长期计划迈进 尽管面临商业环境不确定性挑战 [3] - 公司对剩余债务和优先股债务计划进行修正/延期或再融资 [3] - 市场关注公司能否再次化险为夷或退出历史舞台 [3]
【环球财经】5亿美元债务压顶 百年柯达担心撑不住
新华社· 2025-08-14 09:17
美国光学影像产品制造企业伊士曼柯达公司11日发布季度财报说,由于没有"得到承诺的融资或可用流动资金"用于偿付5亿美元债务,这家拥有133年历史的 企业感到难以为继。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3日报道,柯达公司在财报中表示,这笔尚无可靠着落的债务令人"严重怀疑"公司继续经营下去的能力。 (文章来源:新华社) 柯达公司打算通过停止支付退休金计划以获得现金用于还债。一名公司发言人12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公司有信心在债务到期前偿还"一大部分",并对剩余债 务和优先股债务进行修正、延期或再融资。 2012年1月19日,行人经过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一块巨大的柯达广告牌。新华社记者王雷摄 伊士曼柯达公司成立于1892年,在胶片相机年代有过一个世纪的辉煌,上世纪70年代一度占据美国90%的胶片市场和85%的相机市场,但随着数码相机流 行,风光不再。 该公司2012年申请破产重组,2013年9月回归纽约证交所,最近几年将业务拓展到商业印刷、包装、电影胶片等,更在2020年获得美国政府7.65亿美元贷 款,进军非专利药物原料制造行业。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认为,面对这次债务危机,投资者想知道的是:柯达会再次化险为夷,还是说终于到了退出历 ...
5亿美元债务压顶 百年柯达担心撑不住
新华社· 2025-08-14 08:53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美国光学影像产品制造企业伊士曼柯达公司11日发布季度财报说,由于没有"得 到承诺的融资或可用流动资金"用于偿付5亿美元债务,这家拥有133年历史的企业感到难以为继。 柯达公司打算通过停止支付退休金计划以获得现金用于还债。一名公司发言人12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公 司有信心在债务到期前偿还"一大部分",并对剩余债务和优先股债务进行修正、延期或再融资。 伊士曼柯达公司成立于1892年,在胶片相机年代有过一个世纪的辉煌,上世纪70年代一度占据美国90% 的胶片市场和85%的相机市场,但随着数码相机流行,风光不再。 该公司2012年申请破产重组,2013年9月回归纽约证交所,最近几年将业务拓展到商业印刷、包装、电 影胶片等,更在2020年获得美国政府7.65亿美元贷款,进军非专利药物原料制造行业。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认为,面对这次债务危机,投资者想知道的是:柯达会再次化险为夷,还是说终 于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欧飒) 2012年1月19日,行人经过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一块巨大的柯达广告牌。新华社记者王雷摄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3日报道,柯达公司在财报中表示,这笔尚无可靠着落的债务令人"严重怀疑 ...
【微特稿】5亿美元债务压顶 百年柯达担心撑不住
新华社· 2025-08-14 07:52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3日报道,柯达公司在财报中表示,这笔尚无可靠着落的债务令人"严重怀疑"公 司继续经营下去的能力。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认为,面对这次债务危机,投资者想知道的是:柯达会再次化险为夷,还是说终 于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完)(欧飒) 柯达股价12日盘中暴跌超过25%,13日上午下跌21%至每股5.43美元。 伊士曼柯达公司成立于1892年,在胶片相机年代有过一个世纪的辉煌,上世纪70年代一度占据美国90% 的胶片市场和85%的相机市场,但随着数码相机流行,风光不再。 【新华社微特稿】美国光学影像产品制造企业伊士曼柯达公司11日发布季度财报说,由于没有"得到承 诺的融资或可用流动资金"用于偿付5亿美元债务,这家拥有133年历史的企业感到难以为继。 该公司2012年申请破产重组,2013年9月回归纽约证交所,最近几年将业务拓展到商业印刷、包装、电 影胶片等,更在2020年获得美国政府7.65亿美元贷款,进军非专利药物原料制造行业。 不过,柯达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孔蒂嫩扎说,"尽管面临商业环境不确定的挑战,柯达在今年第二季度 仍继续向长期计划迈进"。 柯达公司打算通过停止支付退休金计划以获得现金 ...
中国武夷子公司强执法拍:49%股权将被拍卖 起拍价折价3成、一审涉案金额超5500万
新浪证券· 2025-08-12 08:28
拍卖安排 - 福州中院裁定于2025年8月19日至20日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中国武夷控股子公司福州复寅49%股权 [1] - 评估价为2412.4万元 起拍价仅1690万元(约为评估价7折) 保证金169万元 增价幅度5万元 [1] - 该股权由第二大股东福建复寅持有 因债务纠纷被冻结两年后进入强制处置程序 [1] 公司风险 - 公司虽享有优先购买权 但2025年一季度已亏损4536万元 上半年预亏最高达1.04亿元 现金流紧张下接盘能力存疑 [2] - 福建复寅与母公司存在债务关联 此次法拍或引发控股架构松动风险 [2] - 若外部资本竞得股权 中国武夷对福州复寅的控股权将从51%降至微弱优势 重大决策可能陷入僵局 [2] 经营状况 - 房地产主业萎缩致2025年上半年预亏8000万至1.04亿元 子公司股权被迫折价抵债 [3] - 7月中标5.39亿元关联工程试图输血 但核心矛盾仍是高负债+低周转的结构性顽疾 [3] - 若国资放弃优先购买权 公司或迎来混改破局 若接盘则需直面现金流进一步失血的代价 [3]
中国不妥协,36万亿美债窟窿填不上,美国决定“弄死”大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8-08 22:00
美国财政状况 - 2025年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其中公众持有28万亿,政府内部持有7万亿 [2] - 利息支出占联邦预算17%,2024年支付债务利息达9210亿美元 [2] - 债务从2024年底33万亿飙升至36.2万亿,主要因税收不足、减税政策、军费支出和福利项目膨胀 [2] 特朗普财政政策影响 - 减税和制造业回流政策未能缓解赤字,未来十年预计新增债务22万亿 [4] - 债务占GDP比例从94%升至117%,每年拖累经济增长约0.5% [4] - 财政改革因资本集团阻挠搁浅,凸显改革困境 [6] 美联储与政治斗争 - 特朗普指责美联储买债加剧财政风险,2025年4月起多次批评主席鲍威尔 [6] - 试图通过行政命令削弱美联储独立性,但未成功,反而加剧金融市场波动 [8] 关税政策与贸易战 - 对中国分阶段加征55%关税,威胁芯片和药品领域征收70%关税 [8] - 中国反制加征关税并转向东南亚市场,美国贸易逆差未显著收窄 [10] - 关税政策引发国内企业和农场主反弹,陷入"消耗战" [10][12] 经济市场反应 - 道琼斯指数因政策不确定性暴跌700点,黄金价格上涨显示避险情绪 [12] - 美债被国际市场抛售,美元信用受挑战 [12] 债务危机深层矛盾 - 巨额债务迫使紧缩政策,但政治博弈阻碍结构性改革 [14] - 短期政策激化内外矛盾,增加不确定性 [14] 全球影响与反思 - 美国财政风险威胁全球金融安全,需国际协作维护稳定 [19] - 经济政策需理性设计,避免短期利益损害长期健康 [17][19]
30亿起拍!深圳地标商场皇庭广场上架法拍
南方都市报· 2025-08-08 14:28
皇庭广场法拍事件 - 深圳地标商场皇庭广场将于9月9日在京东法拍平台公开拍卖,起拍价30.53亿元,评估价43.61亿元(相当于评估价7折)[1][4] - 标的物宗地面积42348.37m²,证载建筑面积80608.64m²(含地上/半地下/地下商业),测绘总建筑面积136895.89m²,土地使用年限至2042年10月7日[4] - 拍卖标的暂欠管理费1631.87万元和水电费740.06万元,需由买受人承担[5] 项目背景与债务问题 - 皇庭广场由皇庭地产集团和皇庭国际共同投资开发,总建面13.8万m²,定位高端购物中心,曾引入国际知名设计团队[5] - 项目运营主体融发投资(皇庭国际持股60%)2016年将皇庭广场抵押给中信信托,获30亿元贷款,截至2021年逾期未偿还本金27.5亿元[8][9] - 2022年皇庭国际两次尝试转让融发投资100%股权(挂牌价从74.93亿元降至56.2亿元),均未成交[6][7] 关联企业财务状况 - 皇庭国际2020-2024年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超44亿元,2025年一季度总负债77.77亿元(总资产80.08亿元)[10][12] - 母公司皇庭集团被执行总金额53.58亿元,董事长郑康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总金额达299.52亿元[12] - 融发投资当前被执行总金额约40.3亿元,皇庭广场已被深圳中院查封至2027年3月3日[8][10] 法拍法律背景 - 本次法拍涉及借款合同纠纷案,申请执行人为光曜夏岚(受让中信信托27.5亿元债权),被执行人包括皇庭系6家关联企业及郑康豪[9] - 法拍所得在扣除费用后将用于清偿光曜夏岚债务[9]
全球财政赤字挑战与应对|封面专题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06 08:26
全球贸易再平衡与财政政策转型 - 当前全球贸易再平衡进程中,财政政策正取代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需建立透明可靠的债务披露体系以规避历史债务危机重演[2] - 美国通过高额进口关税(特朗普时期)和工业补贴(拜登时期)加速贸易再平衡,削弱多边贸易规则并动摇全球经济秩序根基[3] - 欧洲和中国通过财政刺激政策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德国推出1万亿欧元投资计划突破传统财政规则,中国推动消费结构性改革[5] 债务危机与财政约束挑战 - 全球公共债务达历史高位,IMF预测未来5年将加速增长,低收入国家和新兴市场面临债务困境风险[5][7] - 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及国债市场波动威胁美元计价资产供应,特朗普提议对国债持有人征税引发对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质疑[7] - 多边体系缺乏有效债务解决工具,当前全球债务状况接近危机临界点,需紧急制定债务重组措施[7] 财政透明度与监督机制缺陷 - 尽管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完成债务清理、新兴经济体实施重组、低收入国家获债务豁免,但全球债务危机风险再次显现[9] - IMF和世界银行的监督职责及区域监督机构的职能有效性受到质疑,反映出国际监督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9] 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调整案例 - 德国修改宪法放宽预算赤字限制,启动1万亿欧元投资计划覆盖国防、基建、数字化及气候领域,标志财政政策重大转向[5] - 中国通过社会保障和金融体系改革刺激消费,需平衡储蓄与消费结构并推动性别平等等深层次调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