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数字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部崛起动能强潜力大
经济日报· 2025-08-17 21:54
区域经济表现 - 中部六省中5个省份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 - 中部地区以全国约10%国土面积承载约25%人口数量[1] - 高技术制造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重要引擎[1] 产业结构特征 - 地区是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1] -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云集[1] - 产业结构向新向优趋势明显 新旧动能转化加速[1] 消费市场活力 - 各省多措并举将人口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实绩[2] - 安徽超千家企业参与"进电商平台"行动拓展线上消费[2] - 江西推动优质消费资源下乡并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2] - 山西打造全域全季全龄旅游目的地激发旅游消费[2] 外贸发展态势 - 中部地区承压前行展现强大外贸韧性[3] - 积极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拉美等新兴市场[3]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明显 出口结构持续优化[3] - 加快内陆开放通道建设 港口机场班列形成联动联运[3] 未来发展重点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3] - 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3] - 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3] - 紧抓外贸机遇推动优质产品走向全球市场[3]
起跑五年,黑土地“长”出千亿级数字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8-17 00:42
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概况 - 黑龙江省将数字经济定位为"十四五"期间的"一号工程",2022年出台《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 [1] - 2021年末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时认知尚浅,但发展速度极快,提出"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的指导方针 [1] - 截至2025年6月,全省数字经济领域市场主体突破3万家,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跨越千亿元大关,形成全新千亿级产业链 [7] 头部企业布局与产业升级 - 2022年5月华为、百度、京东、腾讯、中兴通讯、天津中科智能识别研究院六家头部企业同时落户黑龙江 [3] - 2022年8月世界5G大会在哈尔滨举办,展示本地丰富应用场景和全球机遇 [3] - 产业数字化案例涌现:北大荒无人农场、龙煤集团智慧矿山、东安动力数字化指挥中心等 [4]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2023年12月"数字龙江智算中心"奠基,2024年6月一期60PFlops算力投入试运行,二期加速建设 [4] - 该中心推动黑龙江融入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突破与"东数西算"工程无关联的局限 [4] - 2024年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建成万卡智算集群,算力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7] 本土企业成长与业务拓展 - 哈尔滨鹏博普华科技从2020年转型后快速扩张,员工从百余人增至1500人,跻身省内互联网二十强 [5] - 该公司先后承接数字矿山、"城泊通"、政务热线、百大项目平台等重点项目 [5] - 本土企业业务范围从黑龙江扩展至南方及东北亚地区 [7]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黑龙江省提出建设"算电融合"新基地,利用丰富电力资源将算力中心电价降至0.36元/度(无财政补贴) [7] - 2025年哈尔滨中国移动数据三期、鸡西显思等智算中心加紧建设 [7]
中国电信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利润230.17亿元 同比增加5.52%
智通财经· 2025-08-14 08:5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收入达2714.69亿元,同比增长1.3% [1] - 股东应占利润230.17亿元,同比增长5.52% [1] - 每股基本净利润0.25元,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812元 [1] 业务结构 - 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3% [1] - 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0.2% [1] - 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AIDC收入同比增长7.4% [1] 用户数据 - 移动用户达4.33亿户,宽带用户达1.99亿户 [1] - 移动用户ARPU为46.0元,宽带综合ARPU为48.3元 [1] 战略新兴业务 - 天翼云收入573亿元 [1] - 智能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89.4% [1] - 安全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8.2% [1] - 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46.2%,卫星收入同比增长20.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71.1% [1]
中国电信(00728)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利润230.17亿元 同比增加5.52%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8:46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收入达人民币2714.69亿元,同比增长1.3% [1] - 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30.17亿元,同比增长5.52% [1] - 每股基本净利润为人民币0.25元,中期股息每股派发人民币0.1812元 [1] 基础业务表现 - 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人民币1066亿元,同比增长1.3% [1] - 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人民币641亿元,同比增长0.2% [1] - 移动用户数达4.33亿户,宽带用户数达1.99亿户 [1] - 移动用户ARPU为人民币46.0元,宽带综合ARPU为人民币48.3元 [1] 产业数字化业务 - 产业数字化收入达人民币749亿元 [1] - AIDC收入同比增长7.4% [1] - 天翼云收入达人民币573亿元 [1] 战略新兴业务增长 - 智能收入达人民币63亿元,同比增长89.4% [1] - 安全收入达人民币91亿元,同比增长18.2% [1] - 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46.2%,卫星收入同比增长20.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71.1% [1]
2026-2031年安徽省数字经济行业投资与发展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50
数字经济概念与特征 - 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2] - 数字技术创新提供持续发展动力[2] - 信息产业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2] - 产业融合构成数字经济主引擎[2] - 平台化生态化成为产业组织显著特征[2] - 线上线下一体化成为产业发展新方向[2]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且占GDP比重提升[3] - 数字经济内部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3] - 数字经济加速向三次产业渗透[3] - 发展环境面临深刻调整[3] - 在变局中实现逆势增长[3] - 关键领域布局步伐加快[3] 全球竞争格局与国别研究 - 不同收入组别间存在显著竞争差异[3] - 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3] - 区域竞争格局呈现多极化特征[3] - 美国注重发展规模与战略规划[3] - 德国面临特定发展挑战[3] - 日本推行系统化发展规划[3]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 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持续扩张[3] - 行业竞争态势日益激烈[4] - 对经济发展贡献水平显著提升[4] -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4] 安徽省发展环境分析 - 安徽省GDP总量及全国排名提供经济基础[4]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4] - 出台多项数字经济支持政策[4] - 制定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4] - R&D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4] - 信息传输与软件行业就业规模扩大[4] - 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4] - 人口规模与居民收支水平支撑市场需求[4] - 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4] 基础设施与通信产业 - 网站数量与宽带网络建设稳步推进[4] - 5G基站建设取得显著进展[4] - 数据中心规模持续扩张[4] - IPv6建设水平不断提升[4] - 信息通信产业形成优势领域[4] - 产业集群发展效应显现[4] 细分领域发展 - 电信业保持稳定增长[5] - 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扩大[5] - 软件业创新能力增强[5] - 互联网业发展活力显著[5] - 农业数字化应用深化[5] -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5] - 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提升[5] - 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5] -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丰富[5] - 数据立法工作持续推进[5] - 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完善[5] - 数据交易市场初步形成[5] 重点产业发展 - 云计算行业获得政策支持[5] - 大数据行业应用场景拓展[5] - 物联网行业连接规模增长[5] -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速[5] - 区块链技术应用深化[5] -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完善[6]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突破[6] -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扩张[6] 企业数字化转型 -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持续释放[6] - 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加大[6] -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6] - 代表性企业形成转型示范案例[6] - 数字化转型呈现智能化融合趋势[6] 发展趋势与投资分析 - 数字经济发展路径逐渐清晰[6] - 产业具备显著发展优势[6] - 同时存在特定发展短板[6] - 行业进入退出壁垒较为明显[6] - 投资价值获得市场认可[6] - 新兴领域存在重大投资机会[6] - 可持续发展需要系统化策略[6]
哈电集团:自主创新,创造280多项“共和国第一”
中国能源装备发展历程 - 1951年哈尔滨电机厂成功研制新中国第一台8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自主设计制造发电设备零的突破 [1] - 2021年哈电集团研制的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在白鹤滩水电站投入商运,标志中国水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 - 70年间公司累计创造280多项"共和国第一",包括第一台2.5万千瓦火电机组和第一台舰船主动力装置 [3] 技术创新突破 - 2024年7月成功下线全球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的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实现全链条技术自主可控 [2] - 攻克671米高水头转轮焊接技术难题,通过数字仿真优化工艺参数,历时107天完成核心部件制造 [2] - "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高于5%,建立"一中心四平台"创新体系,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 [3] - 全球首创5兆瓦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技术,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国产装机占比均达1/3 [3] 数字化与智能制造 - 叶片分厂智能化改造后用工减少60%(45人→18人),产品一致性提升且年产量预计增长20% [4][5] - 冲剪车间采用45台机器人实现毫米级精度加工,大叶片产线智能化改造将于2024年底完成 [5] - 工业数字孪生管理系统应用于三峡等项目,实现故障1分钟内预警,运维成本降低25% [6] - 2018年以来数字化投资近90亿元,建成8个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提升30% [6] 绿色能源转型 - 开发超低负荷稳燃技术,使煤电机组可在15%负荷下稳定运行,适应新能源调峰需求 [7] - 2024年投运全球首台660兆瓦超低能耗循环流化床锅炉,年处理低热值煤200万吨 [7] - 天津盘山项目通过改造实现煤耗降14%、供热能力提升2倍+、寿命延长30年 [8] - 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创新错流式翅片换热技术,应用于湖北应城300兆瓦级示范项目 [9] 全球市场布局 - 产品覆盖50多国800多座电站,包括迪拜哈斯彦电站等标杆项目 [3] - 抽水蓄能领域参与60座电站231台机组研制,光热发电市场占有率领先 [10]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合同签约额同比增幅均超25% [10]
云汉芯城IPO:电子元器件B2B龙头,破解“小单困境”加速国产化进程
梧桐树下V· 2025-08-08 12:14
公司IPO进展 - 云汉芯城IPO注册生效 [1] 行业地位与业务模式 - 电子元器件分销渠道占我国采购金额的56%,99%以上电子产品制造商采用此方式采购物料 [2] - 公司B2B销售占比超99%,覆盖半导体器件、被动器件及连接器三大产品矩阵,并延伸至技术方案设计、PCBA制造等领域 [2] - 在中国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排名中,公司从2020年第23位跃升至2022年第15位,稳居线上分销第一梯队 [4] 财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0-2022年营收从15.34亿元增至43.33亿元,年复合增速68.08% [3] - 2023年营收26.37亿元,调整幅度与行业趋势同步 [3]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8,407.68万元,同比增长19.77% [3] - 供应商数量从2022年1,587家增至2024年2,627家,注册用户突破69.65万家,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超15.89万家 [3] 数字化与供应链创新 - 通过API/EDI接入全球超2,500家供应商数据,日可售SKU达2,799.24万 [6] - 智能数据中台实现"一片起订、2小时交付",整合9,302.31万条参数替代关系、107.79万型号报关数据 [6] - PCBA智能工厂满足6小时紧急出货需求,专注于中小批量生产与研发打样 [6] 国产化战略与募资用途 - 与超500家国产器件厂商合作,累计助力4,000余家制造企业完成国产化替代 [9] - 构建78.22万条国产化关系数据库,提供智能替代方案 [9] - 拟募资5.22亿元,投向大数据中心升级、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及智能共享仓储建设 [9][10] 行业前景 - 全球半导体器件2024年销售额6,276亿美元(同比+19.12%),预计2025年达6,971亿美元(同比+11%) [8] - 5G、AI、IoT技术驱动国产化加速,本土厂商在成本、质量、性能上缩小国际差距 [8]
商业银行企业类场景金融创新:变革、突破与协同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5
银行发力企业类客户场景的背景 - 产业数字化机遇推动供应链金融数智化转型 大数据 人工智能 物联网技术破除银行对核心企业信用依赖 解决融资授信服务受限问题 [1] - 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通过企业类场景金融挖掘中小微企业多环节共性需求 提供金融+非金融综合服务 增强客户黏性与满意度 [2] - 践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五篇大文章要求 通过企业类场景金融破解科技金融等领域人才短缺 信息不对称等挑战 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 [3] 银行企业类场景金融的发展思路 - 战略层面需依据资源禀赋选择切入场景 明确对公场景金融价值与战略定位 纳入整体发展规划 落地层面需确立行业筛选原则与场景构建模式 [4] - 供应链金融数智化转型方向 引入大数据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卫星遥感等技术 构建数据获取与集成能力 打造开放智能实时系统平台 [5] - 赋能商户经营路径 以收单业务为基础提供IaaS PaaS SaaS等差异化经营工具 开发营销导流 商品进销存等服务 探索物联网 区块链与云计算服务 [6] - 金融+非金融综合化服务导向 利用高频非金融场景为低频金融场景引流 农业银行涉农场景 平安银行车+金融场景 建设银行建行生活App拓展生活类服务场景 [7][8] 银行企业类场景金融的创新实践 - 数字供应链金融创新 平安银行构建星云物联网平台 采用物联网+卫星+金融技术 实时直连核心企业采集数据 减少对核心企业信用依赖 [9] - 智慧农业创新实践 农业银行运用物联网 人工智能 大数据和5G技术打造智慧畜牧模式 首创经营主体+畜牧活体信息双建档模式 推出智慧畜牧贷产品 [10] - 智慧食堂创新模式 建设银行运用人脸识别支付 AI视觉结算 智能称重 大数据分析等技术 与美团企业版合作嵌入外卖餐饮场景能力 [11] - 智慧园区创新探索 兴业银行依托智慧园区运营管理系统 运用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 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设施互联互通与数据收集分析 [12]
上半年我国制造业“高端化”稳步推进
科技日报· 2025-08-07 01:25
制造业发展 - 上半年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1] 创新产业与数字经济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1% [1] - 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9% [1] 设备更新与消费需求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1% [1] -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同比增长45.3% [1]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增长56.6% [1] - 家具零售同比增长34% [1] - 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同比增长25.4% [1]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上半年全国省际间销售额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40.7% [2] - 省际间销售额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2]
自主创新,创造280多项“共和国第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探访“一五”老厂)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21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 从"一五"到"十四五"用几十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 [3] - 哈电集团由"一五"期间6项重点建设项目发展而来 见证中国能源装备从追赶到领先的跨越 [4] - 公司创造了280多项"共和国第一" 包括新中国第一台水电机组、第一台2.5万千瓦火电机组等 [6] 技术创新突破 - 成功研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 直径达6.23米 使中国成为首个掌握500兆瓦级全链条技术的国家 [5] - 攻克671米高水头转轮焊接技术 历经107天解决动态压力下的焊接难题 [5] - 2021-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高于5% 建立"一中心四平台"创新体系 [6] - 多项国际首创技术包括5兆瓦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 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占国产装机总量1/3 [6] 数字化转型升级 - 叶片分厂智能化改造后用工从45人降至18人 生产效率提高20% 年产量达30万片 [7] - 累计投资近90亿元用于数字化改造 建成8个数字化车间 生产效率提升近30% [7][8] - 开发工业数字孪生管理系统 实现设备实时监控 运维成本降低25% [7][8] 能源装备市场拓展 - 开发超低负荷稳燃技术 使煤电机组在15%负荷下稳定运行 适应能源转型需求 [9] - 研制全球首台660兆瓦超低能耗循环流化床锅炉 年处理低品质燃料200万吨 [9] - 完成世界首个跨代升级改造项目 煤耗降低14% 供热能力提高两倍 寿命延长30年 [10] - 布局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核电、光热等清洁能源领域 上半年营收利润增长超25% [11] 全球化发展 - 产品覆盖50多个国家 装备800多座电站 包括中东首个投融资总承包项目迪拜哈斯彦电站 [6] - 累计生产发电设备超5.5亿千瓦 核电和燃气轮机占国产装机1/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