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流向

搜索文档
3500 点,慢牛有可能吗?
雪球· 2025-07-11 07:31
A股市场长期表现与资金流向分析 - 上证指数3500点被视为历史分水岭 2007年和2015年牛市短暂且疯狂 而多数时间指数在3500点以下震荡[2][4] - 老股民对A股长期牛市缺乏信心 因市场长期处于"融资市"状态 资金抽离多于回馈[5][12] A股资金池与多空本质 - 传统多空定义被质疑 真正的"空头"是大股东减持和上市融资行为 资金流出未回流二级市场[8] - 市场长期方向取决于资金净流入 而非情绪博弈 需满足"钱比货多"条件[9][11] - 2016年融资额达1.86万亿元 远超分红金额 股东净现金流为-9466.94亿元[13] 市场失血与交易损耗 - 2022年印花税达2759亿元 叠加佣金等交易成本 加剧资金池流失[14] - 2009-2022年数据显示 仅2013、2018、2022等少数年份股东净现金流为正[13] 场外资金与市场波动特性 - 个人存款规模远超A股市值 2021年存款103.24万亿元 vs A股74.98万亿元 占比72.62%[17][18] - 存款搬家易引发"疯牛" 但不可持续 2019-2020年新发基金未能形成长期支撑[19] 分红改善与慢牛基础 - 2024年分红金额达2.43万亿元 股息支付率提升至46.81% 股东净现金流增至2.14万亿元[13] - 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叠加支付率提升 近年分红持续覆盖融资缺口[21] - 汇金增持ETF和险资配置高息股 为市场提供额外资金流入[22] 美股经验与回购机制展望 - 美股牛市依赖大规模股票回购 精准减少流通股数 比分红更直接增厚股东权益[23] - A股需建立常态化回购机制 作为分红之外的"第二步"关键措施[24] 慢牛逻辑与市场前景 - 分红大于融资改变市场土壤 但慢牛仍会伴随短期波动 需容忍阶段性调整[25] - 与依赖外部资金的"疯牛"不同 当前市场根基更扎实 但需保持耐心[25]
银行行业资金流入榜: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净流入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09:5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7月10日上涨0 48% [1] - 申万行业中有18个上涨 房地产和石油石化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3 19%和1 54% [1] - 银行行业上涨0 92% [1] - 汽车和传媒行业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0 62%和0 54% [1]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30 25亿元 [1] - 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最大 达34 70亿元 该行业上涨1 37% [1] - 房地产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2 28亿元 涨幅3 19% [1]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 达48 99亿元 [1] - 汽车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28 12亿元 [1] 银行行业表现 - 银行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0 49亿元 [2] - 行业42只个股中34只上涨 8只下跌 [2] - 25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其中6只净流入超亿元 [2] - 工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7 34亿元 涨幅2 93% [2][3] - 招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6 11亿元 涨幅2 36% [2][3] - 农业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4 73亿元 涨幅1 77% [2][3] - 邮储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1 22亿元 [2][3] - 江苏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1 21亿元 [2][3] - 齐鲁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1 01亿元 [2][3] 银行个股资金流向 - 民生银行涨幅5 31% 主力资金净流入2 40亿元 [2][3] - 平安银行涨幅2 65% 主力资金净流入3 17亿元 [2][3] - 兴业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8796 26万元 跌幅0 56% [3] - 浦发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9194 04万元 涨幅0 21% [3] - 中国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7425 56万元 涨幅0 69% [3]
石油石化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5.25亿元,中国海油等9股净流入资金超千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10 09:45
市场表现 - 沪指7月10日上涨0 48% 申万所属行业中上涨的有18个 涨幅居前的行业为房地产 石油石化 涨幅分别为3 19% 1 54% [1] - 石油石化行业位居今日涨幅榜第二 涨幅1 54% 所属个股共48只 其中上涨34只 涨停1只 下跌12只 [1] - 汽车 传媒行业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0 62% 0 54% [1] 资金流向 - 石油石化行业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5 25亿元 资金净流入个股25只 其中净流入超千万元的9只 [1] - 中国海油净流入资金居首 达4 40亿元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紧随其后 净流入分别为2 64亿元 5595 94万元 [1] - 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的个股有9只 广汇能源净流出1 76亿元 岳阳兴长 中曼石油分别净流出3679 79万元 2754 40万元 [1] 个股数据 - 中国海油今日涨跌幅3 59% 换手率3 74% 主力资金流入44039 64万元 [1] - 仁智股份涨幅5 02% 换手率27 95% 资金流入2882 78万元 [1] - 广汇能源涨幅2 50% 换手率3 15% 但资金净流出17584 67万元 [2]
格灵深瞳(688207)7月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88.5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10 09:45
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1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4.54元,上涨0.41% [1] - 换手率为4.07%,成交量7.69万手,成交金额1.1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88.50万元,占比成交额10.51% [1] - 超大单净流入196.53万元、占成交额1.74%,大单净流入991.97万元、占成交额8.77% [1] - 中单净流出151.03万元、占成交额1.34%,小单净流出1339.53万元、占成交额11.85%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67.47万元,同比减少75.02% [1] - 归属净利润4450.40万元,同比减少64.22% [1] - 扣非净利润4692.41万元,同比减少59.38% [1] - 流动比率13.143,速动比率12.871,资产负债率7.50%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北京市 [1] - 主营业务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25897.3147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3873.5612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赵勇 [1] 公司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4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48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87条,专利信息129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4个 [2]
美元时代结束,这泼天富贵,A股接得住吗?
搜狐财经· 2025-07-09 13:49
美元指数暴跌 - ICE美元指数在2025年上半年创下11%的跌幅 为尼克松时代以来最惨烈纪录 [1] - 海外投资者正疯狂抛售美元资产 美联储利率政策在政治干预下左右摇摆 [4] - 白宫默许美元贬值以获取跨国公司财报的汇率红利 [4] 流动性调整策略 - 台湾地区外汇储备中约1.5万亿美元资产正在调整对冲策略 相当于港股总市值的1/3 [5] - 资本市场本质是流动性游戏 资金流向主导股价波动 [7] - 2023年新能源板块行情中 公募基金通过"假摔"手法清洗浮筹 [7] 量化资金轨迹 - 七只不同行业个股出现相同资金轨迹 包含"游资抢筹"和"机构震仓"信号 [8] - 某消费电子股在连续收阴期间机构资金净流入占比维持在73%以上 后续逆市上涨28% [10] - 量化数据能识别主力资金在60分钟级别的筹码交换 早于传统技术分析发现机会 [10] 全球资本重构 - 美元指数夜间跳水与次日A股特定板块资金异动存在关联性 [13] - 市场正在用二阶导数现象隐藏真正的交易机会 [13] - 数据监测显示全球资本正在重构坐标系 [13]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出榜:融发核电等11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09:2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7月9日下跌0 13% [1] - 申万行业中有17个上涨 传媒和农林牧渔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1 35%和0 65% [1] - 有色金属和基础化工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2 26%和0 85%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85 36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的行业仅有3个 传媒行业净流入10 55亿元 商贸零售净流入8 64亿元 建筑装饰净流入4033 97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的行业有28个 电子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 达77 89亿元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54 12亿元 [1] - 电力设备、基础化工、非银金融等行业净流出资金较多 [1] 电力设备行业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今日上涨0 17% 主力资金净流出45 76亿元 [2] - 行业358只个股中99只上涨 5只涨停 252只下跌 [2] - 87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其中8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入个股 - 宁德时代净流入资金居首 达3 78亿元 涨幅2 84% [2] - 铜冠铜箔净流入2 19亿元 涨幅20 02% [2] - 科陆电子净流入1 78亿元 涨幅10 06% [2] - 新特电气净流入1 33亿元 涨幅19 97% [2] - 泰永长征净流入9628 46万元 涨幅5 14% [2]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出个股 - 融发核电净流出3 27亿元 涨幅0 42% [3] - 阳光电源净流出2 50亿元 跌幅0 57% [3] - 诺德股份净流出2 26亿元 跌幅4 98% [3] - 通威股份净流出2 11亿元 涨幅1 25% [3] - 晶澳科技净流出1 40亿元 跌幅1 74% [3]
中集车辆收盘上涨1.33%,滚动市盈率15.76倍,总市值157.43亿元
金融界· 2025-07-08 09:57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8日收盘价8.4元,上涨1.33%,总市值157.43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15.76倍,创21天以来新低 [1] - 市净率1.08倍,静态PE为14.50倍 [2] 行业对比 - 汽车整车行业平均PE为42.95倍,行业中值35.24倍 [1]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11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6.77倍,行业中值2.42倍,公司市净率1.08倍显著低于行业 [2] 资金流向 - 7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38.37万元 [1] - 近5日资金净流入总额1197.66万元 [1] 主营业务与品牌 - 主营业务为半挂车、专用车上装及整车、冷藏厢式车厢体及整车的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普通半挂车、罐车、上装产品、底盘及牵引车 [1] - 运营"通华"、"华骏"、"深扬帆"、"瑞江汽车"等国内品牌及"Vanguard"、"SDC"等国际品牌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5.91亿元,同比下降10.91% [1] - 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下降32.59% [1] - 销售毛利率14.30% [1] 同业公司估值对比 - 江铃汽车PE(TTM)最低为12.99倍,汉马科技最高达48.43倍 [2] - 比亚迪总市值最高达17960.96亿元,中通客车最低为68.66亿元 [2] - 赛力斯市净率最高达9.87倍,一汽解放最低为1.30倍 [2]
银行行业资金流出榜:浦发银行等8股净流出资金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09:50
市场表现 - 沪指7月8日上涨0 70% 申万所属行业中29个行业上涨 通信和电力设备行业涨幅居前 分别为2 89%和2 30% 公用事业和银行行业跌幅居前 分别为0 37%和0 24% [1] - 银行行业今日下跌0 24% 在42只成分股中11只上涨 30只下跌 [2]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154 50亿元 1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 达74 37亿元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36 78亿元 [1] - 1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公用事业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 达22 97亿元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22 85亿元 银行行业净流出6 10亿元 [1][2] 银行行业个股资金动态 - 银行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14只 其中9只净流入超千万元 招商银行净流入4 18亿元居首 南京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净流入6865 73万元和4752 84万元 [2] - 银行行业资金净流出个股中8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 浦发银行净流出1 97亿元 齐鲁银行和江苏银行分别净流出1 83亿元和1 71亿元 [2] - 银行行业个股涨跌幅方面 浦发银行下跌2 53% 齐鲁银行上涨1 26% 江苏银行下跌1 12% [2][3] 银行行业资金流向排名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的银行个股:浦发银行(-1 97亿元) 齐鲁银行(-1 83亿元) 江苏银行(-1 71亿元) 民生银行(-1 29亿元) 交通银行(-8469 05万元) [2][3]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的银行个股:招商银行(4 18亿元) 南京银行(6865 73万元) 农业银行(4752 84万元) 青农商行(2954 45万元) 张家港行(2544 77万元) [2][3]
新开源收盘上涨1.08%,滚动市盈率26.55倍,总市值81.9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12
公司表现 - 7月8日收盘价16.86元,上涨1.08%,滚动市盈率26.55倍,总市值81.95亿元 [1] - 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和精准医疗,主要产品包括PVPK30、PVP-I、欧瑞姿系列、肿瘤早期诊断等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下降17.69%,净利润8042.03万元,同比下降33.75%,销售毛利率44.07% [1] - 7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4.03万元,但近5日总体净流出2945.30万元 [1] 行业比较 - 化学制品行业平均市盈率47.12倍,行业中值40.97倍,公司市盈率26.55倍排名第75位 [1] - 公司市净率2.20,低于行业平均3.85和行业中值2.52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正丹股份PE最低8.14倍,梅花生物总市值最高312.10亿元 [2] - 万华化学总市值1736.28亿元为行业最高,聚合顺35.69亿元为最低 [2]
天臣医疗(688013)7月7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0.4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08 00:20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30.74元,上涨2.5%,换手率2.47%,成交量2.0万手,成交额6088.56万元 [1] - 7月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42万元,占总成交额0.17%,游资资金净流出178.7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68.32万元 [1] - 近5日资金流向显示,7月4日主力净流入887.36万元(占比8.23%),7月3日主力净流出119.47万元(占比-1.52%) [1] 融资融券 - 7月7日融资买入313.53万元,融资偿还1183.76万元,融资净偿还870.23万元,融资融券余额5161.83万元 [1][2] - 近5日融资余额波动明显,7月4日融资净买入1279.19万元,7月3日融资净偿还291.78万元 [2] - 融券方面连续5日无交易,融券余量保持0股 [1][2] 财务指标 - 公司总市值24.95亿元,低于行业均值106.6亿元,在122家同行中排名110 [4]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6584.61万元,同比上升9.34%,归母净利润1318.67万元,同比上升16.16% [4] - 毛利率58.46%高于行业均值51.08%,净利率20.03%显著高于行业均值10.86% [4] - 资产负债率13.25%,财务费用-277.3万元,显示良好财务健康状况 [4]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研发创新和生产销售 [4] - 动态市盈率47.3低于行业均值57.66,市净率4.69高于行业均值3.47 [4] - ROE指标2.38%优于行业均值1.01%,在行业内排名33/12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