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

搜索文档
长江7号主题邮局落地武汉
长江日报· 2025-06-17 00:54
主题邮局建设 - 武汉汉口江滩新增长江7号主题邮局,设计包含临江观景窗以增强游客体验 [1] - 邮局由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与中国邮政武汉分公司合作运营,兼具传统邮政功能和环保理念传播功能 [2] - 全球首个以河流命名的系列主题邮局计划,目标在长江流域11个省市区各设1个编号邮局 [2] - 目前已建成4个邮局(长江1号沱沱河站、长江11号上海站、长江4号宜宾站、长江7号武汉站),其余7个(云南丽江、湖南岳阳等地)将陆续落地 [2][3] 环保与公益联动 - 邮局内展示"垃圾清零30平"公益行动海报,鼓励公众以30平方米为单位清理周边垃圾 [3] - 项目发起人杨欣通过"绿色江河"组织持续推动生态保护,包括1997年建立可可西里首个自然保护站 [3] 文化传播与教育 - 武汉西藏中学学生参与邮局明信片填写活动,连接长江文化与少数民族群体 [2] - 11个邮局将作为文化窗口,通过互联网串联长江流域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及环境数据 [3]
湖北宜化:出售资产交易价格合计2.4亿元
快讯· 2025-06-13 11:45
资产处置 - 公司拟将旧厂区部分机器设备及废旧装置等协议转让给宜化集团、化机公司及其他控股子公司,转让价格合计为2.4亿元(含税) [1] - 本次交易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1] - 此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政策背景 - 本次交易旨在落实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践行"长江大保护"政策 [1]
湖北宜化分析师会议-20250612
洞见研报· 2025-06-12 15: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各部分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湖北宜化,所属行业是化学原料,接待时间为2025年6月1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公司董事长卞平官、公司董事及董事会秘书王凤琴、公司财务总监廖辞云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参加2025年湖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的投资者,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9]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近期完成新疆宜化回表,将其煤炭年产能3000万吨、尿素年产能60万吨等纳入合并报表,强化资源禀赋及成本优势 [23] - 公司化肥化工产品以国内市场保供稳价为首要任务,正有序组织配额内的磷肥和尿素出口 [23] - 公司收购控股股东宜化集团持有的宜昌新发投100%股权,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新疆宜化成为控股子公司,过渡期内收益归上市公司,亏损由宜化集团补足 [24] - 搬迁至田家河化工园区的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将于2025年底前分批投产 [24][27][34] - 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宜化集团持股比例为21%,未达触发要约收购情形,增持每增加1%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5] - 公司为践行“长江大保护”政策,计划在田家河化工园区建成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6][31][33] - 年产4万吨季戊四醇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前投产 [26] - 所提及诉讼与公司无关 [28] - 半年度业绩情况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28] - 公司近3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6.45亿元,占同期年均归母净利润的59.22%,2025年制订规划将现金分红比例提升 [28][29] - 公司拟对宜昌地区产能搬迁腾出的土地全面梳理后科学规划,依法依规享受有关优惠政策,重大影响事项将及时披露 [31][32][33] - 2025年公司围绕战略规划,推进旧厂区搬迁和新项目建设,在田家河化工园区建成现代化工产业集群 [31] - 磷化工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正开展投产前准备工作 [31] - 邦普宜化一期1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已出合格产品,试生产有序推进 [32]
湖北宜化(000422) - 202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0:40
公司战略与产能 - 完成新疆宜化回表,将煤炭年产能 3000 万吨、尿素年产能 60 万吨、PVC 年产能 30 万吨、烧碱年产能 25 万吨、三聚氰胺年产能 8 万吨等纳入合并报表,强化资源与成本优势 [1] - 收购控股股东宜化集团持有的宜昌新发投 100%股权,新疆宜化股权比例由 35.597%升至 75.00%,成为控股子公司 [2] - 践行“长江大保护”,落实“关改搬转”任务,计划在田家河化工园区建成现代化工产业集群 [3] 项目进展 - 搬迁至田家河化工园区的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 2025 年底前分批投产 [2][3][4][7] - 年产 4 万吨季戊四醇项目 2025 年底前投产 [3] - 磷化工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开展投产前准备工作 [6] - 邦普宜化一期 10 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已出合格产品,试生产有序推进 [6] 产品出口 - 化肥化工产品遵照国家出口政策,以国内保供稳价为主,兼顾国际市场,有序组织配额内磷肥和尿素出口 [2] 股权增持 - 控股股东宜化集团持股比例 21%,未达触发要约收购情形,增持 1%及时披露 [2] 诉讼与业绩 - 所提及诉讼与公司无关 [4] - 半年度业绩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4] 分红策略 - 近 3 年累计现金分红 6.45 亿元,占同期年均归母净利润 59.22% [4] - 2025 - 2027 年规划将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每年不少于当年归母净利润 30%,连续三年累计不少于同期年均归母净利润 35% [5] 土地处置与补偿 - 对宜昌地区产能搬迁腾出土地进行梳理,科学规划后续方案 [6][7] - 依法依规享受主管部门优惠政策,重大影响事项及时披露 [6][7]
信长星主持召开省总河长会议强调以高水平治水兴水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许昆林出席
新华日报· 2025-06-10 23:39
河湖治理政策方向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治水重要论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高水平治水兴水服务高质量发展 [1] -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作为制度创新,需落实长江大保护,巩固化工整治、禁渔、岸线修复等成果,改善长江生态功能 [2] - 推进太湖治理需源头减磷控氮,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2] 水资源管理与水利工程 - 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保障工农业用水需求 [2] - 实施"水运江苏"三年计划,统筹提升防洪与航运能力 [2] - 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1] 生态修复与河湖建设 - 全省河湖水质持续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1] - 深化幸福河湖建设,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态河道建设 [2] - 加强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排查隐患,确保防汛抗旱措施到位,保障群众安全 [2] 政府工作部署 - 省水利厅汇报河湖长制进展,多部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协同参与 [3] - 省级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会,强化工作落实 [4]
湖北:长江大保护下的产业重塑
中国化工报· 2025-06-09 06:26
2024年,湖北现代化工及能源产业实现营收8690.2亿元、利润846.7亿元,产业规模跃升至全国第六、中 部第一…… 5月28日,在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记者拿到了湖北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和沿江化工企业 关改搬转工作交出的优异成绩单。其破解"化工围江"的经验得到国务院肯定,《湖北枝江市多措并举解 决"化工围江"》被列为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典型经验做法,《破解"化工围江"、呵护"一江清水东流"》 被列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正面典型案例。 长江大保护下的沿江专搬 编者按 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已近尾声。通过搬迁改造,产业布局得到优 化、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园区规范管理得到强化、本质安全水平得以提高、民众安全感幸福感提升。为 展示搬迁改造优秀案例和先进典型,进一步推动行业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本版即日起推出《城镇 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迁改情况调研·区域篇》报道,并将在本报企业园地版(四版)推出《城镇 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迁改情况调研·企业篇》报道。 148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部完成搬迁改造工作,关闭退出91家、改造达标8家、搬迁入园49家;472 家沿江化工企业完成关改搬转工作, ...
三峡集团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做强做优做大 守护长江安澜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6-07 22:25
三峡工程综合效益 - 2003年以来三峡水库拦洪运用70余次 电站发电量超1 7万亿千瓦时 船闸累计过闸货运量突破22亿吨 为长江中下游调节补水2732天 补水总量超3600亿立方米 [1] - 防洪库容近380亿立方米 约占长江上游重要水库总防洪库容的75% 是长江防洪体系骨干工程 [5] - 形成660公里深水库区航道 重庆至宜昌航道维护水深从2 9米提高到3 5-4 5米 船舶吨位从1000吨级提升至5000吨级 消除109处滩险 [6] 清洁能源发展 - 可控装机1 59亿千瓦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6%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全球第一 [2] - 水电装机7594万千瓦 占全国水电装机量21%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六库联调使1立方米水发电量从0 25千瓦时提升至2千瓦时 [3] - 新能源装机超6500万千瓦 建成5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华东最大抽蓄电站"浙江长龙山"投运 [4] 长江生态保护 - 累计投资超1200亿元 建设管网超2 4万公里 覆盖长江经济带11省市 保护2080种珍稀植物 [8] - 智慧"水管家"模式在25城推行 六安市污水处理能力从日均18 5万吨提升至43 5万吨 [7] - 创新PPP模式 实现雨污分流管网4000多公里 安装5000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测 [7][8] 科技创新突破 - 研发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单机重1500吨 基础抗弯能力相当于2000台塔吊力矩总和 [9] - 掌握4大类16种海上风电基础型式 形成完整产业链 [10] - 实现百万千瓦水轮机组 全球首台16兆瓦风机 首台抗台风漂浮式风机等重大成果 [10] 企业改革与战略 - 连续17年获经营业绩考核A级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0] - 从水电开发转向"管理三峡 保护长江" 战略覆盖长江经济带并拓展至全球 [1] - 形成水电为基 风光并举 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 [6]
江海之韵:南通生态文化的诗意传承与创新
中国环境报· 2025-06-04 01:54
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 2024年南通市PM2 5浓度达25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最优率先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第二阶段目标值优良天数比率86 1%位列全省第二长江干流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Ⅱ类[2] -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首次获得"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表彰[2] 生态文化传承与创新 - 南通市挖掘张謇生态理念打造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资源循环再利用生态产业链并完成"一城三镇"生态空间布局设计[4] - 2021年成立张謇企业家学院系统梳理应用张謇生态实践2022年共建江苏省生态文明学院编制六大类180多门课程设立34个现场教学点累计办学66期培训超万人[4] 生态文化基础设施 - 紫琅公园废弃场改造为国内最大环境教育馆2024年升级为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主题体验馆[5] - 出台《南通市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实施方案》和《"美丽南通我是行动者"行动计划》从项目扶持平台拓展等维度创新机制成立生态文化传播中心统筹宣传工作[5] 生态文化活动与体验 - 2024年开展首届生态文化月活动举办10项专题活动包括作品展网络主题活动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7] - 发布5条生态文化精品体验线路如"沧桑巨变"之旅串联五山滨江南通博物苑等景点"生物乐园"之旅整合环境教育馆绿博园等资源[7] 生态文化作品创作 - 创作《我与"小勺子"的美丽邂逅》获生态环境部三等奖推出音乐快板《践行嘱托向未来》等多元化作品[8] - 环保杂技剧《大海小海》和话剧《沧桑巨变》入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以艺术形式展现海洋保护与长江大保护主题[8] 公众参与与志愿行动 - "童声里的中国"基地创作200余首生态童谣通过"小手拉大手"传播理念[9] - 2024年开展净滩公益活动3000余场参与志愿者超10万人累计发展生态环境志愿者两万余名多人获评全国"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9] 文旅融合与IP开发 - 2023年揭牌江豚湾项目打造以江豚文化为核心的长江生态保护断面布设声学监测设备736万人观看江豚直播[11] - 发布城市IP"蓝叒叒"制作主题MV和系列短剧策划沿江八市保护活动海外推出"ProtectBlue护蓝行动"获中宣部表扬[12]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我们的名字叫“长江”——三个沿江村庄的变迁故事
新华社· 2025-06-03 04:58
长江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 - 青海省长江源村实施生态移民政策,128户407名牧民从海拔4500米的唐古拉山搬迁至格尔木市郊,建立长江源村,实现生态管护员全覆盖,每家配备一名管护员,守护501万亩禁牧草场 [5][8][10] - 湖南省长江村转型发展生态旅游,集中流转2000多亩土地种植油菜花,举办油菜花节吸引日均上万人次游客,带动村民年均增收3000元,从传统捕鱼、放牧转向"美丽经济" [12][14][16] - 江苏省长江村关停年利润5000万元的长江化工厂,转型食品产业生产燕麦片,并在浙江舟山投资超百亿元建设长宏国际产业园,形成产值超百亿元的涉船全产业循环链,利用拆船废钢炼钢减少1.6吨二氧化碳排放/吨 [17][18][20][22][23] 产业转型升级 - 长江村构建"废船拆解-废铁冶炼-钢材轧制-船舶修造-远洋运输"循环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绿色转型 [22] - 长宏国际产业园占地5000亩,拥有5公里海岸线,涵盖拆船、修船、造船业务,成为产值超百亿元的大型产业基地 [20][22] - 村庄主动牵头组织长江沿岸上百个村庄签署"长江大保护与乡村振兴"共识,推动流域协同发展 [25][26] 生态经济效益 - 长江源村通过退牧还草政策使草场生态恢复,野生动物数量增加,村民获得稳定生态管护收入 [8][10] - 长江村油菜花旅游使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收益,计划拓展四季旅游业态 [16] - 长江村在产业转型后实现5.1平方公里村庄产值超千亿元,同时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 [23]
52.3公里长江岸线江豚畅游、百鸟安家——靖江绘就长江大保护绿色答卷
中国环境报· 2025-06-03 01:34
52.3公里长江岸线江豚畅游、百鸟安家 靖江绘就长江大保护; ◆严智勇 叶网盛 潮起东方,大江奔涌。近年 来,江苏省靖江市坚持"共抓大保 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在全省率 先完成长江全面禁捕,书写青山 护一江碧水,展蝶变 新姿 责编:徐小雪 电话:(010)67139791 传真:(010)67139791 E-mail:dfxcb@vip.sina.com 靖江市用"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的理念,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摆在重要位置,通过长江禁渔、沿 江码头治理、生态湿地公园建设 等措施,加快构建"九港水美、百 里岸绿"的生态格局。 2021年12月,长江国家文化 公园建设启动,靖江市被划为核 心区。靖江市以涵养"百里最美 江岸"统揽沿江生态修复和景观 提档,相继建成牧城生态园、大桥 生态园、音乐花海广场、东线第一 帆公园、渔忆长江湿地生态公园 等标志性工程,连片 6.4公里、近 4000亩的沿江绿色生态廊道,每 年接待服务游客百万人次以上。 在位于新桥镇新合村的渔忆 长江湿地生态公园,一群群白鹭 在林间嬉戏。绿色的省级特色示 范段生态岸线,吸引了众多摄影 爱好者捕捉大江晚霞、百鸟归巢 的生态美景。 渔忆长江湿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