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由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部深夜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16:18
墨西哥拟提高进口关税税率事件 - 墨西哥计划对未与其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包括中国)提高约1400项税目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 税率范围提升至10%至50% 涉及汽车、玩具、钢铁、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等行业 [1] - 该举措被认为符合美国长期遏华企图 可能服务于墨西哥与北美伙伴的未来贸易谈判 并契合"墨西哥计划"战略以加强国内生产和消费 [1] 中方回应立场 - 中方将密切关注墨方提税动向 并对最终措施进行认真评估 强调各国应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反对因他人胁迫牺牲第三方利益 [1] - 墨方单边加税举动被视为对单边霸凌主义的绥靖与妥协 可能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伙伴利益 并严重影响墨西哥营商环境的确定性和企业投资信心 [1] -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 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排他性措施 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 [2][4] 中墨经贸关系影响 - 中墨互为重要经贸伙伴 中方不希望双方经贸合作受到影响 呼吁墨方谨慎决策 [1] - 中方强调互利共赢是中墨经贸合作本质特征 希望墨方与中方相向而行 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贸易发展 [4]
中方希望墨西哥慎之又慎,三思后行
搜狐财经· 2025-09-11 16:14
墨西哥关税政策动向 - 墨西哥计划对未与其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包括中国)约1400项税目产品提升进口关税税率至10%—50% 涉及汽车、玩具、钢铁、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等行业 [1] - 分析认为墨西哥提税举措符合美方长期遏华企图 可服务于未来墨与北美伙伴贸易谈判 并契合"墨西哥计划"战略加强国内生产和消费 [1] 中方回应立场 - 中方将密切关注墨方提税动向并对最终措施进行认真评估 强调各国应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反对因他人胁迫牺牲第三方利益 [1] - 中方指出墨方单边加税举动即便在世贸规则框架内 也会被视为对单边霸凌主义的绥靖与妥协 措施落地将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伙伴利益 并严重影响墨营商环境确定性和企业投资信心 [1] -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 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及歧视性排他性措施 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 [2] 中墨经贸关系影响 - 中墨互为重要经贸伙伴 中方不愿看到双方经贸合作受影响 希望墨方谨慎决策 [1] - 中方强调互利共赢是中墨经贸合作本质特征 高度重视中墨关系发展 希望墨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贸易发展 [4]
商务部:将密切关注墨方提税动向,并对有关最终措施进行认真评估
搜狐财经· 2025-09-11 16:02
墨西哥拟提高进口关税税率事件 - 墨西哥计划对未与其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包括中国)约1400项税目产品提高进口关税税率至10%-50% 涉及汽车、玩具、钢铁、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等行业 [1] - 墨西哥的提税举措被认为符合美方遏华企图 可服务于未来墨与北美伙伴贸易谈判 并契合"墨西哥计划"战略加强国内生产和消费 [1] - 商务部表示将密切关注墨方提税动向 并对最终措施进行认真评估 强调各国应加强沟通协调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1] 中方立场与潜在影响 - 中方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及歧视性排他性措施 坚决反对损害中方利益的做法 [2] - 墨方单边加税举动被视为对单边霸凌主义的绥靖与妥协 可能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贸易伙伴利益 [1] - 措施若落地将严重影响墨西哥营商环境的确定性 降低企业对墨投资信心 中墨互为重要经贸伙伴 合作可能受影响 [1] 中方应对措施 - 中方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 坚决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 [2] - 中方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 希望墨方慎之又慎 三思后行 [1]
商务部就墨西哥拟对有关贸易伙伴提高进口关税税率事答记者问
华尔街见闻· 2025-09-11 15:55
中方对墨西哥加税动向的立场 - 商务部密切关注墨方提税动向并对最终措施进行评估 [1] - 各国应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反对因他人胁迫牺牲第三方利益 [1] - 墨方单边加税举动被视为对单边霸凌主义的绥靖与妥协 即便在世贸规则框架内 [1] 潜在影响分析 - 加税措施将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贸易伙伴利益 [1] - 严重影响墨西哥营商环境确定性并降低企业投资信心 [1] - 中墨互为重要经贸伙伴 双方经贸合作可能受到影响 [1] 中方应对立场 - 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 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1] - 坚决反对各种损害中方利益的做法 [1] - 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 [1]
商务部就墨西哥拟对有关贸易伙伴提高进口关税税率事答问
商务部网站· 2025-09-11 15:51
墨西哥拟提高进口关税税率事件 - 墨西哥计划对未与其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包括中国)的约1400项税目产品提高进口关税税率至10%-50% 涉及产品包括汽车、玩具、钢铁、纺织品和塑料制品 [1] - 该举措被认为符合美国长期遏华企图 可能服务于墨西哥与北美伙伴的贸易谈判 并契合"墨西哥计划"战略以加强国内生产和消费 [1] 中方回应立场 - 中方将密切关注墨方提税动向 并对最终措施进行认真评估 强调各国应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反对因他人胁迫牺牲第三方利益 [1] - 中方认为墨方单边加税举动即便在世贸规则框架内 仍被视为对单边霸凌主义的绥靖与妥协 该措施将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伙伴利益 并严重影响墨西哥营商环境的确定性和企业投资信心 [1] -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 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及歧视性排他性措施 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 [1][2]
李强同葡萄牙总理会谈
央广网· 2025-09-10 08:46
中葡双边关系发展 - 中葡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今年适逢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 两国关系迎来新契机[1] - 双方将密切高层交往 增进政治互信 推动各领域合作走深走实[1] - 葡方愿同中方密切各级别对话交流 维护开放公平的自由贸易[2] 经贸合作领域 - 加强发展战略对接 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推动双边贸易优化平衡发展[1] - 在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深挖合作潜力 支持两国企业联手开拓第三方市场[1] - 中方愿进口更多葡优质农食产品 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赴葡投资[1] - 葡方欢迎中国企业赴葡投资兴业 希与中方拓展三方合作[2] 具体合作方向 - 深化贸易 农业 海洋 文化 体育等领域合作[2] - 打造科技创新 数字经济 绿色能源 旅游合作新亮点[2] - 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 释放旅游经济活力 加强人文交流合作[1] 多边合作与中欧关系 - 葡方愿同中方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的沟通协调[2] - 希望葡方推动欧盟坚持中欧伙伴定位 采取积极务实对华政策[1] - 共同维护自由贸易 维护中欧共同利益[1] - 葡方支持欧中加强对话合作 愿发挥建设性作用[2]
第22届东博会聚焦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04:12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即将签署 东博会将发布蓝皮书宣介新机遇[1] - 自贸区3.0版新增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供应链互联互通 中小微企业等9个章节 推动合作领域拓展和产供链融合[3] - 3.0版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商品 更合理价格和更高质量 并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新机遇[3] 东博会平台作用 - 东博会自2004年创办至今推动自贸区从1.0版升级至3.0版 催生出"南宁渠道"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关键纽带[4] - 第22届东博会期间将举办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对话活动 聚焦金融和数字经济合作 邀请高级别官员学者共商建设之策[1][3] - 对话活动将引导企业围绕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接合作[1] 区域经济影响 - 在世界经济低迷和美国单边主义背景下 自贸区3.0版完成谈判对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保护自由贸易和稳定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3] - 自贸区3.0版不仅是协定 更是通往未来的道路 广西应在规则共建 产业升级和平台建设中发挥区位优势[4] - 东博会已成为推动人文交流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键纽带[4]
兰博基尼CEO称部分富豪客户暂缓购车,原因曝光
财富FORTUNE· 2025-09-02 13:05
核心观点 -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兰博基尼部分美国客户暂缓购车 持币观望[2] - 公司无法通过转移生产线至美国规避关税 所有汽车均在意大利生产[2] - 公司支持自由贸易方向 但已做好应对任何复杂挑战的准备[3]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营收首次突破30亿欧元(约35亿美元) 同比增长16%[4] - 营业利润达8.35亿欧元(约9.74亿美元) 实现两位数增长[4] 产品与市场 - 自2023年以来推出三款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4] - 美国是最大市场 基础版跑车售价至少40万美元[2] - 客户群体多元化 车主平均年龄降至45岁以下[5] - 亚洲市场客户平均年龄仅30岁左右[5] 客户特征 - 兰博基尼车主平均每人拥有5辆汽车[5] - 高端车型Revuelto车主平均拥有10辆汽车[5] - 客户多为百万富翁或亿万富翁 具备独立判断力[6]
被特朗普收拾后,欧洲终于老实了?不再对中国放狠话,还请求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8-29 12:40
美国对数字税政策的贸易威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实施数字税的国家加征额外关税并限制芯片出口 明确要求尊重美国企业否则将面临后果[1] - 该言论直接针对英国数字服务税和欧盟《数字服务法》 尽管美英和美欧已达成最新贸易协议[1] - 特朗普长期不满欧盟对美国科技巨头的技术和反垄断监管 指责数十个国家数字服务税损害美国科技产业[1] 欧盟对数字税政策的回应 -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强调欧盟拥有规范本土经济活动的主权权利[3] - 欧盟辩护称《数字服务法》不关注企业所属司法管辖区 适用于所有在欧盟运营的平台[3] - 欧盟在美欧联合贸易框架中同意取消所有美国工业品关税 扩大农产品和水产品市场准入[5] 美欧贸易协议的具体条款 - 欧盟承诺三年内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和400亿美元AI芯片 鼓励欧洲企业向美国战略行业投入6000亿美元[5] - 美国仅承诺对大部分欧盟商品维持15%关税上限[5] - 该协议被欧洲媒体批评具有"投降色彩" 欧盟多个成员国政府和企業界表达不满[5] 欧盟领导人的协议辩护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协议"即便不算完美 也是一项强有力的协议"[7] - 冯德莱恩警告美欧贸易战将让中俄受益 并强调15%关税涵盖所有商品类别使欧洲商品能以更优惠条件进入美国市场[7] - 批评者警告协议可能损害欧盟作为基于规则的贸易捍卫者的国际信誉[7] 法国对华投资政策的转变 - 法国对外贸易部长表示对中国的投资持开放态度 支持加强经济联系但要求投资针对特定领域并与技术转让挂钩[9] - 法国呼吁开放市场和双向投资 警告欧洲不能再继续遵循旧贸易规则[9] - 该表态标志法国对华政策显著软化 与之前态度形成鲜明对比[9] 中欧贸易关系数据对比 - 中国驻法大使指出德国出口占GDP比例达43% 法国占34% 中国出口约占GDP20%[11] - 欧盟去年享有1500亿欧元贸易顺差 今年前五个月有700亿欧元顺差[11] - 双方在推动多边主义和抵制内顾倾向方面存在共同利益[11] 欧盟面临的经济依赖困境 - 欧盟与美国贸易体量巨大但决策机制导致反应迟缓 在防务和能源领域高度依赖美国[13] - 欧盟经济复苏乏力 若被美国限制出口将进一步受创[13] - 特朗普政府未取消针对钢铝产品的50%高关税 欧洲钢铁企业对美出口空间可能被压缩[13] 欧盟经济模式的重构需求 - 欧盟需要形成共同回应并重新思考经济模式以减少对美国科技公司的依赖[15] - 法国强调需要稳定的经济政策、持续吸引力和公正监管 要求提供清晰稳定的政策环境[15] - 法国要求贸易协定加入刹车机制和保障措施 强调对等互惠原则和市场准入[15] 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 - 特朗普政府可能对执行《数字服务法》的欧盟官员实施制裁[17] - 法国贸易部长公开支持与中国加强经济联系 中国大使指出欧洲比中国更需要世界市场[17] - 全球贸易棋局正在重新布局 欧洲开始重新思考自身定位[17]
贸易规则|千年关税:历史会终结吗
搜狐财经· 2025-08-28 10:08
关税的历史演变 - 关税作为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税款已存在数千年 最初被古亚述商人视为经营成本 古代国家如雅典对谷物征收2%关税 罗马帝国对内部贸易征收1-5%关税 对奢侈品征收12-25%关税 [1][2] - 中世纪欧洲关税系统化 12至15世纪封建领主在贸易路线征收通行费 英格兰对羊毛出口征收每袋几先令的高关税 同时适用于皮革、锡和奶酪等商品 刺激了走私和逃税行为 [2] - 关税通过调节贸易服务国家利益 成为政策工具的基础 中世纪的实践为现代民族国家关税制度奠定基础 [3] 重商主义时期的关税政策 - 16至18世纪欧洲奉行重商主义 以黄金储备衡量国家成功 高关税成为标志性政策 英国对外国制成品征收45-55%平均关税 法国通过高关税扶持工业和海军 [4] - 西班牙等殖民列强禁止殖民地自由贸易或发展竞争性制造业 关税被用作压制对手和充实国库的工具 尽管本国公民需承受更高物价 [4] - 18世纪重农学派和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提出挑战 斯密在1776年《国富论》中批评关税增加消费者成本并抑制工业发展 主张低关税和自由贸易 1817年大卫·李嘉图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强化该观点 [5] 工业革命时期的关税变革 - 美国1789年《关税法案》以增加税收为主要目的 19世纪初为安抚南方农业州维持低关税 但1828年北方制造商推动通过高关税法案 引发南卡罗来纳州退出联邦威胁 1833年联邦政府妥协降低关税 [7] - 英国作为首个工业化国家 19世纪20年代前坚持重商主义(工业进口关税平均50%) 1846年废除《谷物法》结束谷物高额关税 正式接受自由贸易原则 但未立即引发他国效仿 [8] -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年指出发展中国家应效仿英国过去利用关税发展工业的做法 而非其当前自由贸易主张 指责英国"踢开梯子" [8] 19世纪关税保护与经济增长 - 美国内战后采用40%-50%高关税保护钢铁和制造业 依据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新生产业论"实现快速工业化 [9] - 德国1879年起对铁矿石和谷物征收关税 保护工业和农业 1870-1913年采取保护主义政策的美国和德国工业年增长4-5% 高于英国2%年增长 关税被视为关键因素 [9][10] - 欧洲列强在殖民地强加片面关税优惠 通过不平等条约限制中国和日本进口关税上限(约5%) 剥夺关税自主权 中国市场被外国商品淹没 [10][11] 20世纪关税战争与协定 - 20世纪初全球关税水平较高 美国制造业平均关税40% 拉丁美洲等新兴国家依赖关税作为财政收入来源 [12] - 1930年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超过1万种商品征收平均60%关税 引发加拿大、英国等国报复性措施 导致世界贸易严重萎缩 加剧全球经济衰退 [12] - 1947年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通过谈判逐步降低关税 成员平均关税从1947年22%降至1994年5%以下 进入贸易扩张时代 [13] 现代关税政策与争端 - 20世纪50-70年代发展中国家采取进口替代战略 通过高关税扶持国内产业 亚洲四小龙通过选择性保护和补贴培养竞争力产业 后期逐渐开放市场 [14] - 2010年代末美国对超过36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新关税 中国对1100亿美元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关税战卷土重来 [16] - 世界贸易组织对大国约束力有限 美国以国家安全或其他例外条款为由使用关税工具 同时出现反对自由贸易声浪 批评者呼吁通过战略性关税保护关键产业 [16] 关税的双重影响与持续矛盾 - 关税具有两面性: 助力美国和新兴产业发展并带来财政收入 但在饥荒时期的爱尔兰导致大规模饥荒 两次世界大战间引发贸易战加剧经济形势 [17] - 关税在21世纪初贸易冲突中重新成为焦点 国家调整政策解决就业、安全或公平问题 征收理由从为帝国提供资金到保护新兴产业再到报复不公平行为不断变化 [17] - 保护国内利益与开放市场的根本矛盾持续存在 决策者挑战在于在关税两面性间取得平衡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