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养老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76家 床位总数达5.1万张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1:49
医养结合机构建设 - 重庆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76家 床位总数达5.1万张 [1] - 所有养老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医养结合机构床位规模达5.1万张 [1] 老年人口与失能群体规模 - 截至2024年底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801万 [1] - 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70万人 占老年人口比例约8.7% [1] 照护能力建设 -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67.4%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 - 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000余张 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9万户 [1] - 全市区县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达52家 实现每个区县至少1所 [1] 政府补贴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为7.44万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发放每月200元养老服务补贴 [2] - 2.4万特困和低保失能老年人纳入政府集中照护范围 [2] - 新实施方案对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2] 人才培养与数字化建设 - 在12所高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 首批招收100名智慧养老专业公费生 [2] - 打造渝悦养老平台 推动"智慧养老院""智慧+居家养老"等数字化建设 [2]
当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养老生活
金融时报· 2025-08-27 02:41
人口老龄化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人占全国人口15.6% [1] - 预计2035年前后65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人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1] - 养老护理人员需求超600万人但现有从业人员仅50万人供需严重失衡 [1] 养老机器人功能与应用 - 外骨骼机器人助力行走 手功能康复训练一体机恢复抓握能力 [2] - 智能机器人实现语音交互 拥抱等动作交互及失能人群二便护理 [2] - 保险机构布局智慧养老 如中国太平下棋机器人 泰康之家下肢康复机器人 [3] - 智能机器人应用于日常护理 健康监测 情感陪伴等场景 [2][3] 市场规模与产业前景 - 2030年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两万亿元 年产值达4000亿元 [4] - 老年人对生活质量追求将孕育智能养老机器人蓝海市场 [4] - 养老机器人被视为破解养老难题关键和银发经济重要突破口 [4] 政策支持与产业推动 - 2024年中央文件要求推广智能化家居和智慧健康产品 [5] - 2024年24部门联合强调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 [5] - 2025年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 要求居家机器人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应用验证 [5] - 政策推动人工智能设备在普惠养老机构应用 [5] 产业发展现状 - 产业主体多元包括猎户星空 优必选 傅里叶智能等机器人企业 [6] - 中国移动 广汽集团等企业针对养老场景推出机器人产品 [6] - 产品细分康复机器人 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三类 [6] - 产品形态涵盖外骨骼机器人 轮式服务机器人 载人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 [6] 技术发展与场景应用 - 外骨骼机器人通过运动轨迹规划帮助老人重新站立 [6] - 智能康养床监测呼吸心率数据并同步至社区平台与家庭终端 [6] - 未来重点发展通用型康养机器人及打通家庭 社区 医院智能服务闭环 [6] 产业发展挑战 - 硬件成本高昂 单只机械臂成本约5万元 双机械臂达10万元 [7][8] - 叠加防水等功能后单只机械臂成本升至50万元 全套设备成本突破百万元 [8] - 科技企业团队年轻化导致产品功能冗余与实际需求错配 [7] - 产品价格从数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远超普通家庭消费能力 [7]
【榆林】以“适老”之策破题 蹚出资源型地区乡村振兴新路径
陕西日报· 2025-08-26 23:45
产业适配 - 围绕红枣 小米 山地苹果等优势产业推行轻体力作业加集中化加工模式 配套建设农资配送点120余个 田间休憩驿站89处 制定8类适配岗位标准 [2] - 米脂县高西沟村吸纳56名60至75岁老年人参与山地苹果管护 人均年增收1.2万元 [2] - 建立土地流转收益再分配机制 土地流转收益的15%专项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老年技能培训 2024年以来投入资金1.8亿元 建成老年技能实训基地15个 开展培训320余场 培训老年学员1.2万人次 [2] - 榆阳区孟家湾乡试点集体收益养老补贴 将村集体产业年收益的20%用于发放老年补贴 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80元至150元 [2] - 深挖黄土文化 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窑洞民宿集群加非遗传承工坊新业态 [2] 服务兜底 - 全市2347个行政村均建成村卫生室加日间照料中心融合站点 配备医护人员4694名 护理员2347名 日均服务老年人1.2万人次 [3] - 定边县盐场堡镇创新7:2:1资金保障机制 县财政补助70% 村集体统筹20% 个人承担10% 建成12个标准化医养服务站 推出1元老年餐 每餐成本8元 慢性病用药上门配送等服务 [3] - 投入3000万元搭建农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贯通县级医院至村级服务站三级数据网络 为1.8万名农村独居 失能老人配备智能手环 构建15分钟应急响应圈 [3] - 组建村级互助养老协会2100余个 推行低龄老人助高龄老人模式 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圪崂村建立时间银行制度 服务时长可兑换生活物资或家政服务 [3] 治理协同 - 全市194个乡镇全面推行村代会老代表席位制 明确各村村代会中60岁以上代表占比不低于20% [4] - 组建乡贤议事会1890个 吸纳退休干部 老教师 老党员等1.2万名成员参与乡村治理 [4] - 推出返乡创业补贴加养老服务优先政策 对返乡创业青年给予5万元至20万元创业补贴 其父母可优先享受村级医养服务站护理 康复理疗等资源 [5] 发展规划 - 计划新增适老型产业示范点50个 升级智慧养老平台功能 扩大时间银行试点范围 [5]
智能机器人受热捧“银发经济”添了点“科技范”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23:09
行业规模与市场基础 - 广州市银发经济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 企业数量突破1.8万家 [5] - 广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12.92万人 占户籍人口比例19.81% [5] - 养老机构床位5.73万张中护理型床位占比超90% 73%养老床位由市场运营 [5] 科技应用与产品创新 - AI健康管理平台与智能穿戴设备可实时监测心率血压睡眠等健康数据 [3][4] - 智能助行外骨骼康养陪伴机器人等产品提供远程监测及娱乐陪伴功能 [4][8] - 华为全屋智能AI辅助康养传感器为500户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全天候安全监测 [4] 展会成果与产业促进 - 本届老博会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 吸引海内外近350家企业参展 [3] - 2021年以来老博会累计展示超9000项产品技术 意向合作金额约11亿元 [5] - 展会设置居家适老化改造专区 消费可享最高30%国补优惠 [6] 金融支持与政策推动 - 11家银行联合提供55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 支持养老金融产品及项目建设 [6] - 广州市明确智慧养老等七大银发经济重点发展赛道 [7] - 发布国内首个《居家适老化产品分类与编码》团体标准 [7] 消费市场与业态创新 - 2024年上半年广州居家适老化改造销售额超3.4亿元 [6] - 计划举办100场银龄集市活动 联动社区商户形成微型老博会 [7] - 全市建成177个颐康中心2715个服务站1419个长者饭堂覆盖城乡 [5]
养老有“AI”,晚年更自在:“赛博护工”,走向未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6 22:2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迈入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新阶段 中国牵头制定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4] - 中国机器人行业2024年上半年整机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出货量平均增长幅度较大 需求端拉动行业发展[4] - 养老机器人产业成为满足民生需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发展势头强劲[6] 技术发展现状 - 养老机器人形态包括桌面式陪伴机器人和移动式护理机器人 分别配备高清屏幕/语音交互系统和轮式底盘自主导航功能[2] - 傅利叶智能研发的机器人整合摄像头视觉、麦克风阵列听觉与全身触觉传感器 形成多感官数据融合体系[5] - 人形机器人GR-3选用软性固特棉覆盖全身提升亲和力 通过运动控制算法模仿人类步态和情绪化肢体表达[5] 市场需求前景 - 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预计到2050年达21亿 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为4.26亿[4] - 人形机器人在养老领域将有更大需求 需求拉动使机器人产业获得蓬勃发展机会[6] - 养老机器人需突破工业特定环境应用 养老陪护等场景应用仍需漫长发展历程[6] 产品功能定位 - 人形养老机器人扮演三重角色:健康守卫者(监测身体指标/联系护理人员)、个人助理和朋友(社会互动陪伴)[3] - 智能助手具备唤醒、聊天、播放音乐、提供日常信息、帮老人"跑腿"及提醒护理人员等功能[2] - 产品需实现自然对话与情绪适配 能针对老人、孤独症儿童等不同人群调整交互方式[5] 产业发展要求 - 需打破科技与场景边界 以大数据大算力支撑养老服务真实需求场景实现强耦合[6] - 要求现更宽的跨学科融合 融合人文理念、伦理理念、法治理念[7] - 必须从设计上实现数据安全、物理安全、人身安全 打造本质上安全的机器人系统[7]
山东成武搭建养老服务网络
人民日报· 2025-08-25 22:40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县镇村家庭四级联动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健康守护和生活照料无缝衔接 [1] - 智慧养老平台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等多元化服务 [1] - 全县24家养老机构中20家实现医养结合 占比达83% [1] 医疗资源整合 - 依托镇街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融合医疗与养老功能 [1] - 智能健康显示屏动态更新并分析老年人健康数据 [1] - 平台直连县级医疗机构实现县镇联动及时救治 [1] 居家养老保障体系 - 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 包括拆除门槛加装防滑扶手设置床边护栏 [1] - 每月4次上门服务提供保洁洗衣理发等照护服务 [1] - 组织医生定期巡诊特殊困难老人并购买7家专业机构服务 [1]
国脉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94.39%丨财面儿
财经网· 2025-08-25 16:59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11.7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51亿元,同比增长94.39% [1] 战略业务进展 - 首个模拟居家养老的身联网社区"国脉大学养老"开始推广 [1] - 居家养老AI智能体与身联网社区形成协同生态 [1] - 通过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重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1]
养老机器人产品形态日益丰富
消费日报网· 2025-08-25 02:37
人工智能政策与行业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征集2025年度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重点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服务及优化业务流程等方向 [1] - 政策推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 明确2025-2027年期间居家养老机器人需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应用验证并部署不少于200台(套) [7] - 上海市政府印发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明确到2027年实现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对医疗康养示范应用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7] 养老科技市场需求与规模 - 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 占总人口比例22% [2] - 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 [2] - 人口老龄化加速推动智慧养老模式发展 适老需求凸显且行业消费空间扩大 [2] 养老机器人产品创新与应用 - 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中包含生活协助、陪伴及日常照料功能 [3] - 森丽康科技推出小丽长者陪伴机器人 具备聊天、听歌、练八段锦、远程巡视及跌倒检测等功能 [6] - 展会亮相产品包括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具身智能康复港、智能辅行机器人、导盲六足机器人和AI理疗机器人 覆盖家庭、社区、医院及公共空间场景 [6] 行业标准化与国际合作 - 中国牵头制定发布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7] - 推动机器人企业与社区、养老机构合作开展结对攻关和场景应用验证 [7] - 养老服务机器人目前处于研究探索和试用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 [7]
解码银发经济: 在需求迭代中挖机遇 在产业升级中提能级
证券日报· 2025-08-24 22:50
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预计2035年突破4亿 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9% 较服务业平均增速高37.7个百分点 [2] - 适老类家庭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1% 较服务业平均增速高10.9个百分点 [2]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7% 较制造业平均增速高9.5个百分点 [2] - 全国年内新成立养老相关企业49,640家 累计存量企业达59.61万家 [1] 政策支持体系 - 民政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通知 [1] - 地方政府提供养老机构专项补贴 最高建设补贴达160万元 [4] - 运营补贴按老年人身体状况发放 最高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 [4] - 对京津地区跨区域养老群体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发放补贴 [4] 资本支持格局 - 56家银发经济企业通过IPO募集资金2,164.29亿元 [5] - 近10年发行17只养老主题债券 累计募资118.20亿元 [5] - 设立养老产业概念主题基金1,190只 总规模超1.45万亿元 [5] - 债券融资多投向养老机构建设及适老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5] 技术创新与应用 - 乐普医疗心电记录仪等设备实现生理指标实时监测与异常预警 [3] - 数据技术从辅助工具转变为养老服务的核心驱动力 [3] - 智能照护设备有效解决传统养老模式的安全监护难题 [3] - 智慧养老成为行业核心发展方向 [3] 企业战略布局 - 爱尔眼科通过扩大医疗网络覆盖老龄人群并引进先进技术 [2] - 乐普医疗通过医院药店合作开展体验式营销与场景化科普 [7] - 承德建材企业依托政策支持转型养老机构 [4] - 企业从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和场景拓展多维度深化布局 [2] 消费意识与市场教育 - 老年群体需求模糊且缺乏专业医疗认知 [6] - 部分老年人对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疑虑 [6] - 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推出适老产品专属会场 [7] - 政策将智能养老产品纳入消费补贴范围以降低尝试门槛 [7]
解码银发经济:在需求迭代中挖机遇 在产业升级中提能级
证券日报· 2025-08-24 15:5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预计2035年突破4亿 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 [1] - 全国年内新成立养老相关企业49,640家 累计总量达59.61万家 [1] - 2025年上半年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9% 较服务业平均增速高37.7个百分点 [2] 细分领域表现 - 适老类家庭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1% 较服务业平均增速高10.9个百分点 [2] - 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8% 较服务业平均增速高5.6个百分点 [2]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7% 较制造业平均增速高9.5个百分点 [2] - 康复辅具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1% 较制造业平均增速高6.9个百分点 [2] - 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 较制造业平均增速高1.7个百分点 [2] 企业战略布局 - 市场主体聚焦老年群体需求变化 从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场景拓展多维度深化布局 [2] - 爱尔眼科通过扩大医疗网络覆盖老龄人群 并引进先进技术满足老年人眼科诊疗需求 [2] - 传统建材企业依托政策支持转型养老机构 反映跨行业资本涌入趋势 [4] 技术赋能与智慧养老 - 数据技术从"辅助工具"转变为"核心驱动力" 乐普医疗系列健康监测设备实现实时生理指标监测与预警 [3] - 智能照护设备有效缓解老人安全监护难题 "数据技术+养老服务"融合模式成为行业核心方向 [3] 政策支持体系 - 民政部与财政部联合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1] - 地方政策提供专项补贴 新建养老机构最高可获160万元建设补贴 [4] - 运营补贴按老年人身体状况发放 最高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 跨区域养老群体享受同等补贴 [4] 资本融资支持 - 56家银发经济相关企业通过IPO募集资金2,164.29亿元 用于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 [5] - 近10年发行17只养老主题债券 累计募集118.20亿元 投向养老机构建设及适老改造 [5] - 全国设立1,190只养老产业主题基金 总规模超1.45万亿元 聚焦智慧养老与医养结合赛道 [5] 行业挑战与机遇 - 老年人需求模糊且缺乏专业医疗认知 易被重营销产品吸引 [6] - 部分老年群体对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疑虑 接种意愿不高 [6] - 企业通过体验式营销与场景化科普提升认知 乐普医疗与医院药店合作开展产品试用教育 [7] - 政策将适老化改造纳入消费补贴 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推出适老产品专属会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