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化

搜索文档
探索数据变现的“价值魔方”
人民网· 2025-06-26 11:42
数据要素价值化的中国路径 - 中国探索"既要安全也要发展"的稳健道路,统筹数据发展与监管、安全与应用、国内与国外三组关系 [2]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2020年《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强调数据市场化机制 [3] - 2023年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2025年发改委印发数据流通安全治理实施方案,标志政策从顶层设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3] 数据资产化进展 - 数据资源化阶段实现数据从"供得出""流得动"向"用得好"转变,公共数据释放推动专业化授权运营 [4] - 数据交易类企业数量达17.6万家,其中25%成立于1年内,反映行业高速扩张 [4] - 数据价值释放需经历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三阶段,资产化阶段需解决权属界定、会计入表与市场定价问题 [5] 数据变现案例与模式 - 某城投公司投入300万元建成"综合民生服务数据集",资产入表金额500万元,市场估值3000万元,获得银行1000万元授信 [6][7] - "价值魔方"模式通过确权、流通、融资三环节实现闭环: - 确权:采用"三权分置"制度,人民数据开发含108项审查指标的"审查式确权"平台 [8] - 流通: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双轮模式,已在6省市落地数据要素服务平台 [10] - 融资:数融平台助力水务公司获批390万元数据资产质押贷款 [12] 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 - 区块链技术用于数据全生命周期存证溯源,解决权属痛点 [8] - 模式创新×技术赋能×生态协同构成"价值魔方"本质,多元主体协作实现价值循环 [14]
“点石成金”:解码机器人数据资产的价值觉醒
36氪· 2025-06-24 06:19
数据资产化里程碑 - 上海芯化和云数据科技公司凭借"多维化工产业链图谱数据"获得上海银行授信,成为全国首例完整走通"数据资产入表—登记—评估—融资"全链条的案例 [2] - 上海寰动机器人公司依靠工业场景作业数据获得建行数百万元贷款支持,验证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金融价值 [2] - 机器人运行数据从后台记录文件跃升为可衡量、可交易、可质押融资的"战略资产",标志着产业价值来源的根本性迁移 [2] 数据资产核心价值 - 高质量、场景化的机器人交互与作业数据成为企业竞争力核心指标和资本市场估值关键支撑 [3] - 机器人数据需融合物理交互动态与环境语义理解,驱动"感知-决策-执行"闭环形成 [4] - 人形机器人实现自主爬起需百万级跌倒姿态数据训练,灵巧抓取依赖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实时触觉数据流 [4] - 数据资产作用超越算法优化,直接定义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性能上限与适应性 [7] 数据获取挑战 - 工业场景依赖高精度传感设备与熟练操作员协同,导致技术和人员门槛高企 [8] - 消费场景用户难以容忍服务机器人频繁试错,高质量数据自然生成困难 [9] -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精细操作数据单位采集成本达自动驾驶数据的3-7倍 [9] 数据分类体系 - 环境感知数据:激光雷达点云、摄像头图像/视频等,应用于动态避障和语义建图 [11][16] - 本体状态数据:关节角度/力矩、电机电流等,用于实时监控与预测性维护 [12][16] - 任务执行数据:运动轨迹规划记录等,助力工艺优化与技能学习 [13][16] - 人机交互数据:语音指令、手势识别等,提升服务机器人个性化体验 [14][16] - 仿真与测试数据:虚拟环境中的碰撞检测等,降低实机试错成本 [15][16] 产业化实证案例 - 库卡预测性维护系统通过多维数据融合,实现提前48小时预测减速机磨损,年节省270万美元 [23] - 擎朗智能分析全球5.6万台配送机器人数据,运动控制算法复杂场景通过率提升35% [24] - ABB Robotics调查显示75%制造商要求机器人供应商必须提供实时数据接口 [25] - 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仿真数据占比超85%,单位动作数据采集成本从1200美元降至200美元 [25] 资本流向演变 - 2022-2023年超60%资金投向激光雷达、力控传感器等数据采集层硬件 [43] - 2024-2025年资本向数据处理层迁移,专用数据芯片研发投入爆发性增长 [43] - 硬件参数在估值权重中占比从75%骤降至32%,数据闭环成熟度构成68%估值溢价 [43] 产业化突破路径 - 宇树科技通过自研算法生成85%训练数据,将单小时数据成本压缩至135美元 [56] - 大疆建立迁移飞轮,实现农业植保数据向工业巡检场景78%迁移成功率 [57] - 新松机器人牵头制定《工业机器人数据确权白皮书》,德国工厂数据合作项目增长47% [59] 高价值投资标的 - 直觉外科独占全球87%腔镜手术数据,培训系统年收18亿美元,精算模型边际利润达89% [68] - 星火科技分布式联邦学习平台支持10万级节点并发,2025年订单暴涨238% [70] - 新松机器人通过欧盟认证,数据产品毛利率达68%(国内同行仅32%) [71]
数据资产化赋能新篇:深汕企业共探转型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6-21 14:00
数据资产化专题培训 - 活动由深汕特别合作区统战社会建设局指导 深汕交易公司 深圳数交所主办 深汕商会协办 吸引二十余家企业代表参加 [1] - 活动显著提升企业对数据资产的认知深度 夯实数据资产价值转化基础 推动企业主动思变 激发创新动能 [1]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数据成为与土地 劳动力 资本 技术并列的第五大关键生产要素 处于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的"数据红利时代" [3] - 数据价值体现在推动产业升级 经济结构优化 重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3] -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加速数据价值转化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点 [3] 数据资产入表实践 - 企业最关切实践痛点为数据资产入表 当前入表流程存在关键挑战 [3] - 专家结合《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解读政策精髓与合规要点 [3] - 重点阐述数据资源如何确认为资产 入表适用情形 标准化操作流程 风险防范等核心问题 [3] - 深圳数交所推出"数据资产入表标准化解决方案" 协助企业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可计量 可交易 可融资的优质资产 [3] 企业互动与活动成效 - 企业代表在问答环节提出数据治理 确权评估 成本归集及入表实操等困惑 水电燃气供应业代表问题突出 [4] - 活动精准传递数据资产化前沿政策与核心方法 搭建深汕企业拥抱数据要素的桥梁 [4] - 深化企业对数据价值认知 推动入表实践展开 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数据新动能 [4]
有多少“数据产业基金”,是在自嗨?
搜狐财经· 2025-06-17 02:41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的价值凸显,产业链涵盖数据库、数据平台、基础数据服务三大核心环节,需求弹性显著[2] - 中国数据产量占全球10.5%,国家政策推动数据要素在12个重点领域应用,目标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2] - 专项债券政策将算力设备纳入资本金范围,数据产业基金成为破解市场化瓶颈的关键金融工具[3] 数据产业基金规模与增长 - 全国数据产业基金总规模从2023年不足500亿元跃升至2025年6月的1500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4] - 2024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广东设立首期200亿元、总规模1000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基金群,北京配套资金约400亿元[10][14] - 2025年新增基金规模缩减但更精准,如江苏两期各15亿元基金和浙江10亿元杭州基金[11] 区域发展特征 - 东部沿海基金规模占优:广东1000亿元基金群聚焦跨境数据流通,浙江50亿元确权基金探索金融化,山东100亿元基金投向元宇宙等[14][15] - 中部地区应用驱动:河南30亿元母基金深耕智慧农业/物流,湖北基金支持AI+工业,与实体产业深度耦合[16][17] - 西部差异化布局:重庆100亿元卫星互联网基金、贵州150亿元大数据科创基金强化算力基建和空间数据[18][19] 投资方向演变 - 从硬件投资转向全链条覆盖:早期侧重数据中心建设,2025年重点拓展确权、评估、交易等软性环节[21][33] - 战略协同特征明显:重庆对接国家卫星互联网工程,粤港澳基金呼应大湾区战略,北京配套资金服务数据安全治理[21] - 垂直场景深度融合:江苏基金投资生物医药数据中台,河南基金支持农业数据授信模型,湖北基金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24][27][28] 行业挑战 - 转化能力分化:部分省份存在基金落地进度滞后问题,需强化头部企业牵引作用[34] - 同质化竞争显现:多地重复布局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需加强区域协同与差异化定位[34] - 合规治理压力:跨境数据流动等场景面临隐私保护和法律合规挑战[34]
泰安: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新路径
中国发展网· 2025-06-05 07:11
数据资源整合 - 泰安市构建覆盖全域的数据资源池,通过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建、用"运行机制实现公共数据集中管理[1] - 开展公共数据汇集治理攻坚行动,汇聚公共数据105亿条,实时更新率超60%[1] - 开展企业数据资源摸底,打造行业高质量数据集14个,其中6个被纳入省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奖补名单[1] 数据要素市场化运营 - 首批授权8家企业在金融、文旅等领域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2] - 创新数据产品二次确权模式,明确授权单位对衍生数据产品的持有权、使用权、经营权[2] - 首创数据资产入表"七步法",指导多家企业完成入表3416万元[2] - 搭建泰安市数据要素管理服务平台,成立区域性数据资产认证登记评价中心[2] - 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2] 数据要素应用场景 - 上线"信用精准画像"等数据产品赋能银行信贷业务[2] - "寿比泰山"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51家养老服务机构和商家[2] - "泰山+畅游天下"平台整合票务、酒店等数据资源形成"一部手机游泰山"服务生态[2] - 以齐鲁银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为试点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2] - "泰山易停"平台提供停车服务近700万人次[2] - 打造200多个"数据要素×"场景包括恒信高科智慧配煤系统等[2] 制度与技术保障 - 成立数据产业化工作专班,出台《关于加快数据要素资产化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3] - 试点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应用隐私计算等技术确保数据安全[3] - 集聚30余家数据标注企业,构建从数据采集到大模型训练应用的全流程产业链[3]
探讨行业数智化转型新路径 神州信息发布“数智大脑”解决方案
证券日报· 2025-06-03 11:08
公司动态 - 神州信息在"数云原力2025·AlxFinTech拓界平行论坛"上发布"数智大脑"企业级解决方案,整合数据资产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数字化运营中枢,实现企业"先知、先觉、先行"能力 [2] - 公司副总裁徐启昌提出未来软件研发将是"人类建模人员+AI程序员"协作模式,并发布建模工艺平台,目标实现全行范围内"一家企业,一套工艺,一套业务模型,一套IT模型,一个企业数字化平台" [2] - 数据研究中心总经理李庆刚阐述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包括构建复合AI知识库、加速AI智能体落地业务场景、推动数据编织驱动研发智能化三大路径 [3] 行业趋势 - 金融行业数智化转型聚焦AI赋能智慧核心、信贷创新、财资云服务、电子渠道进化及数据资产转化等前沿议题 [2] - 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其治理与价值转化是行业焦点,需以高质量供给为基石,依托复合人工智能、智能问数等技术打通"数据、知识、业务"链路 [3] - 行业正通过构建企业级数字孪生体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 [3]
一脉阳光战略升级:打造全球领先的医学影像服务生态 目标价25.61港元彰显增长潜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5-30 07:18
公司概况 - 一脉阳光是中国医学影像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正在从传统影像服务向"智慧影像+数据生态+国际化"全面转型 [1] - 公司通过"影像中心服务+影像解决方案服务+一脉云服务"三大业务板块构建完整医学影像生态链 [1] - 2024年收入结构:影像中心服务占比79.64%,解决方案服务占比18.09%,一脉云服务占比2.28% [1] 业务布局 - 全国已运营106个影像中心,覆盖16个省份,有效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1] - 实施"钩子产品"战略,计划2025年新增千家合作伙伴以扩大市场渗透率 [1] - 子公司影禾医疗发布的医学影像基座模型测试准确率超95% [2] 技术创新 - "一脉云"平台实现影像数据智能化应用,显著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2] - 2025年4月"CT胸部病变标注数据"登陆上海数据交易所,迈出数据资产化关键一步 [2] - 主导《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名称及编码标准》,与国家医保局政策高度契合 [2] 国际化战略 - 与医思健康合作成立"一脉医思健康科技联盟",打造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平台 [2] - 已在中国港澳地区站稳脚跟,计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建立样板中心 [2] - 未来五年海外营收占比目标为30% [2] 资本运作 - 近期配股筹资1.95亿港元,资金将用于并购、海外拓展及研发 [3] - 启动H股回购计划(上限1亿港元),截至5月26日已回购596.38万港元 [3] 财务预测 - 国信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9亿元、0.81亿元和1.13亿元 [3] - 目标价25.61港元,评级"优于大市" [1][3]
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泰安支持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加快数据资产化进程
齐鲁晚报网· 2025-05-22 07:36
数据要素价值化改革实践 - 泰安市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 围绕数据资源整合 要素流通配置 场景创新应用 产业生态培育四大核心环节深化改革创新 相关经验入选山东省改革精品案例并亮相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3] 数据资源整合 - 建立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 建 用运行机制 实现公共数据集中管理 汇聚公共数据105亿条 实时更新率超60% [3] - 完成82个行业部门 144个数据集登记确权 打造行业高质量数据集14个 其中6个纳入省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奖补名单 [3] 数据流通配置 - 首批授权8家企业在金融 文旅等领域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创新数据产品二次确权模式 [4] - 首创数据资产入表七步法 指导多家企业完成入表3416万元 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数据资产入表 [4] - 搭建数据要素管理服务平台 成立区域性数据资产认证登记评价中心 与金蝶 用友建立合作 [4] 场景创新应用 - 上线信用精准画像等数据产品赋能银行信贷业务 寿比泰山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51家养老服务机构和商家 [5] - 泰山+畅游天下服务平台整合票务 酒店等数据资源 形成一部手机游泰山服务生态 [5] - 以齐鲁银行 农商行为试点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 政保通平台赔付周期压缩至24小时内 [5] - 泰山易停平台接入停车场117家 提供停车服务近700万人次 打造200多个数据要素×场景 [5] 产业生态培育 - 市委市政府成立数据产业化工作专班 出台加快数据要素资产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 [6] - 试点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打造泰山数据资产链 应用隐私计算等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6] - 探索可信智能空间 推动AI+政务创新应用 集聚30余家数据标注企业构建全流程产业链条 [6]
张兵:AI的基础是CDM
钛媒体APP· 2025-05-18 03:19
AI基础生产要素与数据资产化 - DeepSeek现象消除算力算法神秘感 推动算力算法平权化 为行业提供实际商业价值 [2] - 数据取代模型成为AI最稀缺资源 通用人工智能AGI加速数据资产化进程 [3] - 财政部两年前修改会计准则允许数据资产入表 国家数据局成立标志数据资产化加速 [3] 数据基础设施特性 - 数据基础设施与传统IT基础设施本质不同 数据是用户专属资产而非服务 [4] - 数据资产具有高维度特性 包含时间维度 能承载过去现在未来信息 [4] - AI企业级应用需要端到端数据管理基础设施 贯穿采集管理和流通全流程 [4] 拷贝数据技术(CDM)核心价值 - CDM技术将数据资产从IT基础设施分离 构建高维度数据空间 [5] - 数据备份是业务连续性关键 未经清洗的原始数据(raw data)成为AI高质量数据源 [6] - CDM破解数据管理不可能三角 平衡合规性可管理性和敏捷性 [10] 全球CDM市场动态 - 2024年美国CDM市场重大变革 Veritas被Veeam以30亿美元收购 [8] - CDM企业Rubrik纳斯达克上市 市值峰值超150亿美元 [8] - 云备份厂商Eon 10个月内完成2亿美元融资 专注备份数据即时访问 [8] CDM技术突破 - 黄金拷贝保证数据合规性 虚拟拷贝实现毫秒级生成与指针式访问 [12] - CDM贯通数据五层次需求 支持多云环境下数据分布与调度 [16] - 国内企业采用CDM新技术实现信创国产化替代 非结构化数据标签化处理成重点 [22] 企业实践案例 - 云信达连续三年IDC中国CDM市场第一 主导金融行业国产化替代 [17] - 公司三大业务方向:备份国产化替代 虚拟副本服务 数据管理基础设施 [23] - 研发数据管理基础设施 实现合规数据与AI大模型对接 [23] 行业趋势展望 - 生成式AI与备份数据双向赋能 提升数据质量同时支持模型推理 [17] - 国家战略推动AI数据管理基础设施 标准化归集与资产化成重点 [24] - 数据敏捷性需求凸显 审计与业务测试场景需直接访问原始数据 [17]
从水表到数据引擎:三川智慧5G智造工厂开启水务基础设施数智化革命
搜狐网· 2025-05-14 08:18
行业活动与工厂启动 -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指导三川智慧承办"智慧水务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研讨会暨会员开放日"活动在江西鹰潭举行 吸引行业专家、水务集团代表及产业链合作伙伴逾200人参与 [1] - 全球水表行业首个5G全链自动化数智工厂——三川智慧5G数智工厂正式启动 标志着传统水表制造业迈入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新纪元 [1][3] 工厂技术特点与性能 - 工厂实现95%全链自动化率 万元能耗优于国标20% 配备18秒完成一只水表组装的超高速智能产线 [5] - 采用无人化仓储物流系统贯穿11米立体空间 智能检测工站误差率较传统检测降低95%以上 [5] - 中国电信定制5G专网支撑AGV无人搬运和机器视觉无序抓取等尖端应用 体现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双重标杆价值 [5] 公司战略与行业地位 - 三川智慧作为水表行业首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创业板上市公司 推动行业从"制造"向"智造"历史性跨越 [7] - 公司54年创新历程以"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产品AI化、数据资产化"四化标准驱动变革 [5] - 依托智能水表终端覆盖优势与数据资产沉淀 牵头构建智慧水务可信数据空间 通过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共享 [7] 行业发展与转型需求 - 水务行业面临数字化转型迫切需求 存在生产效率低、人力依赖度高、数据孤岛化等痛点 [3] -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难、运营成本攀升、服务质量提升瓶颈等问题倒逼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3] - 三川智慧技术创新被协会评价为水务数据资产化实践典范 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转型样本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深化"一体两翼"战略 以科技之力守护水资源高效利用 在全球智慧水务发展中提供中国方案 [7] - 通过构建"硬件入口-数据服务-生态协同"闭环 深度挖掘供水计量和管网调度等场景的数据要素价值 [7] - 联合行业机构制定数据流通标准 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背景下推动产业链协同升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