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孪生
icon
搜索文档
2025智慧港口大会绘就“全域智能”新蓝图
大众日报· 2025-09-25 06:47
智慧港口建设是贯彻交通强国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9月24日,以"智创强港,慧赢未 来"为主题的2025智慧港口大会在青岛隆重开幕。大会汇聚了来自港口运营、航运物流、科研院校、科 技企业及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千余名代表,共同深入探讨5G、人工智能、北斗系统、数字孪生、无人驾 驶等前沿技术在港口的应用与融合,展望以"全域智能"为特征的智慧港口发展新路径。 成效显著:自动化码头数量与效率全球领先 大会信息显示,我国智慧港口建设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和在 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均居世界首位,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自动化码头设计、建造、运营的全链条关键 技术。 建设规模与运营效率双领先。青岛港、上海洋山港四期、天津港北疆C段等一批自动化码头的成功 建成与运营,使全国已投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自动化干散货码头各达到30座,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更令人瞩目的是,自动化码头集装箱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持续由中国港口创造和保持。山东港口青岛港 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于今年初第12次刷新世界纪录,达到60.9自然箱/小时;上海港亦于 近期创下单昼夜集装箱吞吐量172395标准箱的新高,彰显了智慧化 ...
景业智能跌2.00%,成交额2.0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53.1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5 06:2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5日盘中下跌2.00%至72.99元/股 成交额2.07亿元 换手率2.74% 总市值74.5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53.13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724.45万元(买入1329.01万元/卖出2053.46万元) 大单净买入271.32万元(买入4474.82万元/卖出4203.50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67.19% 近5/20/60日分别上涨9.33%/29.21%/45.06%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核工业智能装备系统(57.26%) 非核专用智能装备系统(25.94%) 特种机器人(8.93%) 其他(7.87%)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0亿元 同比增长16.15% 归母净利润557.78万元 同比下降55.3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363.47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6090户 较上期减少2.20% 人均流通股16779股 较上期增加71.78%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118.59万股 华安中小盘成长混合与华安科技动力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属性 - 属于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概念 核电 专精特新 数字孪生 [1]
德马科技跌2.01%,成交额1.9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44.5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5 06: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24.35元/股 成交额1.93亿元 换手率3.09% 总市值64.2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644.56万元 特大单买入748.49万元(占比3.87%) 卖出890.39万元(占比4.61%) 大单买入4876.97万元(占比25.25%) 卖出4090.52万元(占比21.17%) [1] - 年内累计涨幅84.9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7.55%/11.49%/28.36%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0亿元 同比增长12.3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8205.54万元 同比减少3.3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674.57万元 [3] 股东结构与公司概况 - 股东户数1.08万户 较上期增长23.41% 人均流通股22637股 较上期增加13.44% [2] - 公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 成立于2001年4月29日 2020年6月2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构成:物流输送分拣核心部件67.85% 智能自动化物流输送分拣系统及其关键设备30.86% 售后及其他0.89% 其他业务0.40% [1]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申万行业分类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其他通用设备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机器人概念 人形机器人 宁德时代概念 数字孪生 机器视觉等 [1]
海信海外最大工业园开工,推动中泰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环球网· 2025-09-24 03:55
公司战略布局 - 海信在泰国安美德春武里工业园启动海外最大工业园区HHA智能制造工业园 作为深耕东盟市场新起点和全球化重要里程碑 [1] - 园区分为三期规划 预计2030年全部建成 定位为辐射东盟面向全球的关键布局 [1][3] - 公司以本土化运营深化文化融合 通过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及公益活动践行企业公民责任 促进民心相通 [3] 技术制造升级 - 园区对标全球顶尖灯塔工厂 引入AI质检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线 [3] - 以绿色低碳标准实现环保与高效生产统一 坚持ESG理念将绿色智能作为高质量发展核心 [3] - 深化与泰国本土及全球供应商合作 共享产业集群优势实现高起点建设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运营 [3] 经贸合作影响 - 项目承载中泰建交50周年经贸合作情谊 泰国区位优势受到公司重视 [1][3] - 自2016年深耕泰国市场以来带动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 推动中泰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3][4] - 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以共赢合作模式搭建中泰企业合作坚实桥梁 [3][4]
“智斗”浒苔绿潮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4 02:23
绿潮是海洋中一些大型绿藻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导致生态环境异常的一种现象。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绿潮在许多 国家频繁暴发,已演变为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灾害。 我国黄海浒苔绿潮是在开阔海域发生、长距离漂移发展的大规模绿潮,其防控难度较大。为进一步强化我国对黄海浒苔绿潮的监测预警能力,自然资源 部北海局将"浒苔绿潮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项目"纳入三年行动重点项目。该项目由北海预报减灾中心牵头实施,北海生态中心参与,系统开展了"空-天- 海-岸"立体监测、全周期预测预警、智能处置决策支持等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实用、可靠的高质量成果,显著提升了对浒苔绿潮灾害的监测预警与 防控处置决策支撑能力。 智能指挥决策支持 面对浒苔绿潮精准打捞的需求,项目团队创新提出了浒苔绿潮高概率分布区域划定方法和多时空尺度打捞效果评估方法。通过构建打捞船舶协同处置智 能调度模型,研制北海区浒苔绿潮前置打捞监管平台,形成了一套集"多源数据采集-态势综合推演-船舶智能调度"于一体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空天海岸"高效协同 精准掌握浒苔动态分布,是防控绿潮的关键第一步。针对传统浒苔绿潮监测技术手段单一、精度不足、时效性差 ...
海尔东南亚规模最大空调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01:47
产能规模与战略定位 - 海尔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正式投产 年规划产能达600万套 覆盖多品类空调产品 成为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空调制造基地[1][1] - 工业园总占地约32.4万平方米 规划建设多条智能化生产线和超大型仓储物流中心 构成中国品牌在东南亚最大的空调全链条制造体[1] - 产能规模为中国空调企业在东南亚最高 产品线覆盖14大类上千款机型 包括家用柜机/挂机/窗机 商用水机/热泵/车用空调及集装箱恒温空调 适配家庭/商用/特种空气场景[2] 智能化与运营效率 - 工业园为泰国首个智能互联工厂 首次在海外实现OPSI端到端全流程数字化 规划上线13个业务场景和23个系统 打破数据孤岛并构建数字孪生运营能力[2] - 数字化转型使生产基地生产效率提升20% 运营成本降低15% 订单响应速度提升50%[2] - 携手110家供应商布局 打造东南亚家电产业链的灯塔 成为全球领先的家电产业集群[1] 全球战略与市场地位 - 依托泰国区位优势直供北美/欧洲/日韩市场 成为海尔空调全球产能与出口枢纽[2] - 海尔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连续16年位居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第一 在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多个品类实现多年第一[2] - 工业园作为中国品牌在东南亚的标杆级制造基地 在规模/产能/数字化方面实现全方位领先[1]
2025工博会:AI与机器人成主角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01:16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9月23日在上海开幕 全球约3000家展商携前沿技术亮相 展示人工智能 机器人及绿色制造领域成果 [2] 人工智能工业应用 - 西门子与中科摩通合作的新能源汽车EMB智能装配设备采用生成式工业AI助手Industrial Copilot 程序开发时间缩短30% 产线调试周期缩短30% 人工与物料损耗降低10% [5]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展示代理式AI自动化平台"天工开物" 融合实时视觉AI监控 RAG技术与物联网设备 打造通用型AI数据管理平台 [10] 机器人技术创新 - 越疆机器人推出"超级工厂"多形态机器人协同平台 采用集中决策+分布式执行架构 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实现全国首例工业跨场景多任务协同作业 [5][6] - 越疆轮式人形机器人ATOM-M具备±10mm重复定位精度 可完成电子元件焊接 无损抓取等精细任务 [6] - 中科新松睿可RICO轮式人形机器人采用双臂柔顺控制系统 实现柔性抓取与人机协作安全 [11] - ABB推出OmniCore EyeMotion视觉系统 可搭载所有配备OmniCore的机器人 调试时间缩短高达90% 节拍时间缩短50% [11] 绿色制造解决方案 - 台达展出AI数字化工厂方案 结合机器人 AI与数字孪生技术 实现整厂级绿色制造 [7] - 台达AI数据中心采用预制化 模块化理念与先进液冷技术 提升能效与功率密度 [7] 跨区域产业协同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组织54家港企考察团 与内地企业共探新质生产力前沿 展示AI自动驾驶轮椅 3D扫描机器人等创新成果 [10]
新思科技总裁盖思新:AI智能体正重塑芯片设计范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48
公司战略转型 - 新思科技正从芯片迈向系统的战略转型 通过收购Ansys等举措实现全链条能力整合[2] - 公司提出智能体系统发展框架 类比汽车行业L1-L5自动驾驶演进路径[5] - 新思科技处于"重新设计工程"变革前沿 未来人类将与智能体协作完成系统设计[5] 中国市场发展历程 - 三十多年前以代理形式进入中国 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向清华大学捐赠价值上百万美元软件[1] - 2000年代通过并购Avanti等公司推动中国本地团队壮大[2] - 与中国芯片产业共同成长 参与1996年"909工程"实施[1] 技术突破领域 - 系统级设计整合模拟与芯片设计能力 实现电子/电气/热力/机械等跨域洞察[4] - 芯片技术升级结合多物理场分析技术 解决先进制程下功耗/散热/电磁兼容等问题[4] - AI智能体AgentEngineer技术将AI作为芯片设计核心能力 推动AI垂直应用于EDA全栈[5] 行业应用与趋势 - 数字孪生推动工程创新范式转变 未来将实现系统自我优化[6] - 航空制造业应用数字孪生技术 可改变长达10-15年周期、上百亿美元投资项目的安全与成本[6] - 芯片设计从晶体管堆叠转向涵盖多物理场的系统工程 协同优化成为提升性能关键[5] 相关ETF数据表现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幅13.14% 份额增加1800万份至8.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297.7万元[9]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跌幅0.56% 份额增加1.3亿份至57.5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3789.1万元[9]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跌幅3.49% 份额增加7950万份至86.7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867.5万元[9]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跌幅0.06% 份额减少400万份至3.5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12.3万元[10]
“隔日达”的终极解法:跨越速运如何用科技重构物流时空?
搜狐财经· 2025-09-23 08:44
在跨越速运的物流世界里,每一票货物从下单的那一刻起,便进入了一个由数字孪生、智能算法与物联 网设备共同构建的"平行宇宙"。通过在货物包装中嵌入的智能传感器,系统能实时采集位置、温度、湿 度、震动等数据,并在云端生成一个与物理货物完全同步的虚拟分身。当货物在高速公路上因事故停滞 时,系统会立即对比历史数据,预判延误风险,并自动触发备用路径规划——可能是调取附近的社会运 力,也可能是协调一架全货机改道接驳。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让跨越速运的"隔日达"承诺不再依赖 运气,而是建立在可计算的确定性之上。 当跨境电商因物流延迟错失爆单机会,当高端制造因关键部件断供被迫停产,跨越速运的"隔日达"服务 正以一张覆盖"空天陆"的科技网络,将物流行业的"不确定性"转化为供应链中的"确定性资产"。 从数字孪生的"虚拟分身"到智能关务的"跨境快车道",从柔性运力的"按需召唤"到区块链溯源的"信任 重构",跨越速运的科技网络正在覆盖物流的全链条、全场景。当行业还在用"价格战"和"规模战"争夺 市场时,跨越速运已用技术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因为在这里,"隔日达"从不是终点,而是 用科技为供应链注入"确定性基因"的起点。在这场 ...
“定海神针”守护黄河安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6:59
在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有一枚"定海神针"守护黄河安澜。 这就是小浪底水利枢纽。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保护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它控制着黄河92.3%的流域面 积、91.2%的径流量和近100%的输沙量,在黄河治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之河,径流泥沙含量世界居首,年均输沙量高 达16亿吨。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上,形成地上悬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调水调沙功能,犹如一把利 剑,直击黄河泥沙淤积的要害。 近日,在"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中,记者来到小浪底水利枢纽看到,正赶上汛期 调水调沙作业,巨大的水流如"黄龙"喷涌而出。 小浪底管理中心开发公司综合部副部长李立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02年起,小浪底水利枢纽 已累计完成30次调水调沙作业,显著提升了下游河床的过流能力,由不足1800立方米每秒增加至5000立 方米每秒。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下切3.1米,有效保障了黄河下游的行洪安全,实现了环境协调与 水利工程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小浪底水利枢纽加快数字化转型,于2023年在水利系统率先建成了数字孪生小浪底平台, 成立小浪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