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骗局

搜索文档
从永坤黄金到住范儿,揭秘爆雷新套路
吴晓波频道· 2025-06-26 16:47
核心观点 - 多家企业集中爆雷,涉及黄金、投资、家装、养老等多个行业,金额从几百万到数百亿不等 [6] - 爆雷企业存在共通的商业模式或欺诈套路,如承诺高收益、资金挪用与错配、虚假宣传等 [43] - 这些企业所在的产业存在共性:野蛮生长,快速迭代,做局自毁,但又生生不息 [1][45] 爆雷企业案例 - 永坤黄金:打着"年化9%保本保收益"的旗号,涉案金额高达40亿元,涉案人数多达1万人 [1] - 乾道投资:备案产品是假的,销售机构是空壳,资金全部被挪用 [7] - 江海汇集团:突然爆雷,董事长夫妇远走美国,留下约280亿元的"合同诈骗"款项 [10] - 金钥匙集团:董事长宣称13.4亿募集款项已耗尽,高调跑路 [10] - 青海省旅游投资集团:及其下属十几家子公司集体宣告破产 [12] - 山屿海集团:打着"旅居养老"的旗号,变相集资收割老年人 [12] - 住范儿:曾是家装行业明星公司,如今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 [13] - 广州一家居卖场:以"政府补贴"为诱饵,896万元预付款至今无着落 [18] 行业共性分析 - 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市场主体良莠不齐 [44] - 业务运营粗犷,资金运作不规范 [44] - 服务质量难控,客户权益易受损 [44] - 监管难度较大,存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等问题 [45] 欺诈套路 - 承诺高收益以吸引资金:如永坤黄金承诺5%-9%的年化收益,金钥匙集团推出年化12%的"稳盈计划" [43] - 资金挪用与错配:住范儿挪用客户"囤货款"填补团购业务窟窿,金钥匙集团将募资投入高风险领域 [43] - 虚假宣传营造实力假象:永坤黄金宣称"国资控股""上市",金钥匙集团伪造国企身份 [43] 家装行业问题 - "互联网+家装"模式埋下更大隐患:线上吹得再响,线下交付跟不上 [22] - 预付款比例高达40%-95%,远超传统装修模式的首付比例 [27] - 获客成本可能高达20%-30%,远高于行业健康值 [28] 金融投资行业问题 - 无资质公司横行,缺乏合法资质、没有实质资产 [30] - 缺乏实物交割的"黄金理财",本质上是一套资金游戏 [32] - 黄金积存业务仅限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开办,永坤黄金违规开展业务 [34]
出门12名女秘书陪伴,非法敛财100亿,昔日河北首富锒铛入狱记
搜狐财经· 2025-06-24 06:55
杨卓舒商业历程 - 1952年生于黑龙江肇东 童年因家庭背景被孤立 五年级后受老师引导开始发奋学习 [5] - 早年练就一手好字 文章风格犀利 在河北日报社从小记者起步 发表超500万字文章 20年后升任主编 [7] - 1993年41岁时辞职下海 借10万元启动资金 抵押二手轿车取得石家庄栾城县30亩土地开发权 [9][11] - 首创"低价+免费服务"模式:卓达别墅定价1588元/平米(低于市价400元) 提供20多项免费物业服务 首月回款4600万元 [13][15] - 2001年以21亿身家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成为河北首富 [17] 卓达集团扩张与风险 - 2008年启动山东威海3.2万亩"香水海"项目(号称投资600亿) 规划石家庄3600亩"亚洲最大"服装产业园 多数项目进展缓慢 [19] - 2015年资金链紧张时将地产项目包装成理财产品 承诺"投资四年换房"或年化30%收益 吸引40万投资者(70%为石家庄老年人) [23] - 被曝伪造俄罗斯/刚果2万亿订单合同 公司回应称"1000亿不算钱" 实际采用资金池模式运作 [25][29] - 2019年资金链彻底断裂 需每日支付500万利息 累计涉案金额超100亿 最终与儿子投案自首 [1][27] 商业模式分析 - 早期成功源于精准把握购房者痛点:低价策略+免费增值服务组合拳 [15] - 扩张期转向高风险模式:依赖高杠杆获取土地 用新项目融资填补旧项目缺口 [19][23] - 最终演变为庞氏骗局:用后续投资者本金支付前期承诺收益 年化30%回报率远超行业正常水平 [23][29] - 公司治理缺陷明显:创始人独裁管理 排斥异见 重要决策缺乏风控机制 [21]
宁波酒商10亿茅台期货暴雷,老板找不到了
搜狐财经· 2025-06-17 07:55
事件概述 - 宁波酒商通过"茅台期货"模式实施庞氏骗局 涉及金额达10亿人民币 最终资金链断裂导致暴雷跑路 [1] - 主要犯罪嫌疑人X老板失联 公司账户资金清零 仓库货物被转移 警方已以"合同诈骗"立案侦查 [1][14] - 未兑付资金规模达9.8亿人民币 受害酒商组建维权联盟 单个投资者损失金额从数百万至上千万不等 [13] 商业模式演变 - 2010-2020年:以贵州酱酒品牌省级代理身份开展传统酒类贸易 年销售额达7000万人民币 [5][6][8] - 2020年转型:利用茅台酒价格暴涨契机(散瓶价从2000元涨至2800元) 推出1600元/瓶的"茅台期货"预售模式(较市价低30%-43%) [6] - 运营手法:通过非官方认证的"茅台品藏馆"(宣称收藏价值过亿)进行信用背书 采用"高买低卖"维持资金流 月均兑付压力超3000万人民币 [6][9][11] 暴雷直接诱因 - 2024年遭遇双重打击:被贵州茅台公司起诉商标侵权 同时茅台散瓶价格从2700元暴跌至1980元(跌幅27%) [11] - 价格倒挂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维持"新债还旧债"模式 累计形成数亿元兑付缺口 [11] - 2025年5月全面崩盘:所有门店关闭 资金转移境外 犯罪嫌疑人提前办理港澳通行证 [13][14] 行业监管漏洞 - 非正规代理资质:未满足茅台省级代理3000万保证金+3500万年流水+实体渠道的准入要求 [6] - 法律规避手段:通过空壳公司操作 部分受害者仅按民事纠纷报案 延缓案件曝光时间 [3] - 供应链真实性存疑:15年从业历史形成信任基础 但实际未建立稳定茅台供货渠道 [6][13] 市场影响 - 价格波动加剧:事件发生在茅台散瓶价格从历史高点2800元回落至1980元的周期内 [6][11] - 行业信任危机:暴雷涉及酒商群体资金规模达9.8亿 形成区域性连锁反应 [13] - 监管响应:警方冻结关联账户显示资金已分批转移境外 案件侦办中 [14]
老板跑路,卷走天价黄金
36氪· 2025-06-14 08:52
公司概况 - 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1.02亿元,实缴资本421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汪国海,关联企业14家[4][5] - 公司定位为"互联网+黄金+金融"贵金属综合性投资服务商,旗下拥有永坤供应链、永坤黄金等五大品牌[4] - 经营范围涵盖黄金制品销售、投资管理、财务咨询等,在全国开设50余家"永坤黄金"实体店铺[5][6] 业务模式 - 线上商城模式:投资者通过永坤商城买卖黄金,承诺保本且金价下跌可全额退款,同时赠送积分兑换实物礼品[19][20][22] - 线下托管模式:投资者签订黄金销售、租赁及回购协议,承诺年收益率5%-9%,声称实物黄金存放于银行金库[25][26][31] - 采用分级收益率设计,投资金额越高年利率越高,300万元以上可获9%年收益[33] 运营数据 - 山东郓城县70余名投资者涉案金额合计约2.5亿元[31] - 保险单据显示承保黄金价值41亿元,声称存放于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金库[39][41] - 典型投资者案例:何友家庭累计投入464万元,其中164万元为银行贷款[14][61] 风险事件 - 2025年5月21日起出现兑付困难,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11][12] -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否认代保管永坤黄金,保险经纪公司对41亿元黄金库存信息真实性存疑[63][65] - 公司不具备黄金资产管理资质,业务模式涉嫌违反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27][28] 市场影响 - 受害者群体覆盖浙江拆迁户、生意人、央企员工及中老年人,部分家庭投入全部积蓄[9][29] - 利用保险公司承保背书增强可信度,但保单仅覆盖火灾、爆炸等有限情形,不包含欺诈风险[39][43][47] - 业务员通过熟人推荐发展客户,赠送礼品并展示企业荣誉获取信任[7][8][16]
百亿骗局!上线9个月的奥拉丁Orgin如何卷走数十亿资金
搜狐财经· 2025-06-13 01:33
项目概况 - 奥拉丁Orgin项目于2024年初推出,宣称建立全球首个隐私匿名支付生态和Web3综合金融生态系统[1] - 项目在9个月内吸引全球超50万会员参与,吸金规模超过百亿元[3] - 2025年3月代币LGNS价格从24美元暴跌至16美元,提现通道被关闭[7] 项目包装与设计 - 项目自称为"DeFi 3.0协议的升级版",基于算法非稳定币LGNS构建金融生态系统[7] - 白皮书描绘三阶段蓝图:1.0阶段吸引用户质押、2.0阶段扩展匿名公链和支付系统、3.0阶段构建Web3元宇宙和AI金融基础设施[7] - 设计六大合约系统:国库合约、销售合约、债券合约、质押合约、交易涡轮机制、FOMO POT奖池[7] - 提出"经济飞轮理论"作为项目经济模型,实际为庞氏结构[7][8] 收益机制分析 静态收益 - 质押LGNS每8小时结算一次收益,宣称日化收益1.2%,折算月化44%[10] - 质押100枚LGNS(单价24美元),复利一年后可增至2758枚[10] - 收益完全由国库增发代币支撑,无真实商业利润[10] 动态收益 - 建立"蛛网体系"推广机制,15代分润:直推奖励3%-15%,团队奖励4%-25%[12][13] - 会员等级分为传道士、武士、骑士、信使、尊者五级,最高可获25%团队收益[13] 其他机制 - 交易涡轮机制:提取奖励需1:1购买等量LGNS并持有24小时[14] - FOMO POT奖池:卖币收取5%手续费,其中2%进入抽奖池,设置时时奖、周榜奖、月榜奖[15] 控盘与收割手段 - 宣称每个LGNS有1美元国库资产支撑,实际通过后台操控币价[17][18] - 设计流动性债券和储备债券,锁定用户资金5天延缓代币抛压[19] - 2025年初主动抛售LGNS制造恐慌,从24美元暴跌至16美元[19] 项目对比 - 与Olympus Dao对比:Origin未披露团队背景,Olympus由分布式伪匿名团队构建[24] - Origin有15代传销体系动态收益,Olympus无此设计[24] - Origin新增FOMO POT奖池等创新机制,Olympus无类似功能[24] 骗局特征 - 不合理高收益承诺:日化1.2%(月化44%)远超正常金融产品[21] - 多层级传销体系:15代推广体系触及法律红线[22] - 合约不透明:未公开审计,团队背景模糊[23] - 虚假国际化包装:无实质落地应用[23]
买黄金的人,要小心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6-12 11:53
黄金价格走势 - 最新黄金价格反弹至3345元/盎司 [1] - 近期价格回调但属于短期现象而非趋势反转 [29] - 未来上涨空间可观 主要因全球经济衰退及美元信用崩塌 [28][31] 永坤黄金事件分析 - 浙江永坤黄金涉嫌庞氏骗局 投资人无法提现且老板跑路 [3][4][6] - 涉及资金超100亿人民币 主要受害者为浙江本地老板 [14] - 采用黄金托管模式 实际未投资黄金 导致现金流断裂 [11][12][13] 低利率周期投资逻辑 - 银行利率降至1%左右 高收益资产稀缺且不稳定 [16][21] - 资产缩水风险加大 财富宜守不宜攻 [17][23] - 建议优先保本 避免追求高息理财 [24][25][26] 黄金投资价值判断 - 永坤事件不影响黄金本身价值 黄金仍具配置价值 [27][28] - 技术面支撑位在3000-3100美元/盎司 跌破后可能快速反弹 [33][35] - 全球经济衰退周期或持续5-10年 强化黄金避险属性 [31][32] 市场行为警示 - 非专业投资者易追涨杀跌 难以捕捉高收益机会 [19][20] - 当前环境下稳定5%收益已属罕见 高息承诺多伴随风险 [15][21]
比特币这玩意绝大部分都是在美国犹大财团手里
搜狐财经· 2025-06-12 01:51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性质 -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被质疑,实际上交易所是集中化的,交易可被追踪 [5] - 比特币价格被拥有大量比特币的美国犹太财团控制,形成金融游戏 [5] - 哈马斯使用比特币进行资金转移,但相关账户被美国查封,显示交易可被监控 [5] 比特币的市场操控 - 比特币价格上涨可能由美国资本通过虚假市场需求推动,类似股市诱多手法 [3] - 美国财团通过左口袋到右口袋的操作制造价格上涨,吸引散户接盘 [3] - 比特币未来价格走势可能取决于中国资本的介入,美国财团期待中国资本接盘 [3] 比特币的金融属性 - 比特币缺乏实物担保和信用背书,依赖市场信任和炒作,类似庞氏骗局 [5] - 比特币市场依赖新资金进入维持繁荣,新资金停止可能导致崩盘 [5] - 比特币交易所由美国控制,中国资本接盘可能面临美国监管压制 [7] 比特币的监管与博弈 - 美国通过监管政策影响比特币市场表现,拥有强大控制力 [7] - 赵长鹏因比特币兑换现金被罚款,显示美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力度 [7] - 比特币未来可能成为中美资本博弈的工具,而非自由货币 [9]
又一巨头爆雷!央视曝光黄金骗局,涉案超40亿,数百家庭几近崩溃
搜狐财经· 2025-06-11 23:54
事件概述 - 永坤黄金暴雷事件涉及老板携数十亿资金跑路,导致数百家庭投资血本无归,公开信息显示涉案金额达20-40亿元,受害者预估可能近百亿[2][8][12] - 公司采用"互联网+黄金+金融"模式,宣称保本稳赚,最高年收益达9%,但实际为庞氏骗局,存在一金多卖、虚构黄金储备等行为[16][20][24] 商业模式分析 - 永坤黄金以"保管+回购"模式运作:客户购买黄金后由公司保管,到期后无论涨跌均按约定价格回购,承诺"稳赚不亏"[20] - 公司通过国际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背书,虚假宣传拥有迪拜精炼厂和非洲金矿,塑造国际品牌形象[22] - 线下扩张迅速,暴雷前已开设23家门店,但实际业务本质是高杠杆金融操作,与华侨黄金(2024年暴雷70亿元)模式高度相似[18][26] 投资者情况 - 典型受害者案例:王璐女士连续投资8-9年,累计投入500余万元,五月中旬发现门店关闭、网络平台瘫痪[10] - 投资者普遍被高收益吸引,部分单笔投资超百万元,公司利用"乱世黄金"的市场预期强化营销[5][7][12] 行业背景 - 国际局势动荡推升黄金投资热度,部分专家预测十年内黄金涨幅可达3-5倍,促使普通投资者涌入[5] - 传统黄金珠宝企业(如周六福)与永坤模式存在本质差异,后者实质是金融投资公司而非零售企业[18] 暴雷细节 - 公司账面宣称的4吨黄金储备失踪,与客户签订的保险仅为意外险,不覆盖跑路风险[24] - 2025年因黄金市场波动导致资金链断裂,老板汪国海(原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批交易员)选择跑路[16][24]
浙江一金店暴雷!老板套现41亿完美隐身跑路,多名投资者血本无归
搜狐财经· 2025-06-11 10:00
公司概况 - 永坤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13日,注册资本6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溫固海 [6] - 公司主营业务为黄金托管,其他珠宝设计、金银制品等业务被指为套取黄金的幌子 [6] - 公司曾用名浙江永坤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小微企业性质,司法案件记录显示存续状态 [6] - 2023年员工规模约20人,行业分类为文化体育用品及珠宝零售 [6] 商业模式 - 推出"涨了赎回赚差价,跌了退款免损失"的黄金托管模式,代管期6-12个月,承诺金价下跌按原价退款 [10][12] - 开发线下加盟店"黄金转租合同",承诺年化收益保底7%且本金安全 [14] - 通过"一金多卖"操作,用新投资者资金支付旧投资者回报,制造稳赚不赔假象 [36] - 配套提供"黄金保单",但条款仅覆盖火灾爆炸等意外,不包含平台跑路风险 [21][23] 运营规模 - 高峰期全国门店超2000家,吸引41亿投资资金 [14][1] - 线上商城与线下业务同步扩张,内部员工也将薪资投入公司产品 [16] - 投资者总数约1.2万人,包括中产家庭(最高单笔投资2000万)、新婚夫妇(20万积蓄)等群体 [27][32] 事件发展 - 2025年5月出现兑付危机,线上退款请求长期显示"待审核",客服系统全面瘫痪 [27][28][30] - 投资者发现总部关闭,法定代表人套现41亿后失联 [30][32] - 典型受害者案例:李女士40万投资无法赎回,新婚男子面临离婚危机 [27][32][37]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黄金投资市场存在庞氏骗局风险,利用"低风险高回报"心理吸引投资者 [3][33] - 反映出部分贵金属托管业务缺乏有效监管,合同条款存在设计漏洞 [23][36] - 新浪财经等媒体报道后引发公众对非正规黄金投资渠道的警惕 [37]
23家金店一夜暴雷,千万富豪被套牢,损失预估41亿,警方介入
搜狐财经· 2025-06-10 09:48
核心观点 - 永坤集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庞氏骗局模式,以高收益黄金托管为诱饵,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最终爆雷导致上万名投资者资金被套 [1][3][15][28] - 公司采用"保本+高收益"双重承诺吸引客户,年化收益率最高达9%,远超银行3.45%的存款利率 [5][6] - 爆雷前仍通过促销活动加速吸金,平台流动性危机早有征兆但被刻意掩盖 [15][16][18] 商业模式分析 线下运作 - 要求客户签署三份合同:销售合同(购买黄金)、保管合同(托管至永坤仓库)、回购合同(承诺高价回收) [3] - 承诺黄金跌价原价退回,涨价则获利,形成"稳赚不赔"假象 [6] - 全国超20家加盟店,部分投资者持续投资长达8年,单客户最高投入80万元 [15] 线上运作 - 通过永坤商城平台运营,购买后需等待1-12个月发货 [8] - 赠送积分可兑换额外黄金,增强吸引力 [9] - 推出"五一大促"等活动,以"足金金豆免费送"刺激追加投资 [15] 资金规模与数据披露 - 保险文件显示: - 库存余量5359KG,核查时标的物估值超41亿元 [19] - 保险金额8.57亿元,覆盖火灾、爆炸等风险,但明确排除盗窃和哄抢 [19] - 投资者单户损失: - 典型个案:李女士投入40万元,陆女士累计80万元 [11][15] - 极端案例:全家三代投入1200万元,另有单客户被套超千万元 [20][22] 管理层背景 - 实控人汪国海自称"高级黄金分析师",名下曾注册15家公司(10家已注销) [26] - 利用专业资质背书,5月爆雷前已逃往美国 [28] - 仓库检查显示41亿元黄金库存实为空货架 [28] 投资者结构 - 超60%通过亲友推荐参与,采用家访式营销渗透社交圈层 [24] - 维权群登记金额从数千至数百万不等,包含前员工(既参与推销又自身投资) [20][22][24] 风险征兆 - 2024年起平台兑付周期持续延长: - 从最初1周延长至1个月 [16] - 到账时间由T+3变为第三个工作日 [18] - 5月20日全面停止提现和退款审核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