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整合

搜索文档
欧洲蒸汽裂解装置运营陷困局
中国化工报· 2025-07-25 02:38
欧洲化工行业现状 - 欧洲化工行业过去18个月经历蒸汽裂解装置关闭及下游产能整合浪潮 反映乙烯市场基本面持续疲软且短期复苏无望 [2] - 多重压力导致欧洲6座裂解装置关停或宣布关闭计划 包括高原料成本 石脑油裂解利润承压 低价进口冲击 结构性过剩及需求低迷 [2] - 近期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关闭英国威尔顿乙烷裂解装置 陶氏宣布2027年第四季度关闭德国伯伦蒸汽裂解装置 [2] 裂解装置全球发展趋势 - 全球裂解装置原料需求预计从2024年4.32亿吨增至2034年6.10亿吨 乙烷路线乙烯产量从7400万吨增至1.01亿吨 石脑油路线从7400万吨增至9800万吨 [3] - 乙烷为美国和中东主流裂解原料 使其相较欧洲更具成本优势 石脑油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东北亚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 [3] - 标普全球预测2028年左右全球乙烯价格将全面复苏 因需求增长最终超过新增产能速度 [3] 欧洲市场供需失衡 - 截至2024年年底欧洲裂解装置开工率约75% 需进一步削减200万吨/年乙烯产能才能使开工率回升至90% [4] - 已宣布关闭的裂解装置涉及总产能395万吨/年 但英力士比利时安特卫普新项目将抵消约37%的关闭产能 [4] - 欧洲乙烯现货均价自2022年年底在790欧元/吨波动 2023年7月跌至563欧元/吨 创十年最低(除疫情期间) [4] 行业竞争与政策影响 - 欧洲本土乙烯生产商因结构性基本面波动逐渐丧失全球竞争优势 被迫降低裂解装置开工率以避免供应过剩加剧 [5] - 衍生品需求低迷与供应充足双重压制欧洲乙烯市场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业务停滞 [5]
工业硅价格走势会议
2025-07-25 00:5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工业硅、有机硅、多晶硅、铝合金 - 公司:合盛硅业、通威股份、东方希望、东岳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工业硅需求与消费结构**:工业硅需求主要由多晶硅驱动,2021 - 2024 年多晶硅产能从 108 万吨增至 300 万吨,2025 年预计达 330 万吨,产量翻倍使工业硅需求高涨 [1][2][3] - 2024 年消费结构中,多晶硅占 43%、有机硅占 25.97%、铝合金占 15%、出口约占 15% [1][2] - 多晶硅消费量年增速超 20%,拉动 8% - 10%消费增长;有机硅消费量增速约 5% [1] 2. **工业硅价格反弹逻辑**:始于 6 月中旬,核心逻辑为供应缩减、需求增加、库存结构转换和市场情绪影响 [4] - 供应缩减:6 月中旬合盛硅业减产,云南和四川增产不及减幅,整体供应减少 [4] - 需求增加:6 月底有机硅和多晶硅需求增加,有机硅中间体 DMC 产量自 5 月持续增长,多晶硅丰水期电价下降促企业复产增产 [4] - 库存结构转换:6 - 7 月工业硅去库显著,总库存从 35 万吨降至 25 万吨,部分库存套期保值加剧现货紧张 [4] - 市场情绪影响:反内卷政策预期下,多晶硅和焦煤带动工业硅价格上涨 [4] 3. **工业硅供需情况**:呈现边际好转趋势 [5] - 供应端:合盛硅业减产使供应减少,云南和四川增产未弥补减幅,供应偏紧 [5] - 需求端:有机硅和多晶硅需求增加,有机硅中间体 DMC 产量增长,多晶硅企业复产增产 [5][6] - 库存:6 - 7 月去库显著,总库存降至 25 万吨,全行业总库存约 80 万吨,存在 421 牌号库存结构性问题 [1][6] 4. **有机硅市场发展**:近年来发展迅速,下游应用包括光伏、新能源汽车和建筑 [10] - 产能:2022 年增加 45%,2024 年增加 25%,未来几年预计仅 2026 年新增约 20 万吨 [10] - 出口:中国对欧洲出口量约 9.8 万吨/年,占 18%,陶氏公司关厂可能使出口增加 [10] - 生产:国内市场订单良好,库存压力不大,6 月以来产量增加,预计七八月份保持较高水平,东岳公司火灾不影响短期供应 [10] 5. **多晶硅行业变化**:正处于产能整合阶段,预计 9 月底完成 [11] - 整合方式:7 - 10 家企业收购其余产能,成立平台公司统一管理开工率、出货量及库存 [11][12] - 影响:改变供需过剩局面,多晶硅价格可能上涨,产量下调;三季度产量预计增加,四季度因整合和枯水期电价上涨减产 [12] 6. **工业硅供需格局**:截至 2025 年底,中国工业硅实际产能约 800 万吨,名义产能 700 万吨,新增产能潜在过剩严重 [13] - 历史周期:2009 - 2021 年经历三轮涨跌周期,底部价格出现在 7 月,期货工具延缓产能出清,短期内去库存压力大 [13] 7. **政策影响**:2023 年提出淘汰 12,500 千伏安以下小型矿热炉,未实质进展 [18] - 淘汰 12,500 千伏安以下矿热炉:全国约 9%炉子被淘汰,最多减少 5%总产能,考虑新增产能总体变化不大 [18] - 淘汰 25,000 千伏安以下矿热炉:可能削减 30%以上总产能,改变供需格局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合盛硅业情况**:12,500 千伏安小型矿热炉集中在西部,约 20 余台,占总量约 20%,单日产量 30 吨;33,000 千伏安大型矿热炉单日产量 65 - 70 吨,前段时间东部大型矿热炉因外购电成本问题停运 [21] 2. **生产企业卖出保值意愿**:工业硅卖出保值从 8,000 元/吨到 10,000 元/吨,不同价格区间不同地区厂商进行套期保值,目前多空双方套保压力不大 [22][23] 3. **各类生产主体成本及盈利**:新疆自备电厂现金成本约 6,800 元/吨,全成本 7,300 - 7,500 元/吨;使用电网电新建厂现金成本约 7,800 元/吨,全成本 8,400 - 8,500 元/吨,自备电厂更具竞争力 [24] - 云南和四川部分风水期地区现金成本 8,300 - 8,500 元/吨,完全成本约 8,900 元/吨;电价高地区现金成本约 9,500 元/吨,完全成本约 10,000 元/吨;期货价格涨至 10,500 元/吨,各地区产能可盈利 [25] 4. **下游行业利润及影响**:多晶硅近期价格上涨,预计 2026 年可能涨至 6 万元/吨,但产能合并控制产量对工业硅需求不利,价格拉动作用不明显,减产幅度大可能利空工业硅价格 [28] 5. **三季度情况**:相比二季度扭亏为盈,二季度仅 30%左右自备电产能不亏损,三季度期货价格涨至 1 万元以上,各地区产能基本可盈利,新疆单吨盈利可能超 1,000 - 1,500 元 [29] 6. **主要原料价格展望**:工业硅成本中电力占 30%、煤炭占 20%、其余原料占 10%,短期内电力成本难变,煤炭供需格局三四季度无明显变化,行业利润三季度最佳 [30] 7. **反内卷政策看法**:市场传言未证实,政策面临阻力,预期不高;目前期货从 7,000 涨至 1 万点,定价相对充分,上下游产品涨价使短期内价格仍偏强 [31]
南华期货硅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日报-20250723
南华期货· 2025-07-23 11: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工业硅 - 下半年产业处于落后产能加速出清且进入去库进程,供给端随丰水期西南企业生产计划落地压力释放,需求端整体支撑有望增强,库存有望去化,价格将宽幅震荡,建议关注逢低布局多单机会 [4] 多晶硅 - 下半年市场处于基本面与“反内卷”逻辑交替作用阶段,基本面产能或释放、需求增量有限、库存去化需时间,“反内卷”逻辑若整合协议或协同举措有效有望改善困境,建议关注PS2509 - PS2512正套机会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工业硅&多晶硅期货价格区间及风险管理策略 - 工业硅主力合约和多晶硅主力合约价格均宽幅震荡,当前波动率分别为42.0%和45.92%,日涨跌分别为1.14%和 - 1.94% [2] - 库存管理方面,产品库存偏高有存货减值风险时,可做空期货锁定利润、卖出看涨期权、买入虚值看跌期权;采购管理方面,未来有生产计划原料有上涨风险时,可买入期货远期合约锁定采购成本、卖出看跌期权、买入虚值看涨期权 [2] 工业硅 核心逻辑 - 下半年产业落后产能出清且去库,供给端西南企业生产计划落地压力释放,需求端光伏产业“反内卷”和产能整合或先提振后抑制需求,有机硅和铝合金需求稳定,库存有望去化,价格宽幅震荡,建议关注逢低布局多单机会 [4] 利多解读 - “反内卷”政策提振宏观市场情绪,成本端下行空间有限、利润估值低使供给端停产概率上升,需求端表现超预期带动采购积极性提升 [7] 利空解读 - 丰水期西南工厂开工预期兑现产能释放,下游多晶硅企业产业整合或减产挺价措施进展使需求走弱 [8] 期货数据 - 工业硅主力合约收盘价9525元/吨,日涨跌 - 130元( - 1.35%),周涨跌840元(9.67%);成交量1681997手,日涨跌447594手(36.26%),周涨跌570430手(51.32%);持仓量334776手,日涨跌 - 46185手( - 12.12%),周涨跌 - 45072手( - 11.87%) [13] - SI09 - 11月差本期值160元/吨,日涨跌15元(10.34%),周涨跌90元(128.57%);SI11 - 12月差本期值 - 265元/吨,日涨跌55元( - 17.19%),周涨跌60元( - 18.46%) [15] 现货数据 - 华东553硅最新价10000元/吨,日涨跌300元(3.09%);华东421硅最新价10250元/吨,日涨跌300元(3.02%);华东421 - 553价差250元/吨,日涨跌0元(0%) [17] 基差与仓单 - 华东工业硅主力合约421基差725元/吨,日涨跌430元(145.76%);553基差475元/吨,日涨跌430元(955.56%) [17] - 仓单总计50106手,涨跌53手( - 5.19%);昆明、上海、广东、浙江交割库周数据无涨跌,天津交割库周数据 - 2734万吨( - 13.73%),四川交割库周数据6350万吨(1.45%),江苏交割库周数据4100万吨(0.95%),新疆交割库周数据 - 75万吨( - 6%) [24][25] 多晶硅 核心逻辑 - 下半年市场基本面产能或释放、需求增量有限、库存去化需时间,“反内卷”逻辑若整合协议或协同举措有效有望改善困境,建议关注PS2509 - PS2512正套机会 [10] 利多解读 - 未来行业或出台产能整合与出清计划,若达成实质性整合协议有望改善产业格局;美国“大而美”法案刺激当地光伏项目建设,带动国内相关需求边际改善 [10] 利空解读 - 若产业整合与出清计划未落地,企业正常生产库存大概率累积 [10] 期货数据 - 多晶硅主力合约收盘价50080元/吨,日涨跌975元(1.99%),周涨跌7135元(16.61%);成交量1246241手,日涨跌488759手(64.52%),周涨跌796381手(177.03%);持仓量165641手,日涨跌 - 26538手( - 13.81%),周涨跌93858手(130.75%) [28] - PS08 - 09月差本期值115元/吨,日涨跌 - 145元( - 55.77%),周涨跌 - 120元( - 51.06%);PS08 - 11月差本期值440元/吨,日涨跌 - 285元( - 39.31%),周涨跌 - 710元( - 61.74%);PS09 - 11月差本期值325元/吨,日涨跌 - 140元( - 30.11%),周涨跌 - 590元( - 64.48%);PS11 - 12月差本期值 - 1950元/吨,日涨跌290元( - 12.95%),周涨跌170元( - 8.02%) [30] 现货数据 - N型多晶硅价格指数44.05元/千克,日涨跌0.5元(1.15%);颗粒硅44元/千克,日涨跌1元(2.33%) [35] 基差与仓单数据 - 多晶硅主力合约基差 - 6030元/吨,日涨跌 - 475元(8.55%),周涨跌 - 6535元( - 1294.06%);PS2509合约基差 - 6030元/吨,日涨跌 - 475元(8.6%),周涨跌 - 6770元( - 914.9%);PS2511合约基差 - 5705元/吨,日涨跌 - 615元(12.08%),周涨跌 - 7360元( - 444.71%) [42] - 新疆新特能源厂库、中疆物流三工镇物流园、新疆诚通西部物流,内蒙古国贸泰达包头、建发包头、内蒙通威厂库仓单量均无增减 [44]
南华期货硅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日报-20250715
南华期货· 2025-07-15 14: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工业硅 - 下半年处于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和去库进程,价格宽幅震荡,建议关注逢低布局多单机会 [4] - 供给端丰水期西南企业生产计划落地,压力释放;需求端光伏产业“反内卷”和产能整合预期影响需求,有机硅和铝合金需求稳定;库存有望去化 [4] - 利多因素为“反内卷”政策、成本端和需求端表现;利空因素为丰水期产能释放和下游产业整合 [4][5] 多晶硅 - 下半年处于基本面与“反内卷”逻辑交替阶段,建议关注PS2509 - PS2511正套机会 [7] - 基本面看,丰水期电价下调和价格上涨使企业开炉意愿提升,产能释放;需求端上半年抢装潮消耗部分需求,库存压力大 [7] - “反内卷”逻辑下,有效整合协议或协同举措有望改善产业困境,驱动价格上涨 [7] - 利多因素为产能整合与出清计划和美国法案刺激;利空因素为产业整合计划未落地库存累积 [8][9]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工业硅 期货数据 - 主力合约收盘价8785元/吨,日涨1.04%,成交量1416898手,日减3.87%,持仓量396653手,日减1.55% [12] - SI2511合约收盘价8695元/吨,日涨1.05%,成交量113773手,日减9.25%,持仓量92775手,日减2.66% [12] - SI09 - 11月差90元/吨,日持平;SI11 - 12月差 - 290元/吨,日跌9.43% [14] 现货数据 - 华东553硅最新价9150元/吨,日涨1.67%;华东421硅最新价9500元/吨,日涨2.15% [16] - 华东553基差365元/吨,日涨19.67%;华东421基差715元/吨,日涨18.18%;华东421 - 553价差350元/吨,日涨16.67% [16] 基差与仓单 - 仓单总计50258手,较上期增加168手,涨29.69% [22] - 各交割库库存部分有变化,如上海交割库(周)3.3万吨,较上期增加4553吨,涨76.04% [22] 多晶硅 期货数据 - 主力合约收盘价42470元/吨,日涨1.69%,成交量565746手,日增20.29%,持仓量69821手,日减10.86% [25] - PS2509合约收盘价42120元/吨,日涨1.63%,成交量431964手,日增69.57%,持仓量131355手,日增3.09% [25] - PS2511合约收盘价40940元/吨,日涨1.98%,成交量68038手,日增62.28%,持仓量54304手,日增5.87% [25] - PS08 - 09月差350元/吨,日涨9.38%;PS08 - 11月差1530元/吨,日跌5.56%;PS09 - 11月差1180元/吨,日跌9.23%;PS11 - 12月差 - 2270元/吨,日涨5.34% [27] 现货数据 - 多晶硅各型号现货价格多数持平,如P型复投料32.5元/千克,日持平;颗粒硅43元/千克,日跌1.15% [32] - 硅片各型号价格持平,如N型硅片价格指数1元/片,日持平 [34] 基差与仓单数据 - 多晶硅主力合约基差980元/吨,日减41.84%;PS2509合约基差1330元/吨,日减33.7%;PS2511合约基差2510元/吨,日减24.05% [39] - 各地区仓库仓单量无变化,如新疆新特能源厂库(新疆乌鲁木齐)仓单量1000,日持平 [41]
多晶硅近期价格变化及展望
2025-07-11 01:05
纪要涉及的行业 多晶硅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价格情况 - 近期多晶硅价格上涨超 10%,每公斤上涨约 3 - 4 元,硅片价格随之上涨 11% - 12%,但实际成交价在 40 元/公斤左右,市场存在更高报价但成交量有限,电池片未启动涨价,涨价持续性存疑[1][2][3] - 7 月排产显示多晶硅产量增加但需求下滑,多数企业因政策端成本审核变化仍提高报价,40 元/公斤时多数硅料企业仍亏损[4] 成本审核影响 - 成本审核可能使企业按成本线以上定价,或致部分厂商退出市场,大型厂商如大全、新特能源和通威能承受,中小型厂商面临生存压力[5] - 成本审核规则不明确,可能设定行业平均成本或每家单独设定成本,各生产基地成本差异大需审查具体成本[11] 企业竞争力 - 协鑫硫化床技术取得突破,能耗大幅降低,颗粒硅纯度提升,成本远低于其他企业,对传统棒状硅构成竞争优势,在当前环境更具竞争力[1][6][22] - 二三线厂商生产成本远高于行业标杆,n 型率表现不佳,面临关停风险,通过低价或少产策略维持运营[1][7][8] 库存与价格走势 - 硅料厂商库存维持在 40 万吨左右且有增长趋势,硅片厂商库存相对较少,能支撑 15 - 30 天生产,估计不超 10 万吨[17] - 高库存下价格回落风险较低,硅料和硅片环节率先涨价可能性较大,电池环节涨价难度大[19][20]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 年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各大厂商调整策略,不再激烈竞争,市场更理性发展[21] - 电池行业面临折旧成本和议价能力问题,发展前景不被看好,组件价格上涨或带动产业链价格传导[23][25] 政策与市场问题 - 不低于成本销售政策实施困难,缺乏监督和处罚机制,降低成本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以次充好现象普遍[3][32][34] - 出口退税取消对行业价格影响不大,外销市场面临欧盟碳足迹和涉疆问题监管[26][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目前行业内主要硅料企业报价:通威和大全半装硅致密料约 40 元/公斤,协鑫颗粒硅 36 - 38 元,力豪和亚洲硅料与协鑫相近,合盛硅业上周无成交单[2] - 头部多晶硅厂商采买或囤料动作较五六月份有所恢复,但未达新高峰[15] - 限制价格至 4.5 - 5 万元/吨,部分大厂能盈利,很多厂商难生存,厂商退出意愿普遍但缺乏窗口,二三线厂商面临设备供应商和银行压力[31] - 各家按成本线定价最终趋向统一,正常商业景气度下头部大型企业可能微利,毛利率约 5%[33]
电力设备新能源2025年7月暨中期投资策略:光伏硅料行业有望加快产能整合,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7-10 14:51
核心观点 - 光伏硅料行业有望加快产能整合,预计2027年进入稳态发展阶段,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中央推动深远海风电开发,风机出口业绩大幅增长,全球数据中心投资建设加速推进 [1][2][3][4] 6月行情回顾 - 6月电力设备板块上涨6.68%,显著跑赢大盘,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名,6月估值整体小幅回升 [13] - 电力设备新能源股票池6月平均涨幅7.55%,细分行业均上涨,锂电池材料、风电和储能涨幅居前 [23] - 6月涨幅排名前十的公司为龙蟠科技、聚和材料、星源材质等 [23] AIDC电力设备产业链 - 6月以来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加速推进,亚马逊、韩国SK电讯、阿里云均有相关投资计划,首批英伟达GB300开始部署 [27] - 数据中心电力设备品类多,国内企业在细分产品和环节具备竞争优势,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AIDC建设元年,关注相关企业 [28] 电网产业链 - 国内网内25 - 27年业绩增长确定性高,“十五五”期间电网投资有望维持高位,25年特高压招标、开工有望大幅增长,虚拟电厂商业模式25年有望成熟 [37] - 建议关注平高电气、东方电子、思源电气等企业 [37] 风电产业链 - 中央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金风科技海外业务快速增长,6月以来深远海海上风电加速推进 [55][56][57] - 2025年国管海风开发元年,预计“十五五”年均海风装机超20GW,陆风装机有望创历史新高,建议关注金风科技、中际联合等企业 [57] 动力电池及充电桩产业链 - 欧洲车市7月销量或环比回落,国内车市7月季初销量或稳中略降,7月电池企业生产环比有望稳中有增 [69]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充电桩大功率充电设施有望快速普及,关注锂电、充电桩、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标的 [70][71] 光伏产业链 - 工信部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出清与整合势在必行,预计2027年进入稳态发展阶段,硅料环节有望实现产能整合和出清 [83] - 5月光伏产业需求快速增长,7月多家硅片企业上调报价,关注协鑫科技、新特能源等企业 [83][84] 储能产业链 - 国内新型储能市场将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美国储能税收抵免时限延长,欧洲大储持续高增但户储需求偏弱 [95][96] - 建议关注阳光电源、亿纬锂能、盛弘股份等企业 [96]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报告给出大金重工、金盘科技、金杯电工等多家公司的投资评级、昨收盘、总市值、EPS、PE等数据 [5][111][112]
光伏整治无序竞争,多晶硅价格已转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2:27
光伏行业价格动态 - 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71万元/吨,环比上涨6.92%,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3.56万元/吨,环比上涨6.27% [1] - N型G10L、G12R、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分别为0.86元/片、1.00元/片、1.19元/片,环比持平 [1] - 硅片厂商7月9日上调报价,N型G10L调涨至1元/片(+11.1%),G12R调涨至1.15元/片(+11.7%),G12调涨至1.35元/片(+8.0%) [2] 行业政策与市场预期 - 7月政策会议明确指向光伏行业"反内卷",市场预期产能出清拐点将至 [1] - 多晶硅企业因超一年亏损运营,基于"不低于成本销售"要求一次性提价至成本线上 [2] - 业内认为多晶硅去产能相对容易,价格反弹可传导至下游带动产业链复苏 [3] 企业经营动态 - 爱旭股份二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0.20-1.30亿元,为2023年四季度以来首次单季扭亏,ABC组件海外销售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 [5] - 福斯特上半年净利润4.73亿元(同比-49.05%),TCL中环预亏40-45亿元(去年同期亏30.64亿元) [5] - 爱旭股份主动放弃无利润订单,当前订单履约率80%-90%,强调N型BC生态需避免亏本销售 [6] 产业链供需分析 - 硅料企业提价后新单成交清淡,下游硅片企业仍持观望态度 [2] - 硅片企业提价主因硅料报价上调及资金压力,但终端需求未大规模回暖 [2] - 行业周期性调整步入正轨,仍需经历深度调整与出清阶段 [3]
南华期货硅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日报-20250710
南华期货· 2025-07-10 12: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工业硅 - 下半年处于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和去库进程,价格宽幅震荡,关注SI2509 - SI2511正套及多工业硅近月、空多晶硅远月机会 [4] - 利多因素为“反内卷”政策、成本下行空间有限、需求超预期 [4] - 利空因素为丰水期产能释放、下游产业整合或减产挺价 [6] 多晶硅 - 下半年基本面与“反内卷”逻辑交替作用,建议PS2508 - PS2511正套 [8] - 利多因素为产能整合与出清计划、美国法案刺激需求 [8] - 利空因素为产业整合计划未落地致库存累积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工业硅&多晶硅期货价格区间 - 工业硅和多晶硅主力合约价格宽幅震荡,工业硅主力合约当前波动率34.3%、日涨跌1.24%,多晶硅主力合约当前波动率44.66%、日涨跌1.89% [2] 工业硅&多晶硅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 库存管理:产品库存偏高时,做空期货锁定利润、卖出看涨期权、买入虚值看跌期权 [2] - 采购管理:未来有生产计划且原料有上涨风险时,买入期货远期合约、卖出看跌期权、买入虚值看涨期权 [2] 期货数据 工业硅 - 主力合约收盘价8470元/吨、日涨4.05%,成交量1468586手、日涨27.32%,持仓量381237手、日跌4.46% [11] - SI2511合约收盘价8400元/吨、日涨3.90%,成交量127637手、日涨36.06% [11] - SI09 - 11月差70元/吨、日涨27.27%,SI11 - 12月差 - 265元/吨、日涨 - 14.52% [15] 多晶硅 - 主力合约收盘价41345元/吨、日涨5.28%,成交量1014567手、日涨27.70%,持仓量98601手、日涨1.45% [26] - PS2509合约收盘价41045元/吨、日涨5.60%,成交量362708手、日涨35.24%,持仓量111237手、日涨17.12% [26] - PS2511合约收盘价40545元/吨、日涨5.42%,成交量89686手、日涨32.09%,持仓量56067手、日涨10.29% [26] - PS08 - 09月差300元/吨、日涨 - 25.00%,PS08 - 11月差800元/吨、日涨 - 1.23%,PS09 - 11月差500元/吨、日涨21.95%,PS11 - 12月差 - 2325元/吨、日涨8.90% [28] 现货数据 工业硅 - 华东553硅8750元/吨、日涨0%,华东421硅9050元/吨、日涨0%,华东421 - 553价差300元/吨、日涨0% [17] 多晶硅 - N型多晶硅价格指数44.8元/千克、日涨12.00%,N型复投料46元/千克、日涨15.00%,N型致密料44.5元/千克、日涨14.10% [33] 硅片 - N型硅片价格指数1元/片、日涨0.12,N型M10 - 182(130um)1元/片、日涨0.1364,G12 - 210(130um)1.35元/片、日涨0.1345 [35][36] 基差与仓单 工业硅 - 仓单总计50544手、日跌4.66%,昆明交割库8.1万吨、日跌0%,上海交割库3.3万吨、日涨0% [23] 多晶硅 - 主力合约基差3455元/吨、日涨373.29%,PS2509合约基差3755元/吨、日涨232.3%,PS2511合约基差4255元/吨、日涨176.30% [40] - 新疆、内蒙古等地多个仓库仓单量今日与昨日持平 [42]
从SNEC信号看多晶硅未来发展新趋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6-20 09:55
多晶硅行业产能整合 - 行业龙头企业牵头通过"直接出资+债务"模式成立专业管理公司 实现产能出清和产出可控 目标是将硅料价格维持在合理价位 使整个产业链获得合理收益 [1] - 通威及大全在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提及产能整合话题 表明行业正走在改善向好的道路上 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 [1] - 天合光能表示光伏行业中下游环节即将迎来大规模整合 将无序竞争转为深度合作模式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发展 [1] - 2024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共计286.83万吨 年度复投料均价约5.0万元/吨 近期整体均价仅3.4万元/吨 仍有50万吨左右产能暂缓投产或推进中 企业亏损一年有余 [3] 绿色发展路线 - 通威正式加入全球三大新能源权威组织(全球太阳能理事会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行动联盟 太阳能管理倡议) 彰显深度参与全球绿色治理的战略决心 [2] - 协鑫提出绿色分级定价倡议 希望碳值领先产品能拥有更完善配套政策 并与其他商品拉开合理价差 [2] - 协鑫颗粒硅产品碳足迹降至14.441kgCO₂e/kg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应对国际贸易碳壁垒提供有力支撑 [2] 行业发展趋势 - 多晶硅行业正向着产能整合 差异化发展方向前进 [3] - 在存量产能未受冲击背景下 企业主动降低开工 限制出货等温和行为对市场改善程度有限 比拼电价或降低品质成为近期主旋律 [3] - 多方企业积极促成产业革新 低水平重复建设将彻底成为历史 行业将迎来更健康和可持续的长期发展机遇 [3]
研判2025!中国液氨行业产业链、产量、价格走势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液氨行业产量增长稳健,农业需求稳定与工业复苏共驱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3 01:58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液氨产量达6210万吨,同比增长2.39%,农业需求稳定是增长核心驱动力,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直接拉动氮肥需求 [1] - 工业需求复苏推动液氨增长,化工行业景气度提升,液氨作为硝酸、丙烯腈等原料需求回升 [1] - 液氨按用途分为制冷用、肥料用和化工原料用三类,具有强腐蚀性、毒性和爆炸风险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35年中国首个合成氨车间建立,20世纪50-70年代应用扩展至合成纤维和化学品生产 [4] - 2015年后行业进入成熟转型期,供给侧改革推动绿氨技术发展,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超40% [6][7] - 液氨作为氢能载体(体积含氢量121kg/m³)在储运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等,设备涵盖气化炉、合成塔等;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应用于农业、工业及新能源 [9] - 2025年4月煤炭价格环比降1.8%,液氨生产成本降低,主产区原煤产量同比增1.2%-1.3% [11] 市场规模 - 2025年4月液氨市场价格2650元/吨,环比增3.52%,农业旺季需求及企业检修导致供应收紧,开工率环比降2.7个百分点至78.3% [15] - 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持续,成本支撑弱化是价格下跌主因 [15]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云天化2025年Q1营收130.04亿元(同比降6.16%),净利润12.89亿元(同比降11.65%),液氨日产量创1935.5吨纪录 [19] - 华鲁恒升2025年Q1营收77.72亿元(同比降2.59%),净利润7.07亿元(同比降33.65%),吨氨电耗降200千瓦时 [21]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区域分化"格局,云天化、华鲁恒升等龙头企业形成"原料-生产-应用"闭环 [17] 行业发展趋势 - 绿氨技术加速发展,2025年示范项目产能破200万吨,中科院催化剂技术降能耗30% [23] - 产能整合深化,头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份额,中小企业加速退出 [24][25] - 新能源需求崛起,液氨在燃料电池、船舶动力等应用突破,首个示范项目2025年投入运营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