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岸融合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东莞台博会9月启幕,首次设立“亚洲台商主题馆”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09:03
8月19日,2025第十六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下称"2025东莞台博会")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筹备进 展、配套活动等情况。据了解,2025东莞台博会将于9月11日-14日举行,目前已有近600家企业报名参 展,展位近1850个。此外,本届台博会首次设立"亚洲台商主题馆",集结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越南 等10多家实力台企。 2024东莞台博会现场。 已有近600家企业报名参展,展位近1850个 9月11日-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东莞市人民政府、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将联 合主办第十六届东莞台博会。本届展会以"强链融合,智创未来"为主题,将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 办,面积3.3万平方米,搭建8大主题馆、亚洲台商主题馆、25个省(市)专馆。 组委会还特别设立台商品牌形象区,东莞台商大厦、莞台高新产业园、台商子弟学校、台心医院、台博 会五大莞台融合名片将一起亮相,集中展示东莞在两岸融合发展的亮丽成果。 同时,采购服务也全面升级。特邀东南亚、中亚采购商,京东、小米、山姆等大型商超平台,以及国家 级行业协会代表等超2000名专业观众到会采购,全面展现台博会的强劲吸引力和台商投资大陆、扎根大 陆的 ...
全国台联两岸媒体人辽宁行活动启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00:40
活动概况 - 全国台联2025年两岸媒体人辽宁行活动于8月14日在辽宁沈阳启动 参与人员包括来自海峡两岸和香港的20余名媒体人 活动时长7天 主题涵盖纪念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80周年 东北振兴 两岸融合发展 [1] - 活动行程覆盖沈阳 大连 丹东 盘锦等地 包括参访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抗美援朝纪念馆 万忠墓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等历史纪念场所 并走访大型国企及当地台商台青 [1][2] 活动意义 - 两岸媒体人被赋予记录时代变迁 传递两岸声音 守护家园情怀 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重要使命 需努力展现真实大陆形象 反映两岸一家亲情感 [1] - 活动旨在通过媒体传播打破信息茧房 纠正岛内民众对大陆认知偏差 当前台海形势严峻复杂 民进党当局持续阻挠两岸交流 [1] 历史背景与地域联系 - 202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及台湾光复80周年 辽宁与台湾存在共同抗战记忆和历史血脉联系 [2] - 历史上大量台胞北上辽宁参与新中国建设 使辽宁成为北方台胞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 本次活动通过媒体笔触再现历史与现实共鸣 [2] 主办方与活动历史 - 活动由全国台联主办 辽宁省台联承办 自2016年起已连续举办9届 覆盖海南 陕西 青海 内蒙古 云南等10余个省份 [2]
国台办:福建7年来已向金门供水逾4300万吨
新华网· 2025-08-13 10:41
福建沿海向金门供水工程 - 福建沿海地区自2018年8月5日通水以来累计向金门供水超过4300万吨,占金门自来水厂日常供水总量的81.9% [1] - 当前日均供水量约2.1万吨,水质合格率保持100%,有效缓解金门地下水保育压力 [1] - 福建与金门通电、通气、通桥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技术准备已基本完成 [1] 两岸体育交流与运输合作 - 中国台北代表团190人参加成都世运会,其中120名运动员参与14个大项比赛,截至8月12日获1金1银4铜 [2] - 客货两用滚装船"海峡号"自2011年首航以来累计运送旅客近100万人次、货物3.8万余吨,8月6日恢复货运直航 [2] - 两岸海上客运直航因民进党当局阻挠尚未恢复,大陆方面不存在技术障碍 [3] 台湾灾情与文化事件 - 台湾中南部县市因强降雨和台风"杨柳"受灾严重,影响当地生产生活秩序 [3] - 历史学家许倬云强调两岸文化同源,反对"文化台独",其学术成果在两岸及国际学界影响广泛 [3]
通山跨海架金桥 八闽勇毅立潮头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7
金融开放 - 厦门国际银行作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于1985年成立 在港澳拥有全功能附属商业银行 国际化业务占比超总业务三分之一[2] - 华侨金融业务量达2100亿元 客户数超9.7万户 跨境金融业务余额约450亿元 同比增幅超100%[3] - 厦门自贸片区开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汇和印花税优惠试点 推动跨境结算便利化和离岸转手买卖印花税免征[5] - 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 落地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等政策 累计推出632项创新举措[5] - 飞机租赁业务实现突破 厦航租赁完成22架飞机和5台发动机融资租赁项目 投放规模超58亿元[4]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福州高新区集聚2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占福建省18% 福州市54% 光电产业集群入选国家试点[6] - 中科芯源研制全球首个千瓦级K-COB光源 通过美国倍科实验室600W大功率认证 产品应用全球多个领域[7] - 高新区汇集金融机构近百家 基金管理公司15家 基金超60只 管理规模约500亿元[7] - 成立海峡金控和国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 设立20家市场化平台公司 产业基金领投宽腾医疗1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亿元[8] - 科创金融服务基地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 中科芯源获1500万元股权融资及等额信用贷款 设立2.5亿元国改绿盈基金[8] - 兴业银行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 为芯片光学量检测企业提供300万元专项融资[9] 资本市场与基金投资 - 厦门金圆集团发行科创投资类公司债 投向新材料和高性能计算芯片领域[10] - 组建厦门市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整合产业引导基金和重大产业项目资源[10] - 厦门创投与宁德时代等产业资本合作设立子基金 通过母子基金方式投资早期和成长期企业[10] - 全市基金注册规模从2016年490亿元增长至2024年5400亿元 吸引中金 鼎辉 红杉等头部机构[11] - 备案私募基金规模逆势同比增长5% 得益于股权投资行业优惠和支持政策[11] 两岸金融融合 - 厦门银行服务台胞客户8.68万户 台企客户3569户 台企授信750户 台胞信用卡发卡8794张[13] - 推出大陆首款台胞线上薪资汇出产品"薪速汇" 实现免手续费跨境汇款和台湾地区免手续费提现[13] - 金圆统一证券作为全国首家两岸合资证券公司 服务台资企业A股上市[14] - 金圆集团合作设立9只涉台参股基金 规模近60亿元 投资140余个项目金额超40亿元[14] - 中国人民银行和外管局推出12条政策措施 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15]
台胞青年在山河诗画中探寻文踪史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4 22:48
主办方供图 松花江畔看风吹稻花,北大清华感受学术氛围,河北金山岭登巍峨长城,西子湖畔听南屏晚钟…… 这个暑期,2025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的部分营员来到东北三省、河北、北京、上海和浙江,感 受南北迥异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感受城市的发展脉络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这次旅程远不止是一次游历,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开阔眼界的宝贵经历,对我来说意义非 凡。"首次来到大陆的郭同学表示,他要把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的台湾同学,让大家共同感受祖国的发 展脉动。 登上万里长城 "好喜欢这里,我都舍不得回家了。"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北京辽宁分营活动近日闭营,近 20位旅居海外的青年台胞带着不舍结束了在北京、辽宁的深度探访。 北京是许多台湾学子向往之地。此行,青年台胞游览了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八达岭长城以及底 蕴深厚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探访了2024年新晋"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中轴线,并在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近距离感受了"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 多名台湾高中生兴奋地表示,能够亲身走进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所世界顶尖学府,感受其优美 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倍感荣幸,也坚定了加倍努力、未来争取 ...
“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启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1 02:12
活动背景 - 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在湖南长沙启动,为期一周,参与人员包括两岸及香港的40余名记者和特邀台湾青年自媒体人 [1] - 活动由国务院台办和中国记协共同打造,是两岸新闻交流品牌,迄今已举办23届 [2] 活动内容 - 采访团将走访长沙、常德、衡阳、怀化等地,参观抗战史迹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常德博物馆、南岳忠烈祠 [1][2] - 活动包括采访高新企业调研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探访古城苗寨如凤凰古城、竹山苗寨感受民族风情 [1][2] 活动意义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湖南曾是重要抗日战场 [1] - 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同时展现当今湖南的蓬勃生机与崭新气象,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1]
“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启幕
新华社· 2025-07-31 01:14
新华社长沙7月30日电(记者马欣然)"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 活动30日在长沙启幕。 来自两岸及香港的40余名记者和特邀台湾青年自媒体人,将在长沙、常德、衡阳、怀化等地开展为期一 周的联合采访,走访抗战史迹体悟抗战精神,采访高新企业调研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探访古城苗寨感 受多彩民族风情。 据介绍,采访团此行将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常德博物馆、南岳忠烈祠、凤凰古城、 竹山苗寨等地进行采访。活动将持续至8月6日。 "江湖奔涌终归海,岳麓青松共云平。"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吴玺在启动仪式上致辞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湖南曾是救亡图存、浴血奋战的抗日 战场,见证了大败日寇、接受投降的荣光时刻,也书写着三湘儿女拼搏进取、致力复兴的奋斗华章。形 势越复杂,困难越增多,两岸媒体的社会责任就更加重要。期待两岸记者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 来、传播出去,弘扬两岸同心共谋复兴的正能量。 责编:李磊、王瑞景 湖南省委常委、省政协党组副书记隋忠诚在致辞中说,湖南和台湾历史相连、血脉相亲、文化相承、商 缘相通,两地人民渊源深、缘 ...
“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1 22:08
图为历史经典产业"跨越海峡来拜师"仪式现场。 王刚摄 与人形机器人互动交流、向大陆非遗大师拜师、在横店影视城拍摄短剧……在近日于浙江举行的第八届 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两岸青年的热情参与。本届论坛以"两岸薪火·青春力 量"为主题,在杭州及嘉兴、宁波、温州、金华等地举办开幕式和相关活动。 参加活动的两岸青年纷纷表示,双方在彼此交流中启发灵感、找到机遇,未来期许能够有更多机会携手 同行、一起成长,共促两岸融合发展,共同书写属于青春与时代的精彩篇章。 搭建交流平台 本届论坛开幕式上,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捷致辞时说,浙江作为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和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在"八八战略"引领下实现精彩蝶变。今年是台湾光复80 周年,浙台交流史证明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浙江将为 台青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提供施展才华舞台、营造一流环境,推动两岸青年互学互鉴。热忱期盼更多台 湾青年来诗画浙江走走看看,在祖国广阔天地里追梦、筑梦、圆梦。 "两岸青年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 涉,积极 ...
通山跨海架金桥 八闽勇毅立潮头 福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调研行(下篇)
金融时报· 2025-07-21 02:47
金融开放 - 厦门国际银行是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1985年成立,在港澳拥有全功能附属商业银行,国际化业务占比超三分之一,华侨金融业务量突破2100亿元,客户数突破9.7万户,跨境金融业务余额约450亿元,同比增幅超100% [2][3] - 厦门自贸片区推出632项创新举措,包括飞机租赁业务、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汇和印花税优惠试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等,成为中国重大改革先行政策密度最高、力度最大、措施最集中、效果最突出的系统集成地之一 [5] - 厦航租赁自2020年设立以来,累计完成22架飞机和5台备用发动机融资租赁项目投放,投放规模超58亿元 [4]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福州高新区集聚2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福建省约18%、福州市约54%,区内光电企业130多家,入选国家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6] - 中科芯源依托中科院技术研制出全球首个千瓦级K-COB光源及模组,成为全球首家通过美国倍科实验室单颗600W大功率COB LM-80认证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领域 [7] - 福州高新区科创金融服务基地推出信用贷款、债权+股权+投贷联动等模式,中科芯源获得1500万元股权融资及等额信用贷款,设立规模2.5亿元的"国改绿盈基金"助力新能源企业 [8] -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为闽都创新实验室孵化企业提供300万元专项融资支持 [9] 两岸金融融合 - 厦门银行成为福建省台企授信户数、台胞信用卡发卡数最多的金融机构,台企客户数3569户,台企授信户数750户,台胞客户数8.68万户,台胞信用卡发卡数8794张 [12] - 厦门银行推出大陆首个专为台胞设计的线上薪资汇出产品"薪速汇",台胞可通过手机银行将完税薪资汇至境外收款人,免手续费且汇率优惠 [13] - 金圆统一证券是全国首家两岸合资证券公司,金圆集团已合作设立9只涉台参股基金,规模近60亿元,共投资140余个项目,金额超40亿元 [14]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12条政策措施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包括优化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支持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等 [15]
聚焦航海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 首届海峡两岸航海文化交流活动在厦举行
人民网· 2025-07-10 09:28
海峡两岸航海文化交流活动 - 活动主题为"同心领航未来",由厦门海事局、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厦门市总工会联合主办,集美大学等承办,重点围绕文化交流、产业合作、院校联盟、青年融合等开展 [1] - 设置学术研讨、技能交流、青年联谊、参观观摩等交流活动,旨在加强海峡两岸航海领域民间交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途径 [1] 活动内容与特色 - 举办海峡两岸航海文化暨航运高质量发展研讨交流,邀请两岸主管部门、航商负责人、学者等研讨航海文化传承、航运新业态发展、绿色转型、新能源运用等议题 [2] - 组建海峡两岸航海高校联盟并举行签约仪式,联合培养高素质航运人才 [2] - 活动突出两岸融合交流主题,设计开幕式、参观交流和联谊活动,展现"两岸一家亲"愿景 [3] - 活动是2024年两岸(厦金)海员技能竞赛的升级拓展,注重文化交流和现场参访,参观台湾海峡首艘大型巡航救助船、观摩海上联合搜救应急演练 [3] 两岸航运合作成果 - 厦门自贸片区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站",开设对台海员培训基地、开展两岸航运人才联合培养试点项目 [4] - 设立首个涉台海事纠纷解决中心、首创台胞紧急救援保险"两岸通保",构建两岸航运要素便捷流动的"高速通道" [4] - 2023年首创两岸高校联合培养国际邮轮船员,累计培训台胞超650人,246名台胞获发大陆船员适任证书 [5] - 191名台胞取得大陆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97名台胞参加台湾船员换发大陆船员适任证书补差培训 [5] 厦门港与两岸航运 - 厦门港是两岸航运重要枢纽、两岸贸易核心港口之一,闽台客货运频繁、航运交流密切 [4] - 2023年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客运量突破125万人次,同比增长74 9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