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

搜索文档
装备制造技术国际合作对话对接会在青岛成功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7-19 05:26
上合示范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 上合示范区已汇聚458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2024年产值突破960亿元,成为区域产业核心引擎[3] - 形成橡塑机械、纺织机械、农牧机械、锻压机械、新能源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等特色产业组团[3] - 拥有全球首个空调"端到端灯塔工厂"海尔胶州空调互联工厂、全球领先冷藏集装箱制造商青岛中集冷藏箱、亚洲领先船用锅炉企业阿法拉伐(青岛)等标杆企业[3] - 青岛宏达锻压机械研发国内首台80兆牛重型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填补航空航天等领域技术空白[3] - 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自主研发高梯度电磁分离机,助力行业"净零排放"目标实现[3]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 山东省工信厅强调装备制造业为经济关键支柱,此次对接会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4] -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工商会代表指出中吉装备制造合作空间广阔,期待建立紧密合作机制[4] - 中国矿业联合会提到全球矿业对先进装备需求增长,会议为技术攻关提供平台[4] - 上合示范区提出"一核引领、全域联动"战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支持产业发展[4] 企业合作与技术案例 - 俄罗斯采购商分享实际案例,中俄企业展示装备制造互补性及国际市场开拓潜力[5][6] - 阿联酋哈伊马角经济区推介投资政策,吸引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共建国际化产业园[6] - 山东钢刚好智能制造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钢铁企业生产管理数字化集成[6] - 前丰帽业分享非洲加纳建厂经验,提供海外投资与本地化运营参考[6] - 上合装备制造产业园展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集群规划[6] 会议成果与未来展望 - 参会企业与国内外采购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聚焦产品推广、技术合作及市场拓展[7] - 会议推动企业了解国际需求,提升竞争力,为跨国合作创造新契机[7] - 上合示范区将加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国内一流装备制造基地[7]
江南水乡绽新韵
经济日报· 2025-07-18 22:01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的吴江区 - 吴江区是示范区中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的区域 [1] - 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后,从苏州南站至上海虹桥站约27分钟,至杭州西站约43分钟 [1] - 2024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1个、总投资1543.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1个 [1] 吴江区产业升级与布局 - 传统优势产业包括丝绸纺织、光纤通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 [1] - 当前重点发展四大千亿元级产业: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 [1] - 新兴产业集群包括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算力、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 [1] 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发展 - 目标打造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的算力供给、场景应用、数据共享和产业集聚高地 [2] - 亨通光纤光棒智能制造工厂使用先进技术使生产效率提升66%、成本降低21%、不良率降低52% [2] - 2023年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38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654家 [2] 企业创新与行业标杆 - 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 [2] - 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2家、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16家、江苏省瞪羚企业24家 [2]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吴江河湖水面积302.4平方公里,约占示范区水面积62%,水面率达24.43% [2] - 长漾治理中布设8处水位监测站、5处光谱水质自动监测站、21处视频监控站点 [4] - 推广联合河湖长制,与青浦、嘉善构建跨界河湖共治共享模式 [4]
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7%
证券日报· 2025-07-18 16:09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 [1] - 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呈现"向稳、向新、向优"特点,新型工业化取得积极成效 [1] 电信业务发展 -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 [2]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普及率超79%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万兆光网试点部署顺利开展 [2] - 5G融合应用覆盖国民经济86个大类,"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85万个 [2] - 行政村通5G比例超90%,实现"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 [2] 信息通信业未来规划 - 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覆盖,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 [3] - 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协同 [3] - 加速5G-A产品研发,推进6G技术布局和产业生态培育 [3] - 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支持外资企业参与试点 [3] 中小企业发展 - 累计培育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上半年服务中小企业超360万家,达成融资意向510亿元,技术成果转化合同金额86亿元 [4]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企业平均获3400万元支持 [4] - A股市场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51.6% [5] 产融合作未来方向 - 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推动产品服务创新 [5]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 [5] - 推进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
新时达董事会换届,海尔系强势入主
国际金融报· 2025-07-18 12:17
公司治理变动 - 新时达完成第七届董事会换届 新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 包括5名非独立董事 3名独立董事及1名职工代表董事 [1] - 海尔系高管全面入驻董事会 新任董事长展波为海尔集团董事局董事 副总裁 分管产业互联网等战略业务 [1] - 非独立董事刘长文 王晔 张翠美均来自海尔集团 分别担任过海创汇董事长 海尔集团CTO 商业总法律顾问等职务 [2] - 高级管理人员调整 刘长文兼任总经理 李安任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蔡亮等继续担任副总经理 [2] 股权交易进展 - 海尔集团2月21日签署协议 收购新时达10%股份 获得19 24%表决权 转让价款13亿元 [2] - 海尔计划追加投资超12亿元参与新时达定向增发 交易完成后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2] - 6月26日完成股份交割 新时达正式纳入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 [3] 公司经营状况 - 新时达电梯控制器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第二 SCARA机器人销量全球第四 国产第二 拥有全自主可控技术 [3]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净亏损 分别为-10 57亿 -3 79亿 -2 88亿 [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55万至230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1875 05万元 扣非净利润仍亏损1525 35万至1600 35万元 [3]
传统采购的智能化重构与企业智慧集采平台的创新实践
搜狐财经· 2025-07-18 03:02
行业现状与痛点 - 传统企业集采存在信息割裂、流程冗长、决策盲行等问题,采购人员70%时间浪费在信息收集与核对上[1][3] - 传统集采需跨越平均8个部门、经历15个以上审批节点,央企常规物料采购平均耗时28天,其中80%时间消耗在跨部门协调[3] - 缺乏实时市场监测导致成本失控,某化工企业因未察觉原材料价格波动单次采购损失超200万元,人工资质审核漏检率高达18%[3] 智慧集采平台优势 - 智慧集采平台采用AI推荐+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评估、动态优化供应商管理,数据驱动智能比价[4] - 平台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包括智能审批、自动化对账,提供实时数据洞察而非基础报表统计[4] - 央企客户通过智慧集采平台3个月内集采率从42%升至67%,综合成本下降8.3%[5] Legendshop朗尊平台核心技术 - 以RPA与区块链技术驱动采购全链路管理,AI大模型构建"数据+模型+行动"三位一体智能引擎[4][5] - 智能寻源匹配使某装备制造企业采购周期从15天压缩至3天,高价值零部件采购匹配效率提升70%[6] - AI价格分析系统整合12类数据源,某钢铁企业单年度节省成本超亿元[6] - 电子签章系统支持合同自动生成率达90%,南钢集团合同审批周期从7天压缩至1小时[6] 平台功能与案例 - 履约风控中枢预警准确度达85%,某快消品企业延期交付率降低30%,缺货损失减少25%[6] - 全景式画像系统整合35个数据接口,AI资质评审效率提升5倍,某医疗器械平台虚假供应商淘汰率提升至40%[6] - 可视化看板支持15种数据维度分析,央企高管异常事件响应速度提升3倍[6] - 南钢鑫智链平台实现三流合一(2C+2B+专项采购),年交易额突破67亿元[6] 行业未来趋势 - 工业互联网融合实现设备传感器驱动自动补货,试点企业库存周转率再提升40%[9] - 绿色供应链模块使某快消品企业单票运输碳排放下降18%,ESG数据功能助力跨国集团评级跃升至A级[9] - 产业协同网络支持跨企业产能共享,某机械集团通过闲置产能交易年增收1.2亿元[9]
网络安全赋千企 护航成都智造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18 02:36
活动概述 -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指导举办"网络安全赋千企系列活动——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培训暨供需对接会 [1] - 活动聚焦工业互联网领域网络与数据安全痛点 为企业搭建精准对接平台 [1] - 四川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联盟联合协办 [1] 参与企业 - 工业互联网企业包括秦川物联 中电九天 星云智联等 [1] - 安全服务商包括联通(四川)产业互联网 四川奥诚科技 安正网络等 [1] 活动内容 - 通过政策解读 案例分享 需求对接等形式深化交流 [1] - 安全企业围绕工业控制系统防护 工业云平台安全 关键数据防泄露 勒索病毒应对及供应链安全等核心领域进行案例分享 [1] - 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服务商代表直面安全需求痛点 供需双方通过面对面深度洽谈精准挖掘合作潜力 [2] 后续计划 -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网络信息安全处表示将持续推进"网络安全赋千企"系列活动 [2] - 强化企业安全意识培育 深化助企护企服务 [2] - 通过精准摸排企业需求 依托本地网络安全产业优势 定制化打造适配企业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2]
AI+5G,提升百姓穿衣体验
科技日报· 2025-07-17 09:16
AI量体智能试衣间 - 中国联通(大连)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推出"AI量体智能试衣间",可在10秒内生成毫米级精度的人体3D模型 [1] - 设备能精准测量200多项体型数据,智能识别头前引、圆肩、骨盆移位等体态特征 [1] - 相比传统人工量体,AI量体将数据精度控制在毫米级,解决定制服装尺寸不合适问题 [1] 5G+AI未来工厂 - 通过"5G+AI未来工厂沙盘"展示从原料入库到自动化生产的全流程智能化 [1] - 5G网络和智能算法是核心驱动力,实现小订单柔性化生产 [1] - 智算云平台提升工厂响应速度,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1] 服装行业大模型"衣瞳" - "5G+AI面料质检系统"能以每分钟80米速度高速扫描面料 [2] - 系统瑕疵识别准确率超过90%,效率远超人工质检 [2] - 大模型显著降低消费者购买到瑕疵产品的风险 [2] 技术融合应用 - 5G、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是核心技术 [2] - 技术应用使服装购买更轻松,定制服务更便捷 [2] - 技术创新保障每件服装的产品品质 [2]
数字孪生与工业互联网赋能工厂智能运维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17 07:11
数字孪生技术在工厂运维中的应用 - 数字孪生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工厂运维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大幅提升运维效率和设备可靠性[1] - 通过构建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镜像,结合实时数据传输与智能分析,实现复杂设备的精细化管理[1] - 某化工厂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后,设备故障检出率提升至95%以上[1] 设备状态实时监测 - 工业互联网部署的各类传感器持续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并传输至数字孪生系统[1] - 数字孪生模型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设备状态图谱,实现远程运维[1] - 某化工厂通过实时监测搅拌电机转速和釜内温度,提前发现轴承磨损前兆,避免非计划停机[1] 预测性维护价值 - 数字孪生系统结合机理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精准预测设备故障发生时间和部位[2] - 某风电场提前1-2个月预测风机故障,在发电量低时段安排检修,风机可用率提升至98%[2] - 预测性维护使风电场维护成本降低30%[2] 远程运维协同 - 数字孪生模型实现设备状态远程实时呈现,专家可远程参与诊断[4] - 某汽车焊装车间机器人故障处理时间从1天缩短至2小时[4] - 远程协同模式实现技术资源高效共享,特别适合多地工厂集群[4] 备品备件管理优化 - 数字孪生系统分析设备故障规律和运维数据,实现动态库存管理[4] - 某机械加工厂关键备件库存周转率提升40%[4] - 通过数字孪生模拟备件安装适配性,避免型号不符导致的浪费[4] 运维流程数字化 - 数字孪生系统关联运维工单、检修规程等信息,形成数字化闭环[5] - 某电子代工厂检修标准化率提升至90%,工单处理周期缩短40%[5] - 积累的检修数据持续优化数字孪生模型分析能力[5]
科远智慧(002380):利润端开花结果,构筑全链路研发体系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17 04: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31.66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科远智慧凭借多重国家资质认证、全链路技术研发体系,以平台化产品与下沉式渠道驱动,赋能工业智能化,同时公司业绩层面持续强劲,看好其长期发展空间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07亿、16.82亿、22.14亿、27.70亿、32.30亿元,同比增长21.9%、19.6%、31.6%、25.1%、16.6% [2]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归母)分别为1.61亿、2.52亿、3.04亿、4.16亿、4.95亿元,同比增长137.1%、56.6%、20.7%、37.0%、18.9% [2] - 2023 - 2027年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67、1.05、1.27、1.73、2.06元 [2] - 2023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2%、11.3%、12.1%、14.3%、14.6% [2] - 2023 - 2027年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分别为36.13、23.06、19.11、13.95、11.73 [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27/1.73/2.06元(25 - 26年原预测为1.48/1.95元) [3]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 26.79X,给予公司2025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31.66元(原为33.52元,2024年30倍PE,-6%) [3] 业绩表现 - 2024年科远智慧实现总营业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19.55%,全年归母净利润2.52亿元,较2023年大幅增长56.64% [3]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4.2亿元,同比+14.60%,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42.30% [3] 技术生态壁垒 - 公司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多重资质认证,通过ISO 9001/45001/14001、CMMI 5级等全体系认证,具备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资质 [3] - 依托省级创新平台集群,融合前沿技术,承担国家级科技专项,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10.44%,新增发明专利16项,累计有效专利236项 [3] 市场转化 - 构建IT/OT一体化平台,通过工业云服务等技术为传统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典型案例多次入选工信部示范项目 [3] - 凭借覆盖全国的17个事业部制营销网络,协同项目与销售资源,提升客户黏性与市场份额,加速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规模化落地 [3] 财务预测表 - 给出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项财务指标预测数据 [4] 公司收入拆分表 - 2024 - 2027年工业自动化营收分别为14.15亿、18.39亿、22.99亿、26.44亿元,同比增长31%、30%、25%、15%,毛利率分别为45%、43%、44%、44% [5] - 2024 - 2027年工业互联网营收分别为2.04亿、2.55亿、2.93亿、3.23亿元,同比增长 - 31%、25%、15%、10%,毛利率均为45% [5] - 2024 - 2027年工业机器人营收分别为0.50亿、0.99亿、1.49亿、2.23亿元,同比增长0%、100%、50%、50%,毛利率分别为43%、44%、43%、43% [5] - 2024 - 2027年其他主营业务营收分别为0.14亿、0.21亿、0.29亿、0.41亿元,同比增长 - 56%、50%、40%、40%,毛利率分别为 - 3%、33%、32%、32% [5] 可比公司估值表 - 中控技术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65、1.95、2.31元,PE分别为27.40、23.18、19.61 [6] - 宝信软件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90、1.04、1.19元,PE分别为26.19、22.71、19.84 [6] - 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平均PE分别为26.79、22.94、19.7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