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文明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五项先进典型名单齐上榜! 山东用行动书写“美丽中国”齐鲁篇章
齐鲁晚报· 2025-06-10 13:07
山东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山东在2025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评选中表现突出,五项全国典型榜单中均有入选,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全覆盖的省份[1][2] - 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和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入选"园区生态文明宣教先进典型案例",分别通过中德低碳技术合作和生态工业园实践推动环保理念传播[3] - 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凭借"十三载追新逐绿向美而行"案例成为环保设施开放标杆,年接待公众参与水质、大气监测等科普活动[3] 典型项目与数据表现 - 青岛中德生态园推广被动房技术,预计年减碳量达2.45万吨[3] - 2024年山东PM2.5平均浓度降至35.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9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79.1%,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93.6%[6] 创新实践模式 - 东营胜宏社区首创"一米阳光"主动服务机制,将环保共治融入社区治理[3] - 济南泉泽小学打破传统教育边界,通过自然课堂和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生态意识[4] -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计"唤绿巴士"线路,将工业设施转化为生态教育场景[3]
云南省生态环境系统系列访谈丨德宏州生态环境局:“绿色明珠”的创新实践
新华网· 2025-06-10 01:24
生态文明建设亮点 - 规划建设9个自然保护地 成立全国首支自然生态保护志愿者服务队 遏制有害生物入侵 [1] - 全州已知野生动物超过1000种 其中11种野生鸟类仅在德宏被发现 是国内唯一分布有5种犀鸟的地方 [1] - 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五分之一 39种为德宏特有 [1] -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 16个地表水监控断面水质均值连续四年100%达标 [1] - 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50多个美丽乡村和800多个绿美乡村 [1] 绿色经济发展 - 绿色农业、绿色旅游、绿色食品、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等以"绿"为底色的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持续壮大 [1] - "十四五"期间储备清洁能源发电项目36个 装机容量192.3万千瓦 [3] - 累计造林72.13万亩 义务植树1845万株 森林面积持续扩大 [3] - 大力推进"旅游+""+旅游"多业态深度融合 绿色经济发展活力四射 [4] 跨境生态合作 - 边境线长达503.8公里 加强与缅中友协等民间团体的交往交流 [2] - 实施瑞丽市中缅边境地区环境保护交流合作中心项目 建立环境保护跨境定期会晤等工作机制 [2] - 举办7届"观鸟比赛" 吸引国内外观鸟爱好者参与 [2] 生态治理体系 - 完成363处623.07公顷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3] - 整治瑞丽市团结大沟、芒市芒核村黑臭水体 [3] - 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落地发展 [3]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风险全域动态排查和管控 [5] - 落实"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措施 [5] - 巩固拓展生态环境保护跨境交流合作 [5]
遏制放生乱象,要“打”更要“防”
北京青年报· 2025-06-09 07:07
遏制放生乱象,要"打"更要"防",坚持标本兼治,做到堵疏并重。今年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建 议,制定和完善民间放生活动的法律法规制度,明确规定放生活动的合法范围,包括哪些物种可以放 生、放生的数量上限、放生地点的选择等。该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以疏促堵提供了有 益启示。 对此,一些地方已作出了有益探索。比如,近日,上海制定新版《公共水域放生(增殖放流)活动适宜 区域名录》,列明31处适宜放生水域,既为有放生需求的群众提供了方便,也增添了城市治理的温度。 期待各地结合实际划定野生动物放生区域,为合法放生提供行动指南,并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在引导和 疏导端持续用力,推动放生行为规范有序。 治理放生乱象,事关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事关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通过明确和细化放生管理配 套制度,强化执法司法协同,相信放生乱象定能得到有效治理。 近年来,国内多地频现放生乱象,大量动物因无法适应环境死亡,甚至引发区域性生态危机。更令人忧 虑的是,有毒、凶猛或者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私自放生后,可能会攻击人类或者其他动物,其携带的病 毒、细菌也可能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放生乱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绝不能听之 ...
云南:做实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何天华 通讯员 陈雪梅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纪委监委强化生态环保领域日常监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推动筑牢生 态安全屏障。图为近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勐糯镇小海湿地,实地了解湿地保护、污染防治等情 况。王龙芹 摄 本期看点 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和 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通过压实责任链 条、靶向精准监督、构建共治格局,推动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 "以前这条河淤塞严重,一到夏天就散发异味,现在水清了、岸绿了,散步时心情都舒畅了!"家住云南 省临沧市镇康县新城社区的王大爷,对县里开展的河湖清淤疏浚工程连连称赞。 镇康县水系发达,境内有18条县级河流、23条乡镇级河流、4个人工湖。近年来,部分河道因长期缺乏 系统治理,泥沙淤积、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之沿岸违规种植、倾倒垃圾等,不仅威胁行洪安全, 更引发群众"生态之痛"。 "针对河湖淤塞严重、污水直排等情况,我们采取'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严查责任缺失、监管缺位及 相关作风和腐败问题。"镇康县纪委监委有关 ...
更好发挥生态环保督察利剑作用
经济日报· 2025-06-08 22:09
政策法规框架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全面规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并夯实制度基础 [1]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体现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1] - 环保督察制度推动解决陕西秦岭北麓违建别墅和云南昆明滇池长腰山违建等突出问题成效显著 [1] 制度发展与战略定位 -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需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完善向纵深发展以更好发挥利剑作用 [2] - 持续完善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可倒逼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并促进绿色产业加快发展 [2] - 必须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督察制度体系形成从问题发现到主动履责的治理闭环 [2] 执行与监督机制 - 制度生命力在于执行需有效治理能力和执行能力以避免落实搞变通打折扣 [3] - 坚持问题导向和严的基调敢于动真碰硬持续发现问题并认真解决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3] - 督察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 [3] 公众参与与民生导向 - 环保督察坚持人民至上将群众身边小问题作为督察关注的大事情 [4] - 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4] - 强化督察信息公开激发公众力量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环保合力 [4]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央广网· 2025-06-06 04:09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 强调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 -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1] -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1][2] 生态治理项目进展 - 内蒙古杭锦旗库布齐沙漠治理项目总任务72.4万亩 预计2024年底全面完成 [1] -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已完成221万亩建设任务 推进"三北"六期等重点生态工程 [1] - 塔克拉玛干沙漠建立阻沙防护带 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2] 水质与空气质量改善 - 长江干流连续5年 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2] - 太湖2024年水质创30年来最好水平 江苏无锡与苏州间游轮重新启航 [2] -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京津冀 长三角 汾渭平原PM2.5浓度同比下降 [2][3] 科技与治理创新 - 利用遥感 大数据技术提升黄土高原治理精准性 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2] - 山西省强化夏季臭氧污染治理 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 提升清洁运输水平 [3] 全球生态贡献 - 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 贡献全球1/4新增绿色面积 [3] - 构建全球最大 发展最快可再生能源体系 [3] - 2024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3]
福建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首次达到100%
生态环境质量 -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9个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 3% PM10和PM2 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 福州市和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分别排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的第5和第3位 [1] - 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Ⅰ~Ⅲ类)比例首次达到100% 其中优质水(Ⅰ~Ⅱ类)比例77 1% 闽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98% 九龙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57 1% 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标 [1] - 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稳中有升 优良(一、二类)海水面积比例92 6% 首次达到90%以上 [2] 生态保护与修复 - 生态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生态质量指数(EQI)75 06 稳定为优 同比提升0 04 森林覆盖率65 12% 连续46年居全国首位 [2] - 统筹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厦门获评联合国第二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敖江(福州市段)、南平市崇阳溪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厦门同安湾、泉州大港湾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4] - 全省已获国家命名5条美丽河湖、5个美丽海湾、4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数量居全国前列 [4] 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 -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连续第5年优秀 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 持续推进大气"十百千"工程 加快钢铁、水泥、玻璃、陶瓷等废气深度治理和小型燃煤锅炉转型、升级、退出 [3] - 深化闽江、九龙江等重点流域治理 全面清退闽江水口库区网箱水产养殖 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提升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率 治理黑臭水体 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 [3] - 持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 制定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 加快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节能降碳 持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3] 环境监管与执法 - 有效整治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连续十年开展"清水蓝天"专项行动 坚决打击恶意排污、监测数据造假、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成为国家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成效考评以来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三的唯一省份 [4] - 联合开展餐饮油烟扰民"点题整治" 努力解决群众"家门口"污染问题 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坚决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 [4] - 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严格核与辐射监管 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核与辐射安全底线 [5]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制修订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实施细则、裁量规则 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强化与绿色金融联动 信用修复线上办 环境管理类指标即改即修 [5] - 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碳排放权、排污权、林权、水权等交易 [5] - 持续实施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工作法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不断拓宽"两山"转化的实践路径 [5]
杭州公布生态环境状况成绩单
每日商报· 2025-06-05 22:22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 2024年杭州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改善态势 表现为两"向好" 两"稳定":空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声环境状况总体稳定 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 [3] - 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 功能区达标率连续4年保持100% 千岛湖 钱塘江 苕溪等重要水系水质保持Ⅰ-Ⅱ类 西湖平均透明度1.30米 千岛湖平均透明度3.73米 [3] - 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为优 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3] - 杭州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99天 优良率81.7% PM2.5浓度30微克/立方米 同比改善3.2% 全市酸雨程度处于较轻水平 [3] - 全市声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各类标准适用区昼间噪声均达标 交通噪声等级为好 [3] 污染防治措施 - 全面开展排污口排查整治 排查各类排口11.28万余个 整治1216个 [4] - 大气治理完成2100余个减排项目 [4] - 以"宁静小区"建设国家试点为切入口 实施"定向喇叭"靶向治理 监测设备精准溯源 噪声投诉同比明显下降 [4] 法制与智治建设 - 出台《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杭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杭州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办法》 [5] - 利用AI人工智能 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 打造数字生态文明示范项目 构建环评助手和办案助手 [6] - 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 打造AI人工智能实验室 构建固定监控 车载监测和低空巡查协同的空间立体感知网 [6] 生物多样性保护 - 发布全国省会城市首部生物多样性白皮书《杭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出台《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2024—2035年)》 [6] - 创建3个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16个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上城区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省级试点建设 [6] - "天目山—清凉峰"生物圈保护区被批准以扩区的方式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6] 荣誉与成就 - 连续9年荣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 连续8年荣获省"五水共治"大禹鼎并两获金鼎 [6] - 连续2年获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优秀 连续2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得分和排名双提升 [6]
京津冀飞鸟种类量占全国四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5 20:47
本报记者 骆倩雯 昨天,2025年六五环境日北京主场活动在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举行。活动现场,京津冀三地生态领域 的专家和学者,共议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畅谈三地协同守护绿水青山的创新实践。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继平介绍,继5个生态涵养区全部摘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及"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双称号后,北京市的示范创建工作持续向中心城区辐射延伸。如今,全市已有9 个区成功揽获14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称号。延庆的园艺生态旅游案例入选全国首批"两山"实践典 型;丰台区的"绿城九法"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提供了绿色样本……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践,正推动北京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京津冀鸟类种类数量已经超过600种 昨天,京津冀三地生态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在交流中亮出了三地生态"家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肖能文 研究员介绍,在太行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京津冀片区,记录到4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4种 受威胁鸟类。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成效明显,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 活动现场有鸟儿"闲庭信步" 活动现场所在的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就是丰台区"两山"转化的典型案例。站在公园观景平台飞燕台 上环顾四 ...
5万亩绿染黄河岸 山西河曲生态修复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09:39
生态修复项目进展 - 河曲县完成5万亩沿黄线生态修复造林工程 覆盖8个乡镇90个行政村 [1] - 项目栽植工作已全部完成 进入验收和后期管护阶段 [2] - 验收显示大部分树木生长状况良好 个别区域需补植补种 [2] 项目规划与实施 - 造林任务规划在黄河流域重点生态脆弱区及水土流失严重区域 [5] - 一般区域选用油松 侧柏 樟子松等树种 重点区域增加金叶榆等树种 [5] - 项目与新农村建设融合 旨在打造绿色发展森林示范村 [5] 生态效益与成果 - 形成绿色生态屏障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5] - 全县森林覆盖率 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提高 [5] -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国家园林县城 山西省级文明县城 [5] 后续计划 - 重点做好新造林地抚育管护工作 [5] - 实施"三北"工程6 75万亩抚育任务 持续筑牢黄河沿线生态屏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