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寻“绿”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8-17 23:21
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小七孔景区围绕山水资源优势打造新业态 暑期推出水上飞人 摩托艇冲浪 皮划艇等项目 优化传统游船和漂流体验[6]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红树林总面积230多公顷 监测记录到239种鸟类和208种底栖动物 开发自然类 地理类 人文类 体验类等18种研学实践课程[6] -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推动绿色交通革新 用新能源环保电动车取代景区柴油车 既减少碳排放又提升旅行体验[10] 景观道路建设 - 湖北武汉东湖绿道全长105公里 包含8段主题景观道 今年外国游客数量显著增长 从日韩等亚洲国家扩展到欧美 非洲等多国[8] - 青海省加快推进拉脊山 北龙山等10座观景山峰生态旅游风景道建设 形成路景交融的旅游公路网[8] - 福建"1号滨海风景道"全长超1200公里 串联9个沿海县(市、区) 沿线嵌入200余处体验点 包括传统海带加工坊和手工陶艺吧[9] 文旅产业带动效应 -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文旅产业 打造竹海景区带动客流和村民增收 村民自发组成护林志愿者管护植被生态[11] - 福建滨海风景道不仅成为景观带 更成为"闽式生活"体验长廊 有效带动区域旅游发展[9] - 西藏定日县通过国道318升级改造和机场兴建改善交通 当地厕所 通信设施 应急救援站日益完善 旅游业日渐兴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