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

搜索文档
冲击7连阳!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午后冲高大涨2.36%,板块反转要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24 05:53
医药板块资金流动 - 医疗器械成为近一周最吸金医药子行业,单周获净申购3.56亿元 [1]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过去5日连续获近1600万元资金净申购,午后大涨2.36%冲击7连阳 [1] - 成份股表现强劲,万孚生物涨逾11%,达安基因、微电生理等多股涨逾7% [1] 医疗器械ETF交易数据 - 医疗器械指数ETF当前价格0.565元,涨幅2.36% [2] - 近5日净流入1579万元,净流率9.07% [2] - 流通盘3.56亿份,流通值2.0亿元 [2] - 委比23.53%,委差21787手 [2] - 总量47.02万手,换手率13.20% [2] 行业驱动因素 - 港股医药行情高涨带动A股医疗器械板块,医药做多情绪或传导至A股 [3] - 集采规则不断完善,中标价格可预期,多个品类续采已完成 [4] - 2024年设备更新政策落地时间集中在下半年,终端招采高速增长趋势延续 [4] - 医疗器械出海进展积极,各领域公司普遍探索东南亚、欧洲、南美市场 [4] 行业展望 - 下半年重点关注设备板块弹性及AI医疗、脑机接口等新技术方向 [4] - 旧换新政策驱动叠加渠道库存出清,设备厂商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4] - 高值耗材端集采影响逐步出清,关注基本面好转个股 [4] - IVD企业受政策影响短期承压,关注出海进展 [4] - AI+医疗、脑机接口等领域政策利好频出,商业化应用加速 [4]
讯飞医疗科技(02506)荣获Wind ESG评级A级:AI医疗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标杆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02:38
ESG评级表现 - 讯飞医疗科技荣获Wind ESG评级A级,综合得分7.55分(满分10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6.08分 [1] - 在评级覆盖的245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中排名第24 [1] - Wind ESG评级体系通过500余项细分指标评估企业实质性ESG风险与可持续经营能力,A级评级定义为"企业管理水平较高,ESG风险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4] 社会责任表现 - 公司女性员工占比达32%,体现对性别平等的重视 [4] -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得分高达8.04分,远超行业平均的3.91分 [4] - 已获得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严格隐私保护措施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4] 公司治理表现 - 独立董事比例达42.86%,审计机制得分10分 [4] - 建立了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业务运营合规性和稳定性 [4] 环境管理表现 - 2024年整体入驻以"绿色、节能"为核心理念打造的讯飞小镇 [4] - 推动无纸化办公、绿色出行,完善碳排放量统计机制 [4] 业务与市场前景 - BC端业务增长强劲,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应用场景和深度扩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5] - 在推理大模型"平权化"趋势下,凭借对中国医疗行业的多年深耕及三大终端产品协同优势,有望在医疗AI中保持长期竞争力 [5] 行业地位与影响 - ESG评级A级成绩为行业树立可持续发展典范 [5] -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履行社会责任、优化公司治理等维度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5]
大金融异动 沪指盘中突破3600点关口
上海证券报· 2025-07-23 18:0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7月23日冲高回落 沪指盘中突破3600点至3613 02点 为2024年10月8日以来首次 收盘报3582 30点微涨0 01% 深证成指跌0 37% 创业板指跌0 01% 两市成交额18646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缩量284亿元 [2] - 大金融板块盘中冲高带动指数 美容护理板块午后走强 大基建板块出现分化 部分龙头股如东方电气 西藏天路 华新水泥实现3连板 三一重工等热门股转跌 [2] 大金融板块 - 银行 保险 券商板块集体上扬 国盛金控盘中涨停收盘涨4 98% 国信证券 广发证券等涨幅居前 [3] - 29家上市券商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同比增幅均值达171 03%-203 81% 其中14家增幅超100% [3] - A股上半年日均股基成交额15703亿元 同比提升63% 融资余额持续增加显示杠杆资金活跃 [3] - 财富管理及证券投资收益增长推动券商业绩回暖 公募基金对非银板块仍处于低配状态 [3] 医药及美容护理板块 - 美容护理板块中嘉亨家化20%涨停 润本股份涨停 水羊股份等跟涨 美护产品因高毛利率和需求敏感度成为新消费主力赛道 [4] - AI医疗板块塞力医疗 真视通涨停 美迪西涨超8% 康众医疗与谜研科技合作推动医疗AI规模化应用 [4] - 西部证券认为AI技术迭代和政策支持将推动AI医疗市场扩容 成为医疗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 [4] 市场策略观点 -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A股结构性分化加深 新赛道业绩预喜与传统赛道疲软形成对比 行情震荡上行中科技等新赛道展现资金承接力 [4] - 东方证券预计上证指数将在3600点震荡 科技板块补涨潜力大 顺周期与科技轮动有望维持市场热度 [5] - 光大证券观察到周期品种中滞涨的水泥 煤炭开始补涨 指数延续多头排列 建议在事件真空期持股观望但谨慎追涨 [5]
医渡科技助力杰科生物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申报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1:11
杰科生物雷珠单抗注射液上市许可申请 - 杰科生物申报的雷珠单抗注射液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1] - 该药物针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1] - 中国60岁以上人群AMD患病率为13.36%,其中wAMD占13.42%,致盲率高达90% [1] 医渡科技在临床试验中的角色 - 医渡科技作为核心服务伙伴,提供招募、运营、SMO三位一体临床研究服务 [1] - 公司AI医疗大脑YiduCore累计处理超60亿份医疗记录,覆盖4000家医院 [2] - 该项目患者脱落率仅15%,显著缩短项目周期 [3] 杰科生物研发能力 - 公司构建噬菌体抗体库、单B细胞抗体库等多元化技术平台 [2] - 已开发十余条产品管线,获得近10个临床批件 [2] - 本次III期临床试验由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 [2] 医渡科技专业服务能力 - 公司在眼科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实现医疗、科研、成果转化协同发展 [3] - 通过优化招募策略实现研究者高配合度与患者高依从性 [3] - 已完成411项临床研究,包括275项真实世界研究项目 [3] 行业需求与市场前景 - 临床对wAMD的治疗需求推动相关领域创新研发 [1] - 中国60岁以上人群wAMD患者群体庞大,存在重大未满足医疗需求 [1] - 生物类似药研发加速,雷珠单抗进入申报上市阶段 [3]
数据复盘丨美容护理、保险等行业走强 49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0:38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582.30点 涨幅0.01% 成交额8570.46亿元[1] - 深证成指收盘11059.04点 跌幅0.37% 成交额10075.54亿元[1] - 创业板指收盘2310.67点 跌幅0.01% 成交额4487.38亿元[1] - 科创50指数收盘1020.86点 涨幅0.45% 成交额333.86亿元[1] - 沪深两市总成交额18646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84.38亿元[1] 行业板块表现 - 美容护理 保险 银行 证券 钢铁等行业涨幅居前[2] - 建筑材料 国防军工 机械设备 电力设备 教育 公用事业 建筑装饰 石油石化 煤炭等行业跌幅居前[2]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 建筑装饰 化工 医药生物 建筑材料等行业[2] 个股涨跌情况 - 沪深两市1223只个股上涨 3809只个股下跌 107只平盘 11只停牌[2] - 57只非新股涨停 12只个股跌停[2] - *ST亚振连续7天涨停 南矿集团连续4天涨停[4] - 苏博特 筑博设计 东方电气等27只个股连续3天涨停[4] 资金流向分析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408.34亿元[5]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27.24亿元[5] - 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59.94亿元[5]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6.87亿元[5] - 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6.16亿元[5] - 美容护理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54亿元 环保行业净流入2亿元[5]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62.73亿元[5] - 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59.38亿元 化工行业净流出44.3亿元[5] 个股资金流向 - 49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8] - 东方财富净流入9.96亿元 山大电力净流入6.8亿元[9] - 雪人集团净流入6.13亿元 国盛金控净流入5.95亿元[9] - 136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10] - 牧原股份净流出7.43亿元 比亚迪净流出6.15亿元[11] - 柳工净流出4.99亿元 江南化工净流出4.71亿元[11] 机构交易动向 - 龙虎榜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卖出约4.5亿元[13] - 机构净买入15只个股 净卖出15只个股[13] - 天山股份获机构净买入6008.05万元[14] - 上峰水泥获机构净买入5309.97万元[14] - 中国电建遭机构净卖出3.33亿元[14] - 国电南自遭机构净卖出9339.3万元[14]
第十一批国采启动,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盘中上涨1.14%,近1周新增规模同类居首!
搜狐财经· 2025-07-22 03:33
科创医药ETF嘉实表现 - 科创医药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18.19%,成交额4094.91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3] - 近1周日均成交3702.88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周规模增长1695.97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周份额增长75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年净值上涨43.45%,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485/2929,居于前16.56%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3.29%,最长连涨月数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23.5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43% [3] 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3%,包括联影医疗(9.73%)、百济神州(6.04%)、惠泰医疗(5.69%)、百利天恒(5.35%)、艾力斯(4.76%)、泽璟制药(4.53%)、君实生物(4.15%)、博瑞医药(3.60%)、华大智造(3.07%)、益方生物(3.03%) [3][5] - 7月21日涨跌幅表现:博瑞医药(+5.60%)、君实生物(+3.63%)、百利天恒(+2.81%)、泽璟制药(+2.75%)、联影医疗(+2.18%)、百济神州(+1.08%)、艾力斯(+0.48%)、华大智造(+0.40%)、惠泰医疗(-0.06%)、益方生物(-0.78%) [5] 医药行业动态 - 7月15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通知,初步确定55个品种纳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报量范围 [5] - 国家医保局提出"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四大原则 [5] - 医药板块处于底部,创新方向(创新药、创新器械、AI医疗等)成为市场主要关注点 [6] - 创新药成为市场热点,非主流公司因创新药布局和管线而大涨 [6] - 新技术方向包括脑机接口、机器人和干细胞等细分领域 [6] 投资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通过科创医药ETF嘉实联接基金(021061)布局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 [7]
2015-2025:中国AI医疗投资十年沉浮录
36氪· 2025-07-22 02:21
行业概述 - 中国AI医疗行业在2015-2025年间经历从初步探索到赛道分化的十年巨变,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协同加速推动新药研发、智能诊断、智慧硬件等赛道崛起 [1] - 行业资本热度呈现周期性波动,2015-2021年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持续攀升,2021年达阶段性高峰后显著回落 [2][4] - 当前行业进入低谷期,未来发展依赖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落地 [7] 资本动态 - 2021年前各融资轮次均活跃,2022年后呈现"两头大、中间小"趋势,资本向超后期和极早期项目集中 [6] - 2021年AI新药研发赛道融资总额超15亿美元,AI医学诊断达10亿美元历史高点,2022年后回落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以下 [17][19] - 行业市盈率显著分化,2025年2月AI制药板块平均市盈率149.1倍,AI辅助诊断127.7倍,远超生物医药行业整体水平 [26] 赛道分化 - AI赋能医学诊断以383起融资事件居首,AI新药研发以270起位列第二,两者合计占行业融资总量的65% [8][12] - 医学诊断和新药研发赛道在早期阶段(种子/A轮)分别发生84起、105起和89起、78起融资事件,但B-D轮淘汰率高达67.2%-80.84% [12] - 超后期阶段pre-IPO及并购事件中,医学诊断(131起)和新药研发(70起)远超其他赛道 [15] 投资机构布局 - 红杉中国以37起投资事件居首,五源资本(32起)、启明创投(23起)紧随其后,TOP10机构60.5%资金投向新药研发,25%投向医学诊断 [20][22] - 头部机构偏好A-B轮投资(合计占比52.5%),同时兼顾早期孵化(19%)和战略并购(19%) [24] - 五源资本AI医疗投资占比32.43%最高,高榕资本(17.07%)、源码资本(16.13%)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28] 国资投资特征 - 国资机构161起投资聚焦医学诊断,138起投向新药研发,合计占比超80% [33][39] - 君联资本(16起)、深创投(10起)、五源资本(7起)为最活跃国资投资方,偏好产业化阶段项目 [37] - 晶泰科技和百川智能分别累计融资60.98亿和55.44亿美元,反映国资对底层技术龙头企业的重点押注 [41] 明星项目分析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显著高于行业,晶泰科技2024年研发占比达157%,英矽智能107% [47] - AI制药全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30.45%,中国达53.01%;AI医学影像中国市场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127% [49] - 晶泰科技2021-2023年营收年均增速177%,部分AI影像企业单一产品年销售额超千万 [50] 政策与产业链 - 国家出台超20项政策支持AI医疗,涵盖审批加速、医保纳入、数据开放等领域 [52][53] -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2023-2024年融资事件占全国76%,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52] - 中国企业在医疗器械制造和供应链整合方面具备优势,产品迭代速度远超欧美企业 [54]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早盘涨1.08%,医保座谈会提振创新药械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7-22 02:14
市场表现 - 科创生物医药ETF上涨1.08% 关联指数科创生物上涨1.10% [1] - 成分股博瑞医药上涨5.91% 君实生物-U上涨4.04% 百济神州-U上涨1.74% 泽璟制药-U上涨1.87% 联影医疗上涨0.87% [1]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召开创新药械医保综合价值评价座谈会 市场预期政策支持力度强化 [1] - 医保谈判成功率超90% 创新药获政策持续支持 [2] 行业观点 - 西南证券指出BD加速创新药重估 看好创新药及产业链、AI医疗、脑机接口等结构性机会 [2] - 生命科学领域行业扩容持续 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2] - 中信建投强调集采规则优化推动企业向质量竞争转型 创新药国际化竞争力提升 [2] - 看好具有严格质量体系和规模优势的企业 提及百济神州、泽璟制药等创新主线代表 [2] 公司案例 - 奥浦迈细胞培养基产品管线快速拓展 截至25Q1已有258个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其产品 [2]
蚂蚁AQ登顶背后:AI医疗远不止于看病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0:53
核心观点 - 蚂蚁集团推出的AI健康应用AQ在iOS上线不到24小时即登顶苹果应用商店医疗榜榜首,成为现象级产品 [1][2] - AQ并非简单的问答机器人,而是通过模拟真实诊疗流程、整合多模态能力和名医AI分身,打造智能化"诊前助手" [4][5] - 公司通过深度集成苹果HealthKit平台及连接国产可穿戴设备,构建个人健康数据中枢,实现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管理的转变 [6][8][9] - 蚂蚁在医疗健康领域布局长达十年,从支付和医保切入,积累了7亿医保码用户和5000家公立医院资源,形成独特壁垒 [10][11][12] - 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88亿元增至2033年3157亿元,大健康管理领域2027年规模或达2.59万亿元 [14] 产品设计 - AQ通过"AI诊室"的引导式多轮追问功能,解决用户无法准确描述症状的痛点,模拟医生听诊过程 [4] - 支持拍照上传检查报告和手写病历,覆盖99%常见报告类型且准确率超90%,并识别50种皮肤病照片 [5] - 引入近200位顶尖医院专家的AI分身,如毛洪京主任医师的AI已服务超400万人次,单日峰值11万人次 [5] - 深度集成苹果HealthKit,可读取iPhone和Apple Watch的步数、心率等数据,并与华为、Vivo等设备打通 [6][9] 战略布局 - 公司医疗布局始于2014年支付宝挂号缴费业务,现已覆盖全国超5000家公立医院,每年服务超8亿医疗健康用户 [10] - 通过收购好大夫在线和推出安诊儿等产品,构建连接用户、医生和机构的"医疗机构—医生—用户"三维服务体系 [12][14] - 与腾讯、百度、京东、字节等巨头形成差异化竞争,核心优势在于金融与医保交易层的不可替代性 [15][16][17] 行业前景 - 医疗保健被ARK Invest创始人Cathie Wood视为AI最具潜力但最被低估的应用领域 [2] - 行业面临数据孤岛、语料质量、隐私法规等挑战,商业化模式仍需探索,属于需要长期投入的"慢行业" [18][19] - AI医疗的终极目标是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通过整合诊疗数据与可穿戴设备数据实现预测性健康管理 [20]
中加医疗创新混合发起式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0.21万元 净值增长率1.9%
搜狐财经· 2025-07-21 09:42
基金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基金利润20.21万元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15元 [2] - 第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1.9% 截至二季度末规模1088.67万元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2.89% 同类排名136/138 近半年增长率13.82% 同类排名122/138 近一年增长率5.32% 同类排名130/133 [3]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0.0175 [7]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39.33% 2024年一季度单季度最大回撤24.09% [10] 投资组合特征 - 平均股票仓位89.28% 高于同类平均86.95% 2023年末最高仓位93.14% 2025年一季度最低仓位82.27% [13] -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长期超过60% 二季度末重仓股包括联影医疗、天坛生物、迈瑞医疗等医疗器械公司 [18] - 二季度主要增加器械板块持仓 [2] 行业投资策略 - 持续关注AI医疗进展 业内出现更多可落地医疗模型尝试 但缺乏成熟商业模型 [2] - 器械板块公司出海初具规模 集采完成后出海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 - 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 长期投资医药医疗股票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薛杨管理2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2] - 中加龙头精选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19.4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