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CEP
icon
搜索文档
RCEP生效三载:广西架起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黄金桥”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3:52
政策机制建设 - 广西出台《广西加快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为规则落地提供指引 [1] - 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覆盖多部门及14个市的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实施格局 [1] 区域合作深化 - 与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签署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创新合作机制 [1] - 升级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合作协议推动中马两国双园成为跨境产业合作典范 [1] - 助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 [1] 贸易与物流成效 - 2024年广西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达4465.1亿元人民币 [2] - 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近3000份签证金额45.8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1-7月广西口岸进口东盟水果160万吨货值216亿元人民币榴莲进口量显著增加 [2] - 广西北部湾港开通36条至RCEP国家集装箱航线 [2] - 南宁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基本覆盖东盟及日韩构建海空联动陆海统筹物流体系 [2] 平台建设与投资 - 连续4年举办RCEP经贸合作工商高峰论坛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拓展服务RCEP功能 [2] - 截至2025年5月RCEP成员国在桂设立企业1242家实际使用外资22.2亿美元 [2] - 广西企业在RCEP成员国进行非金融类投资备案企业及机构537家实际投资额累计29.6亿美元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重点打造汽车电子信息等跨境产业链 [3] - 中马钦州产业园建成中国—东盟首条燕窝跨境产业链占全国毛燕加工资质企业总量75% [3] - 跨境金融创新试点规模达476亿元人民币 [3] - 跨境电商海外仓布局拓展至越南日本等地 [3] 未来合作规划 - 2025年RCEP经贸合作高端对话将于9月17日在南宁举行聚焦RCEP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协同发展 [3] - 将成立RCEP区域国际贸易供应链质量认证合作联盟发布维护产业链稳定联合声明 [3]
韩国将探讨加入CPTPP
日经中文网· 2025-09-04 02:57
韩国加入CPTPP的动因与进展 - 韩国政府于9月3日召开经济相关部长会议 明确表示将探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方针 主要动因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韩国出口减少 需通过贸易多元化应对风险[2][4] - 此前文在寅政权曾推动加入CPTPP申请但未能实现 主要障碍包括产业界和农业团体反对撤销关税 以及文在寅政府反日路线导致日韩关系恶化使讨论停滞[4] 日韩关系改善对CPTPP加入的影响 - 尹锡悦前政权上台后日韩关系显著改善 在特朗普政府高关税政策背景下 日韩合作氛围加强[5] - 李在明总统8月与日本石破茂首相会谈 双方决定发展面向未来关系 并共享美国关税政策及安全政策等共同关切议题[5] - 目前日韩参与的经济合作仅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韩国国内呼吁瞄准CPTPP高水平经济合作的呼声增强[5] CPTPP机制与韩国加入关键条件 - CPTPP为日本、澳大利亚等12国参加的自由贸易协定 2018年生效 涵盖货物关税、服务及投资自由化[5] - 加入CPTPP需完成国内手续并获得所有成员国同意 其中日本赞成与否成为关键因素[2][5] - 韩国加入面临的核心障碍是福岛核事故后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限制 日本要求取消限制 韩国需统一国内意见才能推进加入进程[5]
义乌保税物流中心:1月至8月一线进口额同比增长58.7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0:53
进口业务增长 - 义乌保税物流中心1月至8月一线进口额达105.58亿元,同比增长58.79% [1] - 通过"义新欧+B保"入区进口额达22.36亿元,同比增长60.29% [1] - 累计实现RCEP国家进口额17.34亿元 [1]
内江外贸拓展有﹃秘诀﹄
四川日报· 2025-09-03 23:06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于8月7日正式投入运营 串联成渝铁路和内六铁路 高效整合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资源 [4][5] - 货物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50小时可达广西钦州港 再通过海运通达RCEP成员国重要节点港口 [6] - 专用线推行全流程智慧调度确保货物快进快出 未来将与保税物流中心和公路物流园协同打造公铁水空立体物流网 [6] 外贸业绩表现 - 1-7月外贸进出口总额77.59亿元 同比增长61.4% 其中出口65.08亿元 同比增长62.5% [5] - 1-6月本土实绩企业进出口总额16.56亿元 占比较去年提高11.7个百分点 [4][8]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41.3% [4][8] 贸易网络拓展 - 与178个国家地区建立贸易伙伴关系 与18个国外城市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4][6] - 开通中老 中缅等15条国际班列线路 [4][6] - 建立首个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集结中心 启用西部首个航空物流城市货站 [6] 产业结构优化 - 机电产品成为外贸主力军 某企业1-8月出口量增长20% 出口业务占比超70% [7] - 农特产品成功出海 包括内江牛肉面进入泰国市场 资中生姜出口欧盟 花生酥 血橙等远销海外 [7] - 进口业务同步增长 某企业前8月完成进口4.13亿元 预计全年还将进口2.87亿元的光学镜片和电子元器件 [8] 政策支持措施 - 出台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若干措施和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9] - 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国内外展会 获意向订单1.5亿元 赴印尼老挝等国签署进口协议9.5亿元 [9] - 对购买出口信用保险企业提供80%保费补贴 大幅降低风险成本 [9]
打造航贸金服务新高地,海发国贸正式揭牌成立
大众日报· 2025-09-01 02:04
公司战略定位 - 青岛海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作为海发集团在航贸金领域的核心运营载体正式成立 标志着青岛国有资本在该领域战略布局进入实体运作阶段[1][4] - 公司以助力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打造国内一流航贸物流及现代供应链集成服务商为战略目标 承担平台搭建者 产业生态示范者和供应链支持者角色[4] - 遵循先仓后货再金融发展策略 推动1+2+3产业发展体系:1个资本投资平台 2个信息化服务平台 3个业务中心[4] 产业发展体系 - 构建以瑞港建设为主体的跨境贸易集采中心 以海发金融为主体的供应链金融中心 以保税物流中心为主体的航运物流服务中心[4] - 形成航运仓储物流 国际跨境贸易 供应链金融服务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目标十五五末实现千亿级产业链规模[4] - 通过科技与业务模式创新 发挥供应链跨境贸易服务平台与易舱航运服务平台两个信息化平台核心功能[4] 业务布局进展 - 加速保税物流中心等项目整合 强化冷链仓储流通加工服务 完善冷链物流网络布局[6] - 与易舱科技开展供应链业务合作 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海运订舱 运价查询等全链条服务[6] - 深化与上海港信能源集团合作 以大宗油品供应链贸易为切入点探索供应链金融与贸易协同发展模式[6] 产业链协同 - 与青岛啤酒围绕农产品进口 PET塑料颗粒及调味品仓储深化合作 首批货柜已完成入库[6] - 联合海信集团打通电子元器件出口全链条 在仓储物流 货运代理 供应链金融等场景形成深度协同[6] - 携手山东能源集团齐鲁云商公司在能源类大宗货物贸易 仓储物流服务 供应链金融等多领域实现联动发展[6] 创新服务能力 - 建设海发云商智慧供应链平台 集成资源组织 物流优化等核心功能 实现贸易全流程可视化管控[8] - 搭建区块链技术平台 打通仓单确权 货权追溯等环节 与上海票据交易所合作支持区块链仓单质押融资[8] - 构建园区+平台+运力智慧物流网络 通过AI算法优化车辆调度与路径规划 提高车辆周转效率[8] 国际化发展 - 联合微软代理公司打造企业出海服务平台 整合微软广告和云服务 提供企业出海解决方案[9] - 支持线下企业出海展示中心和跨境人才培养 最大化发挥与RCEP中心的优势协同效应[9] - 与招商局资本联合组建规模10亿元青岛航贸物流产业基金 重点投资布局航运 贸易 物流等核心产业[9] 战略背景 - 青岛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战略支点 赋予海发集团航运物流与国际贸易新主业使命[3] - 要求以航贸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依托 扭转港强航弱短板 以高端航运服务为核心驱动实现全球航运资源配置[3] -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纵深发展的战略机遇下 加速推动青岛向贸易港 金融港 服务港转型升级[3]
锦江航运: 锦江航运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25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3年12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94,120,000股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183,850,000元[1] - 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人民币123,355,521.2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060,494,478.8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306,806,394.3元 银行手续费支出824.91元 加上利息收益净额人民币54,386,310.33元 专户余额为人民币1,808,073,569.92元[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存放于招商银行上海徐家汇支行和广发银行香港分行等专户 合计余额人民币1,808,073,569.92元[1] - 公司分别与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与广发银行香港分行签订四方监管协议[1][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国际集装箱运输船舶购置项目承诺投资额人民币1,907,676,500元 调整后投资总额人民币1,154,314,478.8元 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0元[3] - 集装箱购置项目承诺投资额人民币871,180,000元 截至期末累计投入人民币274,999,794.3元 投资进度31.57%[3] - 智能化船舶改造项目承诺投资额人民币35,000,000元 截至期末累计投入人民币31,806,600元 投资进度90.88%[3] 募投项目变更情况 - 2025年4月29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部分募投项目 将原购置"6艘1,800TEU型集装箱船舶、2艘2,400TEU型集装箱船舶"变更为购置"4艘1,800TEU型集装箱船舶、2艘1,100TEU型集装箱船舶"[2] - 变更原因为顺应"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深化实施 支持公司在东南亚区域进行精品航线嫁接复制 打造"丝路快航"系列产品[2] - 变更涉及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1,154,314,478.8元 占募集资金净额的56.02%[2][3] 现金管理情况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投资产品类型为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现金管理产品[3] - 现金管理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6亿元 在决议有效期限内可滚动使用[3] - 2025年6月28日至2026年6月27日期间 公司在上述额度内进行现金管理 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4]
青岛港: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3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4.34亿元,同比增长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2亿元,同比增长7.58% [2] - 集装箱业务表现突出,吞吐量同比增长7.6%,国际中转箱量增长10.5%,海铁联运箱量增长15.1% [4] - 液体散货业务受市场影响下滑,吞吐量同比下降10.1%,营业收入减少17.4% [6] - 公司保持世界一流港口地位,在2025年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港口条件"指标稳居全球第二 [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4.34亿元,同比增长4.04% [2] - 营业成本57.25亿元,同比增长0.59% [10] - 利润总额39.19亿元,同比增长9.1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2亿元,同比增长7.58% [2] - 基本每股收益0.44元/股,同比增长7.32%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59亿元,同比增长60.72% [10] - 总资产664.1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40.2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61% [2] 业务分部表现 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 - 营业收入14.14亿元,同比增长87.1% [4] - 分部业绩16.23亿元,同比增长49.9% [4] - 新增集装箱航线11条,国际中转箱量同比增长10.5% [4] - 主要合营公司QQCT营业收入34.00亿元,同比增长18.1% [4] 金属矿石、煤炭及其他货物处理 - 营业收入23.23亿元,同比增长11.0% [4] - 分部业绩3.03亿元,同比增长2.1% [4] - 开发新客户6家,货源增量超110万吨 [4] - 争揽贸易商货源630万吨,增值服务货源增加约600万吨 [4] 液体散货处理及配套服务 - 营业收入16.14亿元,同比下降17.4% [6] - 分部业绩10.69亿元,同比下降14.1% [6] - 对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0.54亿元,同比下降49.6% [6] - 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码头仓储二期项目投产,新增LPG仓储能力13.2万立方米 [6]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 - 营业收入34.86亿元,同比下降1.5% [6] - 分部业绩8.73亿元,同比增长3.8% [6] - 完成场站业务246万TEU,同比增长16% [6] - 完成船舶代理2,786艘次,同比增长5% [6] 港口配套服务 - 营业收入5.96亿元,同比下降18.1% [6] - 分部业绩2.81亿元,同比增长0.4% [6] - 对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0.99亿元,同比增长14.6% [6]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 [3] - 中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5%,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1% [3] - 青岛港货物吞吐量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二位、北方港口第一位 [3] - 公司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及RCEP面向日韩、东盟的重要桥头堡 [7] 竞争优势 - 拥有可以停靠世界最大集装箱船、原油船、矿石船的大型深水码头 [7] - 拥有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7] - 集装箱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62.62 TEU/小时,连续13次刷新世界纪录 [8] - 便捷高效的铁路、公路、水路、管道等集疏运网络 [7] 重大事项 - 拟派发现金股利每10股1.466元(含税) [13] - 制定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可用于分配利润的40% [12] - 正在推进收购日照港油品码头和日照实华原油码头股权事项 [16]
青岛港(06198)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28 23:33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4.34亿元,同比增长4.04%[46][47] - 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39.19亿元,同比增长9.17%[1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2亿元,同比增长7.58%[46][4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59亿元,同比增长60.72%[14] 用户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35698户[15] - 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4.26%,为第一大股东[15] 未来展望 - 2025 - 2027年公司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可用于分配利润的40%,可适当增加分红频次[84]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日照港集团和烟台港集团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10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研发费用2025年上半年为7042.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8%,主要是智能化研发项目投入增加[70][6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上半年新增集装箱航线11条,新增3个内陆港,新开通3条海铁联运班列[53] - 2024年拟收购日照港油品码头等公司部分股权,2025年2月调整方案,保留收购日照港油品码头100%股权和日照实华原油码头50%股权[102][103][104]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上半年开发新客户6家,货源增量超110万吨,争揽贸易商货源增量630万吨,争揽国际矿山货源同比增加约600万吨[58]
160余位外宾将参加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21:41
论坛基本信息 -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定于9月7日至9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 主题为"从蔚蓝到未来——发展可持续海洋经济 共建美丽丰盈的海洋" [1] - 论坛将有160余位外宾参加 [1] - 论坛采用"1+1+4+5"活动体系 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 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 四个平行论坛 五项特色活动 [1] - 开幕式暨主论坛将于9月8日在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1] 论坛内容安排 - 开幕式阶段将发布《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报告》《海洋青年人才青岛倡议书》等成果 [1] - 主论坛阶段将邀请3-4位国内外重要嘉宾进行主旨发言 [1] - 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 港口 生物医药 青年人才四个海洋领域热点 [2] - 策划组织多场产学研专题对接会 聚焦海洋矿产 海工装备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智慧海洋与数字航运等前沿领域 [2] 举办地配套服务 - 青岛西海岸新区招募100余名具备多语种能力的志愿者为与会嘉宾提供服务 [2] - 设计多样化 定制化的产业参观路线 展现改革开放和海洋强国建设成果 [2] - 为与会嘉宾商务考察提供精准服务 [2]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 自然资源部支持山东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新兴业态 构建高效协同 数智赋能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 - 支持山东重大项目用海用地保障 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2] - 支持山东创建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 加快推进深海三大国家平台建设 [3] - 支持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建设及高效运行 推动海洋科技成果在山东落地应用 [3] - 鼓励山东创新海洋人才引育机制 加快建设中国海洋国际人才港 [3] 产业发展目标 - 山东将深度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实施 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海洋产业园区 [3] - 实施蓝色经济合作示范项目 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到山东投资 [3] - 加快海洋渔业 海洋矿业 海洋运输 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 - 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 海工装备 海洋新能源 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 [3] - 目标到2027年培育20个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 [3]
常熟外贸进出口增长势头强劲
新华日报· 2025-08-28 21:20
外贸总体表现 - 7月外贸进出口总值150亿元 连续10个月同比增长 [1] - 7月出口111.8亿元 连续5个月超百亿元 同比增长8.7% [1] - 7月进口38.2亿元 同比增长12% 环比连续4个月增长 规模创年内新高 [1] - 前7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958.9亿元 同比增长8.2% 增幅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 [1] - 前7个月出口718.7亿元 进口240.2亿元 [1] 市场结构特征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72.1亿元 增长11% 占进出口总值49.2% [1] - 对中东市场进出口增长35.8% [1] - 对非洲市场进出口增长34.5% [1] 出口产品结构 - 装备制造业出口占比近五成 [1] -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长62.7% [1] - 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增长239.9% [1] - 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出口增长183.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