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政策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乳业股午后拉升 育儿补贴政策出台 机构称有望提振乳品等行业需求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06:28
乳业股市场表现 - 中国圣牧股价上涨12.66%至0.445港元 [1] - 优然牧业股价上涨8.87%至4.05港元 [1] - 现代牧业股价上涨8.77%至1.24港元 [1] - 原生态牧业股价上涨7.14%至0.375港元 [1] 生育补贴政策内容 - 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 [1] - 政策预计惠及2000多万婴幼儿家庭 [1] - 年均发放育儿补贴约千亿元 [1] 政策对乳制品行业影响 - 政策降低家庭生育成本并刺激出生率 [1] - 直接拉动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奶粉消费 [1] - 在低线城市对婴幼儿家庭消费潜力有重大意义 [1] - 生育补贴有望发挥乘数效应并有加码可能 [1] 机构观点 - 爱建证券认为政策提振乳品等行业需求 [1] -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国补正式进入生育领域 [1] - 招商证券称政策力度符合预期且体现政府高度重视 [1] - 全国政策落地与地方跟进将提升乳制品板块关注度 [1]
非婚生孩子不能领育儿补贴?没道理
南方都市报· 2025-08-11 05:04
育儿补贴政策争议 - 深圳市卫健委确认当前育儿补贴政策以夫妻关系为前提 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者无法领取补贴 [1] - 国家卫健委此前明确育儿补贴申领只需提交婴幼儿身份和抚养关系证明 地方执行存在差异 [1] - 政策实施细则不明确导致执行混乱 工作人员回应需等待广东省统一部署 [1] 非婚生子女权益保障 - 民法典第1071条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权利 但实践中存在区别对待 [2] - 部分地区未开放非婚生育登记 导致非婚生子女缺乏合法证明文件影响权益 [2] - 政策执行中的证明要求强化了社会对非婚生子女的歧视性认知 [2] 政策优化建议 - 育儿补贴政策应扩大受惠面 让目标人群感受到政策诚意 [3] - 政策细则制定需符合法律精神 加强对非婚生子女权益保障的普法 [3] - 建议尽快完善政策细则以减少执行分歧 强化社会共识 [3]
利好!上海刚刚公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6:05
上海生育支持政策 - 上海推出重磅生育支持政策,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生育成本共担机制,强化"生育友好"导向 [3] - 自2025年1月1日起,用人单位为女职工落实产假及生育假并缴纳社保的,可申请产假社保补贴,补贴标准为社保单位缴纳部分的50%,补贴6个月 [3] - 补贴采取"属地管理,先缴后补"原则,用人单位可在女职工产假结束后1年内申请,审核通过后一次性发放6个月补贴 [3] - 线上经办系统将于8月底上线,方便用人单位高效申领补贴 [3] 生育补贴覆盖范围 - 女职工生育子女不分孩次,经本人确认后用人单位均可申领补贴 [4] - 被派遣劳动者的补贴由劳务派遣单位申请,全额拨付给实际用工单位 [4] - 鼓励用人单位设置"生育友好岗",采取弹性工作制等柔性管理方式,已有5000余人受益试点政策 [4] 全国生育补贴概况 - 从怀孕到生育全流程可申领7笔补贴,包括产检补贴、生育津贴等,部分家庭可一次性获得数万元 [5] - 全国超20个省份推进育儿补贴政策,呼和浩特实行阶梯式补贴(一孩1万、二孩5万、三孩10万),杭州等地叠加购房优惠等组合政策 [5] 生育津贴计算案例 - 以广州职工小A为例(单位月均工资10000元,难产双胞胎),可获生育津贴47667元,奖励假工资21333元,总计69000元 [8] - 生育津贴计算公式: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若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单位需补足差额 [8][9] 国家育儿补贴计划 - 2022年1月1日后出生的婴幼儿可领取育儿补贴,3周岁前每年3600元,连续3年,预算900亿元 [10] - 补贴通过支付宝/微信小程序或政务服务平台申领,免征个人所得税 [10]
利好!上海刚刚公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5:57
上海生育支持政策 - 上海推出重磅生育支持政策 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生育成本共担机制 强化"生育友好"价值导向 [1][3] - 自2025年1月1日起 女职工生育子女可申请产假社保补贴 补贴标准为产假期间单位实际缴纳社保的50% 补贴期限6个月 [3] - 补贴采取"属地管理 先缴后补"原则 用人单位可在产假结束后1年内申请 8月底起可线上申领 [3] - 政策覆盖所有孩次 被派遣劳动者补贴由劳务派遣单位申请并拨付用工单位 [4] - 鼓励企业设置"生育友好岗" 提供弹性工作安排 已有5000余人受益试点政策 [4] 全国生育补贴概况 - 从怀孕到生育全流程可申领7笔补贴 包括产检补贴、生育津贴等 部分家庭可获数万元 [5][7] - 全国超20省份推进育儿补贴政策 呼和浩特实行阶梯式补贴(一孩1万、二孩5万、三孩10万) 杭州等地叠加购房优惠等组合措施 [5] 生育津贴计算案例 - 以广州职工为例(单位月均工资1万元 个人月薪8000元) 难产双胞胎可获生育津贴47667元 叠加奖励假工资总计69000元 [7] - 生育津贴计算公式: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 难产/多胞胎可增加产假15-30天 [7][8] 国家育儿补贴计划 - 2022年1月1日后出生婴幼儿可领年度补贴3600元 连续3年 总预算900亿元 [9] - 补贴8月下旬开放申领 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线上渠道或户籍地线下办理 [9][10]
育儿政策利好释放 葵花药业以创新责任护航儿童健康发展
财富在线· 2025-08-08 04:41
育儿补贴政策 - 202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 [1] - 202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1] - 政策核心价值在于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并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 儿童健康产业影响 - 育儿补贴政策直接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释放儿童健康消费潜力,推动需求从基础治疗向预防+多场景用药升级 [2] - 头部儿药企业如葵花药业通过完善产品体系承接政策释放的需求,已构建覆盖呼吸系统、胃肠消化系统等领域的60余个儿童药产品矩阵 [2] - 葵花药业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产品在同品类中处于优势地位 [3]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葵花药业推出小葵花将将®布洛芬混悬液,通过18项原料严控标准实现药物溶出率提升10%、杂质含量降低0.2% [2] - 产品采用草莓口味与防误服安全瓶盖设计,提升儿童用药体验 [2] - 公司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儿童专用药研发创新 [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仅10余家,涉及儿童药的企业不超过20家 [4] - 儿童用药研发和生产成本高,临床研究难度大 [4] 社会责任与产业协同 - 葵花药业2018年捐赠1000万元设立"小葵花儿童安全用药公益基金",7年来通过公益课堂惠及1100余万家庭 [5] - 公司连接政府政策、家庭需求与社会公益力量,推动构建国家人口健康保障网络 [6] - 医疗健康产业创新是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 [6]
奶粉等母婴产品涨价了?知名品牌最新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8-05 17:01
核心观点 - 媒体报道母婴产品涨价传闻 但贝因美等多家品牌否认涨价 称价格波动源于店铺促销活动而非政策驱动[1][2] - 国产奶粉市场整体价格平稳 行业经历四年价格战导致高端产品价格腰斩 与2019年相比部分产品价格下降50%[5] -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将于2025年实施 每年发放3600元/孩 预计覆盖2000万家庭 每年补贴额度约1000亿元[7] 贝因美公司回应 - 公司明确表示所有产品未涨价 坚持5%利润底线 强调国家政策本质是降低生育成本而非企业牟利机会[2]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7.73亿元同比增长9.70% 归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16.92% 扣非净利润7930.61万元同比增长334.44%[5] -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 近十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近15% 总市值约76.5亿元[5] 行业价格现状 - 主流奶粉品牌包括飞鹤 美赞臣 金领冠 合生元等未出现普涨 部分品牌价格甚至波动下滑[3] - 乳业专家指出2020年下半年起国产奶粉行业持续四年价格战 严重摧毁高端溢价能力[5] - 品牌方表示价格变化源于不同时期促销政策活动 实体店近期未接到涨价通知[2][3] 政策影响分析 - 育儿补贴制度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对一孩 二孩 三孩家庭每年发放3600元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7] - 政策预计每年惠及超过2000万个婴幼儿家庭 中金公司指出每年补贴额度约1000亿元[7] - 政策有望显著提振低线城市消费意愿 对乳制品 纸尿裤等婴童相关消费形成实质性利好[7]
贝因美回应奶粉涨价质疑
第一财经· 2025-08-05 13:53
母婴产品价格变动 - 媒体报道贝因美、至初、babycare和帮宝适等品牌部分产品价格上浮10-60元 [3] - 公司回应所有产品未涨价并承诺坚守5%利润底线 [1] - 电商旗舰店客服解释价格差异源于不同时期促销政策而非刻意涨价 [5] 行业竞争格局 - 母婴行业渠道分化严重线上线下价格体系混杂 [5] - 国产奶粉行业自2020年下半年起经历四年"价格战"削弱高端溢价能力 [5] - 当前市场处于价格体系修复阶段 [5]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73亿元同比增长9.70% [6] - 归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16.92% [6] - 扣非净利润7930.61万元同比增长334.44% [6] -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 [6] 政策环境影响 -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发布后母婴股集体大涨 [8] - 政策对下沉市场影响显著将转化为母婴产品购买力 [8] - 中国母婴市场经历连续四年下滑后进入深度调整期 [8]
贝因美回应奶粉涨价质疑
第一财经· 2025-08-05 13:42
母婴产品涨价传闻与市场反应 - 近期多位家长反映贝因美等品牌部分母婴产品价格上浮10-60元 但公司官方否认涨价传闻 强调坚守5%利润底线且所有品项未调价 [3][5] - 品牌方解释价格波动源于促销政策差异 实体店未接到涨价通知 行业渠道分化导致线上线下价格体系混乱 [5] - 贝因美抖音官方账号发布声明 称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旨在降低生育成本 公司承诺不借机牟利 [3] 母婴行业竞争格局与价格战影响 - 国产奶粉行业自2020年下半年起陷入四年价格战 严重削弱高端产品溢价能力 当前处于价格体系修复阶段 [5] - 母婴行业渠道分化显著 奶粉纸尿裤等产品在不同销售终端存在价差 消费者因品牌粘性被迫接受价格波动 [5] - 行业与新生儿数量强相关 中国母婴市场经历四年下滑后进入深度调整期 [10] 贝因美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实现营收27.73亿元(同比+9.7%) 净利润1.03亿元(同比+116.92%) 扣非净利润7930.61万元(同比+334.44%) [6] - 毛利率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 反映成本控制与产品结构优化压力 [7] - 截至8月5日收盘股价报7.08元/股(单日-4.19%) 总市值76亿元 [8]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市场影响 - 7月28日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后母婴股集体大涨 政策预计显著提升下沉市场购买力 [10] - 现金补贴直接转化为母婴产品消费需求 奶粉等刚需品类有望受益 [10] - 政策导向明确降低生育成本 与部分企业借机涨价传闻形成反差 [3][10]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定了!一年可免多少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12:1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定了。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 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规定,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 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意见》规定,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 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的部分,幼儿园 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 以河北省秦皇岛市为例,当地公办省级示范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每人每月为400元,伙食费为每人每天16 元;同类型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由县级主管部门设定保育教育费上限,一般不超过公办园的40%,伙食费 一般与公办园相同。 实行免费学前教育后,当地就读公办园和民办园的儿童都可以免除每月400元的保育教育费,公办园儿 童只需要交伙食费,民办园儿童还需要交400元以外部分的保育教育费和伙食费。 《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不含伙食费、住 宿费、杂 ...
国家免一年幼儿园保教费,惠及千万儿童,央地财政共担
第一财经· 2025-08-05 11:51
2025年秋季起,幼儿园大班免一年保育教育费,由央地财政共同负担,降低家庭育儿成本。 国家免费学前教育新政落地。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24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33万所,在园幼儿3583.99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 园幼儿(即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283.19万人,占全国在园幼儿的91.61%。2024年全国小 学招生1616.63万人。 根据上述数据大致估算,此次新政一年惠及的儿童可能将超过1000万人。 目前幼儿园收费涵盖保教费、伙食费、活动杂费等,此次免除仅限保教费。目前各地幼儿园保教费收费 标准不一,一年几千元、上万元不等。幼儿园一般为三年制,此次免除保教费仅限学前一年,这主要是 出于财政可承受能力等考量。 财政部、教育部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根据《意见》,在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方面,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 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 除水平的部分,幼儿园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 而此次免除的学前一年保教费则由财政承担。 《意见》称,对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