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数”说我国主要畜禽种源供应有保障、风险可控 畜禽种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央视网· 2025-09-15 01:28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进展 - 国家和省级保种场区库数量分别达240个和671个 实现159个国家级保护品种活体保护全覆盖 [1] - 对61个濒危品种实施"一品一策"抢救性保护 现有种群呈恢复性增长 超半数品种濒危等级下降 6个品种脱离濒危状态 [1] 育种体系能力建设 - 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数量增至333个 通过扩大核心种群规模和提升选择强度增强种源供应韧性 [3] - 初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推动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 [7] 自主品种市场突破 - 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8% [5] - 华西牛冻精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2% [5] 种源供应保障水平 - 主要畜禽种源实现供应有保障且风险可管控 基本解决"有种可用"问题 [9] - 通过自主选育持续提升种源性能水平 保障畜牧业发展效率和竞争力 [9]
农林牧渔行业周报:政策驱动生猪产能调控,重视板块预期差-20250914
国金证券· 2025-09-14 11:57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农林牧渔行业指数本周收于3103.24点,周环比上涨4.81%,跑赢上证综指(+1.52%)和沪深300指数(+1.38%)[2] - 报告核心观点:行业景气度底部企稳,生猪养殖板块产能去化政策持续推动,头部企业成本优势显著;禽类养殖需求端有望回暖;牧业进入消费旺季,肉牛周期或启动;种植链受全球天气扰动和国内政策支撑[3][4][5][6] 行情回顾与市场表现 - 农林牧渔指数周涨幅4.81%,在申万行业中排名前三,仅次于电子(+6.15%)和房地产(+5.98%)[14][17] - 细分板块中养殖业涨幅最大(周环比+7.33%),饲料(+4.73%)和林业(+2.11%)跟涨,粮油加工(-0.10%)和农产品加工(-0.11%)小幅下跌[17] - 个股表现最佳为众兴菌业(+27.24%)、立华股份(+17.87%)和金新农(+17.24%)[14] 生猪养殖板块 - 全国商品猪价格13.34元/公斤,周环比下跌3.12%;仔猪价格25.74元/公斤,周环比下跌1.38%[23] - 生猪出栏均重128.32公斤/头,周环比增加0.09公斤/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亏损161.93元/头,自繁自养利润16.84元/头[23] - 政策端推动产能去化,环保管理加强导致部分母猪场整顿,成本较差企业已出现亏损并开始调减产能[3][23] - 头部企业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凭借成本优势有望提升市占率,行业估值处于底部区间[3][24] 禽类养殖板块 - 主产区白羽鸡均价7.02元/千克,周环比下跌2.09%;白条鸡价格14.30元/公斤,环比持平[33] - 父母代种鸡养殖利润0.50元/羽,周环比下降0.15元/羽;毛鸡养殖利润亏损0.64元/羽,周环比下降1.08元/羽[33] - 黄羽鸡价格因需求偏弱调整,但随消费回暖有望跟随猪价反弹[4][38] - 关注立华股份、圣农发展等企业,下游餐饮消费复苏或带动量价齐升[38] 牧业板块 - 山东活牛价格27.29元/公斤,周环比上涨0.33%,同比上涨10.40%;主产区原奶收购价3.03元/公斤,周环比上涨0.33%,同比下降3.50%[5][39] - 肉牛和犊牛价格上涨预示新一轮周期启动,原奶价格预计2025年下半年企稳回升[5][39] - 供给端产能收缩叠加进口减少,需求端人均消费长期提升,板块景气度稳健向上[39] 种植产业链 - 国内玉米现货价2302.86元/吨,周环比上涨0.06%;CBOT玉米期货430美分/蒲式耳,周环比上涨2.87%[44] - 小麦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价格获支撑;大豆现货价4043.68元/吨,周环比上涨0.95%[6][44] - 全球天气扰动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国内种业振兴政策持续推进,关注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6][46] 饲料与水产品 - 育肥猪配合料价格3.35元/千克,肉禽料价格3.45元/千克,周环比均持平[64] - 水产品价格总体稳定,草鱼/鲫鱼/鲤鱼/鲈鱼价格分别为22/30/20/44元/千克,鲍鱼(80元/千克)和海参(90元/千克)价格未变[64] 重点公司动态 - 立华股份8月销售肉鸡5255.49万只(同比+10.79%),销售收入13.20亿元,毛鸡销售均价11.69元/公斤[74] - 温氏股份获准注册不超过50亿元短期融资券[74]
携手八大畜牧协会庆丰收!云浮打造生猪种业“硅谷”、畜牧产业高地
南方农村报· 2025-09-12 14:35
行业活动与战略合作 - 云浮市携手广东省畜牧业八大协会举办庆丰收活动 共商生猪种业产业硅谷和畜牧产业高地建设大计[4] - 八大协会联合制定《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旨在凝聚行业共识并打造全国畜牧垂直类媒体+融合发展标杆[44][45][49] - 活动期间同步召开云浮市猪种业全产业链招商大会和猪种业高质量发展全产业链座谈会 促进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5][54][55] 生猪种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温氏集团自1998年开始种猪育种工作 在基因组选择和体细胞克隆等核心育种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14][15] - 培育的华农温氏I号猪配套系和温氏WS501猪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 填补广东省在优质瘦肉型猪配套系领域多项空白[16][17] - 云浮市联合温氏等龙头企业全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 以解决种源卡脖子难题[12][13] 畜牧产业规模与集群发展 - 2024年云浮市家禽年出栏量达2.02亿只全省第一 生猪年出栏180.16万头位居全省前列[20] - 温氏集团、海大集团、德康集团等6大企业投资云浮生猪养殖及相关产业 全市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91.6%[21][22] - 累计获认定17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 9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2][23] 区域产业模式与品牌建设 - 云安区以肉牛产业园建设为契机 形成标准化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全链条产业 实现一园带百村千户万人致富目标[24][25] - 园区与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良种繁育工程 显著提高肉牛品质并为打造云安牛区域公用品牌奠定基础[27][28][29] - 产业园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的南粤标杆[32][33]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构建 - 云浮市委市政府出台服务全省和全国的生猪种业及畜牧产业专项政策 创建全产业链承接平台并联合八大协会精准招商[60][61] - 广东省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和百千万工程 以科技兴农和良种先行为导向持续加大种业研发投入[35][36] - 八大协会启动创评广东畜牧百强企业、十强品牌和十大联农带农企业活动 并举行广东畜牧产品(云浮)电商中心揭牌仪式[68][69] 媒体赋能与市场拓展 - 广东推进媒体+畜牧行动 提升产业质量和竞争力并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基础[40][41] - 线上线下同步举办广东畜牧名品及云浮名优特色美食一条街展销品鉴活动[70][71] - 云浮着力媒体+产业文化力 形成产业影响力并促进要素聚集与产业链接[73][74]
金融赋能秋耕备耕 济南工行1亿元贷款为齐鲁秋耕备耕注入“强心剂”
齐鲁晚报· 2025-09-12 08:03
行业政策与战略定位 - 种子被定位为农业的"芯片"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石 [1] - 《全国现代种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和强化种源保障能力 [1] - 山东省及黄淮海区域被赋予生物育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 [1] 企业融资与资金用途 - 济南工行为山东某省属一级企业提供1亿元信贷资金支持 [1] - 资金用途聚焦秋耕备耕种源供应和育种科研投入 [1] - 融资形式为流动资金贷款 主要投向种苗采购关键环节 [1] 金融服务效率与条件 - 从需求对接到资金发放仅用4个工作日完成全流程 [1] - 提供优惠利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2] - 专项服务团队通过深入调研精准设计融资方案 [1] 未来合作与发展方向 - 金融机构将持续跟进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并拓展服务维度 [2] - 金融赋能将聚焦种业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领域 [2] - 金融服务目标是为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2]
华南首个小型白羽肉鸡新品种发布 有望带动产值超百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5:12
新品种核心特点 - 我国首个创新性引入黄羽肉鸡血缘培育的优质小型白羽肉鸡国家新品种[1] - 具备优质性、节粮性、创新性三大特点 肉质细嫩鲜美且风味口感与麻黄鸡相近[2] - 料重比低于同类品种0.13 每只上市肉鸡耗料量少254.8克 按年推广2亿只测算可节约饲料5.1万吨[6] 育种技术与产业价值 - 采用现场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技术 融合快大型白羽鸡、优质黄鸡和高产蛋鸡遗传性能[2] - 育种目标明确聚焦节粮、长速快、饲料转化率高及肉质风味佳等特性[3] - 淘汰鸡因种母本具黄羽特征而价值更高 显著提升养殖企业与农户收益[6] 市场地位与产业规模 - 小白鸡在生鲜鸡与预制菜光鸡市场占重要地位 2024年我国小白鸡上市量达24.8亿只 鸡肉产量占比约20%[1] - 鸡肉已成为全国第二大消费肉类 中国为全球禽类消费最多国家之一[1][5] - 新品种目标辐射带动农业产值超百亿元[7] 研发主体与政策支持 - 由南海种禽(广弘种业)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及育种专家邹燕妮等共同研发[2] - 广东省实施"粤强种芯"工程 持续加大种业基础研究与技术集成攻关投入[3] - 政府鼓励企业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和品种推广 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实力[7] 产业化推进计划 - 企业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等多元合作模式 建设高标准养殖示范基地[6] - 构建"育繁养宰加销"全产业布局 打造品牌化运营体系[6] - 通过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 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4]
实录┃“广弘3号”小白鸡新品种发布会
南方农村报· 2025-09-11 04:04
新品种核心特点 - 我国首个创新性引入黄羽肉鸡血缘培育的优质小型白羽肉鸡国家新品种 [15][40][59] - 华南地区首个小型白羽肉鸡新品种配套系 [15][40][59] - 研发培育技术获国家发明创造专利 [16][57][88] - 具有肉质风味好、节粮高效、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屠宰性能优等特点 [89][117][133] - 料重比相比同类型品种低0.13 每只上市肉鸡耗料量少254.8g [122] - 每年推广2亿只可节约饲料粮食5.1万吨 相当于节约12.7万亩耕地 [122][123] 育种研发历程 - 由南海种禽、广弘种业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培育 [17][44][45] - 创新利用快大白鸡、优质黄鸡、高产蛋鸡等育种素材 [45][50] - 采用现代家禽育种技术 经过专门化品系培育、配合力测定 初试、中试 [45][46] - 十年磨一剑 培育而成的小白鸡新品种配套系 [46][47] - 2021年9月起运用基因检测技术和现场测交技术实现育种技术攻关 [53] - 2022年10月进入中间试验阶段 2023年加强饲料转化等方面选育 [56] - 2024年3月研发培育技术获国家发明创造专利 [57] - 2025年7月31日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 [39][58] 产业化规划 - 力争实现辐射超5亿羽 带动农业产值超百亿元 [66][142] - 构建"育、繁、养、宰、加、销"全产业链发展 [65][141][230] - 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公司+规模化养殖场"、"订单养殖"等多种合作模式 [225] - 打造"广弘3号"小白鸡品牌 通过线上线下、餐饮供应链等多渠道推广 [230][231] - 优化核心育种场、祖代场、父母代种鸡场 快速提升父母代种鸡产能 [223][224] 广东省种业发展背景 - 广东省实施"粤强种芯"工程 落实种业振兴行动 [13][33][71] - 广东省畜禽种业四个关键要素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73] - 科研院校企业联合育种模式数量第一 拥有30多个畜禽种业领域科研团队 其中博士700多人 [74][75][76] - 畜禽种业头部企业数量第一 有10家(次)畜禽种业企业和2家畜牧专业化平台入选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 数量居全国首位 [79][80] - 自主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数量第一 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累计41个 [85][86] - 当家品种种源产销数量第一 种猪年均产量200多万头 黄羽肉鸡种鸡年均供应量近2500万套占全国50%以上 [92][93] 科企合作机制 - 华南农业大学与南海种禽深度融合、协同创新 [17][147] - 靶向加强技术联合攻关 如饲料转化效率、青胫问题、快慢羽分子检测等 [149] - 联合建立东源创新班研究生联合培养 定向输送博士和硕士充实企业育种团队 [152][153] - 共同承担国家省部级种业横向课题 联合组建家禽研究中心 [154]
“广弘3号”小白鸡亮相!中国首个“黄羽血缘”小白鸡破解品质难题
南方农村报· 2025-09-10 07:01
新品种发布 - 中国首个引入黄羽肉鸡血缘培育的小白鸡新品种"广弘3号"正式通过国家审定 [2][5][44] - 新品种由南海种禽(广弘种业)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培育 [31][33][38] - 研发过程应用现代家禽育种技术包括现场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 [34][35][54] 品种特性 - 品种具有优质性、节粮性和创新性三大特点 [49] - 料重比较同类品种低0.13 每只上市肉鸡耗料量少254.8克 [51][52] - 年推广2亿只可节约饲料粮食5.1万吨 [52] - 配套系种母本具有黄羽特征 淘汰鸡价值高 [56] 产业地位 - 2024年小白鸡上市量达24.8亿只 鸡肉产量占总产量约20% [29] - 中国鸡肉消费已成为第二大肉类消费品 [28][46] - 新品种填补华南地区自主创新研发小白鸡的品种空白 [43][44] 技术突破 - 应用快慢羽基因分子检测技术实现雏鸡自鉴雌雄 [53] - 应用基因组学选育突破技术瓶颈 依托云计算系统开展智能化育种 [54] - 累计实现育种数据处理超2亿条 [55] - 研发培育技术获得国家发明创造专利 [43] 发展战略 - 广东省实施"粤强种芯"工程 持续加大种业基础性研究投入 [6][7][8] - 力争实现辐射带动农业产值超百亿元 [18] - 构建"育、繁、养、宰、加、销"全产业链布局 [65] - 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建设养殖示范基地 [64]
四川省涉农重点实验室揭牌
新华财经· 2025-09-07 07:02
行业政策与战略布局 - 四川省重组四大涉农重点实验室 聚焦丘区农业节水技术 畜禽种业 果蔬园艺种质创新及粮油作物遗传改良领域[1] - 丘区农业绿色高效节水实验室设定2035年目标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至少10项 研发新装备至少10台(套) 形成区域节水模式至少3种[1] - 四川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 建成国内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 布局41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及44个国家级和省级畜禽保种场(区)[1] 资金支持与体系建设 - 四川省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乡村振兴投资引导基金 重点倾斜支持现代种业发展[1] - 初步构建"一库多圃(场、区)"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强化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基础[1] 技术研发与创新方向 - 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实验室聚焦高产潜力 品质调优 抗病耐逆及绿色安全等关键技术瓶颈[2] - 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重要性状遗传解析 育种技术与种质创新及重大品种培育与应用研究[2] 行业地位与发展意义 - 种业成为全球农业科技前沿和战略焦点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粮油产区 其生态多样性和资源优厚性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突出[2] - 推动四川及西南地区种业高质量发展 对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 产业协同与成果交流 - 活动汇聚院士专家 涉农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 围绕种业振兴和粮食安全核心议题展开交流[2] - 分享天府良种培育与产业化应用最新成果 共同探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路径[2]
四川揭牌四大省级涉农重点实验室
四川日报· 2025-09-07 01:20
行业政策与战略布局 - 四川重组并揭牌四大省级涉农重点实验室 聚焦丘区农业节水技术、畜禽种业、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及粮油作物遗传改良等领域 [1] - 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乡村振兴投资引导基金 倾斜支持现代种业发展 [2] 科研目标与技术创新 - 丘区农业绿色高效节水技术与装备实验室目标到2035年突破至少10项关键核心技术 研发至少10台新装备 开发至少2套设施农业数字孪生模型 形成至少3种区域节水模式 [1] - 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实验室将聚焦高产潜力与品质调优关键技术瓶颈 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遗传解析及育种技术创新研究 [1] 基础设施与资源体系 - 建成国内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 布局41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及44个国家级和省级畜禽保种场(区) 构建"一库多圃(场、区)"保护体系 [2] - 通过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四川种业从"规模追赶"向"质量领跑"跨越 [2]
银行要为种业振兴贡献更多金融智慧与力量
证券日报· 2025-09-06 14:48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严格品种管理推进会 强调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需认识再深化 责任再压实 力度再加大[1] - 种业振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 银行需以精准创新金融服务为种业振兴注入持久动能[1] 银行信贷支持体系 - 银行需建立全周期差异化信贷支持体系 针对研发企业高投入长周期慢回报特点推出中长期专项贷款并设置还款宽限期[1] - 针对种子生产加工企业季节性特点开发灵活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产品 通过动态授信额度保障全环节资金周转[1] - 联合地方政府推出专项信贷计划 支持种源基地基础设施升级和智能化设备引进 推动集约化标准化发展[1] 创新能力提升与资源整合 - 银行需扮演资源整合者和风险分担者角色 通过并购贷款银团贷款支持种业企业跨区域跨领域兼并重组[2] - 主动对接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种业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种业创新发展基金 聚焦生物育种基因编辑等关键技术研发[2] - 探索科研成果预授信模式 对具备产业化潜力育种成果给予提前授信加速科研成果转化[2] 融资模式创新与风险分担 - 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 建立专业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联合行业专家评估机构科学测算市场价值[3] - 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 构建银行政府保险风险共担模式降低信贷风险[3] - 推出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产业链综合服务方案 以知识产权为纽带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3] 金融服务长期战略 - 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需坚守服务三农初心 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提升专业能力[3] - 以更有力金融支持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为筑牢农业强国根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金融力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