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铁联运
icon
搜索文档
首趟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开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09:01
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 - 首趟装载78个标准集装箱、2145吨非洲进口铜精矿的专列从厦门海沧站发往龙岩蛟洋站,实现全程不换箱、不开箱的"一箱到底"模式 [1] - 该模式使海铁联运效率与成本管控水平实现"双提升",压缩货物待检和换箱时间约一周,降低货损率 [1] - "丝路海运"平台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此次创新采用中国铁路装载加固标准装箱,到港后仅查验电子锁 [1] 物流效率与成本优化 - 单箱物流成本节省约500元,运输周期缩短60%,货损率降低80% [2] - 非洲铜精矿运输时间从15天缩短至6天,总体物流成本降低10%,全年可节省百万元 [2] - 企业仅需向铁路部门一次性申报,免除多环节提交材料流程 [1] 运营模式创新 - 福州铁路物流中心针对12项客户需求定制运输方案,协调港口海关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2] - 受理时效压缩50%,实现优先配空、装车和挂运的"三优先"机制 [2] - 该模式是铁路与海关深化口岸合作、优化监管流程的创新成果,实现陆海联动 [2] 行业数据与发展规划 - 2023年1-4月福建省海铁联运集装箱量达69715标箱,同比增长14.8% [3] - 铁路部门计划联合港航管理部门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 [3] - 将继续探索高效稳定的国际物流模式,助力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 [3]
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已超100万标箱
杭州日报· 2025-05-13 02:50
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表现 - 截至5月9日长三角铁路完成海铁联运超100万标箱较去年提前9天 [1] - 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海铁联运1004万标箱同比增8%其中上海港完成351万标箱同比增逾20%创同期新高 [1] - 铁路部门通过精准开车无缝衔接装卸船期开行"满轴"列车和"双快"物流模式减少车流停留时间 [1]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 一季度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52亿元铁路水路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2%和102% [1] 物流基地与班列建设 - 合肥派河港芜湖塔桥阜阳国际物流港扬州江都铁路专用线等基地建成运营 [2] - 长三角至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线条达95条助力家电光伏五金等商品出口 [2] - 2025年二季度以来长三角主要港口海铁联运日均到发箱量超8000标箱 [2] 运输效率提升 - 铁路部门强化货运点线能力支撑保障线条兑现率促进大港海铁联运增运上量 [2] - 同步做好空箱衔接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2]
“京津冀制造”海铁联运走天下
北京晚报· 2025-05-09 08:11
京津冀铁路货运网络发展 - 京津冀地区已构建铁路货运网络,与公路、水运联动,提供灵活物流选择,促进降本增效 [1] - 中国铁路北京局开设3个物流中心和54个货运营业部,利用京广、京沪、石太等干线运输,2024年服务客户达18833家,发送货物36187.7万吨,同比增长3.4% [1] 中欧班列与中亚班列常态化运营 - 京津冀中欧、中亚班列常态化开行,运输货物从传统“老三样”(服装、家电、家具)转向“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精密仪器),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占比超50% [2] - 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数据显示,发送货物包括汽车配件、太阳能配件、炭黑等高附加值产品,吸引周边产业聚集 [2] - 天津铁路物流中心记录显示,天津生产的汽车、电器、自行车为中欧班列畅销商品 [2] - 北京首趟中欧班列于2024年4月16日从房山开出 [4] 海铁联运与港城班列 - 天津港至北京平谷开行常态化海铁联运班列,运输民生物资如面粉、食用油、调味料、饮料等 [7] - 石家庄国际陆港通过中欧班列运回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葵花籽食用油、板材、锌锭、棉纱等商品,2024年下半年回程货物激增 [7] - 河北福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5年1月订单量突破2024年全年,90%以上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运输,计划在哈萨克斯坦建厂 [7] 港城班列效率提升 - 港城班列实现天津港与石家庄等内陆城市“点到点”运输,缩短送达时间,避免货物积压 [7][8] - 邯郸钢铁厂和河北敬业集团改用港城班列运输钢卷、螺纹钢,正定至天津港全程仅16小时,解决船等货问题 [7][8] 环保与“公转铁” - 砂石骨料进京从公路转向铁路运输,接卸站点扩大至9个货场,覆盖北京市大部分区县,降低成本并减少污染 [8] - 铁路货运单批次可减少50辆柴油集卡上路,具有大运量、节能环保优势 [9] 多式联运与“一单制” - 天津港海铁联运班列压缩各环节时间,运输时限控制在24小时内 [10] - 北京铁路物流中心开行首列“一单制”列车,客户通过铁路95306平台一次委托,运输时间缩短5天,运费降低4% [11] - 多式联运一单制减少客户与多个承运人协商环节,实现全程货物追踪 [11]
今年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已突破100万标箱
快讯· 2025-05-09 03:32
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表现 - 截至5月9日长三角铁路2025年海铁联运箱数突破100万标箱较去年提前9天完成[1] - 二季度以来长三角主要港口(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日均到发箱量超8000标箱[1] - 截至5月9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海铁联运箱数100.4万标箱同比增幅8%[1] 上海港海铁联运表现 - 上海港完成海铁联运箱数35.1万标箱同比增幅逾20%创历年同期新高[1] 基础设施建设和班列情况 - 合肥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芜湖塔桥多式联运基地阜阳国际物流港扬州江都铁路专用线等基地专用线相继建成运营[1] - 长三角铁路多地至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海铁联运班列线条达95条[1] 主要运输商品 - 海铁联运助力白色家电光伏组件五金件等商品"出海"[1]
打通海上新通道!东营港一突堤10万吨级通用泊位实现首航
齐鲁晚报网· 2025-04-29 14:49
4月29日上午,由秦皇岛港出发的"鹏安"轮运载6.4万吨煤炭,稳稳停靠在东营港一突堤10万吨级通用泊位,标志着该泊位顺利实 现首航。 项目建成投用后,将通过一突堤铁路专用线、东营港疏港铁路并入区域铁路网,实现东营港区煤炭、石油焦、非金属矿石等大 宗货物的海铁联运,有效解决东营港区散杂货泊位小、物流成本高、吞吐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将进一步完善港区功能,对打造 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省会经济圈主力港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东营港在加快推进已建成码头投入运营的基础上,集中全力推进环抱港池内航道工程、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疏港 铁路一突堤铁路专用线等总投资137亿元的11大港口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可优化泊位结构,完善港区功能,满足腹地运 输需求,解决长期以来大型船舶无法进出东营港的瓶颈,能有效满足腹地内炼化企业原油进口的需要,打通疏港铁路全面运 营"最后一公里",实现公、铁、海、管多式联运的原料储存储运供应体系,巩固东营港在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的地位,成为 拉动东营地区及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大众新闻记者郝文杰) 一突堤通用泊位工程项目位于东营港一突堤西南侧,计划总投资13.9亿元,主要建设1个 ...
中马合作推动区域航运物流新发展
新华社· 2025-04-27 13:00
港口基础设施扩建 - 巴生港西港码头扩建工程将使吞吐能力从每年1400万标箱提升至2700万标箱[1] - 扩建工程包括总长4.8公里的码头建设 分两期进行 一期2026年完成 二期2028年竣工[1] - 扩建项目旨在满足未来10-15年发展需求 确保巴生港保持全球前十大贸易港口地位[1] 中企工程参与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旗下中交上航局承接巴生港扩建工程[2] - 中企在基础设施质量 项目执行效率和技术专业能力方面表现卓越[2] - 中交上航局自20世纪90年代起参与马来西亚多个港口建设与维护性疏浚工程[2] 项目合作范围 - 中交上航局当前参与项目包括巴生西港扩建 马六甲林吉港吹填工程和槟城世界城填海项目[2] - 公司还参与过关丹新港扩建疏浚 英达岛工业园区吹填和新山丽都填海等工程[2] - 中马港口联盟成员单位从2015年16个扩展至24个[3] 海铁联运发展 - 全长600多公里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正线A B段轨道于今年1月15日正式铺通[2] - 马东铁项目将连接东海岸关丹港和西海岸巴生港 改善沿线地区互联互通[2] - 中马企业成立联合运维公司推动马东铁项目高水平运营[3] 战略合作意义 - 巴生港自由贸易区与东海岸铁路项目是马来西亚打造区域物流贸易中心的核心支柱[3] - 合作重点领域包括港口建设 物流发展和数字化转型[3] - 未来合作方向涵盖绿色港口 贸易便利化 智能物流 基础设施与产业投资以及海事人才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