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

搜索文档
上海电气多维展现硬核实力,赋能新型工业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0:59
展会概况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吸引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家企业参展[1] - 展会呈现近300项全球首发及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1] - 展会主题为"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 聚焦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三大主线[3] 上海电气参展亮点 - 公司以能源 工业 驱动 基础件 医疗 环保 冷暖构成"七巧板"工业生态拼图[3] - 展示煤燃核 风光储 输配电 氢氨醇 大工业 大制造 大城市等多业务板块硬核实力[4] - 参展关键词包括自主化 首台套 全球合作 联合创新 全球领先[4] 绿色能源布局 - 公司提供绿电制氢 氢氨融合到甲醇合成的全链条解决方案[6] - 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为国内首个规模化商业运行的绿色甲醇项目[6] - 该项目通过欧盟ISCC全流程认证 集成纯氧加压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等自主研发核心技术[6] - 绿色燃料业务涵盖电解水制氢 绿色甲醇 绿氨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应用规划[7]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 面向大制造领域提供从工业厂房设计到工业母机 智能机器人到自动化装备产线的系统解决方案[8] - 面向大工业领域为石油化工 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提供系统设计到工业驱动的解决方案[8] - 面向大城市领域提供智慧楼宇到冷暖关联的零碳产业园区集成化装备解决方案[8] 机器人技术突破 - 展出"灵螣"管内作业特种机器人 "灵航"巡检机器人等多款智能人形机器人[8] - 实现从机器人本体应用到关键零部件研制及核心加工装备的全产业链布局[8] - 高精度磨削中心加工精度达纳米级 适用于航空发动机和机器人关节零件加工[9] 行业发展趋势 - 工博会成为观察中国及全球工业发展脉动的重要窗口[1] - 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3]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大技术动力[7]
黑龙江:前8个月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47.4%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9:31
黑龙江:前8个月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47.4%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继续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奋战四季度,全力打好重点产业项目 建设"秋季大会战",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业振兴发展目标任务。(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网哈尔滨9月25日电(记者 姜辉)25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今年1月至8月,黑 龙江省装备工业同比增长14.7%,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全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国7.3个百分点;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强劲势头,同比增 长39.8%。 此外,工业技改投资持续保持高速增长。1月至8月,黑龙江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47.4%,高于 全国45.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3.9%,高于全国43.4个百分点。 ...
宇环数控跌2.11%,成交额6227.8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5:3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5日盘中下跌2.11%至23.22元/股 成交额6227.88万元 换手率2.50% 总市值36.1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15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5.20%(946.60万元) 卖出占比15.07%(938.45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3.6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5.22%/1.75%/14.22% [1]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4月9日净买入3631.84万元 买入总额1.07亿元(占比26.94%) 卖出总额7102.67万元(占比17.82%) [1]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4亿元 同比增长11.74% 归母净利润264.88万元 同比下滑53.5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数控研磨抛光机47.24% 数控磨床23.78% 拉床13.48% 配件及其他12.55% 智能装备2.95%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7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6647.60万元 [3] 公司基础信息 -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制造产业基地 成立于2004年8月4日 2017年10月13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数控磨削设备及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 概念板块包括新型工业化、比亚迪概念、工业母机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9日股东户数1.93万户 较上期减少10.06% 人均流通股5468股 较上期增加11.19% [2]
中国电气化率已高于欧美,粤港澳大湾区居全国首位
第一财经· 2025-09-25 03:48
较高的电气化率反映出我国电力供给不断增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 杨昆表示,随着绿色电气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预计今年年底我国将以超过20%的新能源电量占比,拉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以上,预 计到206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较2020年实现翻番,电气化率将超过65%,终端用能实现高度电气化。 《报告》提出,我国工业领域电气化率稳中有升,2024年达到约27.7%,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电气化率约 18.4%,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电气化率约64.7%,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合计电气化率约 46.0%,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二级巡视员朱璋表示,推动电气化的发展,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双碳"目标路线的关键路径,对于提升工业本质 安全,培育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 2024年我国电气化率约28.8%,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中国电气化率已经高于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到2030年,全国电气化率预计将达到 35%左右,超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8到10个百分点。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编制的《中国电气化年度发展报告20 ...
凯中精密涨2.16%,成交额8506.1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3.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3: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16%至17.01元/股 成交额8506.19万元 换手率2.31% 总市值55.8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3.87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3.40%卖出占比1.68% 大单买入占比16.90%卖出占比18.2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2.9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0.25%/1.81%/22.5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54万户 较上期增加12.96% 人均流通股6182股减少11.47% [2] - 南方高端装备混合A持股234.15万股 较上期减少21.93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4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28亿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30亿元 同比下降7.50%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增长46.32% [2] 主营业务构成 - 汽车电机换向器及精密零组件占比52.29% 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占比28.48% [1] - 通信及消费领域产品占比9.17% 其他业务占比10.07% [1] 公司基础信息 - 2009年5月成立 2016年11月A股上市 注册于深圳坪山区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机Ⅱ-电机Ⅲ [1]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 汽车热管理 粤港澳 新型工业化 汽车轻量化 [1]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工博会为世界提供工业转型升级的中国方案|聚焦2025工博会
华夏时报· 2025-09-24 10:18
9月23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入口人头攒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下称"工博会")在这里 隆重举行。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本届工博会紧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主线,不 仅是对全球工业发展趋势的精准预判,更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企 业在此共享技术成果、共探发展路径。 从规模来看,本届工博会创下历史新高——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相当于42个标准足球场,现场将集 中发布数千项新产品、新技术,涵盖从基础零部件到高端智能装备、从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到未来工业创 新应用的全产业链,全方位展现中国工业的创新活力与全球吸引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十四五"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工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主阵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牢牢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 体系,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力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全面 构建互利共赢产业生态,不断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三大特展亮王牌,工业创 ...
中国光大银行推出支持新型工业化金融服务方案,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新华财经· 2025-09-24 09:18
政策背景与战略响应 - 七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以推进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1] - 公司推出支持新型工业化金融服务方案包含40项具体工作举措[1] 信贷与供应链支持措施 - 细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行业授信政策[2] - 启动百链千户供应链专项行动计划新增百条供应链加强产业链韧性[2] - 制定总分两级对接国家级产业基金及国家制造业创新平台工作机制[2] 产业分类金融服务体系 - 建立设备更新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与监测机制支持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3] - 通过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拓展新兴产业融资渠道[3] - 运用红星计划及碳减排工具支持企业绿色转型[3] - 通过并购、融资租赁和资产证券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3] 资源协同与区域布局优化 - 通过分行联合贷款服务跨区域产业转移企业[4] - 开展百群大战集群服务活动打造特色化集群金融方案[4] - 升级阳光e秒汇跨境资金调拨功能丰富资金池应用场景[4] 业务成效与数据表现 - 制造业贷款余额达636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414亿元[4] - 通过专项信贷计划和考核激励持续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4]
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发布
证券日报· 2025-09-24 08:38
原标题: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发布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以下简称《指 引》)。《指引》引导工业园区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发展,加快提质增效升级,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 工业园区正面临内部改革深化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要求也对工业 园区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指引》为工业园区从"量的快速增长"迈向"质的有效提升"提供了行动指 南,将切实促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产学研联合 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指引》充分考虑与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工作的有效衔接,提出了七个方面发展导向。 一是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壮大新赛道新动能,着力打造特色突出、优 势明显、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原则上不宜超过3个主导产业;二是完善园区空间治 理。推动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园区空间布局,探索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工业上楼"等方式,拓展产业 发展空间;三是培优园区企业主体。 ...
中国光大银行推出支持新型工业化金融服务方案
江南时报· 2025-09-24 07:07
政策背景与战略响应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 [1] - 光大银行推出支持新型工业化金融服务方案 包含40项具体工作举措 [1] 信贷与供应链支持措施 - 细化集成电路 工业母机 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和产业链的行业授信政策 [2] - 启动"百链千户"供应链专项服务行动 计划新增百条供应链 [2] - 加强对重要矿产增储上产的定制化金融服务 [2] 产业分类金融服务体系 - 建立设备更新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与监测跟踪保障机制 [3] - 加大对传统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3] - 通过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丰富新兴产业融资渠道 [3] - 运用"红星计划"和碳减排支持工具推进企业绿色转型 [3] - 通过并购 融资租赁和资产证券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3] 资源协同与区域布局优化 - 通过分行联合贷款服务跨区域产业转移需求企业 [4] - 开展产业集群"百群大战"服务拓展活动 打造特色化集群金融服务方案 [4] - 升级"阳光e秒汇"跨境资金调拨功能 丰富资金池应用场景 [4] 业务成效与数据表现 - 制造业贷款余额达6366亿元 较年初增加414亿元 [4] - 通过单列信贷计划 精准服务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机制持续加大贷款投放 [4]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创新企业家座谈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5:06
人民财讯9月24日电,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创新企业家座谈会。会 上,来自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等领域的8家企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介绍企业及所在行 业发展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政策举措建议。李乐成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企业家队 伍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 本遵循。广大企业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 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争做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业创新、服务社会的 典范,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多作贡献。要坚守主业、做强实业,突出价值 创造,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 争力。要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在原创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方面 实现更多领先突破,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排头兵。要坚守初心、服务社会,积极培 育优秀企业文化,持续强化行业自律,抵制非理性竞争,主动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统筹有序 推进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