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泽璟制药公布国际专利申请:“包含LRRC15抗原结合结构域的多特异性抗体”
搜狐财经· 2025-08-08 21:17
专利申请 - 公司公布了一项国际专利申请,专利名为"包含LRRC15抗原结合结构域的多特异性抗体",专利申请号为PCT/CN2025/075637,国际公布日为2025年8月7日 [1] 研发投入与专利数量 - 今年以来公司已公布的国际专利申请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0% [2] - 2024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3.88亿元,同比减少21.83% [2]
九典制药预计2025年营收最高增20% 朱志宏带头建近500人研发技术团队
长江商报· 2025-08-08 00:05
业绩增长 - 2025年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0%—20%,扣非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0%—20%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31亿元,同比增长8.85%,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长39.13%,扣非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39.68% [4]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6亿元,同比增长17.79%,扣非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6.54% [5] - 2020年起连续5年增长,5年间营业收入增长约2.2倍,净利润增长约8.3倍,扣非净利润增长约9.2倍 [8] - 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将首次突破30亿元,扣非净利润将首次超过5亿元 [6] 研发投入 - 研发与营收占比连续多年稳定在10%以上 [2]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达492人,同比增长4.9%,占员工总数的22.15% [3][9] - 研发团队拥有高级技术人员3人,中级技术人员106人,研发实验室面积逾2000平方米 [10] - 在研项目31个(原料药14个、辅料17个),重点推进抗肿瘤、糖尿病等前沿领域品种 [10]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达6310.64万元,同比增长54.19% [11] - 拥有专利144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8项 [10] 产品与业务 - 产品涵盖抗炎镇痛、抗感染药、抗过敏药、消化系统药、心脑血管药、妇科药、补益类等领域 [4] - 主导产品包括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泮托拉唑钠肠溶片、酮洛芬凝胶贴膏、帕拉米韦等制剂及原料药 [4] - 拥有5个外用制剂药品注册证书,在研外用制剂产品超20个,其中申报生产5个 [10] 公司治理与股东活动 - 实际控制人朱志宏自公司创立即为研发带头人,建立了一支以博士、硕士、海外归国人才为主体的研发团队 [2][9] - 朱志宏2025年1月20日至1月21日累计增持120万股,增持总金额1889.25万元,占公司总股本的0.24% [1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618.08万股,占总股本的1.24%,成交总金额1亿元 [14] 分红情况 - 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9次,累计分红金额4.63亿元 [15] - 2024年度和2025年度分红金额分别为1.11亿元和1.54亿元,连续两年超过亿元 [15]
下一个青蒿素在哪里
人民日报· 2025-07-31 22:22
《双药记》:梁贵柏著;译林出版社出版。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是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寄生虫感染。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我国消 除疟疾。疟疾作为一种疾病,看似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回顾全球文明史可发现,因疟疾而丧生的人不计 其数,是对人类来说最致命的疾病之一。 梁贵柏《双药记》一书,正是以人类与疟疾的斗争为主线,以奎宁和青蒿素两种药物的成药历程为重 点,回顾中国和西方医学的交流与互鉴,讲述世界制药史上的诸多精彩时刻。《双药记》的主角奎宁和 青蒿素是西方和中国各自探索抗疟药物的现代成果,奎宁是原产于南美洲的金鸡纳树的树皮提取物,而 青蒿素来自中国中药典籍中记载的青蒿。两种药物生于不同土壤,经历了不同命运。 17世纪,西班牙驻秘鲁总督的夫人患上了严重的冷热病,诸药无效,直到照顾她的一位姑娘在请教老家 的药师之后,找来一种树皮粉让其调服,最终治愈。1677年,这种树皮被以"秘鲁树皮"之名收入伦敦药 典。树皮粉对疟疾的治愈率并不高,后经调配,才发挥了稳定疗效。调配后的金鸡纳树皮粉在欧洲乃至 全世界都成了治疗疟疾的首选,甚至还救了身染疟疾的康熙。1820年,法国化学家发现了金鸡纳树皮中 的有效成分——奎宁。后来,历 ...
开源证券给予药明康德买入评级:2025H1业绩超预期,TIDES业务强劲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8:1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 [2] - TIDES业务增速强劲打开成长空间 [2] 业务发展 - 小分子D&M管线持续扩张 [2] - TIDES业务强劲增长 [2] - 临床业务稳健发展 [2] - 着力搭建新分子种类相关生物学平台 [2]
阿斯利康上半年中国区收入35.15亿美元 将扩大在华布局
格隆汇APP· 2025-07-29 10:37
"我们看好中国创新潜力,继续扩大在华研发布局。"阿斯利康方面披露,3月,公司宣布了一笔25亿美 元的在华投资计划,其中包括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目前,阿斯利康全球六大战略研发 中心已有两个落户中国。 分地区来看,上半年,阿斯利康美国市场收入1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2%,新兴市场收入76.97亿美 元,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区收入35.15亿美元,同比增长5%,占全球收入的12%以上。 格隆汇7月29日|阿斯利康(AZN.US)今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实现总营收280.45亿美元,同比增长 11%,其中产品收入27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1%。 ...
鲁南制药:多项单品全球产销第一
齐鲁晚报网· 2025-07-23 10:40
公司核心优势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山东医药产业高地代表品牌 以创新活力和卓越品质成为山东好品牌旗帜 [1] - 公司72个制剂在129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实现全球市场布局 [1][12] - 克拉维酸钾年产能达1500吨 占全球用量近三分之一 产能位居世界第一 [2] - 米格列醇原料药产能居世界第一 在日本市场占据70%份额 [4] - 全球每卖出6瓶吸入用七氟烷就有1瓶产自该公司 [4] - 公司为全球超大奥利司他原料生产基地 [4] - 荣登2025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排行榜第13位 [5] 研发创新投入与成果 -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00亿元 [4] - 组建专门研究团队持续服务克拉维酸钾药物 已取得40次研发突破 [2] - 最近一次生产工艺优化每年节省约400万元成本 [2] - 投入大量资源打造5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创新研发平台 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5] - 研发平台覆盖化学药 中药 生物药三大领域 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紧密合作 [5] - 新产品投产进入爆发期 今年预计有四五十个产品批产 [5] - 四十几款创新药处于临床阶段 其中二十几款已进入一二三期临床 [5] 生物药领域突破 - 益立达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 为山东首个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的生物类似药 [6] - 利妥昔项目投入5000万元购买细胞培养设备 摆脱对进口培养基依赖 [8] - 历经上千次失败优化细胞培养条件 确定培养基精确配比方案并降低成本 [8] 国际化发展 - 国际业务销售额从2014年2亿元跃升至2024年20亿元 实现十倍增长 [12] - 制剂产品附加值较原料药出口提升5至7倍 [11] - 七氟烷制剂生产线同时通过美国FDA认证和欧盟GMP认证 [11] - 原料药产品通过欧洲CEP认证和美国FDA技术审核 [11] - 与全球2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12] - 借助一带一路机遇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 [12] - 在亚洲 非洲 东欧等新兴市场实现商业覆盖 并计划在非洲建设生产基地 [12] 产业链建设 - 实现从药品生产向全产业链转型 [6] - 推动proteinA亲和填料国产化替代 价格从18万元每升降至6万元每升 [8] - 临沂现代医药产业形成原料供应至流通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9] - 聚焦现代中药 化学制药 生物制药 高端医疗器械四大核心领域和15个细分赛道 [9] - 通过链主企业画像引链和薄弱领域填空补链策略完善产业生态 [9]
百诚医药净利预降100%或靠补助盈利 股价破发近三年楼金芳拟最高增持1亿
长江商报· 2025-07-16 23:3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0元至600万元,同比下降95.53%至100%,扣非净利润亏损900万元至1500万元,同比下降107.31%至112.18% [1][3] - 2024年修正后业绩由盈转亏,实现营业收入8.02亿元(同比下降21.18%),净利润-5274.28万元(同比下降119.39%),扣非净利润-7263.18万元(同比下降128.07%)[5] - 2023年营业收入10.17亿元(同比增长67.51%),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0.07%),扣非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52.48%)[3] - 2024年业绩预告曾预计净利润4500万元至6500万元(同比下降83.45%至76.10%),扣非净利润2610万元至3910万元(同比下降89.91%至84.89%)[4] 业绩变动原因 - 2025年二季度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收入环比增加,成本费用管控实现扭亏为盈 [3] - 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因仿制药业务受集采、MAH制度影响,战略转型导致自持权益产品占比增加,商业化生产未放量且产线折旧成本高,创新药研发投入加大 [4][5] - 业绩修正原因包括冲减存在终止履约迹象的研发项目收入0.4亿元 [5]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66亿元(+104.68%)、2.41亿元(+45.13%)、3.18亿元(+32.06%)[6]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5446.62万元(同比下降16.56%)[7] - 截至2024年底研发人员1247人(同比下降0.16%),其中本科588人(-2.16%)、硕士387人(-0.78%),本科以下学历占比21.81% [9][10] 销售费用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分别为784.21万元(+16.90%)、965.20万元(+23.08%)、1496.16万元(+55.01%)[7]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259.01万元(同比增长75.90%)[8] 股价与股东动向 - 2022年10月至今股价持续破发(发行价79.60元/股)[2][11][12] - 控股股东楼金芳计划增持5000万元至1亿元(占总股本≤2%),增持前合计持股35.44% [12] - 增持计划公布后股价震荡上涨 [2][13]
北大医药遭近百人持续冲击+围堵 呼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14:11
公司经营事件 - 公司及大股东西南合成医药集团近百名离退休人员持续冲击围堵经营办公场所,干扰行政办公秩序[1] - 事件起因于住房问题及离退休福利待遇等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公司行政人员无法正常上下班[1] - 公司表示事件未影响生产经营秩序,对经营业绩影响有限[1] - 公司正协调有关方面采取措施降低影响,支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包括化学药品制剂研发生产销售、医药流通及医疗服务[2] - 研发体系涵盖抗感染类、镇痛类、精神类等领域,拥有10000平方米小试中试基地[2] - 制剂产品覆盖抗感染类、镇痛类等五大类别,营销网络覆盖全国[2] - 通过北医医药、武汉叶开泰子公司开展药品器械分销零售等流通业务[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下降6.1%,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大增211.1%[2] - 业绩增长主因医药工业板块产品结构优化及流通板块供应链收入提升[2] 人事变动 - 董事兼总裁袁平东因个人原因辞职,其2016年任职后推动公司利润创历史新高[3] - 公司2024年末在职员工772人,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3]
皓元医药: 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20:16
主营业务分析 - 2024年公司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25,367.38万元,其中前端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收入149,906.68万元(同比增长32.41%),后端原料药和中间体开发业务收入75,460.71万元(同比增长2.49%)[1] - 分子砌块业务收入41,685.50万元(同比增长35.69%),工具化合物业务收入108,221.17万元(同比增长31.19%),毛利率分别达到58.81%和76.99%[6][12] - 境外业务收入86,198.71万元(同比增长24.66%),毛利率63.07%;境内业务收入139,168.68万元(同比增长18.25%),毛利率38.82%[21] 业务板块划分 - 前端业务包括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主要在药物发现阶段提供毫克到千克级产品;后端业务包括仿制药和创新药的原料药和中间体开发,提供千克至十吨级产品[3] - 分子砌块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一般不具备生物活性;工具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涵盖大部分信号通路和靶标[3] - 四个业务板块通过药物研发阶段(发现阶段vs临床至上市阶段)和产品量级(毫克级vs吨级)进行区分[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生命科学试剂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665亿美元(CAGR 4.6%),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000亿元[6] - 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2,459亿美元(CAGR 5.8%),中国原料药出口向特色原料药等高端产品转化[7] - 全球CDMO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243亿美元(CAGR 18.5%),2030年达2,310亿美元[9]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116,255.08万元,占流动资产36.62%,存货跌价准备余额29,194.18万元(计提比例20.07%)[33] - 分子砌块存货55,103.45万元(周转天数593.78天),工具化合物存货37,303.38万元(周转天数272.62天)[36] - 存货增长主要系战略性备货,2024年分子砌块存货增速降至4.55%,工具化合物存货增速40.42%[38] 同行业对比 - 分子砌块业务收入增幅高于可比公司毕得医药,主要因境内外市场推广效果显著[10] - 工具化合物业务收入规模、增幅及毛利率均优于可比公司药石科技,国际竞争优势明显[12] - 仿制药业务毛利率下降趋势与九洲药业自主生产产品一致,主要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15]
金石亚药(300434) - 2025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09:36
研发进展 - 坚持自主与合作研发结合战略,加强中长期规划 [1] - 2024 年“快克清”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上市,萘普生钠胶囊、盐酸阿莫罗芬搽剂获重新上市许可 [1] 营销成就 - 构建全渠道营销体系,线下核心渠道有 3000 余家连锁药店,合作连锁门店约 240,000 家,合作单体药店和第三终端 38,000 余家,覆盖全国 90%以上地市、70%以上区县 [2] - 推进线下终端 O2O 业务,强化线上与电商平台合作 [2] 经营目标 - 贯彻中长期战略规划,以“三维一体”运营体系为抓手,构建“OTC+处方药+中药+大健康”四轮驱动增长模式 [2][4] 市场地位 - “快克感冒药”2021 - 2023 年连续三年在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综合统计排名(化学药)“感冒类”中位列第一 [3] - 2024 年公司位列 2023 年度中国化药企业 TOP100 排行榜,“快克”“小快克”荣登“2024 健康产业品牌榜”,“小快克”获妈妈网“宝宝大健康·年度口碑王”称号 [3] 经营情况 - 2024 年医药板块营收 9.15 亿元,占总收入 82.96% [3] - 大、小快克营收 6.12 亿元,占比 55.49%;保健品及食品业务营收 3,909.99 万元,占比 3.55%;批发零售药品及其他医药产品营收 2.62 亿元,占比 23.75% [3] - 感冒、流感药物类占营收比例约 56% [4] - 多潘立酮片中标集采,2024 年占营收比例约 1.2% [4] 其他情况 - 暂无回购股票计划 [4] - 产品围绕快克、小快克等品牌,有近百个品种,用于多种疾病 [4] - 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5] - 流感季积极进行全渠道布局,合理安排产能 [5] - 中药业务开发“快克本草”系列,研发上市“续断壮骨胶囊”,储备中药管线 [5] - 处方药聚焦消炎、镇痛品类,“快克清”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丰富感冒药处方药矩阵 [6] - 产品用于城市地下管网建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