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

搜索文档
中国海防(600764):水下听风,智领深蓝
长江证券· 2025-05-31 08: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顶层政策持续加码水下攻防、深海科技,水下有望成为下一阶段重点投入方向 [3][8] - 水声技术是装备实现水下探测、通信、导航和对抗的共性技术,水声电子装备应用广泛,伴随我国海洋装备加速建设,叠加维修替换需求,有望步入高景气周期 [3][9] - 中国海防为中船集团旗下水声电子防务装备龙头,具备水声装备全产业链能力,在多个细分方向处于国内垄断或领先地位,核心受益于海洋装备建设,未来有望乘专业化整合之风打造电子信息旗舰平台 [3][10] 各部分总结 背靠中船集团深耕海洋防务电子,聚焦兴装强军经营改善可期 - 公司是中船集团电子信息产业板块上市公司,旗下拥有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定位中船电子信息产业化平台,立足水声电子军民一体化发展 [21] - 受需求节奏及产品价格影响,公司2022 - 2024年营收业绩波动,2025Q1已有改善迹象;产品价格调整致毛利率降低,叠加研发等费用偏刚性,净利率短期承压,2025一季度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公司持续推动精益管理提质增效,保持高研发投入,稳步推进募投项目,多个项目预计2025 - 2026年投入使用 [29][31][34] 政策加码海洋强国战略筑梦深蓝,无人化智能化装备建设加速 - 水下攻防方面,大国博弈制海重要性凸显,美国海军“重回制海”战略牵引军费占比回升,水下装备为核心布局点;水下战场特点对装备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水下攻防突出体系化、综合化作战 [39][44][46] - 深海科技方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其定位为新兴产业,排序仅次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或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深海科技涵盖多领域,发展有助于保障我国资源与能源安全 [50][52][56] - UUV、海底观测网、深海空间站等新兴装备涌现,UUV自主性强,海底观测网可实现对目标海域的全天候广范围高精度覆盖,深海空间站可支持深海综合实验与资源开发 [61][64][68] 水声电子:感知通信核心分系统,新兴装备建设牵引广阔空间 - 水声技术是水下装备实现探测、通信、导航和对抗的底层共性技术,声呐等水声设备品类丰富,静音技术发展牵引水声技术迭代演进 [69][74][76] - 水声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舰艇、UUV、海底观测网等海洋装备,美军核潜艇单艇水声电子设备配套价值量高于水面舰艇,UUV结合不同任务需求配备多种声呐,光纤水听器是水下半永久监测设施的核心部分 [82][85][90] - 我国大型主战舰艇建设将带来大量水声设备需求,基于三大典型作战需求测算,未来UUV市场空间广阔,声呐等水声电子设备维修替换需求牵引后市场空间广阔 [95][100][103] 水声电子防务龙头资产稀缺,深化国改打造电子信息旗舰平台 - 水声电子赛道技术经验壁垒高,我国水声电子装备产业格局清晰,中船集团产业链布局完善,中国海防是少数具备水声装备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在多个细分方向市场份额领先 [108][112][114] - 公司在轴角转换器等运动控制类、卫星通导多个细分领域、特种电源产品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掌握多项核心技术,产业化能力突出 [119][122][126] - 公司控股股东中船集团为全球第一大造船集团,持续深化改革,公司作为集团电子信息板块资本运作平台,有望深度受益专业化整合 [131]
中国海防:水下听风,智领深蓝-20250531
长江证券· 2025-05-31 00: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首次)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顶层政策持续加码水下攻防、深海科技,水下有望成为下一阶段重点投入方向 [3][7] - 基于声波的水声技术是装备实现水下探测、通信、导航和对抗的共性技术,伴随我国海洋装备加速建设,叠加维修替换需求,水声电子装备有望步入高景气周期 [3][8] - 中国海防为中船集团旗下水声电子防务装备龙头,是国内少数具备水声装备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在多个细分方向处于国内垄断或领先地位,核心受益于海洋装备建设 [3][9] - 公司作为中船集团电子信息板块资本运作平台,未来有望乘专业化整合之风打造电子信息旗舰平台 [3][9] 各部分总结 背靠中船集团深耕海洋防务电子,聚焦兴装强军经营改善可期 - 公司是中船集团电子信息产业板块上市公司,旗下拥有多家“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实力领先,是多个平台,拥有多家子(孙)公司 [19] - 公司布局电子防务装备与民用电子信息产业军民两翼协同发展,水声电子防务装备为核心优势主业,各业务有代表性产品 [24][25] - 受需求节奏及产品价格影响公司2022 - 2024年营收业绩波动,2025Q1已有改善迹象,分业务营收增速有差异 [30] - 产品价格调整导致公司毛利率有所降低,叠加研发费用等偏刚性,净利率短期承压,2025一季度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32] - 近年来公司持续推动精益管理提质增效,保持高研发投入夯实核心竞争力与成长动能 [35] - 公司稳步推进募投项目,多个项目预计2025 - 2026年投入使用满足未来需求释放所需 [38] 政策加码海洋强国战略筑梦深蓝,无人化智能化装备建设加速 水下攻防:大国博弈时代重要凸显,体系化发展卫守水下国门 - 大国博弈制海重要性凸显,“重回制海”战略牵引美国海军军费占比回升,水下装备为核心布局点 [41] - 相比陆地和空中战场,水下战场具有结构多维、空间广阔、态势感知难度大等特点,对装备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45] - 水下攻防突出体系化、综合化作战,将多种武器装备通过信息网络有机融合实现多重作战功能任务,UUV在水下攻防体系中起关键作用 [47] 深海科技: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从科研探索到产业化提速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将其定位为新兴产业,排序仅次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或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52] - 深海科技涵盖多个领域,发展深海科技有助于保障我国资源与能源安全,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54][59] UUV、海底观测网、深海空间站等新兴装备涌现支撑应用落地 - UUV是一种可长时间在水下工作的无人智能化装备,突出特点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63] - 海底观测网是深海观测半永久性设施,可实现对目标海域的全天候广范围高精度覆盖,我国已建成部分试验系统并正在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67] - 深海空间站是可长期驻留海底的科研平台,2025年2月28日,“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启动建设 [71] 水声电子:感知通信核心分系统,新兴装备建设牵引广阔空间 水声技术是实现水下探测、通信、导航和对抗的底层共性技术 - 水下信息传播特点决定水声技术是水下装备实现探测、通信、导航和对抗的底层共性技术,在国防领域应用场景多样 [72] - 声呐等水声设备是水声技术的具象化体现,历经百余年已形成丰富品类可完成多种任务所需 [76] - 静音技术发展牵引水声技术迭代演进,现代声呐等水声设备向低频、大功率、大基阵发展 [78] 水声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舰艇、UUV、海底观测网等海洋装备 - 声呐等水声电子设备在传统水面舰艇及潜艇上均有大量应用,承担多种作战任务 [81] - 美军核潜艇单艇水声电子设备配套价值量高达上亿美元,显著高于水面舰艇 [84] - UUV作战任务多样,单台UUV结合不同任务需求同时配备多种声呐 [88] - 光纤水听器适合大规模组阵,是水下半永久监测设施的核心部分 [90] 装备建设带动水声电子景气上行,消耗品属性创造广阔后市场 - 我国大型主战舰艇加快建设,2020年至2040年或净增加94艘,水声设备需求旺盛 [96] - 基于三大典型作战需求测算,未来UUV市场空间广阔将带动大量水声电子设备需求 [98] - 声呐等水声电子设备工作环境恶劣,换能器等部件需定期维修替换牵引后市场空间广阔 [106] 水声电子防务龙头资产稀缺,深化国改打造电子信息旗舰平台 水声电子赛道技术经验壁垒高,公司为少数具备全产业链能力 - 相比于传统电磁波技术,水声技术难点多、经验科学性质明显,需要大量时间与资源投入 [9][111] - 我国水声电子装备产业格局清晰,中船集团产业链布局完善为国内水声电子的主力军 [117] - 中国海防是国内少数具备水声装备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在多个细分方向市场份额领先 [119] 特装电子与水声电子协同性强,公司在多个细分品类技术领先 - 公司在轴角转换器等运动控制类市场份额领先,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自主可控 [123] - 公司在卫星通导多个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掌握多项核心技术产业化能力突出 [126] - 公司特种电源产品品类丰富下游应用广泛,是国内高端电源产品核心供应商之一 [130] 中船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整合,公司为上市平台有望深度受益 - 公司控股股东中船集团为全球第一大造船集团,持续深化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 [134]
两会“爆款”主题面面观之6G主题推荐
华福证券· 2025-05-29 06:31
报告核心观点 通过优先选择首提主题、通过2025年一季报“考验”、当年具备业绩支撑、最好有业绩持续增长的预期支撑四个维度筛选两会主题,建议重点关注6G主题,深海科技、具身智能、AI手机、AIPC、人形机器人满足前三条筛选条件也可关注 [3][5][31]。 各部分总结 估值并非制约主题后续上涨因素 - 筛选(T+60,T+90)、(T+90,T+180)获区间超额收益的主题,发现超额收益率与T+60、T+90当天所处近三年估值分位数呈正相关 [13] - T+60、T+90、T+180的预测PE两两作差表示的动态估值扩张幅度,也与超额收益率呈正相关 [13] - 两会当年下半年,估值并非制约主题上涨因素,主题可通过动态估值扩张获超额收益 [13] 对业绩增速的预期可能是支持动态估值扩张的重要因素 - 以两会次年归母净利润增速 - 两会当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之差,与(T+60,T+90)、(T+90,T+180)的区间动态估值扩张幅度、超额收益率均呈正相关 [21] - 两会后期,对主题业绩增速的预期支撑其动态估值扩张,使其突破估值分位数制约获超额收益 [21] 定量维度筛选主题 - 筛选维度:优先选择首提主题;通过2025年一季报“考验”;当年具备业绩支撑;最好有业绩持续增长的预期支撑 [3][26][27] - 建议重点关注6G主题,深海科技、具身智能、AI手机、AIPC、人形机器人满足前三条筛选条件可关注 [3][31] 6G主题推荐: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2025年为标准制定元年 6G泛在物联,塑造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 6G愿景包括高速率与低时延、大规模物联网连接等,促进万物智联,连接对象包括智能体 [36] - 与5G相比,6G性能设计目标全方位跃升,将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到2040年终端数量达1216亿台,月均流量58550亿GB [39] - 6G产业链涵盖上中下游,下游应用广泛,卫星互联网是实现6G空天地一体化重要技术,商业化提速 [39][42][43] - 国内手机直连卫星通信业务迈入大众消费市场,海外出海合作持续开展 [47] - 6G通信网络为低空经济提供保障基础,5G - A/6G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北斗短报文服务可扩大通信范围、提升可靠性 [50] 我国6G发展进度时间明确,产业催化众多 - 2025年为6G标准制定元年,有望2029年以后进入商业化阶段,6月将启动6G技术标准研究 [53] - 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6G产业发展,2024年以来产业层面事件催化众多 [57]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6G主题,深海科技、具身智能、AI手机、AIPC、人形机器人满足前三条筛选条件可关注 [5][59] - 关注方向:构建6G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卫星互联网;上游核心技术环节;中游三大运营商;与前沿应用方向交叉环节 [5][59]
中银晨会聚焦-20250529
中银国际· 2025-05-29 05:06
核心观点 - 基于XGBoost模型构建AI行业配置系统实现月度行业配置输出,看好海油发展“油气+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及深海科技前景 [2][5][9] 5月金股组合 - 包含顺丰控股、极兔速递 - W、皇马科技等十只股票 [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339.93,跌0.02%;深证成指收盘价10003.27,跌0.26%;沪深300收盘价3836.24,跌0.08%;中小100收盘价6248.77,跌0.54%;创业板指收盘价1985.38,跌0.31% [3]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纺织服饰涨1.17%、环保涨0.89%、煤炭涨0.74%、交通运输涨0.71%、通信涨0.62%;基础化工跌0.79%、农林牧渔跌0.78%、国防军工跌0.72%、汽车跌0.72%、房地产跌0.68% [4] 策略研究 - 市场轮动加速促使行业配置模型升级,基于XGBoost模型和“周期 - 信号 - 动量”框架构建行业配置系统 [5] - “周期 - 信号 - 动量”框架周期定风格、信号找行业、动量辅助择时,不同行业有相关宏观或中观信号 [6][7] - 选取2006年1月至2025年3月数据,纳入15个核心因子,采用8年滚动训练 + 逐月预测方式建模;2014年1月 - 2025年3月,AI模型筛选Top3行业累积收益率122.31%,5月输出TOP10行业分布在消费、红利风格 [8] 石油石化(海油发展) - 海油发展是海洋能源综合服务商,通过数字化升级等推动业绩增长,看好其“油气+新能源”战略及深海科技前景 [9] - 2016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93.76亿元增至525.17亿元,复合增长率13.27%,归母净利润从6.22亿元增至36.56亿元,复合增长率24.78%;2025年一季度营收100.74亿元,同比增9.42%,归母净利润5.94亿元,同比增18.48% [10] - 国内油气自给率亟需提升,海洋油气是重要力量,全球海洋油服市场规模稳步提升,行业技术进步、数字化深化,企业有望受益 [11] - 公司以油气田增储上产业务为核心,绿色低碳数字化业务为方向,三大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12] - 公司油气与新能源业务融合,前瞻布局深海科技,成长空间广阔 [13]
海油发展(600968):深耕海洋能源服务,前瞻布局深海科技
中银国际· 2025-05-28 05: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海油发展,给予“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油发展是中国海洋能源综合服务商,具备一体化服务能力,通过数字化升级提升运营效率,加大绿色低碳数字化业务转型,前瞻布局深海科技,推动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未来随着海洋油气产量提升和绿色低碳业务发展,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看好“油气 + 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及深海科技前景 [4] - 随着海洋深水油气田开发提速及低碳数字化业务规模化落地,公司低碳转型与核心油气业务协同效应凸显,预测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2.39/48.35/54.69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 分别为 9.3/8.2/7.2 倍,市净率分别为 1.3/1.2/1.1 倍 [6] 各章节总结 第一章 深耕海洋能源服务行业,业务规模持续提升 - 公司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控股,2019 年上市,主营业务涵盖能源技术服务、能源物流服务、节能环保与数字化三大板块,具备一体化服务能力,推行“油气 + 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 [19][21] - 2016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193.76 亿元增长至 525.17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13.27%,归母净利润从 6.22 亿元增长至 36.56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24.78%。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 100.74 亿元,同比增长 9.42%,归母净利润 5.94 亿元,同比增长 18.48% [25] - 2024 年国内市场收入 518.74 亿元,占比 98.78%,在国内海洋油气生产环节承担重要服务职能;国外市场收入 6.43 亿元,占比 1.22%,明确将“海外市场开发”列为未来重点战略方向 [31][32] - 公司坚持成本领先战略,2017 - 2024 年四费率下降,2024 年为 5.66%,ROE(年化)从 6.45%提升至 14.12%。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55.55 亿元,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 21.33%,研发投入 15.37 亿元,同比增长 14.7% [33][35] - 2024 年分红总额 13.72 亿元、同比增长 22.70%,2019 - 2024 年分红金额 CAGR 达 29.54%;2024 年股利支付率 37.53%,股息率 3.16% [40] 第二章 海洋油气开采朝气蓬勃,能源服务行业发展可期 - 2024 年我国原油自给保障率 27.8%、较 2023 年提升 1.1pct,天然气自给率 58.4%、较 2023 年下降 2.0pct。中国海洋石油产量持续增长,2024 年海洋原油产量超 6550 万吨,海洋天然气产量达 262 亿立方米。预计 2025 年海洋石油产量 6800 万吨,海洋天然气有望突破 290 亿立方米 [44] - 中国海油 2024 年净产量 726.8 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 7.2%,2025/2026/2027 年净产量目标为 760 - 780/780 - 800/810 - 830 百万桶油当量。2024 年资本支出 1302.15 亿元,同比增长 2.35%,2025 年预计资本支出 1250 - 1350 亿元 [52][53] - 2024 年全球海洋勘探发现 78 个,新增探明储量 55.3 亿桶油当量,海洋油气是全球油气新增探明储量主力,占比约 80%。2025 年预计海洋油气新增储量占比超 50% [57] - 2024 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约 20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占油气总投资 34.5%。2024 年海洋油气新建投产项目 78 个,同比增长 13%,开发投资预计 878.8 亿美元,同比上涨 26.9%。2025 年预计新建投产项目增至 86 个,开发投资超 900 亿美元,勘探开发投资约 22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5% [65][66] - 2024 年全球海洋石油产量 28.62 百万桶/天,预计 2025 年为 29.7 百万桶/天,同比增长 3.6%;2024 年全球海洋天然气产量 1.19 万亿立方米,预计 2025 年达 1.22 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7% [68][69] - 海洋油气技术进步,水平钻井等技术降低勘探开发成本,2024 年全球海洋油气发现成本为 3.27 美元/桶油当量,比 2023 年同期降低 12.3%,获批项目单位开发成本同比下降 30.8% [81] - 数字化转型和低碳技术应用加速,国际油气公司和油服公司传统业务领域数字化渗透率 2023 年达 60%,水下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电气化发展为深水油气开发提供新动能 [83] 全方位海洋能源服务商,助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 能源技术服务为油气公司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截至 2024 年 12 月,公司拥有 7 艘在役 FPSO,规模位列亚洲第二、全球第四。2018 - 2024 年持续加码 LNG 一体化业务。2024 年营收 217.33 亿元、同比增长 15.12%,2019 - 2024 年复合增长率达 14.34%,毛利率 17.64%,较 2023 年上涨 2.17pct [88][95][96] - 能源物流服务为海洋石油行业生产和中下游提供支持服务,2019 - 2024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 5.63%,2024 年营收 232.10 亿元、同比上升 0.60%,毛利率 9.31%、较 2023 年上涨 0.47pct [97][99] - 低碳环保与数字化产业重点发展多项技术服务,加速培育海上风电运维一体化服务能力。2024 年渤海油田投用 39 座海上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10 月中国海油发布人工智能模型“海能” [102][103]
黄酒、啤酒、鸡尾酒,板块全线大涨
新华网财经· 2025-05-28 04:49
A股市场早盘表现 - 上证指数报3342 93点 涨0 07% 深证成指跌0 04% 创业板指涨0 02% [1][2] - 北证50指数下跌0 14% 沪深300指数报3842 78点 科创综指报1151 77点 [2] 非白酒酒类板块 - 非白酒指数半日上涨2 19% 涨幅居所有二级行业首位 [4] - 会稽山涨停 近期收获6天4板 5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70% [2][3][4] - 百润股份盘中最高涨超5% 燕京啤酒涨超3% 珠江啤酒 青岛啤酒涨超2% [4][5] - 中国酒业协会指出 黄酒作为低度健康养生酒类代表 正逐渐被年轻消费者认可 [5] 餐饮行业数据 - 4月全国餐饮收入4167亿元 同比增长5 2% 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30亿元 同比增长3 7% [6] - 东海证券认为餐饮供应链为核心受益板块 行业连锁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6] 深海科技概念 - 巨力索具直线拉升涨停 海工装备板块中多股涨停 天力复合 邵阳液压涨超10% [7][8][9] - 华福证券对比深海科技与2024年低空经济 认为两者均有政策支持且产业链较长 [9][10] - 深海科技行情目前处于低空经济阶段一 后续有望呈现产业驱动-顶层设计完善-事件催化-业绩改善的路径 [10]
可控核聚变概念持续活跃,沪指半日收涨0.0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04:48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午盘涨0.07%报3342.93点,深证成指跌0.04%,创业板指涨0.02%,北证50跌0.14%,科创50涨0.09%,中证A500涨0.02% [1] - A股半日成交6678.57亿元 [1] - 上证指数5日涨幅1.45%,20日涨幅-1.32%,60日涨幅-0.26% [2] - 52周高点3674.40点,52周低点2689.70点 [2] - 上涨823家,下跌1419家,平盘81家 [2] 资金面 - 央行开展215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单日净投放585亿元 [2] 政策与行业动态 - 4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534亿元,其中专项债券2301亿元,再融资债券4399亿元,合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933亿元 [3] - 中欧半导体上下游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40余家企业参会,强调深化中欧半导体领域经贸合作 [3]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占GDP的7.8%,深海科技、海洋旅游、渔业等产业增速显著 [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核心,沿海省市密集出台规划支持海洋装备、能源、养殖等领域发展 [4] 板块表现 - 可控核聚变概念持续活跃,融发核电4连板,利柏特、雪人股份、长城电工涨停 [3] - 无人驾驶概念涨幅居前,云内动力、通达电气、星网宇达等大涨 [3] - 涨幅居前板块:可控核聚变(2.49%)、海洋经济(2.32%)、医废处理(2.18%) [4] - 跌幅居前板块:免疫治疗(-1.68%)、宠物经济(-1.61%)、CXO概念(-1.60%) [4] 公司动态 - 中科海讯:水声领域核心供应商,在无人平台、水声大数据应用领域积极开拓 [8] - 海兰信:海底数据中心业务受益于海洋经济和智算产业支持,顺应算力需求增长 [8] - 天海防务:绿色船舶领域行业领先,持续投入LNG船舶、甲醇、氨、电动船舶等绿色低碳船型 [8] - 迪威尔:深耕行业多年,随规模效应释放、高端产品国产替代推进,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9]
午评:沪指窄幅震荡微涨 核电、无人环卫车概念股集体大涨
快讯· 2025-05-28 03:34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6524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19亿 [1] - 沪指涨0.07% 深成指跌0.04% 创业板指涨0.02% [1] - 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下跌 个股跌多涨少 [1] 板块涨幅 - 核电股走强 长城电工等涨停 [1] - 无人环卫车概念股集体大涨 劲旅环境等多股涨停 [1] - 饮料制造概念股维持强势 会稽山等涨停 [1] - 可控核聚变、饮料制造、垃圾分类、深海科技等板块涨幅居前 [1] 板块跌幅 - 宠物经济概念股调整 天元宠物跌近10% [1] - 电商、宠物经济、CRO、影视等板块跌幅居前 [1] 资金动向 - 盘面上热点快速轮动 [1]
2025年中国深海科技产业研究报告:深蓝引擎:万米深海技术突破与海洋经济新格局
头豹研究院· 2025-05-26 12: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深海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国家战略需求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深海领域进入关键突破期 [2] - 中国海洋经济迈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将持续推动技术攻关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2] 各部分总结 深海产业发展背景 - 中国深海主要分布于南海和东海,蕴含丰富资源,2013 - 2025年深海科技经历战略升级,沿海城市形成特色产业布局,但核心技术仍需突破,未来将推进“三深”技术联合应用 [3] 民用领域发展前景 - 中国深海产业涵盖四大装备系统和六大支撑技术,核心技术待突破,预计到2030年产业规模从2024年近20,000亿元增至30,000亿元,年均增长10.6% [4] 军用领域竞争格局 - 全球无人作战系统发展,美国等国推进无人潜航器研发,美军年度研发预算达3.3亿美元,构建水下攻防体系,中国HSU001列装标志跻身国际一流水平 [5] 深海界定标准与中国管辖海域空间分布特征 - 深海定义多维度分异,军事和资源开发领域标准不同,世界石油大会有分类体系,深海区域占地球表面积65%,中国管辖深海主要在东海和南海,海洋权益体系逐步完善但维护面临挑战 [8] 深海科技战略意义 - 深海科技是国家战略新领域,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支撑,全球70%重大油气田在深水区,深海蕴含丰富生物资源,中国管辖深海有战略意义,开发可减少资源依赖等 [11] 深海科技政策演进 - 2013 - 2025年中国深海科技政策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创新,“十四五”规划列为重大科技课题,2025年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致力于装备自主可控和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14] 沿海城市海洋产业规划 - 深圳聚焦深海科技创新,浙江推进港口经济升级,厦门强化产业支撑体系,青岛布局重点产业集群,上海完善海洋观测网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8][19] 深海资源 - 深海蕴藏丰富金属矿产、生物和能源资源,金属矿产包括多金属结核等,生物资源有220万种动物和10亿种微生物,能源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 [22][23] 深海探测技术 - 中国深海探测技术在深潜器等方面取得进展,但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全球形成“三深”技术体系,中国需加强自主创新和联合应用 [26][27] 深海水下装备体系 - 深海水下装备体系包括四大系统,支撑技术体系涵盖六大领域,构成完整技术装备保障能力 [29][31] 深海科技产业链 - 深海科技产业链由上游、中游、下游环节构成,上游关键部件国产化率低,中游有完整产业布局 [34] 深海水下施工作业装备 - 水下施工作业装备涵盖多领域,美欧占据优势,中国突破2,500米级技术,装备向智能化等方向发展,需攻克多领域技术难题并注重环保 [39][41] 中国深海经济预测 - 预计2030年中国深海经济生产总值达近3万亿元,年均增长10.6%,海洋油气等领域成为增长主要动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44] 美军深海战略与中国应对 - 美海军提出深海对抗战概念,构建水下攻防体系,中国海军水下作战体系建设加速 [46][48]
10万亿深蓝财富揭秘!帮主郑重解码海洋经济投资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25 01:53
中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相当于人均7000元海洋财富 [1]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全球第一 [1] 深海科技产业投资机会 - 深海可燃冰储量可供使用100年 多金属结核中镍钴等新能源电池材料储量是陆地几十倍 [3] - 全国已有17.27万家深海科技企业 近60%为近三年成立 [3] - 深海装备技术门槛高于芯片 载人潜水器钛合金舱体抗压强度达55MPa(相当于每平方厘米承受5吨压力) [3] - 宝钛股份实现深海装备用钛合金100%国产替代 [3] - 中央汇金已开始布局掌握核心技术的深海装备公司 [3] 政策支持与产业方向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五部门专项支持广州南沙海洋经济发展 [3] - 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指导意见出台 海上风电、潮流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将加速发展 [3] - 2025年深海科技企业数量较三年前增长三倍 但市场集中度仍低 [4] 重点投资领域 - 核心材料领域:钛合金、耐腐蚀合金等 [4] - 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企业:覆盖勘探设备至资源开发的一体化公司 [4] - 政策重点区域:海南、山东等海洋大省本土企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