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多样性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陕西日报· 2025-05-20 23:01
5月20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会获悉:陕西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度, 加强调查监测,强化执法监管,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陕西是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较密集的重要区域,其中秦岭地区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 地区之一。根据林业及农业部门数据,陕西有陆生野生动物792种、鱼类140余种、种子植物4600余种。 陕西先后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 目标纲要》等规划体系,印发《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等,基本构 建了具有陕西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政策体系。 陕西构建"一站多点(样地)"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布局,拥有8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布设 503个生态质量监测样地;建设了西部地区唯一的环境DNA生物监测实验室,开展黄河流域(陕西段) 陆域和干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等专项调查工作。 陕西生态环境、林业、公安、水利等部门持续开展"绿盾""网盾""亮剑护河"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 各类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违法犯罪活动;将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等作为重点,开展遥感监测,对疑 似生态破坏问题线索逐一进行核 ...
内蒙古生物多样性空间保护格局基本建成
内蒙古日报· 2025-05-20 15:07
其次,内蒙古在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乌梁素海实施了普氏野马和麋鹿野化放归,在鄂尔多斯建立 了濒危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和扩繁研究中心。还建成国家级微生物种质资源库1家、饲草种质资源库2家, 畜禽保种场(区)12家,自治区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3家、畜禽种质资源库2家、微生物种质资源库1 家,畜禽保种场25家。 转自:草原云 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对"十四五"以来,内蒙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和成效进行发布。记者了解到,目前,内蒙古已划定生态保护红线59.6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 的一半以上。同时,全区分布有大兴安岭、呼伦贝尔、松嫩平原、锡林郭勒草原和西鄂尔多斯-贺兰山- 阴山等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总面积26.73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2.60%,生物多样 性空间保护格局基本建成。 2025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今年也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内蒙古紧紧围绕我国北方重要生 态安全屏障建设,持续加大重要生态空间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
内蒙古生物多样性保护交出亮眼“成绩单”
内蒙古日报· 2025-05-20 14:28
发布会现场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体系日臻完善 内蒙古自治区先后制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条例》《内蒙古自治区 河湖保护和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办法》《内蒙古自治区 林木种子条例》等14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 转自:草原云 2025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 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全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内 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印发实施《内蒙古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了新时期内蒙古生物多样 性保护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4个优先领域和17个优先行动,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指引。 二、生物多样性空间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划定生态保护红 ...
一城萤火一城花,写给绿美广东的520生态情书 | 绿美热榜
南方农村报· 2025-05-20 09:35
广东省林业发展 - 广东获评全国林长制督查考核优秀等次,综合排名Ⅱ类地区第1名,广州市及增城区获激励表扬 [9][10][11] - 全省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累计上报活动7000多场次,参与超50万人次,植树超160万株 [13][14] - 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周,展出珍贵标本及生态监测技术,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18][19][20] 广州市生态建设 - 观测到黑脸琵鹭91只,数量创历史新高,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评估报告 [24][25][27] - 白云湖碧带获市级绿美碧带奖补遴选综合评分第三名,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28][29][30] - 南沙区首次开展农业固废执法整治,采用"普法+巡查+回查"模式治理"白色污染" [32][33][35] 深圳市与珠海市生态亮点 - 深圳大鹏海域首次记录野生珊瑚产卵现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珊瑚 [38][39][40] - 珠海光华街通过"1+N"活化模式改造,保留龙眼树乡愁记忆,联动多方参与城市更新 [44][45][47] 佛山市乡村振兴 - 九江镇水南社区拥有600多年历史,获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50][51][54] - 芦苞刘寨村开展植树活动,种植黄花风铃木50棵,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61][62][63] 其他地市动态 - 河源市印发"四大工程"工作方案,包括森林斑块打造和县镇村绿化提升 [74][75][77] - 惠州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入选全国市级优秀案例 [80][81][82] - 中山市推广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信息素防控技术 [101][102][103] - 江门台山市发展庭院经济,"石桥樱花谷"项目带动村民增收 [110][111][113] - 阳江市再次发现珍稀植物无叶美冠兰,证明东湖森林公园生态优越 [123][124][125] - 肇庆端州区举办萤火嘉年华,展示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成果 [144][145][146] - 云浮佛洞村将旧猪圈改造为"四小园",推动典型村建设 [168][169][170]
山东省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烟台昆嵛山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5-20 09:14
活动现场发布推介了山东省首批8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案例,举行了全省第二批7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揭牌仪式。烟台大 学师生带来诗朗诵《万物共生 山海和鸣》,一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演唱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主题歌曲《和美齐鲁赞歌--家园》,以诗歌传 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活动旨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 霍太英,烟台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石利利出席活动并致辞。 递生态保护理念,用歌声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参与、支持、关心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与会人员参观了昆嵛山 自然中心和森林文化博物馆,现场观摩了9个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取得的工作成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殷婷 在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19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烟台市人民政府、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昆嵛山保护区管委,在烟台 昆嵛山共同举办了山东省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 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海洋局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烟台大学,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处室、 ...
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07:18
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 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入选"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标志着其生态价值与绿色发展成就获得认可 [1] -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1973年加入该计划,1993年成立网络,成员从45家增至212家 [1] 保护区生态地位与规模 - 保护区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的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总面积约64111公顷,拥有2200余种维管束植物、500余种脊椎动物,构成完整湿地生态链 [1][2] 生态修复与保护成果 - 淅川县累计完成湿地修复2万余亩,建成7000余亩大石桥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区 [2] - 近三年监测显示鸟类种类持续增长,包括1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如黑鹳、中华秋沙鸭)和70余种二级保护鸟类(如灰鹤、栗喉蜂虎) [2] 未来发展规划 - 保护区将加强与国内外保护区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以提升管理水平 [2] - 目标是通过生态保护与社区共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2]
陇南成珍稀动植物“安乐窝”|5·22 守护多样之美
中国环境报· 2025-05-20 05:37
与人们印象中干旱乏绿的甘肃地理样貌不同,北纬33度穿越的陇南市,全境属于长江流域,境内山 水灵秀、气候温润,是甘肃省森林覆盖面积最大、植被最密集的绿色走廊。 在这里,大熊猫、金丝猴等70多种珍稀动物恣意栖息,珙桐、红豆杉等60多种珍贵树种繁衍生长, 森林覆盖率达45.27%……特殊的区位与气候,造就了陇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照进了现实。 陇南金丝猴。冉创昌摄 三级共管、协议保护,为大熊猫及其伞护物种提供优质生态空间 "大熊猫又出现了,大家快来看视频。"看到监控设备传回的影像,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白 水江分局信息科工作人员刘文刚激动不已。 "吃播"进食、倒立撒尿、夜间打滚、求偶繁殖……野外大熊猫在白水江园区频繁现身,为研究大熊 猫的栖息地、行为模式及种群动态提供了宝贵数据。 "白水江园区横跨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是全球地质地貌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因而孕育出丰富的生 物多样性。"据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白水江分局副局长刘万年介绍,陇南市白水江园区,是我 国拥有野生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单个自然保护地。我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白水江园区现有野生大熊 猫110只,占甘肃省总量的83%。 保护大熊 ...
嵌入智慧监测模块,实时感知“新老朋友”到访
南京日报· 2025-05-20 02:08
5月19日,南京市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浦口响堂拉开帷幕,老山森林生物多 样性观测站正式启用,这是南京市首个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站。 走进老山森林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数字大屏,上面显示着老山面积、海拔、气 候、空气、森林覆盖率等环境数据,还针对2081种物种进行了分类统计,包括维管束植物、哺乳动 物、鸟类、昆虫等在老山的具体分布和观测数量。此外,观测站还嵌入了智慧监测模块,采用先进监测 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手段,确保数据采集的精准性和实时性。 一棵大树新"长"出两个鸟窝,几只鸟儿一边嬉戏欢叫,一边忙着育雏。这些欢快的画面都被观测站 的高清摄像头一一捕捉,并上传至智慧监测系统。观测站内,技术员通过电脑实时观测监控区域鸟类动 态。每当有新的鸟类进入监控区,屏幕上就会跳出消息提醒,然后自动识别品种。 浦口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倩园介绍:"目前观测站共安装了5台声纹检测仪、20个红外相机、3个视 频监控设备和1台无人机,通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已累计识别到野猪、獐等14个物种。" 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全省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国家林草局划定的省内唯一一处森林野生动 物重要栖息地,是全省生物多样 ...
爱鸟护鸟 和谐共生
人民日报· 2025-05-19 22:01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 东方白鹳在山东东营输电铁塔筑巢 供电部门采取线路绝缘包覆和防鸟罩安装等措施保护鸟类安全 [1] -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最大丹顶鹤人工繁育种群再野化基地 近期迎来人工散养丹顶鹤繁育季 [1] 公众环保意识提升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爱鸟护鸟已成为社会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2]
海南发现2个全球新物种
中国新闻网· 2025-05-18 08:36
2024年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于5月16日在三亚发布。科研团队在调查中共发现2 个全球新物种、35种中国新记录种及71种海南新记录种。 在海南省发现的2个全球新物种:素贞灵芝、白边喇叭菌。活动主办方 供图 此次调查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联合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大 学、海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团队,历时一年在五指山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 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展开系统性研究。 此次调查中,海南师范大学曾念开团队发现的素贞灵芝(Ganoderma baisuzhenii)和白边喇叭菌 (Craterellus albimarginatus)尤为引人注目。素贞灵芝发现于昌江黎族自治县,菌盖呈棕红色至深棕红 色,菌肉近白色,具有药用价值,其命名源自中国民间传说中白素贞(白娘子)采灵芝救夫的故事。白边 喇叭菌发现于五指山市,菌盖边缘呈白色,是可食用菌种,能与热带雨林树木形成共生关系,对维持生 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两物种的研究成果已分别发表于国际期刊《Journal of Fungi》和《Life》。 调查还确认了35种中国境内首次记录的物种,包括形态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