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法狩猎
icon
搜索文档
猛禽成“爱宠”、户外直播藏“暗语”?当心“爱好”撞上法律红线
新华社· 2025-08-12 00:53
很快,有群众发现异常并报警。2024年1月,周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警方在其家中查获灰背隼1 只,以及猎捕的鸟类死体41只,其中包含麻雀、戴胜、灰喜鹊等国家"三有"野生动物。 周某最终因非法狩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涉案鸟只被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 殖中心接收。 自作聪明:"玩玩就放生" 户外直播藏"暗语" 原标题:拍案丨猛禽成"爱宠"、户外直播藏"暗语"?当心"爱好"撞上法律红线 生活中,你是否曾遇到这样的情况:路上捡到野生鸟类,拿不准是带回家饲养还是报警求助?看到 有人炫耀"驾鸟""玩鹰",自己也心痒难耐?那么,近期天津、宁夏、贵州等地发生的几起案件,将给人 们带来警醒。 荒唐一幕:捡拾猛禽当"爱宠" 驱使"捕猎"为炫耀 将猛禽捡拾回家;为给"爱鸟"找到可口的食物,竟带它出门捕猎……今年2月,天津市河北区人民 法院宣判了一起特殊的非法狩猎案。 据被告人周某供述,2023年冬天,他在河边散步时,捡拾到一只灰背隼,"爱鸟"的他随即将其带回 家中饲养。 "周某上网查阅了该鸟的种类,知晓灰背隼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还特地查了灰背隼喜欢捕食 哪种鸟。"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一级法官马兰说。 ...
拍案丨猛禽成“爱宠”、户外直播藏“暗语”?当心“爱好”撞上法律红线
新华社· 2025-08-12 00:15
非法狩猎案件概述 - 天津周某捡拾灰背隼(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并饲养 为使其捕食而非法狩猎鸟类41只 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3] - 宁夏王某某等9人使用强光手电和套索猎捕9只苍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经驯养后用于狩猎和出售 被判处刑罚 [5] - 贵州董某某与网络主播康某某通过户外直播演示非法狩猎 使用暗语互动并售卖狩猎工具 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和非法狩猎罪 [7]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框架 - 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受法律严格保护 禁止个人擅自饲养 私自饲养将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追责 [9] - 发现受伤鸟类应联系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或报警 普通人缺乏专业救助知识可能造成鸟类死亡 [9] - 发现已死亡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严禁私自处理 需报告专业机构依法处置 [9] 社会行为与生态保护 - 部分案件当事人以"驯鹰抓兔习俗"或"玩玩就放生"为由实施非法狩猎 最终均被法律制裁 [4][5] - 户外直播中利用暗语规避监管 传授捕鸟技巧并兜售工具 形成非法利益链条 [7] - 所谓"爱鸟人士"行为实为破坏自然 任何爱好均需遵守法律底线 拒绝非法食用猎捕交易野生动物 [9]
主播为“涨粉”直播猎鸟 黑色链条被警方打掉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9 06:28
网络直播非法狩猎事件 - 网络主播李某在某平台拥有2万余名粉丝,自称骨灰级弹弓玩家,直播内容涉及户外竞技观赏拍摄和装备回收代卖[2] - 主播通过热成像设备观察野生鸟类位置,使用弹弓发射钢珠进行猎杀,并在直播中与观众互动展示猎杀过程[5][7] - 为规避平台监管,主播使用暗语指代猎物名称,如将野鸡称为"牛",斑鸠称为"89",野兔称为"大耳朵"[7] 黑色产业链运作模式 - 主播通过直播引流,在其他平台销售热成像夜视仪、弹弓皮筋等捕猎工具,形成从工具销售到技术指导的完整产业链[10][14] - 直播猎杀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流量增加粉丝数量,从而带动相关狩猎工具销售实现非法牟利[19] - 该行为已形成黑色产业链,包括工具销售、技术指导和实施猎杀三个环节[14] 警方执法行动 - 辽宁省自2024年3月15日起实施五年禁猎期,全省范围内均为禁猎区[11] - 警方在直播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查获夜视仪、弹弓及大量钢制弹珠等作案工具[18] - 除李某外,另有4名直播团队成员在沈阳、沧州等地被抓获,5人因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22] 行业影响与危害 - 该直播行为不仅直接造成大量鸟类死亡,还通过技术传播诱导其他观众效仿,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13][15] - 直播平台存在监管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使用暗语进行的非法狩猎内容传播[7][10] - 该事件反映出网络直播行业在内容审核和违法行为识别方面仍需加强[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