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泡沫
icon
搜索文档
OpenAI董事长:我们确实身处AI泡沫之中,但不妨碍其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9-15 06:44
Taylor 指出,"AI将改变经济"和"很多人会亏钱"这两个论点能同时成立,且历史上有不少类似先例,这 意味着当下巨额投资虽不一定让所有参与者获利,但都在为下一代AI应用奠定基础。对于市场上关于 AI投入产出比的质疑,Taylor认为是主要是市场不成熟,很多企业进行"AI观光",试图自行构建复杂且 易失败的解决方案,而正确做法是购买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成熟AI解决方案,随着应用型AI公司变多, 企业就能更直接获取解决方案价值的AI Agent,实现AI价值。(广角观察) 钛媒体App 9月15日消息,据报道,OpenAI董事长Bret Taylor近日表示,当下我们确实身处AI泡沫之 中,但这不会阻碍AI最终创造巨大经济价值。Taylor将目前的AI热潮和互联网泡沫进行直接对比,他提 到,当时有许多公司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倒下,但从长远来看,1999年那些人对互联网未来的判断在某 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如今亚马逊和谷歌等诞生于那个时代的企业,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之一,这 显示泡沫下的远见是能兑现的。关键在于区分方向的正确性与具体投资标的成功率。 ...
OpenAI董事会主席:我们的确处在“AI泡沫”中,必然会出现巨大赢家,很多人会损失惨重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01:59
AI行业泡沫与价值并存 - 承认AI行业确实存在泡沫 但最终将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1] - 与互联网泡沫类似 泡沫破裂将产生巨大赢家同时让许多人损失惨重 [1] - AI改变经济格局与市场存在泡沫这两个事实可以同时成立 [1][3] 历史类比与方向判断 - 当前AI热潮与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具有直接可比性 [1] - 关键要区分方向的正确性与具体投资标的的成功率 [2] - 早期失败尝试可能为后来成功企业铺平道路 如Webvan与Instacart案例 [2] 技术发展阶段特征 - 新模型在特定领域性能仍有阶跃式提升 不同意模型迭代显著放缓观点 [4] - 未来构建AI应用将更类似"如何使用数据库"而非"如何编写数据库" [4] - 市场不成熟导致企业AI支出未见成效 许多公司处于"AI观光"阶段 [4] 行业发展路径展望 - 企业应购买专注特定领域的成熟AI解决方案而非自建系统 [5] - 随着更多应用型AI公司出现 企业将能直接购买解决痛点的AI代理 [5]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 尚缺乏出色供应商解决所有业务问题 [5]
OpenAI董事长:AI行业身处泡沫中,许多人会损失惨重
凤凰网· 2025-09-15 01:07
行业现状判断 - 行业正处于AI泡沫中 许多人会损失惨重 [1] - AI将改变经济并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类似互联网革命 [1] - 当前AI发展态势与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具有可比性 [1] 行业领袖观点 - OpenAI董事长兼Sierra CEO布雷特·泰勒认同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关于"有人将在AI领域损失巨额资金"的观点 [1] - 泰勒认为AI泡沫与价值创造两个判断同时成立 历史上有许多类似先例 [1] - 互联网泡沫时期投身互联网浪潮的人从大方向上看并没有错 [1]
美银Hartnett:弱美元周期开启,“除美元外皆可买”时代来临
华尔街见闻· 2025-09-14 11:44
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发布最新研报指出,2025年将成为全球市场投资主题的重大分水岭。 他预计, 过去几年主导市场的"除了债券皆可买" (Anything But Bonds,简称ABB)的交易逻辑将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将是"除了美元皆可 买"(Anything But The Dollar,简称ABD)的新范式。 市场正密切关注美联储下周的议息会议,并普遍预期至少降息25个基点。 Hartnett指出,市场当前的反应显示,投资者认为美联储此次降息具有"可信度",是在美国经济增长重新加速的背景下采取的行动。这一预期推动了风险平价策 略的回升,突破了2024年的高点。 今年以来,主要资产表现分化显著。黄金以高达38%的涨幅一马当先,远超全球股市(25%)和比特币(23%)的表现。 相比之下,美元和石油成为最大的输家,年初至今分别下跌10%和13%。这种表现差异为Hartnett关于美元弱势的判断提供了注脚。 Hartnett引用一句市场主流观点称: "美联储正在市场高位时降息……我将继续做多股票,直到明年春天我们开始担心(美国)中期选举。" 别了,"除了债券"的时代 Hartnett认为,支 ...
美银Hartnett:弱美元周期开启,“除美元外皆可买”时代来临
美股IPO· 2025-09-14 11:00
市场范式转变 - 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提出市场将从"除了债券皆可买"(ABB)转向"除了美元皆可买"(ABD)的新范式 [1][3] - 这一转变源于美国名义GDP增速见顶 促使美元走弱和债券牛市回归 [1][9] - 风险平价策略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回升 突破2024年高点 [3] 资产表现分化 - 黄金年初至今上涨38% 表现优于全球股市(25%)和比特币(23%) [5] - 美元和石油成为最大输家 分别下跌10%和13% [5] - 小盘股相对于大盘股的滚动回报率接近100年来低点 显示巨大修复空间 [12] 债券市场展望 - 美国名义GDP自2020年增长54% 创二战以来最强劲增幅 [9] - 名义GDP增速预计从6%放缓至4% 因政府支出和劳动力市场走弱 [9] - 债券收益率见顶预示长达数年的债券熊市将在2025年终结 [12] 利率敏感资产机会 - 利率敏感资产如小盘股和价值股将迎来利好 [12] - 美联储降息推动信贷利差收窄和利率敏感型股票上涨 [19] - 若信用利差(如IG CDX指数高于60基点)或银行股(BKX指数跌破140点)逆转 可能预示经济进一步减速 [19] 国际资产配置 - 美元走弱、欧洲日本通缩结束及全球财政扩张支持做多非美资产 [13] - 黄金作为对冲美元贬值风险工具 录得有史以来第四大单周资金流入 [13] - 建议通过配置中国科技股对冲美国AI泡沫风险 [13] AI行业风险 - AI资本支出占现金流比例从2023年35%飙升至72% [14] - 科技行业信贷利差接近1997年以来最窄水平 显示市场忽视"烧钱"风险 [16] - 日益增长的资本支出依赖债务融资 特别是私募信贷 [16] 宏观经济框架 - 疲软劳动力市场(过去6个月月均新增就业仅6.4万)被强劲财富效应抵消 [20] - 美国家庭股权财富2024年增加9万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增加3万亿美元 [20] - 青年失业率从2023年4月4.8%升至9.4% 贫富差距扩大构成社会风险 [21] 政策与货币影响 - 民粹主义抬头背景下 政策可能参考1970年代"尼克松重演"剧本 [21] - 政策组合包括降低失业率的"繁荣"政策和遏制通胀的价格管制 [21] - 美元难以获得"美国例外论"支撑 继续推高黄金和加密货币价格 [21]
21000亿,云大厂拿下AI大单
36氪· 2025-09-11 09:02
智东西9月11日消息,今天,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称,OpenAI与甲骨文(Oracle)近期签署了一份总额高达3000亿美元(约 合人民币21365.4亿元)的算力采购合同,这是史上最大规模的云计算合同之一。 这笔合同究竟有多大?要完成相关算力建设,需要至少4.5吉瓦(GW)的电力供应,约等于7座大亚湾核电站的装机容量,可满足670万个中国 家庭的用电需求。 这笔合同也远远超出OpenAI目前的收入规模:今年6月OpenAI披露的年化收入约为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2.2亿元),远低于合同要求的平 均每年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3.2亿元)支出。 上述合同的曝光的前一天,甲骨文在盘后发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并披露在该季度新增了3170亿美元未来合同收入,使未来合同总额达 到44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405.1亿元),同比大增359%。 OpenAI与甲骨文的合同将于2027年开始生效,合同期限约为5年,这对两家公司而言都是一场高风险的豪赌。OpenAI是一家尚未盈利的初创企 业,而甲骨文则将未来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押注在单一客户身上,而且很可能需要举债购买用于数据中心的AI芯片 ...
短暂取代马斯克首富地位,这位科技大佬倚仗的是什么
新京报· 2025-09-11 05:07
公司业绩表现 - 甲骨文第一季度营收149.3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低于市场预期的150.3亿美元 [1] - 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28%至71.86亿美元 占总营收48% [1] - 软件收入同比下降1%至57.21亿美元 硬件收入增长2%至6.70亿美元 服务收入增长7%至13.49亿美元 [1] 股价与财富变动 - 甲骨文股价单日暴涨35.95% 创1992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2] - 拉里·埃里森因持有公司超40%股权 个人财富单日激增 一度超越马斯克成为全球首富 [1][2] - 埃里森今年净资产净增额可位列全球富豪榜第7位 [1] 云业务重大进展 - 未履约合同金额(RPO)达4550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 [2] - 与OpenAI签订5年3000亿美元算力采购协议 可能成为史上最大云计算合同 [4] - 云服务合同还涉及xAI、Meta等AI公司 [4] 业务风险因素 - OpenAI年收入约100亿美元 但支出超过600亿美元 收入不足支出五分之一 [4] - OpenAI预计2028年才可能实现扭亏为盈 [4] - 电力供应存在瓶颈 满足3000亿美元算力需4.5千兆瓦电力容量 相当于400万户家庭用电量 [7] 行业对比与历史参照 - 本次股价涨幅超过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期31%的单日涨幅记录 [7] - 互联网泡沫时期甲骨文股价从9美元涨至40美元 泡沫破裂后回落至9美元 [7] - 当前AI行业发展面临DeepSeek等竞品挑战 GPT-5未带来颠覆式创新 [4]
短暂取代马斯克首富地位,这位科技大佬倚仗的是什么 | 京酿馆
搜狐财经· 2025-09-11 05:06
甲骨文股价表现与财富变动 - 甲骨文股价在9月10日一度暴涨超过40%,最终收盘上涨35.95%,创1992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2][3] - 股价波动导致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财富一度超越马斯克跃居全球首富,但收盘后马斯克重新夺回首位 [2] - 埃里森今年以来净资产净增额可排全球富豪榜第7位,财富增长主要源于持有甲骨文超过40%股权 [2][3] 第一季度财务业绩 - 第一季度营收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低于市场预期的150.3亿美元 [2] - 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28%至71.86亿美元,占总营收48% [2] - 软件收入同比下降1%至57.21亿美元,硬件收入增长2%至6.70亿美元,服务收入增长7%至13.49亿美元 [2] 云业务合同与未履约收入 - 云服务未履约收入(RPO)达45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 [3] - 主要源于与OpenAI、xAI、Meta等AI公司签订大规模云合同,其中OpenAI承诺5年内购买3000亿美元算力 [5][6] - 该合同是甲骨文、软银与OpenAI合作的"星际之门"项目组成部分,承诺未来5年每年支付600亿美元 [8] 业务增长可持续性质疑 - OpenAI年收入约100亿美元但支出超600亿美元,预计2028年才可能扭亏,支付能力存疑 [6][8] - 算力扩张需4.5千兆瓦电力容量,相当于400万户家庭用电量,美国电网当前无法满足需求 [9] - 业内担忧此轮暴涨类似1999年互联网泡沫,甲骨文股价曾从40美元跌回9美元 [9] 行业竞争与技术创新 - ChatGPT面临DeepSeK等竞品挑战,GPT-5未带来颠覆式创新 [8] - 云计算行业面临电力基础设施制约,可能影响AI算力扩张计划 [9]
跌近15%!寒王遇「茅台魔咒」,这只是开始?
36氪· 2025-09-05 09:09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存在"茅台魔咒"现象 即公司股价超过贵州茅台后往往出现下跌趋势 寒武纪成为最新案例 其股价在超越茅台后迅速转跌[1][9] - 历史数据显示14家曾超越茅台股价的公司中 仅中国船舶和洋河股份在一年后保持上涨 其余均下跌 一年后平均跌幅达15.14%[2] - 寒武纪市盈率达514倍 显著高于历史平均值232倍 且为行业平均水平的26倍 存在严重高估[2][8][9] 历史股价表现分析 - 50%的公司(7/14)在超越茅台后一个月内即开始下跌 其中5家公司在一年内持续下跌[3] - 超越时点集中在2015年大牛市期间 多属移动互联网板块 反映当时板块泡沫膨胀[3] - 暴风科技退市前股价较2015年高点下跌99% 全通教育股价跌至巅峰时刻的15%[4][5] 估值水平比较 - 历史14家公司超越茅台时平均市销率(PS)35倍 平均市盈率(PE)212倍[2] - 寒武纪当前PS达144倍 PE达514倍 均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2][8] - 寒武纪最高市盈率达行业近58倍 显示极端估值泡沫[9] 市场环境对比 - 2015年A股全年涨幅57% 2025年至今涨幅21% 市场环境存在差异[9] - 2015年风险主要来自内部杠杆崩塌 当前风险来自地缘政治/全球经济衰退/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9] - 寒武纪作为AI芯片代表 受外部风险因素影响更为直接[9] 行业特征分析 - 历史超越案例多源于题材炒作(如移动互联网)而非业绩支撑[6][7] - 寒武纪上涨动力来自AI热潮和国产替代概念 与历史泡沫形成机制相似[7][8] - 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承认股价显著偏离基本面[9]
跌近15%!寒王遇“茅台魔咒”,这只是开始?
36氪· 2025-09-05 02:53
茅台魔咒历史表现 - 历史上14家公司股价超过茅台 其中12家在一年内转跌 仅中国船舶和洋河股份保持上涨[4] - 半数公司在成为股王后一个月开始下跌 其中5家一年内持续下跌 包括吉比特 中文在线 长春高新 海普瑞和世纪鼎利[5] - 超越茅台的公司主要集中在2015年移动互联网鼎盛时期 包括暴风科技 安硕科技等题材炒作标的[5][8] 典型案例分析 - 暴风科技2015年5月14日以327元股价超越茅台 牛市末期资金炒作推高股价 但6月遭遇断崖式下跌[5] - 暴风科技因转型失败 盲目扩张 业绩亏损及创始人入狱等问题 市值从高点蒸发99% 最终以0.28元退市[6] - 全通教育凭借互联网+和并购重组维持半年涨势 2016年动态市盈率达1600倍 但2017年一季报首次亏损后股价跌至巅峰15%[6] 寒武纪当前状况 - 寒武纪8月27日盘中触及1465元 超过茅台成为股王 但次日转跌 9月4日大跌14.45%至1202元 同日茅台微跌0.53%至1472.7元[1][9] - 公司市盈率达514倍 显著高于历史14家公司232倍的平均水平 且为行业平均市盈率的26倍[7][9] - 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承认股价显著偏离基本面 股价走势与历史遭遇茅台魔咒公司高度相似[9] 市场环境对比 - 2015年A股从3300点涨至5178点 涨幅57% 而2023年从3150点震荡至3800点 涨幅21% 未出现疯牛行情[9] - 2015年风险主要来自内部杠杆崩塌 当前风险来自外部地缘政治 全球经济衰退及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10] - 寒武纪作为AI芯片标的 受地缘政治和AI市场狂热影响更大 与移动互联网泡沫时期特征高度相似[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