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新材料

搜索文档
仁信新材(301395)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0:08
行业情况 - 我国聚苯乙烯行业延续快速发展趋势,下游市场需求扩张促使部分企业扩张产能,行业竞争逐渐加剧 [2] - 从需求端看,在多方面驱动作用下,行业仍将延续快速发展趋势,消费规模具备增长的市场基础 [3] 公司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09 亿元,净利润 5324.38 万元;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38 亿元,同比增长 20.46%,净利润 2161.43 万元,扣非后同比增长 532.49% [9][10][11] 财务指标 - 一季度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达 79.47%,主要因给予大型工厂客户信用期且一季报收入同比增幅较大 [3] - 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1.97 亿元,主要因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增加 [3] - 毛利率下滑至 2.46,公司将采取多种方式保证毛利率提高或稳定 [3] - 资产负债率呈现上涨情况,但处于合理水平,公司将采取手段管理 [12] 公司产能 - 目前具备年产 30 万吨聚苯乙烯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是华南地区排名第二的企业 [12] - 2025 年上半年三期项目投产后,整体聚苯乙烯产品设计产能将达到 48 万吨,位列华南地区第一位,全国第二位 [6][12] 公司业务 - 销售收入均来自国内销售,截至目前无直接出口业务,将关注关税政策动态 [10] - 下游客户以大中型家电企业、照明企业及知名贸易商为主,近三年下游大中型客户数量持续增加 [11][12] - 募投三期建设项目投产后,除扩产原有产品,还将推出新产品,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加大在新兴领域影响力 [8] 公司战略 - 总体战略是以现有主业为基础,完成三期项目投产,提高产能规模及完善产品结构,进入国内聚苯乙烯生产厂家第一梯队 [10] - 持续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及拓展应用领域,形成多品类、专业化、高端化产品结构 [10] 公司举措 - 针对原材料价格上涨,采取“长约采购为主、零星采购为辅”的采购策略,监控价格并调节零星采购数量 [8] - 建立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控制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风险 [10] - 持续加强现金流管理,加大应收账款管理,确保财务稳健性 [3] - 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经营效率和加强现金流管理等手段管理资产负债率 [12] 公司成果 - 截至 2024 年年末,取得 13 项核心产品配方(2 项发明专利,2 项发明专利申请中,9 项保密配方未公开申请专利)、9 项专有技术及 30 项设备工艺技术实用新型专利 [7] 股份回购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 3075808 股,占总股本的 1.5160%,成交总金额为 35150657.44 元 [13] 土地竞拍 - 2025 年初成功竞拍获得 20.24 万平方米三类工业用地,将推进聚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落地实施 [6]
常青科技:常青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4-02 23:04
发行信息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4814.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00元,发行价格25.98元,发行日期为2023年3月28日[8] - 拟上市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发行后总股本为19255.00万股[8]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8] 财务数据 - 2019 - 2022年6月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4751.13万元、14936.69万元、13217.74万元和17607.29万元[27] - 2022 - 6 - 30资产总额85,865.8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73,516.08万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14.38%[44] - 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44,257.56万元,净利润9,024.74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93%[44]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96,361.01万元、净利润19,065.27万元、扣非净利润19,006.4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07%、32.73%和31.33%[47]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业收入20,600.12 - 22,768.56万元,变动率 - 4.20% - - 5.88%;预计净利润4,417.90 - 4,882.94万元,变动率 - 4.19% - - 5.89%;预计扣非净利润4,420.20 - 4,885.48万元,变动率 - 3.83% - - 6.30%[50] - 2019 - 2022年1 - 6月外销收入分别为6853.81万元、7264.60万元、14249.95万元和9612.6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2.67%、12.93%、18.82%和21.75%[73] - 2019 - 2022年1 - 6月汇兑损益分别为 - 27.57万元、377.22万元、273.15万元和 - 635.56万元[73]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30日(有限公司),2020年11月3日变更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14441.00万元[31] - 公司所属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31][36]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产品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方式[39][40] 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孙秋新、金连琴、孙杰,合计持股比例85.17%[111] - 发行前金连琴持股5765.01万股,占比39.92%;发行后持股5765.01万股,占比29.94%[119] - 发行前孙秋新持股4074.99万股,占比28.22%;发行后持股4074.99万股,占比21.16%[119] - 发行前孙杰持股2460.00万股,占比17.03%;发行后持股2460.00万股,占比12.78%[119] - 发行前雷树敏持股1708.00万股,占比11.83%;发行后持股1708.00万股,占比8.87%[119] 人员情况 - 2019 - 2022年6月30日员工人数分别为225、245、271、301人[185] - 2022年6月30日社保缴纳人数259人,公积金缴纳人数263人[186][187] - 2022年6月30日生产人员占比64.45%、管理行政人员占比21.26%、研发人员占比5.98%、销售人员占比8.31%[187]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募集资金到位当年,受股本摊薄影响,每股收益将较上年度下降[2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产品领域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行业技术优势突出[41][4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制定分红规划,满足条件下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10%[30] -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特种聚合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21,500.00万元,募集资金投资额85,000.00万元[54]
常青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3-19 12:30
发行信息 - 拟公开发行4814.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00元,发行后总股本19255.00万股[8] - 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3月28日,拟上市板块为上交所主板[8]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光大证券,保荐费用300.00万元,承销费用为募集资金总额的7.50%且不低于2500.00万元[8][35] 业绩数据 - 最近三年及一期主营业务收入累计23.07亿元,净利润累计4.4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99%[43] - 2022年营业收入96,361.01万元、净利润19,065.27万元、扣非后净利润19,006.4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07%、32.73%和31.33%[46] - 2023年第一季度预计营业收入20,600.12 - 22,768.56万元,变动率-4.20% - -5.88%;净利润4,417.90 - 4,882.94万元,变动率-4.19% - -5.89%;扣非后净利润4,420.20 - 4,885.48万元,变动率-3.83% - -6.30%[48] 财务指标 - 2019 - 2022年6月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4,751.13万元、14,936.69万元、13,217.74万元和17,607.29万元[27][56] - 2019 - 2022年6月末应收票据余额分别为10,599.55万元、11,708.12万元、14,272.80万元和10,954.37万元[57] - 2019 - 2022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2%、2.06%、1.29%和3.09%[4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19 - 2022年6月分别为26.94%、31.19%、24.55%、12.93%[44] - 2019 - 2022年1 - 6月外销收入分别为6853.81万元、7264.60万元、14249.95万元和9612.68万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2.67%、12.93%、18.82%和21.75%[71] - 2019 - 2022年1 - 6月汇兑损益分别为 - 27.57万元、377.22万元、273.15万元和 - 635.56万元[71] 股权结构 - 公司注册资本为14441.00万元,发行后总股本19255.00万股,发行股份占比不低于25%[31][116]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孙秋新、金连琴,孙秋新、金连琴、孙杰分别持股28.22%、39.92%、17.03%,三人合计持股85.17%[108][109] - 2020年7月第一次增资,注册资本从12300.00万元增至14236.00万元[83] - 2020年12月第二次增资,公司注册资本由14236.00万元增至14441.00万元[87] 人员与薪酬 - 2019 - 2022年6月30日员工人数分别为225、245、271、301人[180] - 2022年6月30日社保缴纳人数259人,公积金缴纳人数263人[181][182] - 2022年6月30日生产人员占比64.45%、管理行政人员占比21.26%、研发人员占比5.98%、销售人员占比8.31%[182] - 2021年度公司董事、监事等人员薪酬合计449.47万元,其中孙秋新39.27万元、金连琴18.00万元等[170][171] - 2019 - 2022年1 - 6月相关人员薪酬总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3.21%、2.31%、2.67%、1.34%[173]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产品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纯苯、乙烯、苯酚、三氯化磷等基础化工产品[38]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特种单体采用连续式生产方式,专用助剂等采用批次生产方式[39] -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方式,少量产品采用贸易方式[40] - 公司重要客户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瀛洋(中国)香精香料集团等[40] - 公司在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产品领域取得多项重要发明专利和数十项实用新型专利[41] - 2022年下半年建成异丙苯生产装置,可直接采购纯苯、丙烯生产异丙苯[197] 募集资金 -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特种聚合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21,500.00万元,募集资金投资额85,000.00万元[52] 其他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风险[23][24][26][27][28] - 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应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10%[30] - 公司参股江苏镇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金额1000.00万元,持股比例0.34%[107] - 2020年12月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授予80名员工205.00万股限制性股票[174] - 员工持股锁定期为五年,自工商登记之日起算[177]
江苏常青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3-14 11:28
发行信息 - 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814.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00%,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9255.00万股[33] - 发行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30] 业绩数据 - 近三年及一期主营业务收入累计23.07亿元,净利润累计4.40亿元[42] - 2022年营业收入96,361.01万元、净利润19,065.27万元、扣非净利润19,006.4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07%、32.73%和31.33%[46] - 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为44257.56万元,净利润为9024.74万元[45] 财务状况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85865.8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3516.08万元[45] - 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14.38%[45] 股东情况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孙秋新、金连琴、孙杰,合计持股85.17%[110] - 2020年12月第二次增资后,金连琴持股比例39.92%;孙秋新持股比例28.22%;孙杰持股比例17.03%[91][92] 公司治理 - 2020年10月股份制改造后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和架构[167] - 2021年度和2022年度董事等人员薪酬方案经审议通过[170] 人员情况 - 2022 - 06 - 30、2021 - 12 - 31、2020 - 12 - 31、2019 - 12 - 31员工人数分别为301、271、245、225人[181] - 2022年6月30日生产人员194人,占比64.45%;管理行政人员64人,占比21.26%;研发人员18人,占比5.98%;销售人员25人,占比8.31%[183] 业务情况 - 公司是从事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186] - 报告期各期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99%以上[35] 研发与生产 - 2022年下半年建成异丙苯生产装置,可保障关键原材料供应,降低α - 甲基苯乙烯产品成本[198]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2%、2.06%、1.29%和3.09%[61]
江苏常青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3-01 09:1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30日,2020年11月3日变更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14441.00万元[31] - 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36]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孙秋新、金连琴、孙杰,三人合计持股比例85.17%[112] 财务数据 - 2019 - 2022年6月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4751.13万元、14936.69万元、13217.74万元、17607.29万元[27][58] - 2019 - 2022年各期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2%、2.06%、1.29%、3.09%[46] - 2019 - 2022年1 - 6月外销收入分别为6853.81万元、7264.60万元、14249.95万元和9612.6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2.67%、12.93%、18.82%和21.75%[73] - 报告期各期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4105.86万元、56190.51万元、75736.96万元和44202.85万元[194] 发行相关 - 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814.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00%,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9255.00万股[8][34]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和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8] - 本次发行完成后,预计募集资金到位当年受股本摊薄影响每股收益将下降[29] 风险提示 - 公司生产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大[23] - 公司部分原材料及产品属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4] - 环保法规趋严或使经营成本增加或面临监管措施[26] 业务模式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特种单体采用连续式生产,专用助剂等采用批次生产[39] -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方式,少量采用贸易方式[40] 员工情况 - 2022 - 06 - 30员工人数为301人,2021 - 12 - 31为271人,2020 - 12 - 31为245人,2019 - 12 - 31为225人[183] - 2020年12月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授予80名员工205.00万股限制性股票[177] 未来展望 - 公司主要经营模式稳定,未来一定时期内不会重大变化[198] - 2022年下半年公司建成异丙苯生产装置,保障关键原材料供应[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