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储能

搜索文档
“空气充电宝”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1:33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1] - 新型储能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 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比重 [1]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 - 压缩空气储能利用过剩电能压缩空气储存 用电高峰期膨胀释能 形成电能-势能-电能的能量转换过程 [3] - 技术路径包括传统补燃式、先进绝热式、等温式、水下式、液态及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等 [3] - 储气方式分为地下、地面和水下三种系统 包括天然地下洞穴、废弃油气藏、人工硐室、金属容器和复合材料容器 [4] 项目突破与工程进展 - 2025年8月长沙望城区成功验证世界最高压力压缩空气储能人工硐室储气库成套技术 [2] - 中国能建2025年1月在湖北应城建成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 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4] - 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首次并网 将刷新单机功率世界纪录 [5] 容量规模与商业化进程 - 压缩空气储能规模从2013年1兆瓦发展至2016年10兆瓦 2021年达到百兆瓦级 2024年迈入300兆瓦级时代 [6] - 2025年1至5月我国共有14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启动招标 总规模4.1GW/18.7GWh 较2024年同期增长33.3% [7] - 黑龙江吉能宝清350MW/1750MWh项目EPC+F总承包中标金额达25.07亿元 [7] 市场空间与产业前景 - 压缩空气储能上游核心设备累计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达185亿元 2030年激增至854亿元 [7] - 伴随产业推进和技术成熟 项目单位投资有望持续下降 储能效率有望提升 将驱动核心设备千亿投资需求释放 [7] 电网应用与调度能力 - 新型储能在2025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中被寄予厚望 国家电网7月初组织新型储能度夏集中调用试验验证顶峰能力 [1] - 华能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2025年7月响应新型储能集中调用 运行方式从每日一充一放变为每日两充一放 [9]
“空气充电宝”来了|年中能源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1:03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1]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 - 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 [1] - 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占据绝对比重 但新型储能正朝着多元化路线加速发展 [2] -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路径包括传统补燃式、先进绝热式、等温式、水下式、液态式及超临界式等 [5]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突破 - 2025年8月中旬世界最高压力压缩空气储能人工硐室储气库成套技术在长沙望城区验证成功 [4] - 中国能建在湖北应城投资建设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 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6] - 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将刷新单机功率世界纪录 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首次并网 [7] 压缩空气储能特性与应用 - 压缩空气储能利用过剩电能压缩空气 在用电高峰期膨胀释能 形成电能-势能-电能转换过程 [5] - 长时储能特性可满足电网4小时以上调节需求 实现电力跨时段转移和工商业峰谷套利 [5] - 2025年7月华能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参与迎峰度夏 实现每日两充一放运行模式 [11] 压缩空气储能商业化进展 - 中国压缩空气储能规模从1兆瓦(2013年)发展至300兆瓦级(2024年) [8] - 2025年1至5月中国共有14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启动招标 总规模4.1GW/18.7GWh 较2024年同期增长33.3% [9] - 黑龙江吉能宝清350MW/1750MWh项目EPC+F中标金额达25.07亿元 [9] 市场空间预测 - 压缩空气储能核心设备累计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达185亿元 2030年激增至854亿元 [9] - 产业快速推进和技术成熟将驱动项目单位投资下降和效率提升 释放千亿级核心设备投资需求 [9]
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h,海辰储能迎来新里程碑
江南时报· 2025-08-25 10:32
公司里程碑与行业地位 - 公司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h [1] - 全球行业排名持续跃升:2023年全球第五 2024年全球第三 2025年上半年跃居全球第二 [1] 战略定位与技术创新 - 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GWh级别以上企业中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 [2] - 全链条能力覆盖材料体系到整站服务 [2] - 技术产品迭代历程:2022年布局长时储能 2023年全球首发千安时电池及系统 2024年发布587Ah大容量电池和162Ah钠离子电池 [2] - 新产品研发实现"交付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循环 [2] - 形成材料研发至回收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3] - 2025年完成全球首次5MWh储能系统开门燃烧试验 [7] 制造能力与质量控制 - 采用先进预测模型保障电芯性能一致性 [4] - 电芯缺陷率控制至PPB级(十亿分之一) [4] - 运用Gen AI与IoT技术实现全制程数据追溯 [4] - 重庆基地第四代产线于2025年6月量产全球首款1175Ah长时储能专用电池 [8] 市场服务与全球化布局 - 全球服务网络覆盖20余个国家与地区 [5] - 项目调试按时交付达成率100% [5] - 提供系统规划至运维保障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矩阵 [5] 产品应用与市场拓展 - 产品通过高原、戈壁、极寒冻土、高温沙漠等极限工况验证 [6] - 6.25MWh 4h储能系统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全球交付 [8] - 长时储能被定位为能源转型关键支撑与钠电规模化核心场景 [2]
储能行业暖意渐浓,长时储能成竞逐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4 13:25
公司战略与产能 - 海辰储能选择专注储能赛道 具备从材料体系到产品体系、从系统集成到整站服务全链条能力 [1] - 公司第100GWh产品在重庆铜梁下线 全球出货量排名从2023年第五跃升至2024年上半年第二 [1][3] - 厦门和重庆制造基地自3月起持续满产 订单已排至9月、10月 [1][5] 产品与技术突破 - 2023年12月发布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 2024年6月量产∞Cell1175Ah专用电池 [3][4] - 推出∞Power 6.25MWh储能系统 大容量电池核心价值在于度电成本优化 [4] - 2021年已关注长时储能需求 但当时市场认知尚不清晰 [3] 行业供需状况 - 2024年中国储能电芯规划产能超1000GWh 实际出货量仅300GWh 产能利用率不足35% [1] - 2024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77.3GWh 行业存在产能过剩担忧 [5]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产线满负荷运转 出现"客户加价也排不了单"的供需紧张局面 [5] 政策与市场风向 - 2019年电网侧储能政策限制导致投资停滞 当前政策转向支持长时储能技术创新 [2][3] - 国家能源局要求强化长时储能技术攻关 明确2030-2060年多类型储能系统需求 [3] - 行业发展阶段类比2016-2017年动力电池 应用场景拓展与成本下降驱动增长 [5]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1-6月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26GWh 同比增长97% [6]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1%提升至2024年28.6% 毛利率超40% [6] - 采用本地化运营策略 从单纯产品出口转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6] - 三一硅能通过"光储柴一体化"方案助客户降低用电成本约50% 探索"EPC+F"等出海模式 [6]
海辰储能累计出货超100GWh!
起点锂电· 2025-08-24 04:53
公司里程碑与市场地位 - 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h 成为全球储能行业标杆 [3] - 全球排名持续跃升 从2023年第五升至2024年第三 2025年上半年跃居全球第二 [3] - 截至2025年8月签约订单量超过30GWh 主要涉及储能电芯及系统业务 [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营收从2022年36.15亿元增长至2024年129.1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89% [4] - 2024年首次扭亏为盈 净利润2.88亿元(2022年亏损17.77亿元 2023年亏损19.75亿元) [4] - 毛利率从2022年11.3%提升至2024年17.9% 主要受益于海外高毛利业务(海外毛利率42.3%) [4] - 2024年储能电池业务收入79.61亿元(占比61.6%) 储能系统收入46.71亿元(占比36.2%) [4] - 海外收入大幅增长 从2022年3.3万元增至2024年37亿元 收入占比从2023年1%提升至2024年28.6% [4]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扩张 - 在中国 美国 欧洲等核心市场布局 并开拓中东 非洲 大洋洲 南美等新兴市场 [5] - 重庆基地2025年上半年产值达52.5亿元 同比增长272.2% [7] - 厦门制造基地年产能达45GWh [7] - 美国得州梅斯基特市工厂2025年5月投产 投资近2亿美元 年产10GWh电池模组及系统 [8] - 与Manat合资在沙特建厂 计划年产能5GWh 服务中东 非洲市场 [9] - 预计2026年总产能突破100GWh [10] 产品与技术优势 - 2020年启动储能电池专项研发 2021年推出首款280Ah储能专用电池 [5] - 2023年全球首发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及系统 [6] - 2024年发布∞ Cell 587Ah大容量储能电池及首款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Cell N162Ah [6] - 2025年6月全球首批∞ Cell 1175Ah电芯量产下线 配套∞ Power 6.25MWh系统单箱能量较传统方案提升50% [6] - 1175Ah电芯系统已应用于英国720MWh 德国55MWh等海外标杆项目 [6] 客户群体 - 海外客户包括Jupiter Power Lightsource BP Samsung C&T等储能集成商与业主 [3] - 国内市场覆盖大唐集团 中国电气装备 龙源电力等大型电力集团和储能集成商 [3]
订单排到10月 工厂满产运转超半年 储能行业回暖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3 09:51
公司战略与产能 - 海辰储能选择专注储能赛道 具备从材料体系到整站服务的全链条能力 [1] - 公司重庆制造基地实现第100GWh产品下线 全球出货量排名从2023年第五跃升至2024年上半年第二 [1][3] - 厦门和重庆生产基地自2024年3月起持续满产 订单排期至9-10月 [1][5] 产品技术突破 - 2023年12月发布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 2024年升级推出∞Cell 1175Ah电池及∞Power 6.25MWh储能系统 [4] - 2024年6月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Cell 1175Ah在重庆基地量产下线 [4] - 大容量电池核心价值在于降低度电成本 但长时与经济性兼得仍需市场验证 [4] 行业政策导向 - 2019年政策限制电网侧储能发展 电网公司无法通过输配电价回收成本 [2] - 2024年2月国家能源局强化长时储能技术创新攻关 要求2030-2045年满足日以上时间尺度调节需求 [3] - 政策引导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开始发力长时储能领域 [4] 市场供需状况 - 2024年中国储能电芯规划产能超1000GWh 实际出货量仅300GWh 产能利用率不足35% [1][5] - 2024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77.3GWh 储能电池出货量约301GWh [5]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等企业产线满负荷运转 出现客户加价仍无法排单现象 [5]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1-6月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26GWh 同比增长97% [6] - 海辰储能海外收入占比从1%提升至28.6% 毛利率超40% [6] - 企业出海模式从单纯卖产品转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包括光储柴一体化及EPC+F模式 [7] 技术演进与成本 - 行业将当前储能发展阶段类比动力电池2016-2017年 应用场景拓展和成本下降驱动增长 [5] - 三一硅能通过整体解决方案帮助非洲客户降低用电成本约50% [7] - 海外高端市场需求涵盖项目设计、系统集成、智能运维及金融服务 [7]
坚守主业 细分领域乾坤大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19:37
融科储能钒液流电池技术领先优势 - 全球首个百兆瓦级大型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钒液流电池技术[12] - 构建覆盖电解液生产、电堆制造及系统智能控制的数百项专利产业链布局[12] - 钒液流电池具备25年以上日历寿命 无起火爆炸风险 通过水溶液电解质实现安全储能[13] 融科储能产能与市场地位 - 建成全球最大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制造基地 2024年产值突破10亿元[15] - 全球市场份额超60%的在建与投运装机规模 电解液材料占全球80%份额[15] - 新增年产1.5GWh电解液生产线投产 总年产能扩至2.5GWh成为全球最大供应基地[16] 融科储能资本运作与技术发展 - 2022年完成A轮融资 2023年获十数亿元B轮投资 2024年6月完成5.48亿元C轮融资[15] - 连续攻克电化学基础技术、功能性核心材料及电堆技术等核心技术[16] - 2022年10月启动A股上市辅导 2025年4-6月辅导达到预期效果[16] 钒液流电池应用场景与成本优势 - 2024年在新疆、吉林交付多个大型项目 包括175MW/700MWh构网型储能项目[18] - 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与锂离子电池持平 初始投资成本1.8-2.4元/Wh[17] - 电解液永续循环使用使残值率超50% 通过技术优化和供应链扩张实现降本[17] 利安隆中卫公司业务转型与市场地位 - 从工业添加剂向健康消费品转型 建设4000平方米西部技术中心研发药品化妆品抗老化产品[20] - 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贡献公司三分之一利润 去年销售超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20] - 成为全球两家全系列抗老化产品供应商之一 拥有最齐全光稳定剂生产线[21] 利安隆中卫自动化与绿色发展 - 投入5000万元建设中控室 减少200多人力投入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操作[22] - 配套齐全环保处理设施 年运行费用三四千万元 处理能力远超实际排放[25] - 通过ERP数字化系统和立体化仓库实现入库出库一键操作[23] 大连大高阀门核电技术突破 - 核一级爆破阀实现3毫秒响应精度 60年寿命保障 单台机组较进口节省2000万元成本[27] -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 覆盖华龙一号等国和一号堆型 参与制定23项行业标准[30] - 自主研发冗余点火系统提升可靠性30% 动态密封技术保证爆破冲击下零泄漏[31] 大连大高阀门国产化与成本优势 - 国产化使单台机组阀门成本降低40% 全生命周期成本仅为进口产品60%[33] - 主蒸汽隔离阀国产化鉴定比国际标准快1.2秒 48小时即可完成密封件更换[33] - 作为首家获得美国ASME核级资质企业 主导标准成为国际项目参考基准[34] 宝马兴庆特种合金转型成果 - 从硅铁合金转型多元合金孕育剂 形成八大系列100多种产品 全国市场占有率超30%[39] - 每年利用10万吨工业固废生产多元复合料 带来超1亿元销售额占总收入三分之一[40] - 2023年产值达3亿多元同比增23% 上半年技改后生产负荷降一半但产值反增[42] 宝马兴庆技术研发与精准制造 - 投入6000多万元技术升级 建设中试基地配备7台套试验炉实现微量元素精准控制[42] - 低铝中钙低钡产品将铝成分控制在0.5%-0.9% 满足丰田汽车80%合金孕育剂需求[39][42] - 通过订单式生产减少库存压力 承接日本东洋电化等国际客户特殊订单[38][42]
菏泽|民营企业跑出“菏泽加速度”
大众日报· 2025-08-21 00:41
项目进展 - 海辰储能山东菏泽基地模组工厂全面封顶 电芯工厂预计9月底前封顶 [2][3] - 一期生产配套设施 倒班宿舍和员工餐厅同步有序建设中 [3] - 计划2026年一季度设备进厂 二季度开始试生产 [3] - 项目合并一期同步开工 明年二季度试生产 创国内建设最快纪录 [5] 产能与技术 - 菏泽基地建成后年产30GWh储能电池与20GWh储能系统 [3] - 采用第五代高效率智能制造产线 为长时储能领域核心载体 [3] - 1175Ah长时储能电芯循环寿命超1.1万次 能量密度超180Wh/kg [4] - 模组包体积利用率提升30% 标准容量提升56% 系统重量降低20% [4] 政府支持 - 鲁西新区30天完成土地征拆 50天完成"十通一平" 1天办结规划施工许可 [5] - 菏泽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32个 总投资超500亿元 [5] - 获批锂电池储能调峰项目7个共100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占比达63.6% [5] - 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项目库 推出15个特色场景 压减集成服务环节 [6] 产业生态 - 菏泽3个县入选省"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 [5] - 采煤沉陷区5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即将并网发电 [5] - 推广应用涉企执法检查"一张网" 合并压减入企检查近三分之一 [6] - 制定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 完善领导包保工作机制 [6]
600660,拟每10股派9元
搜狐财经· 2025-08-20 00:21
财政税收 - 1—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 同比增长62.5% [2][10] - 1—7月印花税总收入2559亿元 同比增长20.7% [10] 上市公司业绩 - 福耀玻璃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8.05亿元 同比增长37.33% 拟每10股派9元 [2][13] - 先达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6亿元 同比增长2561.58% [13] - 大族数控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3亿元 同比增长83.82% [13] -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 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增长362.8% [13] - 小米集团Q2营收1160亿元 同比增长30.5%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创历史新高 [13] 上市公司动态 - 汇鸿集团拟减持弘业期货不超过0.59%股份 优化资产结构 [14] - 东杰智能筹划控制权变更 股票及可转债停牌 [2][14] - 中恒电气澄清与英伟达等海外云厂商合作传闻不实 [14] - 天娱数科董事郭柏春被逮捕事项不影响公司经营 [15] - 鹏鼎控股拟投资80亿元建设淮安产业园 扩充AI相关PCB产能 [15] 行业政策 - 央行新增1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受灾地区 [10] - 上海发布"AI+制造"实施方案 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11] - 广东出台商业航天发展政策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11] - 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强调稳妥优化政策 [10] 市场数据 - A股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 创2015年6月以来新高 [12] - 上半年重点赛事带动体育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 [11] 产品发布 - 特斯拉中国推出新款Model Y L 起售价33.9万元 [15] - 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随理想8交付 [7] - 谷歌发布Pixel品牌新硬件 [6] 产业活动 - 2025中国煤焦钢产业大会8月20-22日在青岛召开 [8] - 北交所新股宏远股份今日上市 [3]
中金 | 储能新技术观察:液流电池与压缩空气
中金点睛· 2025-08-18 23:36
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新型储能快速发展,"长时化"趋势明显,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落地较多,液流电池已开始GWh级别项目招标,压缩空气储能已实现百兆瓦级应用突破 [2] - 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GW,同比增长126.5%,锂电池仍占主导地位(97.1%),压缩空气和液流电池是主要新兴技术 [9] - 新型储能"长时化"趋势明显,4h及以上项目规模达11.4GW,占比提升3ppt至15.4%,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推动长时储能需求 [11] 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持续加码长时储能政策,支持大容量、中长尺度储能项目建设,多交易周期电力市场政策推行有助于商业模式成熟 [5] - 地方层面新型储能补贴政策持续发力,如上海浦东对液流、钠电池项目给予不超30%固定资产投资补贴,深圳坪山对并网项目给予200元/千瓦时支持 [7][8] - 2025年1-5月全国出台7项地方新型储能补贴政策,覆盖安徽、上海、深圳、内蒙古等地,补贴形式包括投资补贴、放电量补偿等 [8] 液流电池发展 - 1H25液流电池储能装机达223.3MW/1091.2MWh,同比增长272%,全钒液流电池占主导地位(84%),已开始GWh级别招标 [13][15] - 液流电池技术路线多元化,除全钒外,锌铁、铁铬、全铁、水系有机等路线取得进展,锌铁液流电池快速扩产,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实现兆瓦级应用 [18][19] - 液流电池项目大型化趋势明显,2024年投运4个百兆瓦级项目,在建14个百兆瓦以上项目 [22][23] 压缩空气储能发展 - 2025年1-5月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招标规模4.1GW/18.7GWh,同比增长33.3%,300MW大容量项目接连落地 [24][26] - 压缩空气储能实现技术突破,湖北应城项目创造单机功率300MW、储能容量1500MWh、转换效率70%三项世界纪录 [26] - 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崭露头角,2025年开工2个项目共200MW/1400MWh,包括全球最大100MW/1000MWh项目 [29] 行业趋势 - 混合储能快速发展,锂电池混合其他长时路线项目陆续出现,多种技术互补适用多元场景 [4] - 长时储能大型化趋势确立,新能源装机规模大或资源禀赋好的区域有望率先发展 [4] - 2024年长时储能项目并网34个,压缩气体储能容量占比53%,液流电池占比28%,两者合计超8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