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中国(河南)—欧洲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在郑举行
郑州日报· 2025-09-28 01:02
活动现场签订了《中国(河南)嵩山与欧盟喀尔巴阡山区域城市友好合作意向书》。 本次交流活动是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搭建一个务实高效的 平台,推动河南、郑州与欧洲各国的交流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安伟代表郑州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嘉宾、企业家表示欢迎。他说,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城市,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之 一,历来在中欧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欧盟是郑州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郑州正迅 速成为欧洲企业投资的热土。郑州与欧盟喀尔巴阡山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契合,合作前景广阔。以 此次合作交流和签约为新起点,期待更多欧洲企业了解河南、了解郑州,投资河南、投资郑州,助推两 地在农业、科技、文旅、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再上新台阶,共同谱写中欧地方合作新篇章。 舒骆玫表示,当前,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数字转型与绿色转型加速推进,河南与欧洲企业之间 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本次交流会不仅是展现河南开放姿态的舞台,更是将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务实契 机。期待河南与欧洲各国的经济关系能进一步深化,联合国工发组织将携手各方共同努力。 达维德 ...
习近平主席视频致辞为全球气候治理指引方向凝聚力量
新华网· 2025-09-28 00:43
9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站 在全人类前途命运高度,就全球气候治理提出重要主张,并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体现中国坚 定应对气候变化、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各方应积 极行动起来,做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地球 家园而共同努力。 "彰显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力与行动力"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节点,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 阶段。"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把握全球气候治理历史方位并提出三点主张:坚定信心、担当尽责、深化 合作。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致辞,宣示中国主张和目标,彰显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 导力与行动力。"巴基斯坦环保智库"行星脉搏"创始人、气候变化问题专家哈立德·汗说,中国证明 了"发展与减排并行"完全可能,为推动构建公平公正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实践支持。 孟加拉国贾汉吉尔诺戈尔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阿克特尔·马哈穆德说,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展现中 方高度重视全球气候治理问题。今年 ...
二十国集团科技部长会议聚焦绿色转型
央视新闻· 2025-09-27 18:36
会议概况 - 二十国集团首席科学顾问圆桌会暨科技部长会议于9月21日至24日在南非举行 会议主题为基于公平的科学、技术与创新 促进包容性人类发展和全球可持续性 聚焦氢能创新和绿色转型议题 [1] 南非绿色转型进展 - 南非正在向绿色经济转型 目前主要依赖太阳能和风能 这将创造大量就业 [1] - 南非金属资源非常丰富 能为南非人民创造就业 [1] - 南非在能源领域进行大量关于氢能、燃料电池和绿色氨的研究 [1] 中南科技合作领域 - 南非与多所中国大学在技术领域有合作项目 [1] - 南非与中国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合作 包括希望在南非安装中国北斗导航系统 [1] - 南非在健康领域已建立疫苗生产基础 正在生产所需疫苗 [1] 行业影响 - 氢能创新成为全球绿色发展新亮点 [1] - 科技合作正成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新亮点 [1]
矿业巨头发力绿色转型,徐工获史上最大绿色矿山机械出口订单
华夏时报· 2025-09-27 12:15
福德士河集团脱碳目标与合作协议 - 全球第四大矿业巨头福德士河集团宣布2030年实现澳大利亚铁矿石陆地运营真正零排放目标 [2][3] - 集团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宣布与比亚迪、隆基绿能、徐工集团及远景能源达成绿色技术合作 [2][3] - 合作涵盖储能解决方案(比亚迪)、绿色能源方案(隆基绿能)、纯电动矿卡(徐工)及风电集成技术(远景能源) [3][4] 徐工集团订单与市场表现 - 徐工集团获得福德士河150-200台240吨纯电动矿卡订单 计划2028至2030年交付 [2][4] - 订单金额超过去年同期30亿元人民币合作规模 创中国最大绿色矿山机械出口纪录 [2][4] - 徐工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在今年上半年已达22.2% 产品应用于力拓、必和必拓等全球矿业巨头 [6] 矿业巨头绿色转型举措 - 力拓投资30亿澳元建设皮尔巴拉矿区风光储系统 预计2026年满足80%电力需求并年减排90万吨CO₂ [5] - 必和必拓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合作研发矿卡电池方案 目标2050年运营净零排放 [5] - 淡水河谷在巴西引入72吨电动矿卡及240吨氢燃料电池矿卡 配套绿氢制备厂 [5] 电动工程机械行业前景 - 全球电动工程机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5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500-7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0% [7] - 矿用卡车及大型挖掘机等高频耗设备电动化需求占比超60% 配套充电及电池服务市场同步增长 [7] - 中国供应链企业可能占据全球40%以上电动设备供给 主要需求来自澳大利亚、智利及欧美市场 [7]
豫联集团:50年从地方电厂到国际化高端铝合金新材料企业蝶变
中证网· 2025-09-27 08:45
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为行业开拓者,豫联集团开创"铝电合一"经营新模式,率先投产320kA、400kA大型铝电解槽,引进 德国西马克等国际高端铝加工生产线,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大型铝电解系列不停电停开槽技术"斩 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低温低电压电解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如今,核心产品覆盖易拉罐料、新 能源电池铝箔、汽车板等高端领域,其中易拉罐罐体料全球市场份额达10%,易拉盖用铝合金带材稳居 国内市场第一,远销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家企业。 绿色转型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豫联集团在四川广元建成50万吨全水电铝项目,绿电铝产能 占比近70%,每年减少碳排放500万吨、节约标准煤78万吨;同步推进50万吨再生铝项目及分布式光伏 利用,构建"绿电铝+再生铝+新能源"的低碳循环体系。旗下四川中孚成为全国电解铝行业唯一"能效领 跑者",中孚高精铝材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数字化转型同样成效显著,通 过与华为、海康威视等合作搭建业财一体化BIP系统,实现智能车间、设备管理的全流程升级 。 庆典现场,豫联集团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向社会捐赠1000万元,用于教育、医疗 ...
守护好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人民日报· 2025-09-26 22:17
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呼吁各方坚定信心、担当尽责、深化 合作,郑重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 体现了中国对多边主义的坚守、对联合国的支持。中国绿色转型成就斐然,国际社会期待中国继续发挥 引领作用,为凝聚国际合作共识、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注入动力。 "有助于凝聚全球共识,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节点,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 段。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分享了坚定信心、担当尽责、深化合作3点看法,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 案、指明前行方向。 "习近平主席的致辞赋予了气候治理新的时代内涵,为人类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了关键思路。"非 洲碳交易所董事韦斯利·道格拉斯表示,习近平主席分享的3点看法相辅相成,从精神源泉、实际行动和 国际合作3个角度形成了完整的气候治理逻辑。 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教授、国际问题专家埃万德罗·卡瓦略表示,3点看法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指 引。卡瓦略说,中国强调坚持公平公正,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有助于凝聚全球共识,促进应对 气候变化国 ...
中国炭黑企业突破创新助力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26 13:11
炭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油墨、涂料等产业的黑色颜料和添加剂,它在促进材料性能提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全球最大 的炭黑生产和消费国家,中国的炭黑企业在推动产业创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炭黑企业最新消息,旨在全面展现炭 黑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一、炭黑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绿色生产 二、智能化生产与升级换代的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炭黑企业纷纷加速智能化生产的步伐,推动传统企业朝着现代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智能化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还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消耗。智能化生产也面临一定的挑战。炭黑企业需要进行专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工 程技术人才。企业要应对数字化工作环境和网络安全问题,确保生产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智能化生产为炭黑企业带来了升级换代的机遇和挑战,企业需 要集中精力投入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炭黑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是两个互相制约的因素。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炭黑企业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方面,企业通过提高能 ...
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河南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
央视网· 2025-09-26 12:29
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期间,山东、河南持续推动产业升级、绿色转型、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 上新台阶。 河南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 "十四五"以来,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加强空中、陆路、铁路等各种交通设施的高效衔 接,形成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网。如今,河南所有市都能高铁通达,八成以上的县有两条高速。郑州机场开通客运航线234条,全货机航线62条,覆盖欧 洲、北美、非洲等地。全省8个城市的10个物流枢纽纳入国家规划。 当前,河南正借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机遇,依托交通链打造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 系,培育形成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材料等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作为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备的省份之一,"十四五"以来,山东进一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投入使 用、建成国内农机行业首家智慧工厂……一批批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不断提升山东制造业的含新量、含绿量。 "十四五"期间,山东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在这座江苏小城,德资企业与地方“双向奔赴”
新华网· 2025-09-26 10:29
舍弗勒的成长,是德企在太仓扎根兴业的生动缩影。 数据显示,自1993年开启对德合作以来,一家家知名德企在太仓落地生根。目前当地德企年工业产值超670亿元,亩均产值达1400万元、利润 150万元、税收110万元。 "一开始,很多德国工程师来到太仓,手把手教授制造工艺。"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企业传播与市场部总监李佑美说,舍弗勒刚落户太仓 时,中国汽车工业仍处起步阶段,这种"师带徒"模式为外企技术本土化埋下"种子"。 新华社南京9月26日电 题:在这座江苏小城,德资企业与地方"双向奔赴" 2005年前后,舍弗勒在太仓相继设立智能装配部、模具中心及双元制培训中心等。"我们不再只是引进技术,而是开始本土化研发和制 造。"舍弗勒太仓制造基地五厂厂长楼峻峰说,目前舍弗勒中国区汽车业务供应链本土化率超过95%。 新华社记者何磊静 长江入海口南岸,一座常住人口80多万的小城,何以入驻德企超560家、投资额超60亿美元?近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江苏 太仓,感受德资企业与地方"双向奔赴"迸发的蓬勃活力。 图为江苏太仓的城市风光。(受访者供图) 在太仓的舍弗勒厂区,黄色机械臂轻盈翻转,将精密轴承送入检测线;一辆辆 ...
专栏|在英国的论坛和展会 感受中国“向新向绿”发展的脉动
新华社· 2025-09-26 09:54
日前,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跨学科会议首次将人工智能作为主题。"回顾五届会 议,主题不断丰富,折射中国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如今谈起对华合作,目标早已不只是盈利,更是为 了创造更幸福的生活、打造更美好的世界。"主办方代表埃米莉·盖尼耶的这番话,道破了国际学术界对 中国发展认知的演进。 新华社伦敦9月26日电 题:在英国的论坛和展会 感受中国"向新向绿"发展的脉动 新华社记者高文成 此次会议吸引英、中、加、美等多国学者参与,中国各领域发展成就成为与会者关注焦点。中南大学湘 雅三医院党委书记何庆南的参会感受颇具代表性:"中国在科研前沿领域的突破让国际对话更顺畅、更 高效,双向启发的合作充满希望。"盖尼耶说:"如今很多国际前沿会议,没有中国参与就不完整,甚至 没有意义。" 盖尼耶的这一观察,在近期举行的伦敦国际航运周和剑桥科技周上同样得到印证。在伦敦国际航运周,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与中国船级社主办的论坛聚焦"绿色智能解决方案",成为最受关注的活动之一,国际 海事组织秘书长阿塞尼奥·多明戈斯、国际船级社联合会秘书长罗伯特·阿什当等行业重要人物参加了此 次论坛。 "中国是全球最大造船国,在绿色智能等领域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