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较优势理论
icon
搜索文档
米兰报告的迷思——问题、目标与路径
第一财经· 2025-05-06 06:35
米兰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提出通过关税、汇率干预与安全工具协同运用解决美国三大结构性矛盾,但被批评为自相矛盾且可能引发全球经济混乱[1] - 报告试图构建"制造业回流+强势美元"的新体系,但被指出与劳动力市场规律和产业现实存在根本冲突[3][4] - 提出的"三步走"路径(关税冲击、构建同盟、遏制对手)被质疑缺乏历史经验和现实基础[5][6] 美元高估问题分析 - 报告将美元长期高估视为核心问题,认为导致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和制造业萎缩[2] - 实际数据显示美元与石油挂钩体系下,美元贬值至140美元/桶将引发美国物价飞涨,直接损害民众福利[2] - 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美元因避险需求升值8-10%,客观上缓解了美国债务压力[2] 制造业回流可行性 - 美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特征,工资率超过阈值后劳动供给反而减少[3] - 自动化工厂回流无法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智能工厂单位产出所需工人数量仅为传统工厂的15-20%[3] - 美国过去50年制造业金融化导致研发投入不足,手机模具工程师数量仅为中国的1/200[4] 贸易体系重构路径 - 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案例显示,关税措施实施后美国失业率从7.8%飙升至25.1%[6] - 福特流水线案例证明专业化分工可使生产效率提升800%,这是全球产业链形成的技术基础[7] -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强制改变贸易流向将导致全球整体福利损失约12-15%[7]
专家:美国抛弃国际自由贸易规则 或加速全球贸易体系重构 | 国际识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4-22 03:19
中新网4月22日电(记者陈彩霞)"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关税的错误理解,导致他做出了一系列错误决定, 对全球资本市场、股市及债市造成严重冲击,将美国单边霸凌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社科院国家 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如是说道。 赵海认为,目前中美双方在沟通层面存在着重大障碍,而这些障碍"明显是美方制造出来的"。 赵海强调,美国发起的关税战短期内遭遇强烈反弹,导致美国内市场陷入混乱,民众抗议不断,其阵营 内部也出现分裂——代表华尔街资本的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与"美国优先"派代表、白宫贸易和制造业高 级顾问彼得·纳瓦罗激烈对立。 "面对各方压力,特朗普被迫调整策略,将关税政策仓促退让包装成'抬价后谈判'的既定计划,试图通 过施压换取他国让步,并最终将矛头集中指向中国。"赵海说道。 针对美"对等关税"一再升级,中方先后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有力回击经济霸凌。 当地时间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援引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一个工作组,以便在未能与中国政府谈判 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处理这些问题。 他分析称,中美关系 ...
越南韩国对华加征关税!为什么越来越多国家害怕中国制造?
搜狐财经· 2025-04-14 10:40
全球贸易摩擦加剧 - 越南对产自中国和韩国的普碳及合金钢镀层板卷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税率分别为0至37.13%和最高38% [3] - 韩国对中国厚板征收最高38%关税 应对低价倾销式钢铁出口 [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无法消化全球产能过剩 不会接受市场倾销行为 [3][4]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提升 -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从2000年6%增至32% 且持续上升 [20] - 过去五年中国新增石化炼油产能超过欧洲、日本和韩国二战以来新增产能总和 [29] - 过去四年中国国有银行向工业借款人额外放贷13.6万亿元 推动新工厂建设和自动化升级 [10] 出口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动力 - 2023年中国出口增长13.3% 2024年增长17.3% 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12][13] - 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马车 大量产品流向消费能力最强的美国和欧盟 [11][13] - 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偏低 导致商品高度依赖欧美市场销售 [11][16] 汽车产业贸易冲突显著 - 美国对华汽车关税提高至100% 彻底杜绝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 [24] - 中国汽车在墨西哥市场份额从2017年0.3%增至2024年超过20% [26] - 2018年特朗普将汽车纳入25%关税范围 导致广汽等取消进军美国计划 [22] 工业战略地位与竞争加剧 - 工业对欧美就业、安全和军事至关重要 俄乌冲突和疫情凸显工业战略价值 [20] - 比亚迪国内两座工厂产能各为德国大众工厂两倍 体现制造业规模优势 [10] - 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存在工业竞争关系 逐步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21] 社会保障与内需结构问题 - 中国农村老人月均退休金仅200元 制约国内消费能力提升 [34] - 欧美经济学家建议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以刺激家庭消费 减少出口依赖 [33] - 投资侧重工业基础设施而非社会保障 引发欧美观念偏见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