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航运
icon
搜索文档
中远海科(002401) - 2025年5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2 11:32
业务现状与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 21,181,237.64 元,联营合营企业带来相对稳定投资收益 [4]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8 亿元,2025 年一季度实现 450.37 万元 [7][10] - 2025 年一季报数字城市与交通业务板块业绩下滑严重,是近期业绩承压主因,传统公路机电项目外部市场机会减少,竞争加剧致中标率和利润率下降 [11] - 公司数字化软件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软件行业存在季节性波动,前二季度是项目验收淡季,第四季度集中交付、验收结算,近期利润下降还因高速公路机电集成业务受客户需求和竞争影响下滑 [15][16] 业务板块与产品情况 数字航运与供应链业务 - 船视宝平台用户数量增长态势好,后续将培育优化核心能力、扩大影响力,其发展难点是触达客户和与客户场景深度融合,今年采取加大宣传、研发技术架构、建立销售团队、研发定制产品等举措,已积累超 12 万私域用户 [2][5] - 打造了航安宝、i 航运、HiDolphin 等有影响力产品,公司加大从项目型向产品型、平台型业务转型,HiDolphin 可通过嵌入产品、私有化部署、面向 C 端、为特定客户训练企业大模型等方式获取营收 [15][16] 数字城市与交通业务 - 核心竞争力是优秀项目管理能力和成熟交通收费软件,但行业地域特点明显,市场份额不显著,受传统基建投资放缓影响,竞争加剧,公司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投入,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升级项目 [14][15] - 在无人自助收费机器人、数字孪生、视频中台等产品和技术能力上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板块竞争力,扩大数字城市、智慧海事监管等业务 [11] 业务规划与策略 业务转型与拓展 - 围绕赋能航运行业上下游做大做强数字航运与供应链业务,依托中远海运集团场景构建竞争力,拓展外部市场,发展智能航运产业;加快数字城市与交通业务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等方向平台和产品,加大底层技术研发 [3][8][13] - 设立大客户经营中心,加大对集团内外大客户经营力度;加大产品化、平台化业务营销力度,提升高质量业务占比和毛利水平 [8][13] 股权投资 - 股权投资关注主营业务产业链上下游优质标的,强化产业协同效应与市场竞争力,系统性研究行业趋势、评估标的适宜性和可行性,权衡风险与收益 [4] 应对业绩下滑 - 应对数字城市与交通业务板块业绩下滑,持续扩大数字航运与供应链业务,调整业务结构,加大科研投入和产品市场营销力度 [11] 其他情况 - 公司不开展港口运营和船舶运输业务,主要为港航企业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服务,海外营收占比小,关税政策对业务无直接影响 [8][9] - 公司"万舸云"入选国资云航运物流行业云平台,提供 IaaS 层云平台能力和上千个 API 航运行业数据接口,入选浦东新区相关计划,为航运物流企业提供一体化云服务 [13] - 公司合同签约全年基本均衡,软件项目验收后除质保金尾款外能及时回款,限制性股票解锁上市与近期业绩波动无关 [4][5]
一网“管”全船、海上智慧“菜篮子”……解锁汽车运输船“国家队”新成员亮点
央视网· 2025-05-15 05:47
船舶交付与首航 - 全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由中远海运特运投资、中船集团广船国际建造,于5月15日首航 [1] - 该船执行"中国—地中海"班轮航线,驶向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国家,单程航程约30天,较以往节省近三分之一时间 [6] - 随着"远海口"交付,中远海运汽车船队规模扩充至20艘,航线覆盖中国至波斯湾、欧洲、东非南非、南美西部、地中海等区域 [8] 船舶技术特点 - 船舶总长199.9米,采用"滚装"运输方式,装载效率高且空间大 [3] - 船舱可承载全品类车辆,采用模块化可升降调节甲板和专用绑扎带固定车辆 [5] - 配备512块单晶硅太阳能面板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总面积1300平方米,峰值功率302.8千瓦,年发电量41万度 [12] - 采用LNG双燃料动力,与传统燃油船相比节省约20%能耗,并配备中压岸电接收系统 [12] - 全船配备200多个摄像头,融合红外感温成像、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全程监控 [14] 绿色低碳创新 - 该船是我国首艘完全满足中国船级社《新能源汽车滚装运输安全技术指南》的船舶 [10] - "LNG+光伏+岸电"方案每年可节省燃油111吨、减少碳排放345.9吨 [12] - 配备自主研发的"汽车船智能监测系统",实现船舶和车辆动态远程监测 [12] - 船上配备蔬菜自动化种植柜,通过智能调控搭建海上"菜篮子" [15] 行业影响 - 该船代表我国航运船舶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的缩影 [10] - 采用我国自主制定的技术指南,以更高规范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10] - 为国内汽车出口提供更高效、更绿色的运输解决方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