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

搜索文档
金融盛会!就在今天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00:33
数十年波澜壮阔 中国金融行业高歌猛进,成就斐然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届时同步举办 严格考验与磨砺之下 中国资管行业勇于思变,破茧成蝶 一年一度的金融盛会即将到来 9月28日 北京 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将隆重举行! 业内人士齐聚一堂, 纵论经济大势,探究热点问题 共话感悟与收获, 第五届保险业金牛奖颁奖典礼 第四届信托业金牛奖颁奖典礼 本届大会主题为"长钱 长投 长青"。 当前,全球经贸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在金融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 保险业、信托业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保障民生福祉、促进社会财富合理配置的重要使命。 国家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质效,加强风险管理,实 现创新发展。2025年,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多项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 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政策引领下,保险业、信托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顺应政策导向,优化业务布 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何借助金融科技赋能,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如何加强风险管 理,筑牢金融安全防线,成为行业亟待解决 ...
贵州银行中报出炉:深耕“五篇大文章”,数字化转型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2:27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达6037.47亿元 较年初增长2.33% [1] - 上半年营业收入61.02亿元 同比增长2.26% 净利润21.29亿元 同比增长0.31% [1] - 净息差同比提升0.22个百分点至1.90% 不良贷款率1.69% 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 [1][5] 科技金融业务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98.12亿元 较年初增长17.41亿元 增幅达21.57% [2] - 通过产品创新、授信政策、审批权限等多维度支持科技企业 [2]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信贷余额612.93亿元 较年初增长25.82亿元 增幅4.4% [2] - 围绕"3533"产业集群支持"富矿精开""电动贵州"等新质生产力项目 [2] 普惠金融服务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40.67亿元 服务客户5.85万户 [3] - 累计投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88.64亿元 帮助1.85万户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3] 养老金融布局 - 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6.21亿元 较年初增长5.9亿元 增幅57.22% [3] - 加快适老化服务优化升级 提供便捷安全的老年客群金融服务 [3] 数字金融推进 - 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40.05亿元 较年初增长8.9亿元 增幅28.57% [3] - 通过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双轮驱动业务转型 [3] 数字化转型成果 - 完成新增、修订数据标准4020项 构建总行-分行-支行数智化运营体系 [4] - 开发个人客户、对公客户、收单商户、财务经营等数字化分析模型 [4] 科技能力建设 - 建成鸿蒙版手机银行 实现国产移动金融生态关键布局 [5] - 在线普惠小微服务客户超6万户 在线贷款余额92.77亿元 [5] 智能风控体系 - 通过300多条风控规则与2个评分卡模型实现风险主动治理 [5] - 引入工商、司法、公积金、征信等三方数据构建智能决策体系 [5] 人工智能应用 - 完成DeepSeek-R1和通义千问大模型私有化部署 建成多台互联算力集群 [6] - 智能问答系统服务用户超4300人 处理问答1.22万次 [6]
以金融“活水”滋润“三农”沃土 浇灌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央视网· 2025-09-27 01:48
过去,农民想贷款却没什么抵押物,银行一看就摇头。十几年前,农民贷个几万块,一年的利息高的都得到百分之八、九。而今年,普惠 型贷款只有百分之四点几,更让人惊喜的是,超过一半的农户经营性贷款压根儿不用抵押、不用担保,就靠信用! 不光贷款便宜了、好贷了,甚至还有很多量身打造的专属贷款! 央视网消息:稻穗低垂,瓜果飘香,我国各地已陆续进入秋收时节。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政策对农业、农村的支持更加完善,各项资金 的支持也越来越多。现在金融对"三农"的支持都有哪些?来看总台央视记者王雷——财经老王带来的报道。 秋天到了,咱们国家又迎来了丰收! 老王是跑金融的记者,平时跟银行、保险打交道多,今天就从金融角度聊聊田间地头的事儿。 先看一组硬数据:截至8月底,全国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17.09%。而同期,全国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6.8%。也就是说,种 地、买化肥、修农田、收粮食这些事儿,得到的金融支持力度远远高于整体贷款。 不光是主粮,养鸡、养牛、种花椒、种大蒜,各地特色农业保险也跟上了。你种什么,它就保什么。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一年。夏粮稳了,早稻增了,秋粮眼看就要颗粒归仓。这不是天上掉下 ...
手里有粮 心里不慌,种粮有钱 丰收有底
央视新闻· 2025-09-27 00:17
秋天到了,咱们国家又迎来了丰收! 老王是跑金融的记者,平时跟银行、保险打交道多,今天不聊股市,不谈理财,就从金融角度聊聊田间地头的事儿。 过去,农民想贷款,却没什么抵押物,银行一看就摇头。十几年前,农民贷个几万块,一年的利息高的都得到百分之八九。而今年,普惠型贷款只有百分 之四点几,更让人惊喜的是,超过一半的农户经营性贷款,压根儿不用抵押、不用担保,就靠信用! 不光贷款便宜了、好贷了,甚至还有很多量身打造的专属贷款! 智慧粮仓贷、海洋牧场贷、农机贷、果农贷、葱姜贷、木耳贷、魔芋贷、核桃贷、西瓜贷、生猪贷、大鹅贷、螺蛳粉贷、中药材贷、苹果流水E贷,还有 气候价值贷等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总有一种贷款支持你。 先看一组硬数据:截至8月底,全国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17.09%。而同期,全国人民币贷款余额是增长6.8%。也就是说,种地、买化肥、修 农田、收粮食这些事儿,得到的金融支持,力度远远高于整体贷款。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一年。夏粮稳了,早稻增了,秋粮眼看就要颗粒归仓。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政策托底、金融赋 能、保险给力,一针一线织出来的丰收网。 老王在田埂上见 ...
2025年券商“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结果揭晓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20:48
专项评价结果公布 - 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券商一对一通报2025年度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结果并公示核心定量指标排名 评价结果直接纳入2025年券商分类评价体系 [1] - 中证协前期完成107家参评券商评价数据的填报与复核 通过数据报送系统向各券商一对一反馈确认评价数据 [1] - 专项评价办法评价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中证协同步公示12项主要定量评价指标排名情况 [1] 头部券商表现 - 中信证券在7项定量评价中位居榜首 行业头部机构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 [1] - 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1281.91亿元、中信建投898.63亿元、国泰海通636.84亿元、中金公司587.97亿元、华泰证券342.20亿元 [2] - 服务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270.44亿元、中信建投209.30亿元、中金公司202.16亿元、国泰海通151.58亿元、华泰证券122.29亿元 [2] - 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320.74亿元、中信建投153.90亿元、中国银河115.00亿元、中金公司76.17亿元、申港证券17.05亿元 [2] 各领域业务排名 - 绿色债券和低碳转型债券主承销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165.44亿元、中信建投122.92亿元、国泰海通111.40亿元、中金公司88.43亿元、招商证券54.10亿元 [3] - 民营企业债券主承销金额前五为招商证券381.50亿元、广发证券318.86亿元、平安证券185.60亿元、中金公司130.07亿元、华泰证券125.73亿元 [3] - 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前五为广发证券1718.36万元、招商证券1391.35万元、国信证券1377.94万元、中国银河1274.09万元、兴业证券1142.22万元 [3] 评价体系构成 - 专项评价办法由定量评价指标90分、定性指标10分及附加项5分构成 通过14项代表性指标多维度考核券商 [4] - 科技金融以50分权重成为核心考核方向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各占10分 [4] - 科技金融指标包含科技创新债券承销10分、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16分、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12分、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6分、私募子公司基金投向6分 [5] - 绿色金融指标包含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 普惠金融指标包含中小微企业债券和民营企业债券承销 养老金融指标包含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 数字金融指标包含数字化能力和科技类奖项 [5] 行业影响 - 专项评价为行业提供清晰参考坐标 有望推动券商优化业务结构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5]
古丽“守护者”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8:29
公司业务拓展 - 人保集团在新疆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将保险服务向新疆各地区延伸[1] - 塔孜洪乡营销服务部团队从2008年1名员工发展为6人女性团队 实现乡村保险需求全覆盖[1][2] - 服务部推动农户参保率从2020年不足50%跃升至2024年78% 提升幅度达28个百分点[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广农村家庭财产保险 人人安康百万医疗保险 个人普通意外险等普惠型保险产品[2] - 提供农业保险理赔服务 民生保障 政企项目对接 从车险到农险全覆盖[2] - 春季组织防灾培训 夏季24小时监测天气预警 秋季对接收购商拓宽销售渠道[3] 运营成效 - 理赔满意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 成为乡村振兴定心丸[3] - 通过每周国旗下大宣讲活动持续进行保险知识普及 延续至今[2] - 团队成员分组包村 用方言讲解保险知识 打通边疆保险最后一公里[1][2] 团队建设 - 6位女性员工扎根乡村8年 从最初1张桌子1部电话发展为专业服务团队[1][3] - 团队成员分工明确 专攻农险理赔 负责民生保障 对接政企项目[2] - 通过双语服务架起沟通桥梁 成为村民心中贴心人[1][3]
普惠金融功能如何深化?屠光绍提出四条建议
北京商报· 2025-09-26 13:12
一是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来深化普惠金融功能。屠光绍表示,"义乌"案例说明,普惠金融涉及面广,需要进一步在具体领域、具体群 体、具体地域、具体金融业务方面,不断推动精细化、具体化,精耕细作,实现"广覆盖"与"精准度"的结合。 二是要促进供给与需求两侧协调匹配来深化普惠金融功能。他指出,根据义乌的实际情况,从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侧看,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外汇风险 管理的产品工具,比如外汇期货。金融服务供给既要关注普而不惠又要重视普而不适的问题,同时还需要促进普惠金融业务的商业可持续。但当前 普惠金融亦需聚焦需求侧,解决小微企业对金融产品、工具"看不懂、用不起、不敢用"的痛点,比如义乌的许多个体及小微商户对外汇风险管理工 具不了解也用不起。针对需求侧的小微企业群体,提升其金融素养和能力是基础但也是个"慢活",还需要在小微企业运用金融服务的组织方式、平 台搭建、系统处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三是要加快在普惠金融与数字、绿色金融融合中来深化普惠金融功能。从义乌外贸小商户的经营实践看,他们也需要并已经在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市 场营销、产品设计和客户管理,此外随着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进程,境外市场也更加重视进口商品的绿色含量并实施相 ...
中国银联发布“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
搜狐财经· 2025-09-26 12:59
9月25日,中国银联参与文化和旅游部在四川成都举办的2025年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胡浩中正式发布《"百城百区"文 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5-2027)》。中华全国总工会、四川省人民政府、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及总工会、文旅平台企业等单 位参加主场活动。 根据行动计划,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中国银联将围绕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促进入境消费、强化基础保障采取一系列具体措 施,增加优质文旅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共同打造更多元、更丰富、更便捷的文旅产业生态。 发挥"平台化"优势,深化文旅惠民举措 拓展"全球化"网络,助力扩大入境消费 凭借全球网络优势,中国银联创新推出入境游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入境游客提供银联信用卡办理预授权担保、退税结算服务。此 举不仅为入境游客提供全方位支付服务,也将为扩大入境消费提供"金融助力"。为提升离境退税政策知晓度,现场还同步推出了离境退税指引手册及"购物 离境退税流程指引"宣传短片。 未来,中国银联将继续秉承"支付为民"初心,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服务文旅产业发展,满 ...
“百县万店”聚合力 交行信用卡点燃县域消费新引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9:28
核心观点 - 交通银行信用卡启动"百县万店惠民生"活动 聚焦全国近160个经济活跃县域 通过多维权益和金融产品创新激活县域消费市场 推动商业生态繁荣和文化赋能[2][3][4][6][7] 活动覆盖范围与领域 - 活动覆盖全国近160个经济活跃县域[2] - 覆盖餐饮、商超、家电、亲子、家居家装等多个民生领域[2][3] - 深度渗透县域高频消费场景和大宗消费需求[3] 权益与优惠措施 - 以"最红星期五"活动为核心覆盖餐饮商超等场景[2][3] - 针对家电数码等大宗需求推出分期满减+贴息服务[3] - 联动地方政府和银联提供双重补贴支持以旧换新政策[3] - 为新用户提供消费立减、优惠购券、即时刷卡金等专享礼遇[3] 文旅与特色商户赋能 - 拓展"文旅+消费"融合新模式 赋能非遗和老字号特色商家[4] - 以义乌老字号"鸡毛换糖"为例注入文化动能[4]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联动借记卡、社保卡、个人养老金等多类零售业务产品[6] - 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6] - 通过企业行及支行零售一体化业务组织专场活动[6] - 结合商圈活动便捷办理社保卡并同步推广信用卡优惠[6] 消费者教育与生态建设 - 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反诈宣传等消费者教育活动[6] -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提升县域居民金融素养[6] - 信用卡具备支付+信贷双重属性 成为连接客户与服务民生的重要纽带[7] - 高频交易特性和深度场景渗透为零售金融生态建设提供支撑[7]
金融“活水”润黑土!渤海银行长春分行八载深耕交出振兴答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6 07:54
核心观点 - 渤海银行长春分行通过党建引领和战略协同 在八年内累计投放近千亿元融资 支持吉林省实体经济发展 并围绕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等领域创新 成为区域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 [1][3][5] 党建引领与战略定位 - 分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 将中央金融政策转化为具体实施方案 党员占比近60%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4] - 作为总行响应东北振兴战略的先行项目 分行累计纳税3.3亿元 体现金融反哺地方发展的能力 [3] 绿色金融创新 - 分行完成多项首创性绿色金融项目 包括投资省内首只绿色企业债 发行吉林省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乡村振兴中票 以及牵头全国首单风电光伏绿色碳中和类REITs [5] - 2024年一季度绿色金融评价在区域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2 显示业务领先地位 [5] 科技与普惠金融实践 - 推出"渤银科速贷""数e贷"等产品 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7] - "渤农贷"线上助农产品累计投放8.8亿元 覆盖吉林省9个市州近9000农户 入选国家级普惠金融典型案例 [7] 债券与产业金融服务 - 累计参投地方债超1100亿元 承销企业信用债超180亿元 支持基础设施 交通 电力 医药等支柱产业 [10] - 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放款突破2亿元 深度服务地方汽车产业链集群 [10] 社会责任与市场认可 - 通过财富管理服务获得"买理财 到渤海"的市场口碑 并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如"3·15"消保体验和防诈骗科普 [11] - 获得40余项荣誉包括"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最具社会责任感银行" 体现社会广泛认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