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发展格局
icon
搜索文档
“稳”“进”“新”!多维度透视关键词 解码新疆发展诸多历史性突破
央视网· 2025-09-20 04:48
央视网消息: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发布会上,相关负 责人表示,新疆锚定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 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动能显著增长、"新"的质效大幅提升。 区 CCTV/ 13 CCTV 20m CCTV 13) CTV Com the street CCTV 13 the state 现代产业体系集群效应全面显现。2024年,粮食总产量466亿斤,创历史新高。棉花总产568万吨,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7%。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加快建设,形成六大油气区、四大石油化工基地。2025年上半年,新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93.58亿,同比增长7.5%,增速在全国居第三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陈伟俊介绍,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 据介绍,新疆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全区运输机场达到28个,"疆内环起来 ...
新疆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 多项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07:59
对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陈伟俊表示,新疆锚定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 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 社会发展"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动能显著增长、"新"的质效大幅提升。从总量上看,多项指标实 现历史性突破。去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了2万亿元大关。新疆进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去年 达到4341.6亿元,从2022年到2024年连续三年,进出口总额接连跨越三个千亿大关。从增速上看,多项 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去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5.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3%,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 随后,陈伟俊重点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实现一体融合、互联互通,深度拓展了高质量发展的承载空间。以基础设 施"十张网"建设为重点,以"千百亿元"重大项目为龙头,投资带动效应持续释放。乌鲁木齐机场北航站 区、巴里坤机场、奇台机场 ...
总书记治国理政故事|行稳致远
新华社· 2025-09-18 12:31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 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习近平曾以"大海"为喻,道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中国 发展爬坡过坎,靠的也正是这股韧劲。 2014年,中国经济7.4%的增速创下24年来最低点。习近平用"新常态"定义当时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廓清了人们认识上的迷雾。适应把握引领 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下载 3 IES 理 新 संर 社 曾 视 频 都 出 作 新 सं 通 讯 社 E 2025年以来,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到守牢实体经济根基,从推动发展特色产业,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 市场建设……习近平始终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时代专论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实现高质量发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高质量发展战略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 - 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 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和提振发展信心入手[3] -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必须"规律性认识 包括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硬道理[4] - 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部署一揽子政策 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5]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统筹五对重要关系 包括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总供给与总需求[6]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 具有高科技 高效能 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7] - 以技术革命性突破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催生条件[7] - 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特点是创新 关键在质优[7] - 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运用前沿技术能力的新型人才[9] - 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劳动资料升级和劳动对象拓展[9] -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 形成绿色低碳型生产力[9][1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坚守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根本 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3] - 围绕重点产业链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 - 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3] -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9] - 提升算力 发挥数据要素"融合剂"作用[9] 民营经济发展 -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3] -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方面贡献巨大[15] - 引导民营企业增强信心 轻装上阵 大胆发展[15] - 鼓励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20] 金融体系构建 -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建设金融强国[17] - 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18] - 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和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19] - 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做到诚实守信 以义取利 稳健审慎[19] - 加快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体系[20] 农业农村工作 -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11] - 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11] - 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12] - 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12] 新发展格局构建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3] - 更有针对性补上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 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14] - 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14] -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14][20]
榜单见证中国大企业发展态势向好
人民日报· 2025-09-17 08:46
核心阅读 "十四五"以来,中国企业500强稳中求进迈出新步伐,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在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创新 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挑战,中国大企业要看到机遇和优势,积极担当作 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以下简称"企业500强")榜 单。从这份榜单看,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达479.60亿元,较上年提高5.79亿元,中国大企业总体呈现 规模总量保持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创新活力更加充沛的态势。 发展迈出新步伐,动能又有新提升 "中国大企业积极应对复杂环境带来的挑战,稳中求进迈出新步伐,发展动能又有新提升,在推进产业 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 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介绍。 求新提质稳中前行。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1.73万亿元;研发强度创下1.95%的新高,连续8年提 升。"2025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平均研发强度由5.27%上升为5.61%,增加了0.34个百分点。 结构持续优化,研发强度创历史新高 "十四五"以来,以企业500强为代表的中国 ...
总书记治国理政故事丨行稳致远
新华社· 2025-09-17 02:10
202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习近平曾以"大海"为喻,道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中国 发展爬坡过坎,靠的也正是这股韧劲。 2014年,中国经济7.4%的增速创下24年来最低点。习近平用"新常态"定义当时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廓清了人们认识上的迷雾。适应把握引领 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配音:王帅龙 包装:夏勇、单怡颖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 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5年以来,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到守牢实体经济根基,从推动发展特色产业,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 市场建设……习近平始终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陈晓宇 新华通讯社出品 [ 责编:袁晴 ] ...
中国企业“含金量”稳步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9-16 22:14
中国企业500强规模增长 - 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89.83万亿元增长到110.15万亿元 增长22.62% 资产总额从343.58万亿元增长到460.85万亿元 增长34.13% [2]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从222家增加至267家 [2] - 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1.68% [2] 研发创新投入提升 - 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从13066亿元增加到17287亿元 增长32.30% 平均研发强度从1.77%增加到1.95% [3] - 发明专利数量从59.46万件增加到103.96万件 累计参与标准制定从6.90万项增加到9.14万项 [3] - 研发强度前10名中有5家企业来自通信设备制造业 [5] 产业结构优化 - 制造业 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总额贡献率分别为40.48% 40.29%和19.23% [3] - 先进制造业入围企业数量增加 新能源设备制造等行业从23家增加到32家 [3] -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物流及供应链企业新增6家入围 [5] 区域发展更均衡 - 东部地区入围企业数量从371家减少到362家 中部地区从49家增加到61家 [3] - 大企业通过产业投资和技能培训增强地方经济发展韧性 [6] 国际影响力提升 - 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海外营业收入90687亿元 海外资产119594亿元 海外员工1174708人 [6] - 海外资产增长29.74% 海外营业收入增长47.44% [6] - 企业通过出口高技术产品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实现技术引领 [7] 未来发展重点方向 - 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投入 突破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 [8] - 加大在生物制造 绿色能源等领域投资 打造新产业支柱 [8] - 将绿色理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 利用数字技术带动产业链整体转型 [8] - 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生态 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市场 [9]
榜单见证中国大企业发展态势向好(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10
发展迈出新步伐,动能又有新提升 "中国大企业积极应对复杂环境带来的挑战,稳中求进迈出新步伐,发展动能又有新提升,在推进产业 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 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介绍。 发展态势向好向优。企业500强实现营业收入110.15万亿元,较上年有所增加;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 净利润4.7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39%;千亿规模企业从2020年的222家增加至2024年的267家,增加45 家;15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门槛。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2025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入围门槛为221.73亿元,较上年提高23.33亿元,提高 了11.76%;拥有海外资产总额11.96万亿元;平均跨国指数为15.56%,较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 领跑动能更加强劲。"2025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为459.21亿元,较上年提高 64.07亿元;实现战略性新兴业务收入14.3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88%;资产总额达到22.41万亿元,较 上年增长20.29%。战略性新兴业务收入占比、利润占比分别达到40.23%、40. ...
“十四五”规划知多少丨五年规划如何编制实施?一文读懂
央视新闻· 2025-09-16 02:11
规划实施时,以上下贯通的规划衔接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规划合力,推动五年规划由专项规划在"条"上细 化、由区域规划在"块"上深化、由国土空间规划在"地"上保障;以精准有效的要素支撑机制充分调动各 类资源,强化财政预算、政府投资、土地供应、金融资源等对规划的实施保障;以监测评估促规划实 施,根据评估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重点,确保规划圆满收官。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拿"十四五"规划来说,主动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立足新发 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并作出了系列重大战略部 署,既回答了"怎么看",又指明了"怎么办"。 此外,规划编制注重凝聚社会合力。坚持"开门编规划",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在各个环节 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各种新鲜经验,找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 大公约数"。 规划编制还要注重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一茬接着一茬干,以一个 又一个五年规划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变成美好现实。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的五年规划是如何编制实施的?又要靠一种什么样的机制 ...
“十四五”规划知多少?如何编制?如何有效执行?| 150秒解锁↓
央视网· 2025-09-16 01:45
此外,规划编制注重凝聚社会合力。坚持"开门编规划",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在各个环节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吸收干 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各种新鲜经验,找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 规划编制时,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紧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长远战略目标,立足 全球大势和时代特征,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科学谋划主要目标任务,以协调有力的组织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攻坚突破重点 难点问题。 拿"十四五"规划来说,主动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并作出了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既回答了"怎么看",又指明了"怎么办"。 央视网消息: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的五年规划是如何编制实施的?又要靠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才能保障规划任务的 有效执行? 回顾总结规划编制实施的历程,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党的主张切实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共 同行动,将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规划实施时,以上下贯通的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