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大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1.3%,市场聚焦科技成长与消费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8:11
金融服务实体主线 - 金融服务实体将围绕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两条主线展开[1] - 科技创新领域信贷支持不断加强 同时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 通过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支撑[1] - 扩大消费政策聚焦三点:落实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的供给支持 拓宽消费领域经营主体融资渠道 稳固信贷支持力度 加快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在需求侧强化政策协同 通过中长期消费发展战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1] 科创创业ETF及指数 - 科创创业ETF(588360)跟踪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 单日涨跌幅可达20%[1] - 科创创业50指数从科创板与创业板中筛选市值较大的50只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反映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新兴企业整体表现[1] - 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于医药生物、电气设备、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 展现出较高成长性和显著科技属性[1] 相关基金产品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科创创业50ETF发起联接C(013307)和国泰中证科创创业50ETF发起联接A(013306)[1]
华创证券:央行新增加了“落细适度宽松”的表述,并在四篇专栏均聚焦于货币投放的结构性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8-17 05:51
货币政策基调 - 央行新增"落细适度宽松"表述,强调货币投放结构性问题比总量更重要[2][8] - 二季度社融M2同比抬升,国内金融投资预期改善推动权益资产价格上涨[3] - 适度宽松内涵包括流动性充裕、相机抉择和政策支持性状态,不必然对应政策加码[3][8] 资金空转防范 - 央行重提"预防资金空转",因非银存款新增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2][9] - 上证综指突破2024年高点,资产价格异动可能引发杠杆资金入市和系统性风险[2][9] - 资金空转定义为"脱实向虚"行为,如企业用低成本贷款购买理财或转贷[4][9] 金融服务实体方向 - 聚焦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两大主线,优化信贷结构[5][15] - 科技创新支持包括加强信贷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5][15] - 扩大消费政策涵盖服务消费再贷款、多元化融资渠道和中长期消费能力提升[5] 政策表述变化 - 一季度表述为"实施好适度宽松",二季度调整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3][7][8] - 四篇专栏均聚焦货币投放结构问题,涉及普惠小微、科技创新、消费和新动能领域[8] - 防范资金空转表述自2024年Q1后再次出现,强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9][12] 市场影响 - 非银存款"脉冲性"上涨可能扰动债券市场,但对居民存款搬家影响有限[4][9] - 动态12月非银机构融资数据显示从银行体系融资和实体部门融资规模变化[10][11] - 央行政策调整与权益市场表现形成"跷跷板"效应[13][14]
结构比总量更为重要——2025年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学习心得
一瑜中的· 2025-08-16 15:08
货币政策基调 - 央行新增"落细适度宽松"表述,强调货币投放结构性优化,结构重要性超过总量[3][5][14] - 适度宽松内涵包括:流动性充裕(社融/M2合理增长)、政策相机抉择、对支持性状态的描述[5][14] - 二季度社融M2同比抬升,权益资产价格上涨背景下,货币政策更侧重结构性调整[5][15] 资金空转防范 - 资金空转定义为"脱实向虚"行为,如企业低成本融资用于理财/转贷等金融套利[6][15] - 上证综指突破2024年10月高点,7月非银存款新增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存在资产价格异动风险[3][6][15] - 银行间利率下行可能引发杠杆资金入市,资产价格与杠杆叠加或积累系统性风险[3][6][15] 金融服务主线 - 科技创新支持:加强信贷支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债券/股权等)[3][8][18] - 扩大消费支持:①落实服务消费/养老再贷款 ②拓宽消费领域融资渠道 ③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3][8][18] - 信贷结构将持续优化,重点匹配科技创新/消费领域融资需求[8][18] 政策表述变化 - 二季度报告新增"落细"措辞,专栏全部聚焦普惠小微/科技创新/消费/新动能等结构性领域[13][14] - 超额准备金率从1%升至1.4%,显示流动性管理趋严[23] - 国内外经济展望表述调整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23]
刘世锦:要减少消费不足的结构性偏差 形成稳增长促转型的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06:24
消费不足的结构性偏差 - 现阶段我国消费不足是一种结构性偏差 不论从国际比较、发展阶段还是消费结构来看 消费率均处于偏低水平 [2] - 消费不足主要体现在服务消费的不足 重点是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等与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发展型消费不足 [2] - 消费不足最大的缺口在于农村居民 重点是近三亿农民工、近两亿进城农民工 [2] 终端需求概念 - 提出"终端需求"概念 即消费+非生产性投资 后者主要是与民生相关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2] - 过去相当长时间内 房地产和基建高速增长 从国际比较看 实际上存在着超前和透支的问题 [2] -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诸多问题 包括价格低迷、名义增长低于实际增长、债务负担重、城市白领阶层消费降级、产能过剩等 根源都指向终端需求不足 [2] 政策建议 - 要用抓投资的政策力度和资金投入去抓消费 减少消费不足的结构性偏差 [1][5] - 下一步应将减少消费比重的结构性偏差 如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 把消费占GDP比重提升合理水平作为稳增长的一项"硬任务" [5] - 对低收入阶层增加收入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5] 结构性改革措施 - 以农民工为重点的新市民刚性住房为重点 着力解决住房结构性不足 [7] - 深化农民居民养老保险体系改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口养老金不足的缺口 制约着中国一半左右人口的消费增长 [7] - 以城乡生产要素双向顺畅流动带动中国第二轮城市化浪潮 [9] 具体改革方案 - 通过5年时间逐步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群养老金收入提升到1000元/月 [8] - 以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领取人数18039万人为基数 叠加每年新增人数计算 5年内 如这部分群体养老金收入增加到1000元/月 城镇职工养老金与城乡居民养老金差距倍数从15:1缩至3.5:1左右 [8] - 加快都市圈范围内的中小城镇建设 带动第二轮城市化浪潮 通过提高城镇化的比例(达到75%以上)和质量 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 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 相应拉动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的增长 [9]
保民生、促消费,财政政策持续加码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5 10:52
育儿补贴政策 - 自2025年1月1日起对3岁以下婴幼儿每月发放300元育儿补贴 超过2800万婴幼儿直接受益 一个新生儿3年累计最高可获得10800元财政补贴资金 [2] - 各地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8月31日前全面开放申领 [2] - 政策预计一年增加财政支出1000亿元 中央财政承担约90% 地方财政承担10% 财政部今年初步安排育儿补贴补助资金预算900亿元 [2]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 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幼儿园大班儿童一年保育教育费 免除标准由各地确定 直接惠及1200万名左右儿童 [2] - 仅2025年秋季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 一年两个学期预计增加财政支出约400亿元 [2] 养老金与消费刺激政策 - 今年全国基本养老金上涨2% 惠及约1.5亿名退休人员 [4] - 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分四批次下达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7月下达第三批690亿元 10月下达最后一批690亿元 [4] 贷款贴息政策 - 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1个百分点 个人最高贴息3000元 服务业主体最高贴息10000元 [8] - 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被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 [8] - 截至2025年7月16日全国共有2.8亿人次申领"国补" 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 [8] 政策效果与影响 - 育儿补贴和幼儿园免保教费直接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体现财政资金"投资于人" [3] - 贴息政策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侧重需求端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侧重供给端 [9] - 四川省2023年实施消费贷贴息政策后 消费贷余额增速从7.2%提升至8.1% 汽车家电消费有所改善 [10]
财政部廖岷: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可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
华尔街见闻· 2025-08-13 02:25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 息政策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部分媒体称之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扩 大消费的重视程度。 ...
中金公司 政治局会议联合解读
中金· 2025-08-05 03: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运用财政政策,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聚焦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等政策,虽美国关税政策增加出口不确定性,但上市公司以内需为主,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支撑企业盈利,二季度债券收益率预计下行,投资可关注内需、科技等板块[1] 各部分总结 宏观政策 - 财政政策加快运用,2025 年国债和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加快,截至 4 月 25 日,进度分别为 25.6%和 25.8%,预计 5 - 6 月债券发行提速,以防范风险和解决欠款问题[1][3] - 货币政策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创新结构性工具,美元贬值和人民币汇率稳定为降息提供空间[1][5] - 消费领域通过金融工具加强支持,以“两新”为抓手推动消费增长[6] - 房地产聚焦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住建部计划扩大规模,提出高品质住房供给及优化收储政策[1][7] -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需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足财政和货币政策[10] 行业影响 - 美国关税增加中国出口不确定性,但上市公司对美出口占比 3% - 4%,整体海外收入占 10%,部分领域有关税豁免,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支撑盈利[12][13] - 二季度债券收益率有下行空间,可能出现交易窗口期,受货币政策放松、财政供给变化等因素影响[14][16] - 内需相关板块如消费类龙头、电信板块,以及中长期科技进步和国产替代概念值得关注[15] 不同行业情况 - 家电行业 2025 年政策延续补贴,新增产品,提升空调补贴台数上限,优化参与门槛;中国家电产能和产业链优势明显,将加强海外布局[36][38] - 建筑建材行业实物工作量落地理想,3 月水泥产量同比增长 2.5%,地方化债政策改善企业现金流,推荐水泥、消费建材、建筑央企等板块[28][30][31] - 科技硬件行业受政治局会议支持科技创新等指示影响,中美关税加速国产替代,关注自主可控、消费电子、端侧 AI 硬件等方向[32][33] - 有色金属市场面临需求、供应、货币等多方面挑战与机遇,投资策略优先选黄金,再考虑工业金属和小金属[39][41] - 大宗商品市场呈风险偏好和成本支撑状态,国内需求政策对冲外部冲击,工业金属消费受外部冲击有压力,稳增长政策有托底作用[44][45] - 国内能源供应受关税反制影响有限,石油消费预计提前见顶;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部分谷物进口下滑,需注意巴西干旱影响[46][48]
国家发展改革委:适时加力实施好已部署的各项政策举措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18:50
经济表现与政策信号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 [1] -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出口增长7.2%,进出口规模站上20万亿元台阶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比规上工业整体快3.1个百分点 [2] - 国家发改委已下达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前三批累计下达2380亿元 [1] 新兴产业与创新动能 - 人工智能开源模型、国产CPU、创新药等成果涌现,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2] - 政策将重点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数据、开源等基础支撑,加快形成动态敏捷的治理格局 [2] - "人工智能+"消费将成为扩消费的重要方向 [3] 投资与消费政策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即将设立,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机制以提高投资回报 [3] - 扩消费措施包括促进居民收入提升、培育国货"潮品"和发展"人工智能+"消费 [3] - 核电领域民间资本引入经验将推广,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力度加大 [3] 市场秩序与改革 - 将治理行业"内卷"和无序竞争,明确招商引资鼓励与禁止行为,整治妨碍统一市场的做法 [4] - 修订《价格法》以界定低价倾销标准,重点打击低于成本价倾销和服务领域不正当定价 [4] - 制定《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行为防范事项清单》,清理市场准入壁垒,规范地方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5] 统一大市场建设 - 研究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推动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等系统性改革 [5] -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行动,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以促进市场统一 [5]
国家发改委: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持续做好扩消费工作
快讯· 2025-08-01 03:30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在会上 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持续做好扩消费工作。一是着力 推动增强消费能力,让大家敢消费。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促进居民收入稳 步提升,同时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让大家能消费。落实《提振消 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聚焦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服务消费,以及养老医疗托育等生活服务业,推动地 方有序减少消费限制。三是持续优化消费供给,让大家愿消费。积极培育国货"潮品",大力发展"人工 智能+"消费,加力创新应用场景。完善充电桩、商贸物流体系等消费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消费投资 良性循环。 ...
政治局会议定调促消费:扩大商品消费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48
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同时扩大有效投资 [1]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大力提振消费 提高投资效益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1] - 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 强调深挖潜力提振消费 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 激发服务消费潜力 [1] 服务消费 - 商务部指出当前优质服务供给短缺 将采取对外开放(扩大医疗等领域试点)和对内放开(出台支持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1+N"政策)措施 [3] - 商务部计划开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聚焦健康 养老 家政等细分领域 减少限制性措施以丰富供给 [3] - 银河证券认为服务消费是未来支撑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 但当前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下半年可能提高支持力度 [3] 政策工具 - 国务院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将"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列为重点工作 [1] - 银河证券建议将家政服务 文旅消费 教育培训等服务领域纳入补贴体系 以刺激需求并优化供给 [3] - 政策推动以旧换新提质扩围 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的消费刺激格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