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有效需求

搜索文档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释放这些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5-09 13:18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 价格调控思路从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防垄断转向防无序竞争 [1][7] - 宏观经济政策作用方向从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更加重视消费 [1] - 央行报告专栏体现政策转变,包括促消费、政府债务分析、促进物价回升等角度 [1] 提振消费政策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首要重点任务,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美日,提升潜力大 [2] - 金融支持消费存在传统信贷依赖度高、直接融资占比低等问题,需构建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2]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养老等领域 [2] - 未来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研究指导性文件,强化旅游、住宿餐饮等重点领域高质量供给 [3] 财政政策调整 - 中国广义政府总资产占GDP的166%,总负债占75%,净资产占91%,债务扩张有资产支撑 [4] - 一季度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近1万亿元,拉动投资增长,未来财政支出需向养老、育幼、医疗等消费领域倾斜 [4][5] - 需强化农村老年人口、低保人员等重点人群保障,满足大宗消费更新换代的高品质需求 [5] 物价回升与供需平衡 - 实体经济供强需弱导致价格指标低位运行,需扩大有效需求以促进供需平衡 [6] - 部分行业如黑色金属加工、化工等PPI跌幅超5%,传统产能过剩行业价格压力显著 [6] - 价格调控需从防"哄抬物价"转向防"低价倾销",引导企业从"以价换量"转向"以质取胜" [7] - 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匹配经济增长与物价目标,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8]
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一季度南京市经济运行起步平稳、稳中有进
南京日报· 2025-04-28 02:23
宏观经济表现 - 一季度南京市GDP达4718.70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4.2%、5.8% [1]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7.70亿元,同比增长4.1%,生猪存栏和出栏分别增长3.9%和0.5%,水果产量同比增长12.2% [1] 工业与制造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1-2月提升0.4个百分点,37个行业大类中30个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1.1%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电气机械、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12.5%、21.2%、12.2%、13.7% [2] -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手机产量分别增长19.5%、17.7%、17.5% [2]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信息传输/软件技术、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业分别增长7.4%、7.9%、6.2% [3] -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25.7%、15.0% [3] - 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长16.9%,其中经纪代理服务增长32.8% [3]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11亿元,同比增长7.5%,粮油食品、烟酒、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1.7%、39.2%、19.6% [4] - 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电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4.9%、33.9%、21.7%,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28.7% [4] - 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46.4%,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达30.1% [4] 投资与房地产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2%,但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8.5% [5][6] - 计算机通信设备、新材料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1.7%、146.1%,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0% [6] 价格与收入 -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分别下降1.7%、2.4% [6]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11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收入增速(5.0%)快于城镇居民(4.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