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均通胀目标制
icon
搜索文档
热点思考 | “临阵”转鸽——鲍威尔2025年杰克逊霍尔年会演讲(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8-26 08:08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立场 - 鲍威尔政策基调转向中性偏鸽,相比7月FOMC例会立场明显软化[3][9] - 就业市场呈现供需双弱下的脆弱平衡,非农就业增速放缓至月均3.5万个,显著低于2024年的月均16.8万个,就业下行风险上升[3][10][11] - 通胀方面关税效应清晰可见,7月PCE同比2.6%、核心PCE同比2.9%,但被视为一次性冲击,核心商品CPI反弹至1.1%[3][10][17] - 货币政策需在滞胀风险中平衡,政策利率处于限制性区域,调整方向倾向宽松[3][21] 长期货币政策框架修订 - 2025年框架回归长期2%通胀目标制,删除平均通胀目标(FAIT)和补偿措辞,新增对稳定通胀预期的强力承诺[4][23][25] - 最大就业目标从关注短缺(shortfall)回归更广泛的灵活定义,删除对就业超调的容忍度表述[23] - 修订背景是应对有效利率下限(ELB)约束消退,经济环境回归正常,双重目标需重新平衡[4][23][25] - 新框架强调风险平衡策略,承认就业可能高于最大水平而不必然引发通胀风险[23] 降息预期与市场影响 - 鲍威尔演讲后9月降息预期从72%升至94%,年内降息次数从1.9次升至2.2次,2026年底前降息次数从5.0次升至5.3次[5][31] - 市场反应包括标普500上涨1.4%、纳斯达克涨2.0%,10年期美债利率下行7.8bp至4.26%,美元指数跌1.1%至97.6[31] - 9月降息关键取决于9月5日非农报告和9月11日通胀数据,第二次降息需失业率升至4.4%以上[5][42] - 基准场景预计失业率升至4.4-4.5%,年内降息2次,概率70%;风险场景包括失业率低于4.3%时降息1次(概率10%)或高于4.6%时降息3次(概率20%)[43] 2026年宏观展望与风险 - 2026年上半年通胀或保持粘性,经济企稳修复,失业率下行,当前定价降息3次可能过于乐观[5][53] - 关税2.0通胀效应更平滑但后置,动态有效关税税率已升至7.9%,较2024年累计升5.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税率约18.3%[54] - 2026年在金融条件宽松、财政脉冲及需求回补下,经济展望乐观,企业资本开支意愿有望反弹[60] - 需关注中长端美债收益率上行和美元汇率反转风险,类似2024年9月降息50bp后情形[5][70]
美联储政策框架剧变,9月降息只是前菜,真正大招在2026年
搜狐财经· 2025-08-26 03:43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近乎明确传递出9月启动降息的信号 [1] - 这一预期引发全球资本市场提前反应 各国主要市场均呈现上涨态势 [1]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美联储正酝酿从"平均通胀目标制"转向"灵活通胀目标制" 这一变革的重要性远超9月具体降息幅度 [3] - "平均通胀目标制"强调对一段时期内物价涨幅的平均值考量 可能限制降息空间 [5] - "灵活通胀目标制"仅聚焦当下通胀状态 为启动降息扫除了关键障碍 [5] 通胀指标与利率匹配关系 - 当前美国通胀率已从9%的峰值回落至3%左右 较此前有显著改善 [7] - 5.5%的高利率对应9%通胀具有合理性 当通胀降至3%时 利率水平存在调整空间 [7] - 降息并非回归零利率 而是将利率修正至与当前通胀更适配的区间 例如3%左右 [7] 2026年通胀预期 - 2026年通胀可能因高基数效应大幅下行 同比涨幅可能自然回落至接近2%目标 [9] - 配合"灵活通胀目标制"对历史数据的忽略 美联储将获得更充分的降息依据 [9] 政策调整背景与影响 - 政策框架调整实质是为未来货币政策宽松铺路 [11] - 考虑到鲍威尔任期将于2026年中结束 而特朗普作为潜在连任者可能提名新任主席 [11] - 既有新框架理论支持 又有数据改善预期 只待2026年政策窗口正式开启 [11]
杰克逊霍尔会议快评:鲍威尔转鸽,9月降息在即
国信证券· 2025-08-25 13:51
鲍威尔鸽派转向与降息预期 - 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释放鸽派信号,明确政策立场调整必要性,为9月降息铺平道路[3] - 过去三个月月均新增就业仅3.5万人,较2024年月均16.8万人下降79%[3] - 失业率升至4.2%,劳动力市场供需同步走弱,就业下行风险上升[3] 通胀压力评估 - 7月PCE同比2.6%,核心PCE同比2.9%,关税推升商品价格但被判定为一次性冲击[3][4] - 工资-价格螺旋触发概率低,因劳动力市场疲软抑制薪资持续上涨压力[4] - 纽约联储模型显示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概率超60%[6] 经济数据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增速-0.5%,二季度反弹但内生增长动能不足[6] - 7月非农新增就业7.3万人,低于预期的10.4万人,创九个月新低[8] - 商品生产部门就业疲软,制造业减少11万人,采矿业减少4万人[11] 政策框架修订 - 美联储删除有效利率下限(ELB)表述,转向适应更高利率环境的新框架[18] - 放弃平均通胀目标制,回归灵活通胀目标制,取消"弥补"策略[19] - 就业目标表述从"不足"改为"偏离",强调通胀风险下的预防性收紧[20] 资产影响展望 - 预防式降息预期推动风险偏好回升,历史降息后标普500指数短期上涨超5%[23] - 降息可能导致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走弱,收益率曲线趋于陡峭[23]
杰克逊霍尔会议快评:鲍威尔转鸽,9 月降息在即
国信证券· 2025-08-25 11:56
鲍威尔鸽派转向与降息预期 - 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释放鸽派信号,明确政策立场调整必要性,预示9月降息概率大幅提升[3][5] - 过去三个月月均新增就业仅3.5万人,较2024年月均16.8万人大幅下降79%[3] - 失业率升至4.2%,劳动力市场供需同步走弱,就业下行风险上升[3] 通胀压力与政策约束 - 7月PCE通胀同比2.6%,核心PCE同比2.9%,但关税效应被判定为一次性冲击[3][4] - 工资-价格螺旋触发概率低,因劳动力市场偏弱[3][14] - 纽约联储模型显示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概率超60%[6] 经济数据疲软与风险 - 2025年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增速-0.5%,二季度仅短暂反弹[6] - 7月非农新增就业7.3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0.4万人,创九个月新低[8] - 商品生产部门就业疲软,制造业减少11万人,采矿业减少4万人[11] 货币政策框架修订 - 删除有效利率下限(ELB)表述,转向适应更高利率环境[18][19] - 放弃平均通胀目标制,回归灵活通胀目标制,强化通胀管控[19][20] - 就业目标表述从"不足"改为"偏离",强调通胀风险优先性[20][21] 资产表现预期 - 降息预计利好美股,但高估值和盈利下修可能加剧波动[23] - 美债收益率可能下行,美元走弱趋势或持续[23]
只谈降息,不谈未来:鲍威尔为何只给市场“安慰剂”?
金十数据· 2025-08-25 05:32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演讲内容分析 - 演讲聚焦货币政策短期前景 回避对美联储未来战略的深入反思和改革议题 [2][3] - 将货币政策框架修订描述为"渐进演变" 而非结构性突破 [3][4] 演讲回避的关键议题 - 未充分讨论经济结构性演变 包括劳动力市场变迁和供应链重组 [4][6] - 回避沟通清晰度问题 尤其FOMC会议纪要与政策指引的表述缺陷 [4] - 重申不重新评估2%通胀目标 与当前经济结构性变化形成反差 [4] 市场与政治环境影响 - 讲话开头释放鸽派信号 提及就业下行风险上升可能需调整政策 引发股市债市全线上涨 [3] - 面临巨大制度性压力:通胀持续高于目标四年 就业市场走弱 FOMC出现三十多年来首次重大分歧 [3] - 回避央行独立性议题 对特朗普政府指控理事事件保持沉默 [5] 演讲的战略局限性 - 错失总结八年执政经验的机会 未提供经济结构性变化的政策洞见 [5][6] - 加剧市场"重视眼前忽视长期"的行为偏差 被解读为聚焦9月政策会议 [5] - 将关键战略议题留待继任者解决 包括框架改革和应对政治经济复杂形势 [2][6]
申万宏源:鲍威尔演讲导致“降息交易”明显升温 预期能否落地关键在于9月非农和通胀数据
智通财经· 2025-08-24 23:01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立场 - 鲍威尔政策基调转向中性偏鸽 强调在滞胀风险中取得平衡 通胀上行和就业下行风险并存[2] - 就业方面呈现供需双弱下的脆弱平衡 且就业下行风险趋于上行[2] - 通胀方面认为关税引发的通胀清晰可见 但可能是一次性的 需密切关注关税传导和扩散[2] - 货币政策需要随基线前景和风险平衡变化调整 且明显朝向宽松方向[2] 长期货币政策框架 - 美联储长期货币政策框架回归正常化 采用长期2%通胀目标加广泛的最大就业目标[3] - 2020年修订框架提出平均通胀目标制 更关注就业短缺和通胀补偿[3] - 2025年声明是对过去货币政策策略的事后确认[3] - 当前美国面临滞胀难题 美联储不得不在双重目标之间取得平衡[3] 降息预期与市场反应 - 鲍威尔演讲导致降息交易明显升温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隐含的9月降息预期由72%一度升至94%[1][4] - 年内降息次数由19次升至22次 2026年底前降息次数由50次升至53次[4] - 基准场景预计失业率升至44-45%区间 年内降息2次[1][4] - 9月降息落地关键取决于9月5日非农报告和9月11日通胀数据[1][4] - 第二次降息预期落地的充分条件是失业率升至44%以上[1][4] 远期政策展望 - 2025年下半年成为关税验证期[1][4] - 2026年上半年宏观场景可能呈现通胀保持粘性 经济企稳修复 失业率下行[4] - 当前定价2026年降息3次可能过于乐观 需关注中长端美债收益率上行和美元汇率反转风险[4]
热点思考 | “临阵”转鸽——鲍威尔2025年杰克逊霍尔年会演讲(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24 16:17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立场 - 鲍威尔政策基调转向"中性偏鸽",相比7月FOMC例会的"中性偏鹰"立场[3][9] - 就业市场呈现供需双弱下的"脆弱平衡",5-7月平均非农就业增速降至3.5万/月,显著低于2024年的16.8万/月,就业下行风险上升[3][10][11] - 通胀方面,关税效应清晰可见但或为"一次性",7月PCE同比2.6%、核心PCE同比2.9%,核心商品CPI反弹至1.1%[3][10][17] - 货币政策需平衡通胀上行与就业下行风险,因政策利率处于限制性区域,可能向宽松方向调整[3][21] 长期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2025年框架回归2012年版本,删除"平均通胀目标制"表述,重申长期2%通胀目标并删除"补偿"措辞[4][23][25] - 最大就业目标从关注"短缺"(2020版)回归更广泛的非对称目标,允许就业暂时高于最大水平而不立即触发紧缩[4][23] - 修订背景源于当前"滞胀"环境与2020年低利率约束环境不同,双重目标从互补转为需平衡[4][25] 降息预期与市场影响 - 鲍威尔讲话后,9月降息预期从72%升至94%,年内降息次数从1.9次升至2.2次,2026年底前降息次数从5.0次升至5.3次[5][31] - 9月降息能否落地取决于9月5日非农报告和9月11日通胀数据,第二次降息需失业率升至4.4%以上[5][42][43] - 2026年降息预期或过于乐观,因通胀粘性、经济企稳及失业率下行可能促使美债收益率上行和美元反转[5][53][70] 经济与关税影响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实际GDP增速1.2%,仅为2024年的一半,主因消费支出放缓[10] - 关税税率大幅上升,动态有效税率达7.9%(较2024年升5.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税率约18.3%,通胀效应更平滑且后置[54] - 2026年经济或因金融条件宽松、财政刺激及私人需求回补而反弹,制造业PMI有望进入高景气区间[60]
九月或降息,但不是连续降息——2025年杰克逊霍尔年会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8-24 16:05
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背景 - 杰克逊霍尔年会是堪萨斯联储每年8月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市举行的经济政策研讨会 主要国家央行行长常在此宣布货币政策调整信号 尤其是美联储主席[2][10] - 近年美联储主席在年会上的重要表态包括:鲍威尔2020年宣布平均通胀目标制 2021年重申暂时性通胀观点 2022年坚定抗通胀决心 2023年讨论去通胀进程 2024年转向降息周期[2][11] 短期货币政策展望 - 就业下行风险增加 劳动力市场因供需显著放缓形成奇怪平衡 保持失业率不变所需的盈亏平衡创造就业速度急剧降低 风险兑现可能导致大幅增加裁员和失业率上升[3][13] - 关税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被视为一次性变化 演变为持续通胀的可能性不大 因劳动力市场不特别紧张且长期通胀预期仍锚定在2%目标[3][14] - 鲍威尔暗示9月可能降息 因政策处于限制性区域且风险平衡转变 9月降息概率从72%升至81.3% 全年降息次数从1.91次升至2.18次[4][15][16] - 9月降息可能是预防性而非衰退式 因政策利率略领先于货币政策规则估计水平 且美国经济基本面未处于加速恶化拐点[4][16][17] 中期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删除有效利率下限是经济格局决定性特征的表述 因中性利率水平可能高于2010年代[5][21] - 从平均通胀目标制回归灵活通胀目标制 取消通胀补偿策略 专注于中期实现2%通胀目标同时保留政策灵活性[5][24] - 删除就业缺口表述但未放弃该思路 仍认为就业超过最大就业评估不一定对价格稳定造成风险 调整出于沟通挑战考虑[6][24] - 调整就业和通胀目标不互补时期的应对方法表述 采用平衡办法考虑偏离目标程度和恢复时间范围[25] 资产价格影响 - 预防式降息中 美股在交易降息预期和降息落地阶段能拔估值或盈利韧性支撑上涨 利率敏感行业弹性大但不一定出现大小盘高低切[4][20] - 长端美债利率在降息预期和落地阶段大概率下行 但期限利差变化不大[4][20] - 美元指数在降息预期阶段震荡偏弱 降息落地后震荡偏强 或因美国经济基本面相对改善[4][20] 政策框架调整背景 - 平均通胀目标制是疫情前低利率、低增长、低通胀环境和名义有效利率下限约束的产物 当前三低特征已改变 政策框架需适用于广泛经济条件[7][25] -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是宏观大环境变化的要求 但不会对短期货币政策方向和节奏带来明显影响[7][25]
9月降息的确定性与年内降息的变数
东吴证券· 2025-08-24 12:32
货币政策与Powell讲话 - Powell在Jackson Hole会议发表鸽派言论,认为通胀上行风险减弱,失业率上升近1个百分点[1] - 过去三个月平均新增非农就业仅35,000人,远低于2024年月均168,000人[1]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仅1.2%,低于2024年的2.5%[1] - 美联储取消平均通胀目标制(AIT),回归灵活2%通胀目标,并删除就业"短缺"表述[2][4] 降息预期与市场影响 - 市场定价显示全年降息预期为2.2次,但面临回调风险[3] - 乐观情形下预计9月和12月各降息25bps,全年难超50bps[5] - 10年期美债利率全周上升5.4bps至4.262%,2年期下降4.4bps至3.707%[3] - 美元指数下降0.14%至97.72,标普500和恒生指数均上涨0.3%[3] 经济数据与风险提示 - 9月将发布非农、QCEW校准、PPI和CPI数据,这些数据将影响降息决策[5] - 风险包括特朗普政策超预期、降息引发通胀反弹或维持高利率导致流动性危机[6]
热点思考 | “临阵”转鸽——鲍威尔2025年杰克逊霍尔年会演讲(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24 12:22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立场 - 鲍威尔政策基调转向"中性偏鸽",相比7月FOMC例会的"中性偏鹰"立场[3][9] - 劳动力市场呈现供需双弱下的"脆弱平衡",就业下行风险上升,5-7月平均非农就业增速降至3.5万/月,显著低于2024年的16.8万/月[3][10][11] - 通胀方面,关税效应清晰可见但或为"一次性",7月PCE同比2.6%、核心PCE同比2.9%,核心商品CPI反弹至1.1%[3][10][17] - 美联储需在通胀上行与就业下行风险中取得平衡,因政策利率处于限制性区域,可能向宽松方向调整[3][21] 长期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2025年框架回归2012年版本,删除"平均通胀目标制"表述,重申长期2%通胀目标[4][23][25] - 最大就业目标从关注"短缺"(2020版)回归更广泛的灵活目标,删除对就业超调的容忍度表述[23] - 修订背景是当前"滞胀"环境迫使美联储在双重目标间平衡,而非2020年基于"菲利普斯曲线互补性"的假设[4][25] - 新增对稳定通胀预期的强力承诺,明确准备采取行动确保长期通胀预期锚定[23] 降息预期与市场影响 - 鲍威尔讲话后9月降息预期从72%升至94%,年内降息次数从1.9次升至2.2次,2026年底前降息次数从5.0次升至5.3次[5][31] - 市场反应包括标普500涨1.4%、纳斯达克涨2.0%,10Y美债利率下行7.8bp至4.26%,美元指数跌1.1%至97.6[31] - 9月降息能否落地取决于9月5日非农报告和9月11日通胀数据,第二次降息需失业率升至4.4%以上[5][42] - 2026年降息预期或过于乐观,因通胀粘性、经济企稳及失业率下行可能促使美债收益率上行和美元反转[5][53][70] 经济与关税影响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实际GDP增速1.2%,仅为2024年的一半,主因消费支出放缓[10] - 关税税率已从2024年累计上升约5.5个百分点,有效税率达7.9%,加权平均税率约18.3%[54] - 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或"平滑后置",因企业转嫁成本能力下降但未来仍将部分转嫁[54] - 2026年经济可能因降息、财政脉冲及需求回补而反弹,制造业PMI或进入高景气区间[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