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立法
icon
搜索文档
让地方立法成为发展“推进器”(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14 22:03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 -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覆盖400多平方公里,累计诞生企业超14万家[1] -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条例》通过地方立法打破行政壁垒,聚焦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产业发展[1] - 立法为科创廊道提供法治保障,兼具"保障法"和"促进法"双重功能[1] 地方立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2015年立法法修改后,全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主体从49个增至289个设区的市、30个自治州和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2] - 地方立法通过稳定、公开、规范的制度机制增强经营主体预期确定性,例如江苏常州制定《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支持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产业[2] - 立法替代"红头文件"模式,将经济工作纳入法治范畴[2] 地方立法的差异化实践 - 立法需适应本地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要求,如台州聚焦乡村发展、惠州保护水系水质、泉州保护海上丝绸之路史迹[3] - 地方立法坚持问题导向,需紧贴本地实际和群众需求,调动基层首创精神[3] - 立法为区域特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例如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3]
儋州:良法善治促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7-10 01:47
儋州地方立法进展 - 儋州自2023年10月1日获得全国人大赋予立法权后,已制定三部地方性法规,聚焦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 [2] - 2024年6月10日施行《儋州市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规定》,是全省首部东坡文化专题法规 [2] - 2024年9月1日将施行《儋州市矿山生态修复规定》,是儋州首部地方性法规 [5] - 2025年5月1日将施行《儋州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共8章66条,规范立法程序 [7] 东坡文化保护立法 - 《儋州市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规定》共21条,涵盖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4] - 立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推动东坡文化与儋州调声等本土文化融合 [4] - 儋州以《东坡文化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东坡书院5A级景区创建 [3] - 立法起草组调研了儋州及周边市县东坡文化遗产地,并研究11个东坡文化名城的地方立法经验 [3] 矿山生态修复立法 - 《儋州市矿山生态修复规定》针对地质灾害、土壤损毁、植被破坏和尾矿污染等问题,提出五大类修复措施 [6] - 规定要求修复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加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6] - 法规明确矿山生态修复不得对矿区及周边环境造成新的破坏,防止借修复之名行非法采矿之实 [6] 立法程序规范化 - 《儋州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首次对法规起草、审议、表决、公布等环节作出完整规定 [7] - 条例为落实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则提供制度保障 [7] - 儋州市人大常委会计划今年还将审议3部地方性法规,涉及营商环境、个人住房质量安全和城乡卫生管理 [7]
这十年,地方立法新在哪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日报· 2025-06-18 21:53
关键词:"孵化器" - 杭州出台《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为功能型无人车提供合法合规发展路径,提振企业研发信心[5] - 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在约200个城市布局超千台无人车,累计处理订单超1亿单,覆盖快递、电商、社区团购等高频场景[5] - 苏州制定《苏州市智能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支持智能车联网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前沿技术攻关[6] - 《苏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明确全链条转化机制,精准破解医疗器械行业转化难题,推动科技创新成为苏州发展"最大增量"[6] - 杭州制定《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条例》,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每年诞生企业主体约两万家,"杭州六小龙"有一半从这里走出[6][7] 关键词:"小快灵" - 湖州制定《湖州市桑基鱼塘系统保护规定》,开发"油基鱼塘""果基鱼塘""菜基鱼塘"等新模式,"生态鱼"价格从每斤十几元提升至三四十元[9] - 常州出台《常州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依法累计责令整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503家,行政处罚128家[10] - 常州在公共安全、基层治理领域立足"小切口",从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到加强租赁厂房安全管理,增强立法时效性[10] 关键词:"金点子" - 苏州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产业链立法圆桌",邀请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参与《苏州市低空经济促进条例(草案)》立法[11] - 《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对慈善礼遇机制进行完善,明确在消费优惠、窗口服务等方面为捐赠人提供关爱礼遇[12] - 常州通过立法感谢信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立法,如《常州市租赁厂房安全管理规定(草案)》讨论中采纳多方意见[13] 关键词:"富口袋" - 台州天台县塔后村与邻近村社组成联合党委,2024年大塔后片区累计接待游客1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4亿元[14][15] - 《台州市促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规定》将686个行政村组团形成105个片区的探索以立法形式固定[15] - 《台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后,1394名技术工人获股权激励,占总激励人数的40.32%[16] - 《台州市共富工坊建设管理规定》推动全市共富工坊达1688家,解决农民就业5.8万人[16]
为县城古城墙立法——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杭州市富阳新登古城墙保护条例(草案)》
杭州日报· 2025-06-03 02:56
历史文化保护立法 -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杭州市富阳新登古城墙保护条例(草案)》,旨在加强新登古城墙保护工作 [1] - 该条例是《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框架下的"小切口"专项立法 [1] - 条例内容涵盖管理体制、科学规划、强化保护、合理利用四大方向 [2] 新登古城墙历史价值 - 城墙始建于唐大顺二年(891年),明代为防倭寇重建,整体保留明代风格 [1] - 城墙依山而筑,护城河完整,墙体为条石砌筑,是中国明清城墙申遗项目中唯一的县城级城墙 [1] - 2017年起富阳区开展9轮搬迁,将城墙从民宅、厂房覆压中解救出来 [1] - 2023年入选浙江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名单,2024年纳入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 条例保护措施 - 禁止买卖城墙墙体的城砖、条石、夯土、碑石及古建筑构件 [2] - 景观亮化需采用安全低温、环保节能灯具,严格控制照明亮度与范围,鼓励投光方式 [2] - 环境整治涉及保护标志、绿化管理等多维度规范 [2] 文化价值开发 - 条例规定通过宣传推广、传统文化挖掘、利用方案制定等方式发挥古城墙的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双重价值 [2] - 立法将为新登古城墙联合申遗工作提供法律支撑 [2] - 建议通过"小快灵"地方立法特点提升市民保护意识,形成古城墙保护的"杭州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