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搜索文档
山东创新历史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吸引年轻群体旅游打卡、创业生活
齐鲁晚报· 2025-09-24 11:1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 侯晓滨介绍,《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颁布实施,近期省政府将颁布《山东省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在全国率先形成"省级条例+办 法"两个保护层次。目前济南、青岛、潍坊、聊城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颁布了市级保护条例,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继续推动其他名城出台地方性法 规。"我们将坚持依法保护、依规管控,在城市更新中,坚决杜绝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严防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突破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管控 要求。" 山东坚持应保尽保,将开展老城区和老街区专项调查,形成新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历史建筑潜在对象名录,建立预保护制度。对涉及老街区、 老厂区、老建筑的城市更新项目,实行"先调查、后建设",确保不出现建设性破坏问题。通过调查划定红线和底线,作为编制相关规划、制定项目方案、 工程建设实施的重要依据和先决条件。 此外,山东将继续推行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理念,修复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历史建筑,改善街区人居环境,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定期开展历史文 化保护专项评估,围绕"找、保、修、用、管"等工作维度,做到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全覆盖,坚持问题导向,压实闭环监管。 侯晓滨表示 ...
我省“一城四镇三村”保护规划全部获批实施
海南日报· 2025-09-24 01:11
我省"一城四镇三村"保护规划全部获批实施 实施分类保护 探索活化利用 此外,规划还解决了"怎么传承"的问题。规划提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构建以价值为 核心的保护利用体系,加大建筑类文化遗产的开放力度,改善街区类文化遗产的人居环境,加强遗址类 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助力城乡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供水、供电、通信、燃气、防灾等基础设施,增加卫生、文体、 托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道路交通系统、增加绿地开敞空间,提升公共空间品质,让历史文化 名城、名镇、名村焕发新活力。"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孟维华介绍,在 保护的前提下,我省还将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传统工艺、传统技艺加工制 作等特色产业,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双向赋能。 规划提出,坚持整体保护理念,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体系,分类提出管控措施。通过建 立"市域—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镇域—历史镇区—文物古迹""村域—古村—文物古 迹"层层递进、各具重点的保护层次。从建设内容、体量、高度、色彩、材质、风貌等方面,分别 ...
新闻调查丨把考古遗址融入机场 这个博物馆火了
央视网· 2025-09-07 01:27
今年春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热门话题。作为十三朝古都,西 安以其恢弘的历史文化底蕴闻名于世,咸阳机场扩建时有何考古发现?为什么要在机场修建博物馆?西 安城本身就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遗产,对这座古都的完整保护,将使其以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 值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独树一帜,这也为城市的建设者和守护者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
海南“一城、四镇、三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获批
海南日报· 2025-08-09 23:26
规划批复内容 - 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8项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涵盖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 三亚市崖城 儋州市中和镇 文昌市铺前镇 定安县定城镇4个历史文化名镇 以及三亚市保平村 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 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3个历史文化名村 [1] - 保护规划覆盖2021至2035年期间 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面系统保护 管控与传承利用提供明确规划指引 [1] 文化遗产价值 - 海口市呈现"府城+所城"双城格局 包含骑楼老街 琼台书院等重要历史遗迹 [1] - 三亚崖城作为八朝郡县治所 保留古城墙 学宫等千年历史遗迹 [1] - 儋州中和镇因苏东坡谪居得名"诗对之乡" 拥有东坡书院等古迹 [1] - 文昌铺前镇保留骑楼老街 溪北书院 斗柄塔等反映千年港埠繁华的遗迹 [1] - 定安定城镇保存完好的城垣与古牌坊 三亚保平村留存古民居及崖州民歌 文昌十八行村拥有扇形院落 定安高林村保留清代建筑与文物 [1] 实施要求 - 有关市县政府需加强保护工作 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2] - 各类建设活动不得破坏核心保护要素及周边环境 建筑高度 体量 色彩和风格必须严格遵守管控要求 [2] - 在严格保护基础上需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改善人居环境 [2] - 允许适度发展旅游业等产业 以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2]
广州近年成功申请到中央预算内投资5.1亿元 保护规划获省批复 更多文化遗产纳入保护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30 07:55
核心政策规划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 成为广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 [1][2] - 规划构建全域全要素保护体系 覆盖山、水、城、村、田、海整体空间格局 并拓展遗产范畴实现多元遗产系统性挖掘 [3] - 创新实施路径 强化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和精细化管控 通过微改造等绣花功夫开展沙面、恩宁路、新河浦等街区保护更新 [3] 资金支持措施 - 成功申请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5.1亿元 用于街区建筑修缮、人居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提升 [1] - 实施历史建筑维护保养补贴 每年每处最低不少于8000元标准 [2] - 对修缮工程提供最高每处每次100万元补助 采用小修补贴与大修补助相结合方式 [2] 保护名录扩展 - 新增广雅中学、广州纺织机械厂、珠江啤酒厂旧址等历史风貌区 [1][3] - 将白天鹅宾馆等改革开放遗产纳入保护对象 [3] - 实现17类48项名城专题数据矢量化 为规划设计和行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项目实施与推广 - 永庆坊、诚志堂、兰圃等保护利用精品项目已实施 [2] - 恩宁路、逢源大街—荔湾湖2片街区保护利用做法入选住建部第一批经验清单并向全国推广 [2] - 广州两次被住建部列为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 [2] 公众参与机制 - 培育广州名城守护官等保护志愿者和保护联盟社会组织 [4] - 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征集政府、居民、实施主体等各方意见 [4] - 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践 [4]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历史文化记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8 00:53
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政策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将"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列为重点任务,要求在城市更新全过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2] - 《意见》提出到2030年实现"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的目标 [3] - 强调保护文物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需加大保护投入以增强城市吸引力 [6] 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关系 -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需在保护前提下有机融入现代生活 [4] - 正确处理"古与今"关系,将古城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6] - 通过建章立制实现保护工作法治化,如修订《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 [7][8]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实践 - 福州市三坊七巷采取"整体保护"原则,划定三级管控范围对159处文保单位实施分级保护 [13] - 保留约30%原住居民延续坊巷生活气息,引入非遗业态构建"文化进坊巷,商业南后街"格局 [14] - 采用"原工艺、原材质、原形制"修复手段,地下埋设现代化管网同时地面保留传统风貌 [15] - 形成"政府+专家+企业+居民"协同机制,采取"以商养文"模式实现保护与收益良性循环 [15] 历史文化保护创新模式 - 通过精细化、差异化改造策略实现历史街区在保护中发展 [12] - 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街区管理,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丰富业态 [12] - 建立"智慧街区"运营中心及三大平台支撑智慧化服务体系 [15] - 推动老旧街区功能转换、业态升级,引入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吸引力 [20]
为县城古城墙立法——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杭州市富阳新登古城墙保护条例(草案)》
杭州日报· 2025-06-03 02:56
历史文化保护立法 -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杭州市富阳新登古城墙保护条例(草案)》,旨在加强新登古城墙保护工作 [1] - 该条例是《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框架下的"小切口"专项立法 [1] - 条例内容涵盖管理体制、科学规划、强化保护、合理利用四大方向 [2] 新登古城墙历史价值 - 城墙始建于唐大顺二年(891年),明代为防倭寇重建,整体保留明代风格 [1] - 城墙依山而筑,护城河完整,墙体为条石砌筑,是中国明清城墙申遗项目中唯一的县城级城墙 [1] - 2017年起富阳区开展9轮搬迁,将城墙从民宅、厂房覆压中解救出来 [1] - 2023年入选浙江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名单,2024年纳入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 条例保护措施 - 禁止买卖城墙墙体的城砖、条石、夯土、碑石及古建筑构件 [2] - 景观亮化需采用安全低温、环保节能灯具,严格控制照明亮度与范围,鼓励投光方式 [2] - 环境整治涉及保护标志、绿化管理等多维度规范 [2] 文化价值开发 - 条例规定通过宣传推广、传统文化挖掘、利用方案制定等方式发挥古城墙的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双重价值 [2] - 立法将为新登古城墙联合申遗工作提供法律支撑 [2] - 建议通过"小快灵"地方立法特点提升市民保护意识,形成古城墙保护的"杭州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