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土空间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到2035年,山西省黄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79万亩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08:49
国土空间规划目标 - 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79万亩 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325.47万亩 [1]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44万平方千米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267.44平方千米以内 [1] 国土空间体系构建 - 推动沿黄流域 汾河流域 沁河流域 涑水河流域协同发展 增强区域竞争力 [2] - 加强与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协同联动 [2] - 建设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引领区 [2] 农业与生态布局优化 - 巩固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和吕梁山 太行山特色农区建设 [3] - 推进水源 山脉 森林 草原 湖泊 湿地系统保护修复 [3] - 加强太行山 吕梁山等重要生态屏障修复 推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3] 空间管控与产业发展 - 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 实施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 [4] - 推动沿汾生态经济带优化人口 资源 产业配置 [4] - 依托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4] 基础设施与文化保护 -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建设 [4] - 弘扬黄河文化 强化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 [4] - 将各类遗产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4]
到2035年 山西省黄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79万亩
央视新闻· 2025-08-27 05:20
国土空间安全底线目标 - 到2035年山西省黄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1.79万亩 [1]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325.47万亩 [1]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44万平方千米 [1] -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267.44平方千米以内 [1] 农业与生态空间布局 - 巩固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和吕梁山、太行山特色农区建设 [3] - 拓展有机旱作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以保障黄河流域多样化农产品供给 [3] - 推进水源、山脉、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系统保护修复 [3] - 加强太行山、吕梁山、太岳山—中条山重要生态屏障修复 [3] - 强化沿黄流域、汾河流域、沁河流域和涑水河流域重点区域空间管控 [3] 国土空间开发与基础设施 - 推动沿汾生态经济带优化人口、资源、产业配置 [5] - 依托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5] - 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5] - 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并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5] - 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国土空间韧性 [5] 文化与资源保护机制 - 弘扬黄河文化并强化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 [5] - 健全跨行政区协同机制并将遗产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5] - 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5]
广西成功中标老挝地质调查项目
广西日报· 2025-08-20 02:26
项目背景与意义 - 广西地矿局下属单位联合中标老挝遥感数据收集和自然资源遥感解译项目 为首次以联合体形式承接援外地质项目 [1] - 该项目是商务部援助老挝国土资源规划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境外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服务和自然资源遥感调查项目 [1] 项目内容与范围 - 项目将运用多期次遥感影像及高分辨率影像 开展覆盖老挝全域的多期次遥感解译工作 [1] - 工作涉及土地利用和自然资源等多个领域 包括精准识别生态保护重要区和修复重点区 [1] - 将提出老挝国家公园及各类自然保护区总体布局建议方案 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1] 战略影响与展望 - 项目旨在为老挝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决策支持 [1] - 各参与单位将凝聚联合体优势 打造援外精品工程和标杆工程 为开拓东盟矿业市场奠定基础 [1]
城投债投资框架之二:长期定价看什么
民生证券· 2025-08-04 05:21
核心观点 - 城投债长期定价策略的核心影响因素包括区域实力、省市竞争力,具体体现为"区域级&省级重大战略"、中央支持力度及《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省域副中心和市域副中心定位 [2][12] - 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集群实力是城投平台基本面的核心要素,需重点考察国家级战略覆盖、领导人视察指示、省级产业规划及国家级开发区指标 [3][13] - 国土空间规划通过确立区域发展轴线、强省会辐射圈、省域/市域副中心等空间布局,将直接影响基础设施投资方向和城投债价值 [4][23] 区域战略分析 -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覆盖沪苏浙皖全域35.8万平方公里,明确27个中心城市22.5万平方公里为核心发展区 [14] - 湖北省实施"汉襄宜金三角"协同机制,重点发展武汉、襄阳、宜昌及仙桃等百强县市 [19] - 湖南省推进13条重点产业链倍增计划,长沙高新区等6个园区入选全国先进制造百强,贡献全省74.6%规模工业增加值 [20][21] 中央支持维度 - 转移支付、专项债额度(含"自审自发"试点)、特殊再融资债券分配情况反映区域债务化解能力 [22] - 2024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35.94万公顷(同比下降21.1%),其中耕地占用8.57万公顷(降32.3%) [25] 空间规划要素 - 江西省形成南昌-赣州南北发展轴,湖北省构建武汉-襄阳-宜昌东西发展轴 [26][27] - 长沙湘江新区形成"一核三带"辐射格局,覆盖宁乡、益阳、湘潭等周边区域 [28][29] - 省级副中心案例:江西赣州、河南洛阳/南阳;市级副中心案例:太原大盂/阳曲、石家庄"四组团" [30][31] - 跨区域合作范例:浙赣"衢饶"示范区(江山-常山-玉山)、长三角"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 [32][33] 城市发展规律 - 城市扩张遵循"主城区-城乡结合部-区县链接带-跨市合作区"的梯度发展路径 [5] - 战略新区的人口净流入和产业集聚将驱动住宅、商业及工业用地需求扩张 [33]
颍州城南落定新坐标!阜阳建投2.86亿拿下西湖畔79亩宝地,城市南进再添强劲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7-28 07:42
土地交易核心信息 - 阜阳市建投置业有限公司以2.86亿元成交价竞得FYZ2025005号地块 [1] - 地块位于城南新区颍南路南侧、老西清河西侧 总面积79.3905亩(约52927平方米) [1] - 规划用途为居住用地(可兼容不超过5%商业用地) 容积率大于1.0且不大于1.9 [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 阜阳市2025年土地供应计划体现"南拓、东联、西优、北融、中兴"空间发展策略 城南新区承担重要供地任务 [7] - 《阜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确立阜阳为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现代化I型大城市 规划人口规模达300万人以上 [8][12] - 规划构建"一主四次、一带多点"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中心城区实施"两轴三心六片区、一湖两河六绿楔"空间结构 [12][13] 区域发展价值 - 地块处于城南成熟区与西湖新区衔接地带 承担老城人口疏解和新市民安家落户功能 [7] - 西湖片区定位为生态文旅、科技创新和高端居住功能聚合区 是阜阳未来城市形象新名片 [13] - 交通规划打造"阜阳123出行交通圈" 1小时联系合肥郑州 2小时联系武汉杭州上海 3小时通达长三角主要城市 [12] 市场与产业支撑 - 2025年阜阳市在招商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方面动作频频 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 [13] - 阜阳建投置业作为国有平台拿地具有风向标意义 其资源整合能力保障项目品质与开发进度 [14] - 地块开发将补充城南高品质住宅供应 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并带动周边配套完善 [7][14]
事关国土空间,浙江出台专项规划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11:38
核心观点 - 浙江省通过《办法》强化专项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创新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覆盖目录清单 编制修改 审查批准到实施监督的全流程 标志着国土空间治理领域迈出制度化 规范化关键一步 [2] 目录清单管理制度 - 首次以分级分类原则建立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目录清单管理制度 要求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制定本级清单 经政府审定后动态更新 [3] - 规划期限需与总体规划衔接 不涉及国土空间保护 开发 利用 修复或实施期限少于5年的规划 原则上不列入目录清单 [3] - 通过清单严格筛选 仅纳入与总体规划衔接 涉及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且期限超5年的规划 相似领域规划需合并编制 从源头避免资源浪费与规划冲突 [3] - 清单管理强调动态调整 根据规划实施效果及时优化 确保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生态保护红线等要求始终同步 形成刚性约束加弹性调整的机制 [3] 技术标准与信息共享 - 各行业主管部门需制定完善专项规划技术标准 涉及国土空间保护开发的内容必须与自然资源部门充分沟通 并与其他规划标准衔接 [4] - 纳入清单的规划需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 主动向自然资源部门同步规划名称 目标 空间布局等关键信息 实现数据互通 [4] - 规划需严格遵循永久基本农田 生态保护红线等控制线要求 细化项目布局与资源配置方案 [5] - 约束性指标与空间管控要求的细化 如用地用海用林标准 资源安全阈值等 为规划实施提供了可量化的标尺 [5] 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系统集成 - 通过目录清单的入口管控与技术标准的过程规范 解决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脱节 部门间规划冲突的顽疾 [5] - 一张图系统的全周期管理实现规划编制 实施 监督的闭环 让每一寸土地的使用都有图可依 有据可查 [5] - 制度设计体现多规合一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决心 规划从各自为战转向系统集成 提升行政效率 强化国土空间作为发展基础性资源的战略价值 [5]
省政府批复《佛山市南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建湾区智创蓝海 筑岭南活力都会
广州日报· 2025-07-16 08:11
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 强化南海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山水人文活力区等职能,建设湾区智创蓝海、岭南活力都会 [1] - 到2035年城市能级大幅提升,形成广佛全域同城样板,全面建成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1] - 到2050年全面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区,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绿色低碳的湾区智创蓝海和岭南活力都会 [1] 空间规划与布局 - 构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城镇空间格局,主中心包括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和广佛湾,副中心包括博爱湖、佛山西站和仙湖片区 [2] - 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心城区,面积约222平方公里,形成"三核、两轴、一带、多片"结构,三核包括千灯湖服务核、枢纽新城商务核、三龙湾创新核 [2] - 划定19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控制线和42个工业集聚区,引导产业空间集聚提质 [6] 区域协同发展 - 深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形成大湾区核心极点之一 [3] - 共建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强化佛山西站作为大湾区西部枢纽门户功能 [3] - 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发展,形成"纵贯南北、一带链接,联动东西、融湾同城"格局,重点建设"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围"先导区等试验区 [4] 产业与创新布局 - 建立"全球科技+港深研发+南海中试、制造+全球市场"的创新链网格局,承接大湾区优质产业资源 [3] - 为佛北战新产业园、三龙湾科技城和佛山国家高新区南海园等产业平台提供空间支撑 [7] - 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 [7] 生态与土地管控 - 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5.9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2.8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631.84平方公里以内 [5] - 构筑"一山三江、一环多园"生态安全格局,塑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6] -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7] 文化与公共服务 - 保护西樵镇、松塘村等历史文化空间,加强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6] - 构建均衡协调的公共服务体系,以15分钟城乡生活圈为基本单元配置民生设施 [6] - 塑造"一山映塘、三江画廊、九脉秀城"的总体城乡景观风貌 [6]
王衍诗主持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17次主任会议
广州日报· 2025-07-16 01:41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 - 广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将于7月21日至22日召开,会期2天 [2] - 会议将审议表决《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草案修改稿)》和《广州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 [2][3] - 会议将审议《广州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广州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和《广州市燃气管理条例(草案)》 [3] 政府工作报告审议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市政府关于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市政府关于2025年上半年市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审查和批准2025年市级第一次预算调整方案 [3] 专项工作报告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市政府关于2024年度和202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市政府关于药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市政府关于乡村民宿(酒店)经营办证及管理情况的报告 [3] 法院工作报告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海事法院关于服务支撑广州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关于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互联网法院关于服务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3] 其他审议事项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审议和表决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部分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3] - 会议将审议和表决有关人事任免事项 [3]
城市发展迈入“存量时代”如何规划、建设、管理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
央广网· 2025-07-15 08:31
城市发展转型 - 中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1] - 城市工作重心转向更注重治理投入 强调全周期管理意识以增强城市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9] - 全国单位GDP"地耗"2021至2024年累计下降15.97% "十四五"期间下降15%目标提前完成[8] 存量空间改造案例 - 深圳深业上城项目将彩色显像管生产园区改造为年销售额60亿元复合业态综合体 实现公园-商业-生活无缝衔接[1][3] - 青岛"闯创驿"科创园改造26栋老旧工业楼宇 面积约24万平方米 改造后空间载体达13万平方米 新增900余停车位[7][8] - 青岛项目注册企业从不足2000家提升至4000余家 亩均税收从15万元/亩提升至57万元/亩 建筑利润率从35%提升至100%[8] 智慧城市数字化建设 - 武汉市构建覆盖8569平方公里地形级实景三维 2000平方公里城市级实景三维 810平方公里部件级实景三维[10] - 集成200余万栋房屋数据 6400多公里道路数据 59300余公里地下管线数据形成时空数据资源体系[10] - 全国33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建设三维模型 67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11] 国土空间规划创新 - 首部"多规合一"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实施 通过数字化工具开展5分钟/15分钟生活圈覆盖评估[13] - 新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全面加强数字化要求 涵盖教育养老文体卫生等设施覆盖评估[13] - 建立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的"多规合一"新阶段 通过存量提质与智慧化更新实现空间资源高效配置[13]
山东城市观察 | 持续擦亮“大河之上·新城济阳”城市名片 “闻韶圣地”迎来新规划
新浪财经· 2025-06-24 03:45
空间规划与区域定位 - 济阳区将全面对接济南市中心城区 南向对接起步区 北向辐射商河 东向对接滨州 西向联动临邑 打造"大河之上·新城济阳"城市名片 [1] - 济阳区位于京沪发展轴 是济南市主城北门户 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毗邻 全境水绿平原风貌鲜明 [3] - 济阳区将建设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高地 济南沿黄生态赋能发展示范区 济南主城北部产城融合与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区 [5] 产业发展与布局 - 第二产业以食品产业为主导 医药制造 装备制造发展较快 拥有全省首家台湾工业园和淮河以北首个国家级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 [3] - 形成"4+4"现代产业体系 四大主导产业为食品饮料 智能制造 生物医药 新一代信息技术 四大赋能产业为都市农业 文旅康养 科技服务 现代物流 [8] - 构建"一区两园 一轴双廊"产业空间布局 推进山东济北经济开发区与其他工业园区协同发展 打造跨区域产业合作窗口 [5][8] 区域协同发展 - 南向对接起步区 打造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基地 发展高时效性高附加值产业 延链补链起步区产业体系 [6] - 东向依托济滨高铁加强与滨州及环渤海湾城市合作 西向与临邑县协同发展 在基础设施 教育 医疗等领域实现同城化 [8] - 北向建设黄河以北区域性消费中心 增强消费辐射力 与商河经济开发区合作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 [6] 长期发展目标 - 到2050年 济阳区将与济南市中心城区实现全面一体化 形成人居 产业 农业 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8] - 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区 持续提升国土空间竞争力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