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开发
icon
搜索文档
睿智医药与科恩泰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新浪财经· 2025-08-07 07:13
战略合作 - 睿智医药与广州科恩泰生物医药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 - 双方将在创新药开发研究的临床前体外、体内药理药效、药代和生物分析、安全性评价以及CDMO等多个关键环节展开合作 [1] - 合作旨在探索构建适合国产创新药快速开发推进的生态模式 [1]
新股消息 丹诺医药递表港交所 拥有利福特尼唑(TNP-2198)等三大核心产品
金融界· 2025-07-31 00:02
财务方面,于2023年度、2024年度、2024年以及2025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丹诺医药经营亏损分别 为约1.22亿元、7799.8万元、1156.1万元、1714.7万元人民币;年/期内亏损分别为约1.92亿元、约1.46亿 元、2787.3万元、3801.1万元人民币。 智通财经获悉,据港交所7月30日披露,丹诺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丹诺医药)向港交所主板递 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农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 招股书显示,丹诺医药于2013年注册成立,是一家临近商业化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发现、开发 及商业化差异化的创新药产品,以解决细菌感染及细菌代谢相关疾病领域的未被满足临床需求。凭借自 主开发的多靶点偶联分子技术,公司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以克服传统治疗的局限性并改善 患者预后。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建立一条由七项创新资产组成的差异化管线,包括三项核心 产品:即利福特尼唑(TNP-2198),是全球首个且唯一治疗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分子实体 ("NME")候选药物;利福喹酮(TNP-2092)注射剂,一款潜在首创三靶点治疗植入体相关细 ...
新股消息 | 丹诺医药递表港交所 拥有利福特尼唑(TNP-2198)等三大核心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22:57
公司概况 - 丹诺医药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农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临近商业化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细菌感染及细菌代谢相关疾病领域的创新药开发 [3] - 公司已建立由七项创新资产组成的管线,包括三项核心产品:利福特尼唑(TNP-2198)、利福喹酮(TNP-2092)注射剂和TNP-2092口服制剂 [3] 核心产品与技术 - 利福特尼唑是全球首个且唯一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分子实体候选药物 [3] - 利福特尼唑通过抑制RNA聚合酶和硝基还原酶激活实现杀菌作用,具有协同双重作用机制 [4] - 利福特尼唑三联疗法(RTT)在根除率、安全性及耐受性方面较传统铋剂四联疗法(BQT)有优势,在多重耐药人群中显示出优效性(89.9% vs 81.2%) [4] - RTT组的TEAE发生率为37.3%,显著低于BQT组的53.2% [5] - 利福喹酮(TNP-2092)注射剂是一款潜在首创三靶点治疗植入体相关细菌感染的候选药物 [3] - TNP-2092口服制剂是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肠道菌群代谢相关疾病的多靶点候选药物 [3] 商业化进展 - 公司计划于2025年8月底前向国家药监局提交利福特尼唑的新药上市申请 [4] - 公司与远大生命科学签订独家商业合作协议,借助其营销能力和商业化资源支持利福特尼唑在中国上市 [5] - 利福特尼唑已获得FDA的IND许可、快速通道及QIDP认定,有望加速在美国及海外市场上市 [5] - 公司计划推进利福特尼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开发 [5] 财务状况 - 2023年度经营亏损1.22亿元,2024年度经营亏损7799.8万元 [6] - 2023年度亏损1.92亿元,2024年度亏损1.46亿元 [6] - 2024年一季度经营亏损1156.1万元,2025年一季度经营亏损1714.7万元 [6] - 2024年一季度亏损2787.3万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3801.1万元 [6] - 2023年研发开支1.08亿元,2024年研发开支6983.8万元 [7]
新股消息 | 轩竹生物再度递表港交所 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
智通财经网· 2025-06-15 07:54
公司上市申请 - 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曾于2024年11月25日递表港交所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一家中国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创新药的开发和商业化 [4] - 主要关注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领域 [5] - 已建立超过十种药物资产的研发管线,包括三款核心产品和四款关键产品 [4][5] 研发管线 - 消化系统疾病领域:核心产品KBP-3571已获NDA批准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正在扩大适应症至反流性食管炎 [5] - 肿瘤领域:拥有两款核心产品XZP-3287(已获两项NDA批准治疗乳腺癌)和XZP-3621(已提交NDA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7] - NASH领域:正在开发XZP-5610(处于I期临床试验)和XZP-6019(处于IND阶段) [7] - 另有四款肿瘤关键产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或已获IND批准 [7]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收入2.9万元,2024年度收入3009.4万元 [7][8] - 2024年前三个月收入651.4万元,2025年前三个月收入255.9万元 [7][8] - 2023年度亏损3.01亿元,2024年度亏损5.56亿元 [7][8] - 2024年前三个月亏损5173.4万元,2025年前三个月亏损6546.1万元 [7][8]
金斯瑞2025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在宁召开:创新驱动全球布局,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财富在线· 2025-05-30 05:46
公司治理与股东会议 - 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董事重选、续聘核数师、授权发行及回购股份等多项决议案,为公司持续合规运营及稳健发展提供治理保障 [2] - 新加入董事现场出席并分享参与公司治理的经验体会及对公司持续改进及发展的信心 [3] - 董事会主席表示将持续加强公司治理、集团能力建设及人才引进 [3] 业务进展与战略规划 - 联营公司传奇生物自主研发的CARVYKTI®疗法全球二线治疗获批,临床优势显著,预计2025年底实现单药盈利,未来销售峰值有望突破50亿美元 [2] - CARVYKTI®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处于市场领导地位,上市后12个季度表现超越其他5款CAR-T疗法同期数据 [2] - 目前有超过6000名患者接受CARVYKTI®治疗,并由此累计了丰富的真实世界数据 [2] - 子公司蓬勃生物促成礼新医药与默沙东达成33亿美元战略合作,巩固了公司在差异化创新药开发领域的领先地位 [2] - 蓬勃生物2024年新获28个蛋白和抗体药CMC项目,2个工艺表征或工艺验证项目,23个细胞与基因治疗的IND批件,支持33个新的CGT CMC项目 [2] 财务表现与增长 - 子公司百斯杰生物收入同比增长27%(人民币口径),其中洗涤酶产品2024年收入较2023年增长近一倍 [3] - 百斯杰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接近19%,加速拓展欧美等高附加值市场 [3] - 生命科学服务板块全年服务全球超6万客户,支撑超过10万篇学术论文发表 [3] 研发与技术平台 - 自动化基因与蛋白平台在交付效率方面保持行业领先 [3] - 公司持续优化全球产能布局,完成中美新三地产能升级 [3] - 5500人的国际化团队中研发人员占比达10% [3] - 轮值CEO表示将继续聚焦CGT、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研发,以创新驱动业务增长 [5]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策略 - "全球本土化"供应链战略显著提升了客户响应能力 [3] - 公司表示关税政策不会对业务产生实质性影响,高管团队在积极探索对冲潜在风险的办法 [3] - 公司不断提升全球市场的本土化服务能力,深化全球化布局,满足世界各地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5] 公司背景与市场认可 - 公司为全球20余万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全球拥有超过5500名员工 [6] - 股东大会吸引了包括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在内的各方股东的积极参与,体现了市场对公司业务发展的关注及认可 [5]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19
国证国际· 2025-05-19 07:43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进入调整期,但回调幅度不深,震荡思维短期主导去向,仍看好今年中国资产表现,调整视为加仓良机;恒瑞医药研发实力雄厚,定价相较A股有较大折扣,近期港股市场打新热情高涨,给予IPO专用评级“6.1” [4][11] 国证视点 - 周五港股延续跌轨,恒指低开204点,早段最低跌262点,后逐步走高,收报23345点,全日跌108点或0.46%,恒生科指跌0.31%,跑赢大市,主板成交1907亿港元,较上日少4.7%,全周恒指涨477点或2.09%,恒生科指涨1.95% [2] - 港股通交易重回净流入,周五北水净流入10.95亿港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建行、吉利汽车、美团,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盈富基金、腾讯、小米 [2] - 12个恒生综指行业指数中3个上扬9个下跌,上升板块为医疗保健、电讯及材料,涨幅分别为1.72%、0.77%及0.05%,领跌板块包括可选消费、能源及综合企业,跌幅分别为1.81%、0.87%及0.74%,跌幅大于恒生综指的0.58% [3] - 美股总体继续上扬,道指、标指、纳指周五分别涨0.78%、0.70%及0.52%,标指连涨5日,穆迪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调降一级至Aa1 [3] 公司点评(恒瑞医药) 公司概览 - 恒瑞医药是根植中国、全球领先的创新型制药企业,2024年营收279.85亿元(+22.6%)、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47.3%),毛利率提升1.6pct至86.2% [6] - 核心增长引擎为创新药收入,创新药销售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38.1%增至2024年的46.3%,PD - L1&TGF - β、HER2ADC等重磅品种即将持续放量,形成“国内放量+海外授权”双轮驱动 [6] 行业状况及前景 - 制药行业前景广阔,全球制药市场预计由2023年的14723亿美元达到2028年的1938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7%,中国制药市场预计由2023年的16183亿元达到2028年的234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7% [7] - 创新药引领行业发展,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医疗支出增加和利好政策,如靶向疗法、ADC药物、免疫疗法药物市场规模及复合增长率可观 [7] - 国内药企逐步缩小与跨国企业差距,跨国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占主导,国内企业通过创新药物和全球标准生产体系缩小差距,围绕创新药交易增多,全球对中国药企创新认可度提高 [7] 优势与机遇 - 领先的研发能力,2024年研发投入达82亿人民币,占总收入29.4%,累计研发投入超440亿,采用多管齐下方式缩短化合物发现和验证时间,建立强大临床开发能力,重视顶尖人才和创新文化 [8] - 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矩阵,专注于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科学等治疗领域,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包括19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四款其他创新药 [8] - 符合全球标准的生产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按GMP标准设计,出口产品符合或高于全球质量标准,有遵守海外监管机构规定的丰富经验 [9] - 强大的商业化能力,拥有约9000人的自建销售和营销团队,销售网络覆盖中国多地,加速全球化扩张,已在多地启动海外临床试验,产品在40多个国家商业化,自2018年以来有14笔对外许可交易,总交易额约140亿美元,首付款总额约6亿美元及若干合作伙伴股权 [9] - 稳健的财务状况,过去几年业绩稳健增长,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现金流强劲可支持研发开支,近两年经营性现金流高于净利润,2024年资产负债率8%,无有息负债 [9] 投资建议 - 基石投资人均为国际知名投资机构,认购份额占此次总发行量的41 - 43%,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花旗、华泰国际 [11] - 公司此次IPO发行价为41.45 - 44.05港元,较A股股价有24 - 28%的折价,对应24年PE为40x - 42.4x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