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模型

搜索文档
AI日报丨英伟达目标价冲200美元!高盛押注:该公司有望交出“超预期业绩”
美股研究社· 2025-08-08 10:40
AI快报 - 马斯克旗下AI初创公司xAI任命Lily Lim为新法务主管,其曾担任NASA火箭科学家[5] - 德国AI初创公司N8N完成23亿美元融资,由Accel领投,估值较3月份的3.5亿美元大幅提升[5] - OpenAI发布GPT-5,CEO Altman称其为公司AI模型的"重大升级",将向免费和付费用户开放[5] - 台积电7月营收达新台币3232亿元(约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6%,印证AI领域投资加速[5] - 高盛在英伟达发布Q2业绩前将目标股价从185美元上调至20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5]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具身模型是当前机器人浪潮的真正驱动力,其市场影响力尚未充分反映[9] - 机器人使用的具身模型正从分层架构向端到端演化,感知和规划控制能力近年大幅提升[9] - 模型能力是关键竞争要素,研发能力强、占据关键场景和数据资源的厂商将具优势[9] 七巨头日报 - Meta与Blue Owl和PIMCO合作,为数据中心项目融资290亿美元,其中260亿为债务融资,30亿为股权融资[11] - 该融资将支持Meta推进AI开发,公司高管表示AI已带来"可观"收入[13] - 微软与贝莱德合作筹集300亿美元私募股权资本,可能在该领域投入高达1000亿美元[13] - 马斯克的xAI在7月完成50亿美元债务融资和50亿美元战略股权投资[13]
中信证券:具身模型是本轮机器人浪潮的真正驱动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0:45
机器人行业与具身模型发展 - 机器人指数表现显著超越市场宽基指数,但具身模型的市场影响力尚未充分反映 [1] - 具身模型正从分层架构向端到端演化,感知、规划控制能力及任务成功率近年大幅提升 [1] - 当前具身模型距离实际工业化和家居应用仍有提升空间 [1] 竞争要素与投资机会 - 模型能力是竞争第一要素,研发能力强、占据关键场景及优质数据资源的厂商将具竞争优势 [1] - 具身模型竞争格局与大模型类似,建议关注三类公司:软硬件基础设施公司、数据供应商与物理AI公司、垂直场景机器人应用公司 [1]
中信证券:具身模型的竞争与此前大模型的竞争会有类似之处,建议关注三类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8-08 00:40
行业观点 - 机器人指数表现显著超越市场宽基指数 [1] - 具身模型是本轮机器人浪潮的真正驱动力 其市场影响力未得到充分反映 [1] - 具身模型正经历从分层架构到端到端的演化 [1] 技术发展 - 最近几年内模型的感知、规划控制能力以及任务成功率大幅提升 [1] - 距离实际工业化和家居应用仍有提升空间 [1] - 模型能力仍然是第一要素 [1] 竞争格局 - 研发能力强、占据关键场景、优质数据资源的厂商有望获得竞争优势 [1] - 具身模型的竞争与此前大模型的竞争有类似之处 [1] 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软硬件基础设施公司 [1] - 建议关注数据供应商与物理AI公司 [1] - 建议关注垂直场景机器人应用公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