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贸易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表态“对华关税或提高到200%”,除非中国答应美国一个条件
搜狐财经· 2025-08-26 05:20
美国对华关税威胁与稀土依赖 - 特朗普提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200%关税 以迫使中国向美国出口稀土磁铁 [1] - 美国80%以上的稀土磁铁供应依赖中国 这些材料用于智能手机 军事设备 电动汽车和风力发电机等关键领域 [3] - 美国本土稀土加工能力几乎为零 且从其他国家寻找替代面临成本 时间和运输压力 [5] 美国稀土供应链脆弱性 - 美国在过去十几年几乎完全依赖稀土进口 错过了独立体系形成的最佳窗口期 [14] - 稀土开采和提炼成本高昂且环境损害大 美国本土不愿承担代价 [12] - 尽管美国通过多项法案试图刺激国内稀土产业发展 但缺乏技术支持使发展空谈 [11] 关税政策实际影响 - 此前对华关税战中 加征成本大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头上 [7] - 美国制造业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 翻倍关税将导致毁灭性成本增加 [7] - 提高关税未能使美国实现产业独立 反而破坏全球供应链体系 [7]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稀土产业已完成技术沉淀和成本控制 具有强抗压能力 [9] - 若美国市场封闭 中国可快速将稀土产品转销欧盟 日本和东南亚等迫切需求市场 [9] - 稀土产业链布局通过科技创新和内需市场支撑价值扩张 不单一依赖外部出口 [16] 中美稀土博弈格局 - 美国在稀土供应链战场上的捉襟见肘彰显技术垄断与全球博弈 [3][5] - 中国在稀土领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掌握几乎全部王牌 [14][16] - 稀土已成为中国对抗不友好行为时的试探性武器 但策略保持自信和理性 [16]
美国提出的3个要求,中国全部拒绝!美财长对华摊牌,特朗普总统还没答应访华
搜狐财经· 2025-08-18 07:02
贸易谈判与关税休战 - 中美贸易休战期延长90天但谈判陷入僵局 美国要求重启贸易谈判并采取强硬态度 中国直接拒绝美方要求[1] - 美国国内经济压力显著 美债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试图通过贸易转移矛盾[1] 芬太尼与关税关联 - 美国将芬太尼走私问题与关税挂钩 要求中国打击走私进展否则不考虑降关税[3] - 中国已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整类列管 管控严格程度全球领先 美国90%非法芬太尼来自墨西哥[3] 稀土矿产管控 - 美国要求中国放宽稀土等关键矿产出口限制 允许通过第三国输送 试图打破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主导地位[3] - 中国稀土加工能力全球占比超过60% 美国80%稀土进口依赖中国 中国推进开采配额制并加强全链条打击走私 2025年上半年查处非法贸易案件同比增长40%[3][4] 大豆贸易动态 - 特朗普要求中国将大豆订单增加3倍以扭转贸易逆差 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大豆1200万吨占美国出口总量22%[4] - 中国大豆采购多元化转向巴西等国 2025年上半年自美进口大豆同比下降15% 巴西大豆价格较美国低8%-10%[4] 能源合作与地缘政治 - 美国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但自身每日进口60万桶俄罗斯成品油[5] - 2025年1-7月中国自俄罗斯进口原油同比增长12% 占进口总量18% 通过长期协议锁定价格较国际市场低15%-20%[5][6][8] 高层外交与战略博弈 - 美财长否认特朗普答应访华 与特朗普此前表态存在矛盾 反映美国政府内部对谈判预期分歧[8] - 中国强调高层交往需相互尊重 谈判成果取决于实质内容而非形式 积极推进多边合作与能源结算本币化协议[8] 贸易结构与产业政策 - 202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9% 但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长15%[9] - 中国强化产业反制措施 对美光科技和高通等企业启动安全审查 稀土出口配额向新能源汽车和芯片制造等战略产业倾斜[9] 全球产业链竞争 - 中美博弈本质是全球产业链主导权争夺 美国试图通过小院高墙策略封锁中国高科技发展[11] - 中国以全产业链优势和超大市场规模应对 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拒绝将经贸问题政治化[11]
中国取消订单后,美国大豆堆积如山,这一次,特朗普对华有事相求
搜狐财经· 2025-08-16 05:20
美国大豆出口困境 - 美国大豆出口量创20年新低 截至7月24日销量仅300多万吨 较去年同期下降12% [1] - 中国作为最大买家在2025年度大豆订单上未有任何新进展 [1] - 美国大豆库存堆积如山 特朗普公开呼吁中国将订单量增加四倍以帮助减少贸易逆差 [5] 中国采购策略转变原因 - 巴西大豆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能提供质优价廉的大豆 [3] - 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价格更具优势 可避免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3] -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 通过采购非美国大豆减少关税博弈负担 [3] 中国大豆供应链调整 - 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9000万吨 较去年减少1000万吨 [5] - 通过增加巴西和阿根廷进口逐步减少对美国大豆依赖 [5] - 国内推进"大豆振兴计划" 选育高油高产品种并加速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5] 全球大豆市场格局变化 - 巴西和阿根廷供应商逐渐取代美国市场地位 [9] - 中国采购决策更注重价格、质量和供应稳定性而非单纯贸易逆差问题 [7] - 大豆需求高速增长期已结束 因人口结构变化和低蛋白饲料技术推广 [5]
中国不买了!取消订单后,美国的大豆堆积如山,特朗普急忙求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8-15 08:08
数据显示,9月,中国大豆的采购几乎全部转向南美,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令数千万吨的美国大豆可能烂在地里。这种状况并非偶然,而是中美之间贸易 关系的缩影——一方面,美国政府施加高额关税,试图通过贸易壁垒迫使中国妥协;另一方面,中国则在不断优化供应链,降低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这种 策略的成功转变让中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逐步掌握了主动权。 最近,特朗普频频发声,频频呼吁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大豆,甚至希望将订单增加四倍。然而,这背后的深意和复杂性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今天,让我们 一同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探究其中的商业逻辑、地缘政治及未来的可能走向。 为何特朗普如此执着于大豆?在这背后,是美国农业日渐严峻的生存现状。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美国的农民们眼睁睁看着即将到来的收割季,却发现从 中国的订单接连缺席,9月份和10月份的采购完全空白。这无疑让本已紧张的美国农业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特朗普并没有意识到传统的策略已不再适用,在这场全球化的大潮中,农业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地缘政治的复杂交织。美国的农民虽然拥有丰饶的 土地和高科技的农业设备,但如果失去中国这个最大买家,其背后所带来的直观损失可想而知。 中美之间的激烈博弈不仅限 ...
已达成稀土和解?中国对美出口暴涨6倍,特朗普花费重金开发稀土
搜狐财经· 2025-07-24 06:17
美国重建稀土产业链的背景与动机 - 美国MP Materials公司宣布投入十亿美元启动重建稀土产业链项目 美国政府提供四亿美元资金支持 [1] - 美国稀土产业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因无法与中国竞争而崩溃 工业外迁导致本土产业链彻底消失 [1] - 稀土资源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包括智能手机 电动汽车 高精密军事装备等 缺乏稀土将严重影响美国制造业和国防能力 [1] 美国稀土产业的现状与挑战 - 美国稀土矿藏丰富但开采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落后导致长期依赖进口 [2] - 2019年中国稀土管制政策导致美国工厂停产 对美国经济产生显著影响 [2] - 重建稀土产业链面临资本利益导向问题 高昂生产成本和落后提取技术是主要障碍 预计至少需要五年才能见效 [4] 中美稀土贸易动态与博弈 - 中国近期放松稀土出口管制 六月份对美出口量是前一个月的六倍 [4] - 中国放松出口是为换取美国在芯片技术领域的妥协 美国仍无法完全解决高精尖武器所需的稀土供应 [6] - 完全切断稀土供应可能促使美国加速技术突破 适度放松可扰乱其战略布局并维持中国对全球稀土市场的控制 [7] 战略博弈的长期影响 - 中美贸易战是相互牵制的博弈 中国通过稀土施压 美国则通过芯片技术封锁反制 [6] - 适度让步有助于中国在芯片领域争取发展时间 同时保持对稀土市场的控制 [7] - 长期来看 平衡策略可保障国家利益并在全球博弈中占据优势 [7]
中国稀土对美出口暴增660%,管制失效了?这是一场精准“放水”
搜狐财经· 2025-07-23 05:53
中美稀土与芯片博弈 - 中国对美稀土出口量从5月的46吨飙升至6月的353吨,同比增幅达660% [2] - 出口暴增源于中美关税谈判突破后加速审批积压订单,而非政策松动 [3][5] - 中国稀土公司囤积量超过2000吨,加速出货以防变数 [3][5] 稀土贸易策略 - 中国坚持区分民用与军用稀土:民用按配额出口,军用完全禁售 [7][16] - 战略目标是让美国企业对华形成依赖,挤垮本土稀土企业 [16] - 美国试图通过泰国、墨西哥等第三方转运民用稀土用于军工 [11] 芯片产业动态 - 中国通过新加坡(占英伟达营收28%)、马来西亚等第三方获取芯片 [13] - 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TOP3:中国台湾(9946亿元/1893亿个)、韩国(5970亿元/538亿个)、保税区(4013亿元/1037亿个) [14] - 华为、中芯国际通过工艺创新减少对高性能芯片依赖,如华为Mate60 Pro [14] 技术博弈格局 - 美国仅解禁H20等"阉割版"芯片,禁售H100/H200 [9][18] - 双方形成"点穴式"制衡:稀土换芯片,但均保留关键技术限制 [9][20] - 长期胜负取决于关键技术突破,目前仍处相互依赖阶段 [20]
特朗普服软?逼中国掏2000亿美元失败,访华成唯一出路
搜狐财经· 2025-07-22 09:23
贸易政策转变 - 特朗普在7月18日最新关税清单中将中国"除名" 且近半个月未在社交媒体提及中国[1] - 特朗普政府计划将中美关税休战期延长三个月 并计划8月初在第三国与中方会面[20] 稀土出口限制影响 - 中国商务部出台稀土出口配额政策 明确限制镝铽等六种重稀土出口[5] - 美国军工企业依赖中国稀土材料:F-35生产线年消耗超450吨稀土磁体 "战斧"导弹年需120吨[7] - 五角大楼2025年报告显示98%军用级稀土磁体依赖进口 其中90%以上来自中国[13] 美国军工行业损失 - 波音公司因中国暂停接收客机订单 市值48小时内蒸发370亿美元[11] - 洛马公司目标股价被德意志银行从611美元下调至523美元 市值缩水超200亿美元[11] - 美国军工板块市值累计蒸发超1200亿美元[11] 美国替代方案失效 - 澳大利亚Lynas德州工厂最早2027年量产 且纯度达不到武器级标准[9] - 雷神公司回收旧导弹提取稀土 提纯成本比直接购买中国磁体贵18倍[9] - 美国《关键矿产自主法案》拨款70亿美元重建产业链 但需至少10年时间[15] 技术依赖与产业瓶颈 - 美国1995年《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将稀土矿渣列为危险废物 每吨处理成本达6000美元[17] - 中国稀土分离成本在2000年仅为美国四分之一 当前技术优势进一步扩大[15] - 中国2025年4月出口管制措施明确禁止军用稀土磁体通过民用贸易渠道出口[24] 地缘政治博弈 - 特朗普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芯片 推翻此前严防技术外流立场[20] - 白宫内部对华政策出现分歧:鹰派警告削弱科技优势 务实派强调选票优先[20] - 中国外长明确强调合作需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 不接受单方面施压[26]
稳定币立法,金融科技加速 - 行业比较月报6月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稳定币行业、稀土行业、制造业、农业、采矿业、公用事业、下游服务业、酒店餐饮、旅游、金融服务、消费品行业、出口行业 公司:Circl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稳定币行业 - 核心观点:香港稳定币立法落地标志全球首个以价值锚定监管为核心的稳定币立法落地,产业链市场规模将扩张,稳定币市场有扩容需求 [2][3][4] - 论据:香港设立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产业链包括发行、设施和技术管理、下游运营商(跨境支付、实物资产、金融科技等领域);USDC货币上市,Circle上市首日涨幅最高达240%;中美贸易冲突加剧使跨境业务需求扩张,推动稳定币市场扩容 [2][3][4] 中美贸易博弈 - 核心观点:关税发展更多转向特定领域和科技领域制裁,稀土行业及相关领域有配置价值 [5][6] - 论据: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加税,后加征50%关税延长到7月9号,但被美国国际贸易法案阻止;中美贸易冲突短期有变化,稀土行业在贸易冲突和缓和阶段营收和利润变化相对小,需求受抑制,贸易缓和时出口管制部分放松 [5][6] 制造业工业基本面 - 核心观点:4月制造业工业需求小幅回落,企业营收下行,但下行幅度小;不同行业表现分化 [7][8][9][10] - 论据:4月数据显示制造业工业需求回落,企业营收下行,销售速度低于产品速度;农业相对平稳,采矿业需求下降明显,中游设备类行业抢出口效益明显,下游内需行业需求弱 [7][8][9][10] 行业比较 - 核心观点: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板块持续性和稳定性更强,稳定币和国产替代稀土板块有长期配置价值,出口行业表现源于需求前置 [11][12] - 论据:公用事业相对平稳,下游服务业表现强于制造业;出口链需求强劲是关税暂缓下需求前置;从美国海关数据看,部分货棉品种需求增长强劲,其他板块在关税影响下有30 - 50%降幅 [11][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商务部召开中欧半导体聚谈会,对出入管制进行沟通 [6] - 4月2号对等关税后,国家出口管制体系在立法、监管、防控和协作层面进一步完善 [6]
连续3个月拒买美石油!这还没完,中国反手又掐住美国另一“命门”
搜狐财经· 2025-07-13 01:22
石油领域 - 中国连续三个月(3月、4月、5月)未购买美国原油,创下2018年以来最长断供纪录,导致美国海外原油销量暴跌至两年最低水平 [2] - 美国页岩油生产商面临WTI油价跌破70美元/桶的压力,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订单后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2] - 截至6月27日当周,美国在线钻探油井数量降至432座,较前周减少6座,同比下降47座 [4] - 特朗普执政时期废除新能源补贴并鼓励石油企业增产,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美国在全球新能源发展背景下陷入"卖不出去"的困境 [4] 汽车产业 - 5月份中国对美小轿车出口量骤降至近一年最低点,直接冲击美国汽车市场供需平衡 [5] - 美国汽车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这些车型填补了美国本土车企在中低端市场的空白 [5]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猛增120%,比亚迪、蔚来、小鹏等车企凭借刀片电池、智能驾驶等技术迅速占领欧洲、东南亚市场 [7] - 美国本土车企转型迟缓,在新能源赛道上已被中国远远甩开,且短期内找不到替代供应方 [7] 中国的战略布局 - 中国启动能源多元化进口战略,与俄罗斯、沙特、伊朗等国建立稳定合作关系,2025年俄罗斯将占中国原油进口量的25%,中东地区占比超30% [8] - 中国通过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逐步打破美元霸权体系 [8] - 中国汽车产业成功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贸易博弈中占据主动 [8] 美国的困境 - 特朗普呼吁中国购买美国石油和伊朗石油,暴露出华盛顿的焦虑 [10] - 美国要求越南等国对中国转口贸易加征40%关税,这种"双标"行为恶化了双边关系 [10] - 美国油企寄希望于未来谈判解决问题,但中国态度明确要求美方先取消限制性措施 [10]
一个危险信号:美国绕过中国出口禁令,从第三国获得大量关键矿产
搜狐财经· 2025-07-10 17:02
关键矿产供需格局 - 中国控制全球80%锑产量以及60%以上镓、锗产量,占据关键矿产市场主导地位 [4] - 锑应用于电池、芯片、阻燃剂,镓和锗是半导体及光电子设备核心材料 [3] 中国出口禁令及影响 - 2024年12月中国禁止向美国出口锑、镓、锗等关键矿产,反制美国54%半导体关税及技术限制 [4] - 禁令导致美国科技及军工企业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被迫寻求替代渠道 [8] 美国企业转运路径 - 通过泰国和墨西哥转运,货物标签被篡改为"艺术用品"或"锌"以掩盖来源 [4] - 在第三国重新加工包装后以"泰国制造"或"墨西哥制造"名义出口美国 [4] - 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美国从泰墨进口3834吨氧化锑,相当于过去三年总量 [5] 具体转运案例 - 中国企业Youngsun Chemicals通过泰国子公司Unipet Industries向美国出口3366吨锑产品,同比激增27倍 [5] - 2025年泰墨跃居中国关键矿产前三大出口地,此前未进入前十 [5] 行业参与动机 - 第三国通过转运获取贸易利润并提升国际贸易存在感 [8] - 部分中国企业如Youngsun Chemicals通过子公司或合作参与转运以最大化商业利益 [8] 市场及政策反应 - 转运推高美国企业成本,涉及物流、加工及潜在贿赂费用 [9] - 中国称转运行为违反法律并威胁国家安全,需加强出口监管 [9] - 全球贸易体系漏洞暴露,可能引发贸易争端及市场不公平竞争 [9] 未来趋势 - 全球关键矿产需求持续增长,资源竞争加剧 [9] - 需加强国际合作以规范资源开发与贸易流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