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

搜索文档
“两山”理念20年·下篇|从湖州到世界,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打样”
新浪财经· 2025-08-11 03:26
湖州绿色转型实践 - 湖州通过"生态—产业—民生—治理"协同发展模式实现绿色转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内生动力[1] - 2025年7月湖州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论坛展示四大实践案例:太湖龙之梦旅游胜地、绿色金融服务、桑基鱼塘循环农业、安吉余村美丽乡村[3] - 日本大阪世博会发布的五个浙江实践案例中湖州占三席,从生态、产业、共同富裕维度分享经验[3] 绿色金融创新成果 - 湖州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累计推出150多款绿色金融产品,取得70余项全国首创成果[10][11] - 绿色信贷余额从2017年369.5亿元增至2024年4098.79亿元,年均增长41%,绿色贷款占比33.9%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11] - 安吉县采用EOD模式开发废弃矿坑,通过1200万元生态修复贷打造"深蓝计划"咖啡馆,带动村集体收入从30万元增至200万元[6][7][9] 制度创新体系 - 全国首创河长制、100%绿色矿山建成率、首家生态共治中心等制度创新[14] - 2014年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7年确立"生态立市"战略,2024年成立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15] - 形成"制度创新—实践突破—理念深化"的闭环发展逻辑,实现从部门协同到党委统领的机制跃升[15][16] 国际影响力拓展 - 2022年获评全球首个"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2023年出台首个地市级国际合作实施方案[20][22] - 在联合国环境大会、生物多样性缔约方大会等国际平台展示湖州经验,安吉县获"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24] - "两山"理念被联合国环境署专题报道,河长制等创新获国际认可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17][25]
和音: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贡献与启示
人民日报· 2025-08-11 03:25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全球推广 - 南非北开普省借鉴中国"生态文化村"模式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 [1] - 乌兹别克斯坦努库斯通过中乌合作"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项目实现盐碱地生态治理与经济增效 [1] - 秘鲁钱凯港设立动物救助办公室常态化保护海洋和湿地生态 [1] 绿色产业发展与全球合作 - 中国新能源汽车 光伏 风电等绿色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 [2] - 公司与10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提供全球80%光伏组件和70%风电装备 [2]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60%和80% [2] 生态治理成效与民生改善 - 污染防治攻坚战使中国成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典范 [3] - 生态环境改善直接提升民生福祉 实现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清 [3] -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生态治理实践展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3] 全球绿色发展路径创新 - 绿水青山理念破除环境与经济对立认知 提供发展与保护协同新路径 [1] - 该理念被国际专家评价为超越短期主义 蕴含中华生态哲学智慧 [1] - 中国通过绿色技术输出和项目合作持续赋能全球低碳转型 [2][3]
思维导图来了!一图了解《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
新华社· 2025-08-11 02:28
导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 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护的"两难"矛盾,书写 色答卷。 1.1 时代背景与形成发展 上世纪末,伴随改革开放进程的快递 保护如何兼得成为亟待破解的时代命 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浙江安 出可持续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 断丰富完善,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 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成为指导经济 境保护的重要理念。2018年,习近 想正式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核心理念。 核心观点与深刻内涵 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o 中国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青山的期望就是执政者的奋斗目标 山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保护生态环 生。 发展和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 1.2 生态环境也不能舍弃经济发展而绿 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生态环境越好,对优质生产要素的 力就越强,也就越能推动高质量发 保护倒逼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和绿 态优势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优势。 生态治理和脱贫致富互促共进 这一理念创造性地将生态治理与脸 合,为中国膛出了一条建设生态文 相得益彰的生态脱贫道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生态文 ...
以“数”看“绿”!“两山”答卷二十年
新华社· 2025-08-11 01:56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理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行动指南 二十载光阴流转,源于浙江余村的思想星火,已燎原成神州大地的磅礴实践。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 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 成效最好的历史阶段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 (PM2.5) 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 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 首次超过90% 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 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3.7% 森林覆盖率超过25% 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 转折性变化 面对发展与保护协同推进的难题,中国彻 底转变治理思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今天,一起以"数"看"绿",感受"两山"理念引领下的二十年山河蝶变 历史性变化 中国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 2012年以来,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扭转生态环境 恶化趋势 和华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核心就在于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深入 ...
“两山”理念20年·上篇|理念诞生地湖州:一座城的生态进化
新浪财经· 2025-08-11 01:24
编者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年来,湖州以制度创新为引擎,以生态修复为起点,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民生—治理"协同发展 的绿色转型之路。从矿山复绿到河长制,从竹林碳汇交易到绿色金融创新,湖州的实践证明:生态保护 与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制度经验不仅重塑了一座城市的命运,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样本。 智通财经(www.thepaper.cn)专题报道分为上、下篇。上篇聚焦湖州本土的生态修复、产业跃迁、民生 改善与治理创新,讲述一座城市如何用制度与行动实现绿色转型;下篇则进一步拓宽视野,呈现湖州经 验如何通过制度创新走向国际,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参考模板。 从地方实践到世界意义,从理念破土到制度成林,湖州的20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也是全球 绿色未来的启示录。 让我们先回到故事的起点,湖州安吉余村。 2025年夏日的早晨,村落被竹林的清香唤醒。村口那块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前,已有早 起的游客们在拍照留念。白墙黛瓦的民宿,咖啡馆点缀于竹林间,远处是连绵青山。 "快尝尝今年的新茶!"村民潘春林热情地端出一壶安吉白茶。清冽的茶香和茶水的热 ...
人民日报和音: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贡献与启示
人民日报· 2025-08-11 01:04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全球推广 - 南非北开普省借鉴中国"生态文化村"建设经验,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 [1] - 乌兹别克斯坦努库斯建立"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种植试验示范区,实现盐碱地生态治理与经济增效 [1] - 秘鲁钱凯港成立动物救助办公室,常态化开展海洋和湿地生态保护 [1] 绿水青山理念的哲学内涵 - 理念破除环境与经济僵化对立的认识,指明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2] - 匈牙利专家认为该理念超越功利主义与短期主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 [2] - 理念构筑了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关注 [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成就 - 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绿色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3]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3] - 为世界提供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 [3]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 [3] 中国生态治理实践成效 - 创造最大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发展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成功实践 [4] -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让人民共享自然之美 [4] - 委内瑞拉专家认为中国引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全球绿色发展路径 [4]
主城区范围已基本竣工 杭州高架灯箱迎来焕新
每日商报· 2025-08-10 22:24
杭州高架灯箱更新项目 - 杭州对全市路灯附属灯箱画面进行全面更新,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三个主题设计新画面 [2] - 历史文化名城主题以红色为主色调,采用西湖断桥、雷峰塔等标志性景观元素,展现杭州历史底蕴与古典韵味 [2] - 创新活力之城主题以蓝色为主色调,融入现代建筑、科技元素(如芯片),体现杭州在互联网、科技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2] - 生态文明之都主题以绿色为主调,使用西湖荷花、传统建筑等元素,呈现杭州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融合之景 [2] - 本次共计更新灯箱2500余套,主城区范围已基本竣工,采用符合户外使用标准的环保、耐候性材料确保画面质量 [2] - 灯箱画布材料具有抗极端天气性能,能减少褪色、变形或损坏等情况发生 [2] - 城市管理部门表示这些灯箱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和市民生活的氛围灯,体现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 [3]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贡献与启示(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8-10 22:20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 治攻坚战,中国创造了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成功实践。今天的 中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在关注中国生态治理 的国际人士看来,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委内瑞拉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艾马拉·格德尔表示,所有气候政策的最终目标应是增进 民生福祉,"中国不仅为全球碳减排作出巨大贡献,更在引领一种面向未来、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全球绿 色发展路径"。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中国将继续携手国际社会,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为 子孙后代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让人类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1日 03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认同和借鉴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共建清洁美丽 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南非北开普省,当 ...
新华全媒头条|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时代乐章——智库报告解析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
新华网· 2025-08-10 08:09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行动指南,中国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具有深刻的理论积淀和深厚的实践基础,是对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 [3] - 中国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不断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5] 实践成果与数据 - 浙江安吉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2023年接待游客达12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0万元 [3] - 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1%的经济增长 [6] - 截至2024年全国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67.6亿人次,总收入4814.2亿元,绿色有机农产品总数达到7.8万个 [7] 绿色发展模式 - "护绿换金"模式通过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获得经济回报,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签订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6] - "聚绿成金"模式推动生态资源从潜在价值向现实收益跨越,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经济模式 [7] - "借绿生金"模式通过绿色金融创新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中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首位 [7] 全球影响与贡献 - 中国贡献了2024年全球新增585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最大份额,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 [10]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推动大批标志性能源项目落地 [10] -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10]
媒体视点 | 感知生态之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证监会发布· 2025-08-10 07:10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 - 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2] - 安吉竹林碳汇量达每公顷6.6吨 年碳汇交易为竹农创收2800万元[6] - 溪流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Ⅱ类 夏季漂流旅游收入超2亿元[8]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 矿区复绿改造后游客量达120万人次/年 生态度假区单日咖啡销量相当于原矿产年收入[12] - 安吉地区生产总值从88.96亿元增长至675.57亿元 完成"石头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12] - 全国首批12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带动万亿级市场活力[22] 生态经济典型案例 - 宁夏贺兰山荒滩修复后建成全国最大酿酒葡萄产区 农户收入显著提升[16] - 湖南崀山朱鹮稻田稻米溢价3元/斤 农户年增收20-30万元[18] - 福建三明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亿元 生态旅游实现多产业融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