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师队伍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进一步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黄坤明主持会议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23 03:25
9月22日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重要回信精 神,听取我省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进一步做好教 师队伍建设。会议还传达学习了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 定(试行)》精神,并就相关工作作出部署。省委书记黄坤明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抓好中办国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 责任制规定(试行)》的贯彻落实,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持 管发展必须抓环保、管生产必须抓环保、管行业必须抓环保,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增强共抓 生态文明的整体效能。要扎实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中 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久久为功做好扩绿、兴绿、护绿文 章,严密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各类风险,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厚植高质量发 展的绿色底色。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 全国广大教师和教 ...
培育大国良师 建设教育强国
人民日报· 2025-09-14 22:03
党中央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并提出殷切希望 体现对教师队伍的关怀和教育工作的重视 [1] - 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强调培养"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2] - 总书记提出"扶贫必扶智"重要指示 并通过"国培计划""优师计划"等举措加强中西部教师培养 [2][3] 师范院校的核心使命与实施路径 - 师范院校被定位为教师教育主力军 承担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任务 [3] - 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强师工程" 构建教师全生命周期发展支持系统 包括招生、培养、输送和职后支持 [4] - 通过"志远计划"为52个国家级贫困县定向培养师范生 并通过"优师计划"为832个脱贫县及中西部边境县培养教师 [4] 中西部教育振兴的具体举措与成效 - 创新教师输送模式 6年自筹经费支持2277名学生到中西部任教 2023年首批364名"优师计划"毕业生赴基层从教 [4][5] - 开展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覆盖中西部百个项目县和千所项目校 通过"强师在线"公益平台惠及超60万名教师 [5] -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覆盖570个脱贫县 为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5] 政策协同与体系化建设 - 推动"特岗计划"与"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政策有机衔接 构建覆盖城乡的教师培养输送体系 [6] - 完善特岗教师职后支持体系 包括培训、教学指导和数字化资源平台 并探索"4+2"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6] - 建立中西部县域"强师工程服务站" 构建乡镇教师成长支持网络 免费开放公益平台实现"培养一人、带动一校、辐射一区" [7] 国际影响力拓展 - "特岗计划"作为中国特色的教育扶贫方案 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教育公平提供借鉴 [7] - 北京师范大学牵头成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 推动中西部教育实践经验的世界性价值阐释 [7]
人民领袖|“请近平同学阅存”
央视网· 2025-09-11 03:13
教育政策与教师队伍建设 - 国家推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9] - 2024年8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和厚植尊师重教文化[10] -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10] 教师表彰与荣誉体系 - 党中央于2021年6月29日首次颁授"七一勋章"表彰优秀人民教师代表张桂梅[6][8] - 2025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坚守教育初心[9] - 总书记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肯定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成绩[9] 教育资源投入与关怀 -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并赞赏乡村教师扎根基层的工作意义[6] - 总书记提出"教师工作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计算的"和"教师是振兴教育乃至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等重要论述[6] - 总书记要求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10]
“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近450亿元专项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9-08 02:13
教师资源配置优化 - 中央财政"十四五"期间累计安排近45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1] - 公费师范生政策每年为中西部地区培养8000多名中小学教师[1] - "优师计划"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1] - "特岗计划"5年间累计为中西部农村学校补充约25万名教师[1] - 首批"国优计划"毕业生和近万名"优师计划"首届毕业生已进入中西部中小学岗位[1] 教师待遇保障提升 - 构建"配租+配售"相结合的乡村教师住房保障体系[1] - 教育部启动第二期尊师惠师公益行动覆盖办公软件、住房安居、汽车购置等消费领域[1] - 各地陆续推出尊师惠师优惠服务举措[1]
专项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9-07 22:16
教师资源配置优化 - "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近45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1] -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政策每年为中西部地区培养8000多名中小学教师[1] - "优师计划"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约1万名师范生[1] - "特岗计划"5年间累计为中西部农村学校补充约25万名特岗教师[1] 教师队伍供给成效 - 2025年首批"国优计划"毕业生已进入中小学教师岗位[1] - 中西部地区迎来近万名"优师计划"首届毕业生[1] 教师待遇保障体系 - 教育部联合多部门构建"配租+配售"相结合的乡村教师住房保障体系[1] - 近期启动第二期尊师惠师公益行动覆盖办公软件、住房安居、汽车购置等多元领域[1] - 各地陆续推出涵盖消费、出行等领域的教师专属优惠服务[1]
“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近450亿元 专项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9-07 22:09
中央财政投入与教师资源配置 - "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近45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1] - 每年通过公费教育政策为中西部地区培养8000多名中小学教师[1] - 每年通过"优师计划"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1] - 5年间通过"特岗计划"累计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补充约25万名特岗教师[1] 教师队伍补充与人才培养 - 首批"国优计划"毕业生已走上中小学教师岗位[1] - 中西部地区迎来近万名"优师计划"首届毕业生[1] 教师待遇保障体系构建 - 教育部联合多部门构建"配租+配售"相结合的乡村教师住房保障体系[1] - 近期启动第二期尊师惠师公益行动覆盖办公软件、住房安居、汽车购置等六大领域[1] - 各地陆续推出涵盖消费、出行等多方面的尊师惠师举措[1]
我省共有各级各类教师15.4万名
海南日报· 2025-09-06 00:01
教师队伍规模与结构 - 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259所 专任教师15.4万人 总体规模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匹配 [2] - 高校专任教师1.6万人 中职学校专任教师0.4万人 基础教育阶段专任教师13.4万人 含幼儿园2.7万人 小学5.7万人 初中3.2万人 高中1.8万人 [2] 高层次人才建设 - 2024年以来教育系统新增高层次人才2600余人 新增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获得者10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2] - 目前拥有两院院士2人 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获得者29人 培育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2] - 14名中小学校长教师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 5名职业学校教师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 [2] 人才补充与培养机制 - 2021年以来累计补充紧缺学科教师2.2万余人 [3] - 通过农村学校特岗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390人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培养1700余名毕业生回农村任教 [3] - 设立50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遴选121名骨干校(园)长培养对象 遴选1200余名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3] 教师管理改革与待遇提升 - 基层学校教师职称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 第一批7个市县415名基层教师通过双定向获得中高级职称 [4] - 中小学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至18个市县和28所省一级甲等学校 共有1507名教师获得高级(含正高级)职称 [4] - 优化配置公办中小学教师2065人 腾出1932个编制 [4] - 为基层优秀教育人才按月发放1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人才乡镇工作补贴 [4] 教师表彰情况 - 自2018年以来共有150名教师和14个集体荣获国家级表彰 900名教师和44个集体荣获省级表彰 [5]
教育部等部门多措并举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新华网· 2025-09-05 10:41
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举措 - 教育部统筹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 强化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技术技能导向 推进部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全覆盖 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学历提升试点 探索教师培训学分和在职教育课程学分的互认机制 [1] - 启动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 建立县域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监测与预警平台 精准研判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下教师供需衔接 [1] - 首批"国优计划"毕业生走上中小学教师岗位 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从本科提升到研究生层次 中西部迎来近万名"优师计划"首届毕业生 [1] 教师待遇保障与权益维护 - 教育部会同多部门加强乡村教师住房保障 首次构建"配租+配售"相结合的乡村教师住房保障体系 [2] - 及时澄清涉师不实举报 会同公安部严厉打击诋毁、污名化教师等违法行为 维护教师良好形象 [2]
“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50亿元支持教师培训
新京报· 2025-09-05 10:07
教师队伍建设财政投入 - "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教师培训资金160亿元 覆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各阶段[1][2] - 专项支持中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资金达450亿元 重点向中西部倾斜[1][2] - 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 2024年全国专任教师近1900万人 较2019年增加150多万人[1] 教师待遇保障政策 - 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每年惠及超过120万名乡村教师[1] - 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1] - 持续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 提升师范教育经费保障水平[3] 教师培训项目实施 -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每年培训校长教师超过100万人次[2] -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成效显著 2024年"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8% 较2019年提升23个百分点[2] - 支持高校青年教师数字化教学培训 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培育和师德师风基地建设[2] 中西部师资培养计划 -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每年为中西部地区培养8000多名中小学教师[2] - "优师计划"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约1万名师范生[2][3] - "特岗计划"五年间累计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补充约25万名特岗教师[2] 师范生培养政策创新 -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42亿元支持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3] - 2024年出台本研衔接政策 将公费师范生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3] - 累计安排11亿元支持实施"优师计划"[3]
财政部:将继续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予以优先保障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6:36
教师培养投入 - 中央财政"十四五"期间累计安排42亿元支持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 吸引优秀青年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 [1] - 2024年出台本研衔接政策 将公费师范生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1] - 累计安排11亿元支持"优师计划" 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约1万名师范生 [1] 教师培训体系 - 建立中小学教师5年360学时全员培训制度 着力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并缩小教育差距 [2] - 中央财政"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超110亿元实施"国培计划"等示范性培训项目 [2] - 实行分层分类精准培训 累计培训校长和骨干教师超500万人次 [2] 欠发达地区师资建设 - 中央财政"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18亿元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开展"组团式"帮扶 [2] - 实施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等专项 每年组织超2万名优秀及退休教师到欠发达地区支教 [2] - 通过支教帮扶有效带动当地教师能力提升 加快补齐师资短板 [2] 财政持续支持方向 - 财政部门将持续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 [2] - 将协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更好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