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贸一体化

搜索文档
杭州首场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对接会在阿里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5-21 02:47
杭州市消费品类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对接会 - 对接会在阿里巴巴集团举行,旨在为杭产优质消费品构建新外贸生态圈 [5] - 40多家企业参会,包括外贸老兵、跨境新手、出口企业和内贸消费品牌 [5] - 阿里巴巴集团四大核心业务团队分享市场开拓方法论 [5] - 近20家企业与电商平台达成意向合作 [7] 企业参与情况 - 浙江骏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年营收超1亿元,新成立外贸部开拓海外市场 [6] - 杭州新盛服饰贸易有限公司年销售5万到10万件外套到东欧市场 [7] - 杭州高烯科技拥有全球首条单层氧化石墨烯生产线 [7] 产品展示与交流 - 选品会展示户外灯具、护肤品、防晒衣、雨伞、枕芯、人造耳蜗等产品 [6] - 浙江骏辉展示夏威夷果、碧根果、巴旦木等坚果样品 [6] - 新盛服饰对高烯科技的石墨烯防晒衣感兴趣,安排实地考察 [7] 企业战略与计划 - 浙江骏辉准备食品出海认证,计划参加泰国专业食品展会 [6] - 新盛服饰计划去高烯科技实地交流,并考察南非及东南亚市场 [7] - 市经信局将继续举办系列对接会,助力杭产消费品"卖全球" [7]
专家共话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内外兼修”提升经济内生动力与全球竞争力(经济聚焦·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人民日报· 2025-05-20 21:45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对国际经贸秩序造成严重冲击。我国外贸企 业出口承压,出口转内销成为不少企业解决当前困难的重要选择。促进出口转内销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 些方面?企业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有哪些堵点、难点?各方如何综合发力助企业"两条腿"走路?记者连 线专家学者进行探讨。 董超:当前我国企业出口环境复杂严峻,出口转内销成为应对当前国际经贸形势、缓解外贸企业压力的 重要措施。 ——编者 对话嘉宾: 桑百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理论研究院院长 董超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 郭迎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出口转内销举措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郭迎锋: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通过激活内需、升级产业、搭建 内外循环的"连接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正在提升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与全球竞争力。未来,随着市场 一体化发展、制度衔接和产业融合,"内外兼修"将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出口转内销是我国外贸企业抵御外部冲击的关键手段,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战略纵深为外贸企业的出口 转内销提供了有效的转型缓冲。例如,我国电商平台正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 ...
宝安借力京东2000亿采购计划 助企打通国际国内“双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5-20 17:26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外贸优品中华行(宝安专场)暨京东零售3C数码行业供需对接交流会",旨在为宝安企业打通国内国际市场提供全链条支持 [1] - 交流会由深圳市商务局、宝安区商务局、宝安市场监管局联合京东集团举办,吸引超350家企业参与 [3] 宝安区经济表现 - 宝安为全国工业百强区第四,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6000亿元 [3] - 2024年宝安出口增速达29.6%,位居深圳市第一 [3] - 区内有27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政府支持政策 - 宝安区商务局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扶力度,促进内外贸渠道、品牌、产销、标准对接 [3] - 现场解读《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强调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政策 [5] - 推动商场、超市开辟外贸商品展销专区,提供"极速上架服务" [5] - 深化与京东、1688等线上平台合作,推动电商平台常态化开设宝安外贸优品专区并提供流量支持 [5] - 支持传统零售企业触网上云,发展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 [5] 京东集团资源支持 - 推出"自营入驻绿色通道"、"京喜自营零佣金模式"等权益 [3] - 提供10余家知名品牌授权对接服务 [3] - 未来一年内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并开设外贸优品专区 [3] 企业合规指导 - 宝安市场监管局强调"中文标签、3C认证、知识产权本土化"三大核心要求 [5] 企业反馈 - 智能硬件企业表示通过活动获得国内渠道资源,明确内外贸标准衔接路径,计划年内实现国内市场份额增长 [5]
广东老字号经贸代表团赴欧洲开展系列经贸推介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5-20 13:34
经贸推介活动概况 - 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何军率老字号经贸代表团于2025年5月7日至14日赴意大利米兰和英国伦敦开展经贸推介活动 [1] - 活动期间举办2场广东老字号欧洲经贸推介会 开展13场拜会对接活动 签订2个合作协议 达成21个合作意向 [1] 广东老字号企业情况 - 广东省拥有281家"广东老字号"企业 平均年龄达93岁 [3] - 老字号产品以独特工艺 卓越品质和深厚文化内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 [3] - 参与推介会的广东老字号企业包括广州老字号投资控股 肇庆陈传生物科技 化州化橘红药材 阳江十八子集团 广东福东海药业等 [7] 推介会主要内容 - 何军副厅长介绍广东经济发展情况 强调老字号守正创新理念与意英品牌传承理念契合 [3] - 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参赞 意大利中国理事基金会秘书长 英中贸易协会荣誉副主席分别致辞 [5] - 广东省商务厅推介广东投资营商环境及政策 [5] 活动成效与反响 - 两地推介会各吸引近百家当地企业参与 现场气氛热烈 [7] - 设置新会陈皮 道滘裹蒸粽 化橘红 莲香楼月饼等产品体验区 吸引众多企业驻足交流 [7][10] - 参会企业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融合 表达合作意向 [10]
稳企业 全力以赴纾困解难(评论员观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②
人民日报· 2025-05-19 21:58
外贸企业应对策略 - 广东东莞外贸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积极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如广东中强精英电子科技首次参展广交会即吸引10多批采购商,东井电器自主研发高速风梳获海外客商青睐,优利德科技展出90多款创新产品咨询者络绎不绝 [1] - 外贸重镇采取多元化布局策略,包括推动企业主动出海、支持产品多样化创新、强化品牌建设以及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如东莞和晋江等地案例显示 [1] - 浙江湖州通过"同线同标同质"认证辅导帮助外贸企业提升内外贸转化效率,针对性解决出口转内销面临的标准不统一问题 [3]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务院2023年出台《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推出"促外贸九条"兼顾稳岗就业与核心竞争力培育 [4] - 金融监管总局建立专项融资机制,截至5月7日累计走访6700万户经营主体并发放12.6万亿元贷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5] - 地方政府实施差异化帮扶,如东莞发布工作方案强化双循环动能,重庆组织企业开展国际标准对标促进内外贸规则衔接 [4] 企业转型案例 - 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通过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冲击,7年研发投入使生产效率提升500%且成本降低30% [6][7] - 外贸企业建立"远近结合"发展模式,短期解决订单压力同时长期布局技术创新,如案例企业形成"算创新账"的可持续经营思维 [7] - 企业实践显示,前期主动变革(如技术改进、市场多元化)能有效提升抗风险能力,将外部挑战转化为转型升级机遇 [7]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迎风挺立——中国经济数据点评(2025年4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5-19 09:27
核心观点 - 4月中国经济呈现外需高增、内需接棒、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三大特征,工业生产和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边际放缓 [6]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至4%,其中基建(10.9%)和制造业(8.8%)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投资(-10.3%)降幅扩大 [10][13][1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商品消费中"以旧换新"政策显效,通讯器材、家电等品类保持20-30%增速 [19] - 物价持续低位运行,4月CPI(-0.1%)和PPI(-2.7%)同比均为负值,反映供需格局尚未实质性改善 [6] 供给端分析 - 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超市场预期(5.2%)但较3月下降1.6个百分点,季调环比增速0.22% [7] - 高技术产业(10.0%)和装备制造业(9.8%)支撑明显,其中集成电路制造(21.3%)、光电子器件制造(19%)增速突出 [7]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信息技术(10.4%)、租赁商务服务(8.9%)等现代服务业领涨 [7][9] 需求端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 - 基建投资全口径增速9.6%,其中电热燃水(9.6%)增速放缓,交运仓邮业小幅提升 [13] - 制造业投资增速8.2%,中游装备制造业如交运设备、汽车等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放缓 [16] - 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1.3%,新开工面积4,839万平接近2006年10月水平,百城土地溢价率维持9.6%高位 [18] 消费市场 - 商品消费中金银珠宝类受金价推动大增25.3%,文化办公(30-40%)、体育娱乐用品(30-40%)增速显著 [19] - 汽车零售额仅增0.7%,呈现"以价换量"特征,服务零售额累计增速回落至5.1% [19] 外贸与物价 - 4月人民币计价出口金额同比增长9.3%,转口贸易和非美伙伴需求支撑超预期表现 [6] - CPI(-0.1%)连续三个月负增长,PPI(-2.7%)降幅扩大,能源价格拖累加剧 [6] 前瞻展望 - 二季度"抢出口"或重启,叠加扩内需政策加码,工业生产有望保持平稳 [9]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加速出台,基建投资料维持高速增长 [13] - 房地产5月或延续趋冷,前期政策效果减弱,金融一揽子政策提振有限 [18]
外贸爆了,“出口转内销”行不通,中国外贸破局得靠这条路
36氪· 2025-05-19 08:24
中美关税下调对出口的影响 - 中美暂停部分关税90天的协议促使太平洋两岸商家迅速行动,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接到10万美元大单,美国客户因关税从153.8%降至38.8%而加速补单 [1] - 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过去七天平均海运订单量超过2万个标准箱,增长277% [1] 出口转内销的局限性 - 电商平台推出出口转内销政策,如京东启动2000亿扶持计划,盒马开放绿色通道,但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难以消化出口受阻产能 [2][3] - 2021-2024年出口转内销尝试效果不佳,工业产能利用率连续四年下降,2024年降至75.0%,为八年来最低 [7][9][10] - 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商家利润被挤压,部分企业通过夜间开工节省电费 [7] 外贸企业的破局之道 - 长期解决方案是"内外贸一体化",打通内外贸堵点,使企业能灵活切换市场 [6][24] - 品牌驱动的本土化出海策略更有效,如丰田、佳能在美国本土化生产,中国品牌OPPO/VIVO、传音等也采用类似模式 [16] - 社交媒体和电商降低出海门槛,中小企业可通过精准营销和线上销售快速试错,如广州沉香企业针对中东市场定制产品 [17][20] 国内市场的挑战与潜力 - 国内消费力不足,2024年一季度北京上海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下降,全国增长依赖财政补贴 [7] - 14亿人口的消费基数庞大,若消费水平提高,可消化部分外贸产能 [23] - 国家政策强调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帮助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24]
2025杭州西博消费季暨“外贸优品·杭城好物”展销活动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5-19 02:53
活动概况 - 2025杭州西博消费季暨"外贸优品·杭城好物"展销活动于5月16日启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非宣布启动,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致辞 [1] - 活动以"赛会之城·购物天堂"为主题,围绕"5+6+7"总体框架开展,包含5场特色活动、6大类消费主题、7个系列促消费精品活动 [2] 政府表态与目标 - 杭州市长姚高员强调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作用,提出通过活动繁荣消费市场,打造"赛会之城·购物天堂"品牌 [1] - 活动目标包括成为提振消费市场的重要载体、消费创新升级的引擎、展示内外贸一体化的舞台 [1] 活动内容与特色 - 特色活动包括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CP31漫展、闻堰老街夜市、"湘湖杯"镇超足球联赛、龙舟赛、国风美食节等 [2] - 聚焦6大类消费主题:潮品消费、会展消费、舌尖消费、休闲消费、演艺消费、体育消费 [2] - 推出7个系列促消费精品活动:消费之夜、镇超足球、食在杭州等 [2] 配套政策与联动 - 活动现场推介杭州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 [1] - 视频启动杭州、昆明、西安三城联合提振消费行动 [1] - 发布并授牌杭州提振消费示范企业 [1] 活动地点分布 - 活动覆盖杭州多个区域:杭州大会展中心、湘湖及周边、西溪湿地、武林之星、湖滨商圈 [2]
破解瓶颈搭平台
经济日报· 2025-05-18 21:58
外贸优品内销平台建设 - 2025滨海外贸优品展销会在滨海新区举行 吸引50余家外贸企业参展 建立与国内大型商超及电商平台的对接纽带 [1] - 滨海新区商务部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通过品牌对接 产销对接 标准对接等方式培育内外贸融合新动能 [1] - 鼓励外贸企业参与电商平台直采计划 开设网店并利用直播模式拓展销售渠道 [1] 制造业企业出海支持措施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天津公司出口意大利盾构机设备 海外市场营业额达1.9亿元 同比增长11.1% [2] - AEO认证成为企业出海关键资质 享受优先通关 降低查验比例等便利措施 天津海关通过"一对一"辅导提升企业认证成功率 [2] - 天津关区高级认证企业达367家 海关围绕装备制造和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培育库助推信用升级 [3] 外贸政策支持体系 - 天津市商务局结合稳外贸与扩消费 出台临时性市场准入措施 开辟认证快捷通道解决企业外转内标准差异问题 [3] - 推动特殊区域关税政策优化 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外部不利因素并稳定生产经营 [3]
京津冀区域出口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经济日报· 2025-05-18 21:58
京津冀区域进出口表现 - 前4个月京津冀区域进出口1.43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0.1% [1] - 出口4454.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1.7% [1] - 4月单月出口1216.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8%,增幅为2024年6月以来新高 [1] 北京主导地位与民营企业表现 - 北京在京津冀出口中占比提高至45%,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拉动京津冀出口增长2.1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数量增加2884家至27465家,增长11.7%,出口值2000.1亿元增长11.3%,占区域出口总值的44.9% [1] - 高级认证企业560家,享受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 [1] 新兴产业出口亮点 - 新兴产业出口推高京津冀整体出口增速2个百分点 [2] - 汽车零配件、平板显示模组、航空器零部件、船舶、玩具出口分别增长19.5%、39.4%、4.4%、45.1%、47% [2] - 自主品牌商品出口1431.5亿元增长4.3%,占区域出口总值的32.1% [2] 跨境电商与物流发展 - 大兴机场首条国际全货机包机货运航线开通,运输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和一般贸易货物 [2] - 跨境电商新业态加快发展,"买全球、卖全球"更加通畅 [2] - 北京海关深化"智慧口岸"建设,打造空港口岸一站式智慧化物流服务系统 [3] 开放平台与临空经济 - 大兴机场综保区进出口加速增长,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进出口3.6亿元、20.5亿元、98.9亿元 [3] - 前4个月大兴机场综保区进出口26.7亿元增长50.9%,其中进口24亿元增长260.3% [3] - 北京海关与地方政府构建多元化合作机制,提高京津冀地区货物通关便利化水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