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搜索文档
宜品集团冲刺IPO净利降42.57% 存货增至8亿周转天数高达361天
长江商报· 2025-09-14 23:09
公司IPO与市场地位 - 宜品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 海通国际与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公司自称是中国领先营养科技集团 专注于羊奶粉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1] - 以2024年零售额计算 公司在中国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14% 仅次于澳优乳业旗下佳贝艾特(市占率24.8%)[1][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02亿元、16.14亿元和17.62亿元 2023年同比增长15.1% 2024年增速放缓至9.2%[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8亿元和1.72亿元 2023年同比下降25.21% 2024年同比微增2.50%[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6亿元 同比下降10.36% 净利润5668.8万元 同比下降42.57% 首次出现业绩双降[1][2] - 净利率持续下滑 从2022年16.2%降至2023年10.4%、2024年9.8%和2025年上半年7.0%[1][3] 费用结构 - 销售及分销费用逐年攀升 2022-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2.4亿元、3.71亿元、4.32亿元和2.33亿元[3] - 销售费用占比持续上升 从2022年17.1%升至2023年23%、2024年24.5%和2025年上半年28.91%[1][3] - 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991万元、841.8万元和801.4万元[6] - 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1.42%降至2023年0.52%、2024年0.45% 2025年上半年为0.46%[1][6] 存货状况 - 存货规模持续增长 2022-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6.1亿元、7.19亿元、7.88亿元和8.02亿元[3] - 库存周转天数不断延长 从2022年276天增至2023年296天、2024年307天和2025年上半年361天[1][3] 业务构成 -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仍是收入主力 2022-2024年收入从7.72亿元增长至10.33亿元 占比从55.1%提升至58.6%[5] - 2025年上半年羊奶粉业务毛利率保持在59.6% 但营收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5.6个百分点至55.6%[5] - 特医食品业务增长最快 收入从2022年0.24亿元增至2024年2.1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03.3%[5] - 2025年上半年特医食品收入1.30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达16.1%[5] 渠道结构 - 高度依赖第三方经销商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作经销商超过2000家[3] - 经销商贡献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 2022-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74.1%、70.6%、70.3%和66.5% 但仍是主要收入来源[3][4] 质量监管 - 子公司北安宜品努卡乳业2024年3月因特医食品牛磺酸检测值不达标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1][7] - 公司宣称产品出厂前需经历逾900项检测并实现全流程质量追溯[7] 行业竞争 - 特医食品市场竞争激烈 2024年中国市场前五大公司合占零售额90.8%[6] - 公司在特医食品婴幼儿市场中位居第五 零售额不及第一名营收的1/10[6] - 同业对比显示研发投入明显不足 中国飞鹤2022-2024年研发成本保持在4.93-6.11亿元 研发费用率2%-3%[6] - 佳贝艾特母公司澳优乳业2022年研发费用率达2.53% 2023-2024年小幅下降至1.7%左右[6]
国泰海通·洞察价值|新股王政之团队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14 13:47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企业成为IPO市场领头力量 IPO有望稳步提速 [3] - A股IPO市场十七年发展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 [6] 行业分析 - IPO细分市场拥有15年专业研究经验 深度洞悉制度变化 [3] - 新股上市破发率及破发深度存在提升风险 [6] - 新股申购中签率呈现降低趋势 [6] 研究覆盖 - 年度代表作为《鉴往知来,砥砺前行——A股IPO市场十七载回顾和展望》报告 [3][6] - 报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8月16日 [6] - 研究服务仅面向签约客户提供 [8]
IPO周报 | 禾赛、劲方医药香港上市在即;奇瑞、BeBeBus通过港交所聆讯
IPO早知道· 2025-09-14 12:44
禾赛港股上市 - 计划于9月16日以股票代码"2525"在港双重上市 成为全球激光雷达回港上市第一股[2][3] - 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1.48亿美元 其中高瓴认购5000万美元[3] - 二季度激光雷达总交付量352,095台同比增长306.9% ADAS产品交付303,564台同比增长275.8%[4] 禾赛业务表现 - 上半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547,913台同比增长276.2% 超越2024全年交付量[4] - 二季度营收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50% 净利润突破4000万元[5] - 2024年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全年净利润的激光雷达公司 2023-2024年均录得正经营现金流量[5] 禾赛市场合作 - 获得9家头部车企20款车型定点 计划2025-26年交付[4] - 与ADAS领域前两大客户之一达成2026年平台级合作[4] - 与欧洲顶级车企进入C样阶段 获丰田汽车合资品牌定点[4] 劲方医药港股上市 - 计划9月19日以股票代码"2595.HK"在港股上市[7] - 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1亿美元 包括RTW基金、OrbiMed等机构[7] - 管线涵盖8款候选药物 其中5款进入临床阶段[7] 劲方医药核心产品 - 核心产品GFH925是中国首款KRAS G12C抑制剂 2024年8月获批上市[7] - GFH925关键临床试验客观缓解率49.1% 疾病控制率90.5%[8] - 另一核心产品GFH375为口服KRAS G12D抑制剂 正在中国开展II期临床试验[8] 奇瑞港股进展 - 通过港交所聆讯 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广发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0] - 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排名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 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10] - 2024年全球销售229.5万辆 8款车型平均月销量超1万辆[10] 奇瑞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698.97亿元人民币 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显著[12] - 2024年净利润143.34亿元人民币 2022-2024年持续增长[12]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0.87%至47.26亿元[12] 奇瑞海外市场 - 乘用车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累计销量超1300万辆[11] - 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11] - 2024年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11] BeBeBus港股上市 - 通过港交所聆讯 预计本月下旬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14] - 按2024年GMV计算 在中国中高端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14] - 2024年营收12.49亿元人民币 2022-2024年持续增长[15] BeBeBus运营数据 - 拥有超300万名会员 私域平台复购率2024年达53.3%[15] - 线上渠道复购率2024年达40.9%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 - 2024年毛利率50.4% 经调整净利润1.11亿元人民币[16] BeBeBus产品定位 - 平均交易金额保持在2400元以上 奠定高端定位[14] - 产品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和卫生护理四大场景[14] - 与超300个城市分销商合作 2023年开设第一家体验店[15]
IPO周报:中国电建分拆电建新能上市,拟募资9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9-14 09:40
IPO市场动态 - 9月8日至9月14日当周上交所主板新增受理1单IPO申请 为下半年以来沪深北交易所受理的第4单IPO申请 [1] - 当周有2家拟IPO企业过会 2家企业注册生效 [1] - 北交所有2家申请上市企业过会 分别为雅图高新材料和深圳市巍特环境科技 [2] 电建新能分拆上市 -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PO获受理 拟融资90亿元 [1] - 控股股东中国电建直接和间接控制79.975%股份 实际控制人电建集团合计控制80%股份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72亿元同比增长8.57% 净利润12.05亿元同比下降18% [1] - 主营业务为境内风力及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运营 主要产品为电力 [2]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3.82亿元、87.28亿元和98.10亿元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8亿元、23.29亿元和25.89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6.61亿元 归母净利润5.11亿元 [2] 关联交易情况 - 向电建集团下属企业采购工程承包服务完成新能源电站建设 [2] - 报告期内向关联方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76.14%、61.03%、60.80%和61.78% [2] - 分拆完成后中国电建保持控制权 关联交易情况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2] 企业审核情况 - 雅图高新被问询收入真实性和业绩增长持续性 涉及境外业务真实性和第三方回款等问题 [3] - 部分经销商实缴资本小于50万元或参保人数少于10人 包括境内第一大经销商广油威实缴资本为0 [3] - 恒坤新材曾两度上会 2024年12月26日受理 2025年7月25日暂缓审议 8月29日通过审核 9月12日获得注册批文 [3]
10 Best Up and Coming Stocks with Huge Upside Potential
Insider Monkey· 2025-09-14 07:23
IPO市场趋势 - IPO市场开始复苏 成功上市案例增多 可能鼓励更多私营公司公开上市 [1] - 2025年已有两家IPO首日涨幅超过150% 分别为Figma和Circle 而过去十年仅约12例达到此涨幅水平 [2] - 公司选择保守定价以确保成功上市 并购市场表现强劲 市场对软着陆预期明确 [2] 人工智能投资周期 - AI繁荣可能处于中期阶段而非初期 类比1990年代末互联网繁荣需先建设基础设施 [1] - 当前AI资本支出可能高于1990年代 类似互联网时代光纤电缆等基础设施铺设 [1] 股票筛选方法论 - 筛选近五年上市股票 选择截至9月12日上涨潜力超25%的10支股票 [5] - 按上涨潜力升序排列 包含2025年第二季度对冲基金持仓数据 [5] - 通过对冲基金持仓策略可超越市场表现 自2014年5月以来策略回报达373.4% 超越基准218个百分点 [6] Kyndryl控股公司 - 与WPP旗下VML达成全球合作 结合AI数据和现代基础设施重塑客户体验 [8] - 合作整合Kyndryl Consult和VML体验转型专长 推动可扩展AI解决方案落地 [9] - 在金融服务领域应用AI代理实现个性化银行 零售业通过AI增强全渠道商务 [10] - 截至9月12日上涨潜力40.85% 获36家对冲基金持有 [7] Cava集团 - Argus维持买入评级但目标价从110美元下调至76美元 因同店销售增长预期调整 [1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782亿美元 同比增长20.3% 调整后EBITDA达4210万美元增长22.6% [12] - 净利润1840万美元 餐厅级利润率26.3% 新开16家餐厅总数达398家 [12] - 运用Hyphen系统和AI视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品牌健康评分持续改善 [13] - 截至9月12日上涨潜力41.20% 获41家对冲基金持有 [11]
强一股份IPO:华为产业链贡献营收逾八成 维修业务毛利率如同“过山车”
犀牛财经· 2025-09-14 03:1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晶圆测试核心硬件探针卡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核心产品探针卡主要应用于SoC芯片、CPU、GPU、射频芯片等非存储领域及DRAM、NAND Flash等存储领域 [2] - 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探针卡销售业绩贡献占比超过95% [2] - 公司部分产品毛利率波动显著 其中薄膜探针卡销售毛利率在报告期内分别为47.26%、51.40%、0.19%和54.81% 探针卡维修毛利率分别为29.87%、18.30%、4.17%和70.62% [3]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1年1.10亿元增长至2024年6.41亿元 净利润从2021年-0.13亿元增长至2024年2.33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速达89.53% 净利润增速达237.56% [2] - 公司毛利率从2021年35.92%持续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68.99% 变动趋势与行业趋势相反且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2] - 公司净利润率从2021年-12.1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6.83% 但存在稳定性不足且增长陷入停滞等情况 [5] 客户与市场关系 - 公司对B公司存在重大依赖 报告期内来自B公司及其上游企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0.29%、67.47%、81.84%、82.83% [5]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从报告期初62.28%逐年上升至82.84% [5] - B公司系全球领先的芯片设计厂商 为A公司旗下企业 具有较强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需求 [5] - 公司2019年与B公司建立业务联系 2021年2D MEMS探针卡通过B公司验证正式进入供应商体系 [6] 股权结构与投资背景 - 华为旗下哈勃投资于2021年成为公司第四大股东 持股比例6.40% 且为股东中唯一具备半导体产业链背景的战略投资者 [6] - 媒体报道显示A公司或系华为 B公司或是华为旗下芯片企业海思半导体 [7] 融资与上市进展 - 公司此次IPO拟募资15亿元 计划用于探针卡研发及生产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 - 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于2024年12月30日获受理 2025年初进入审核问询阶段 2025年3月被抽中现场检查 首轮审核问询函历时8个月完成回复 [8]
两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过会丨IPO一周要闻
搜狐财经· 2025-09-14 00:04
资本市场IPO活跃度 - 9月资本市场IPO热度高涨 北交所审议2家企业并全部过会 创业板和港股出现多只新股首日大幅上涨[2] - 储能 机器人 传感器 新能源运营商等硬科技企业集中递表 电建新能拟募资90亿元 思格新能源三年跑出12亿元营收[2] - 全球IPO格局呈现分化 A股和港股积极拥抱专精特新企业 美股纳斯达克提高上市门槛至最低公众持股市值1500万美元[2][16] 北交所过会企业详情 - 巍特环境主营排水管网探测与修复服务 2024年广东省非开挖修复行业排名第一 2024年营收3.29亿元 扣非净利润5129.85万元[3] - 雅图高新主营工业涂料 产品应用于汽车修补和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2024年营收7.42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15.43% 扣非净利润1.45亿元[4] - 两家企业控股集中 雅图高新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96.5%股份 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3][4] 新股上市表现 - 创业板艾芬达上市首日涨幅170.03% 成交额11.09亿元 总市值64.8亿元 发行市盈率20.35倍低于行业平均[5] - 北交所三协电机盘中涨幅超860% 产品应用于光伏 半导体 机器人等领域 客户包括海康威视 大华股份等龙头企业[6][7] - 港股大行科工高开36.36% 2024年营收4.51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超30% 中国折叠自行车市场份额26.3%[8] 重点递表企业 - 电建新能拟沪主板募资90亿元 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2124.61万千瓦 2024年营收98.1亿元 净利润28.22亿元[9] - 希磁科技采用IDM模式提供磁性传感器解决方案 2024年营收7.03亿元 2025年前4个月营收2.65亿元[10][11] - 思格新能源成立三年 2024年营收13.3亿元 净利润8385万元 创始人为华为前高管 主营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12] 医疗与科技企业IPO动态 - 麦科田生物医疗提交港股申请 产品涵盖生命支持 微创介入和体外诊断 2024年营收14亿元[13][14] - 博铭维机器人主营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 产品进入全球15个国家 2024年营收2.49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23.9%[15] - 两家企业均呈现增长态势 麦科田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4%[14][15] 纳斯达克规则变更 - 纳斯达克拟提高最低公众持股市值要求从500万美元至1500万美元 加强持续上市监管[16] - 新规针对主要在中国运营的公司设置最低首发募资规模2500万美元要求[16]
10 Best IPO Tech Stocks to Buy Now
Insider Monkey· 2025-09-13 14:19
IPO市场趋势 - 软件公司此前对上市持犹豫态度 尽管市场处于创纪录水平 但公司认为上市不值得[1] - 市场情绪转变源于年初成功IPO案例显示投资者对快速增长创新型科技公司的强烈兴趣[1] - 许多公司保持私有状态10至20年 普通投资者长期无法参与投资[1] - 被压抑的需求成为推动IPO成功的关键因素[1] 零售投资者行为 - 零售投资者持续逢低买入 显示对市场的强烈信心[2] - 近期IPO案例中 路演未能充分反映零售需求 导致股票上市后涨幅达100%甚至200%[2] - 零售投资者对创新型科技公司的投资兴趣达到历史新高 正在改变市场格局[2] IPO后表现评估 - 初始大幅上涨的股票会出现自然回调与价格正常化过程[2] - IPO首日表现不应作为判断公司未来潜力的唯一依据 后续仍存在多个发展里程碑[2] - 投资者应关注长期增长潜力 基于公司长期发展前景进行投资决策[2] 研究方法论 - 通过Finviz股票筛选器筛选过去两年上市科技公司[5] - 选择对冲基金持仓集中且分析师看好的10支股票[5] - 按2025年第二季度对冲基金持仓数量升序排列[5] Silvaco集团(SVCO) - 9家对冲基金持有该公司头寸[7] - 9月4日任命Chris Zegarelli为新任首席财务官 9月15日正式生效[7] - Zegarelli拥有20年以上半导体行业领导经验 曾任英飞凌科技财务高级副总裁 主导8.3亿美元收购GaN Systems的整合与战略规划[8] - 曾担任GaN Systems、Therm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和Indie Semiconductor首席财务官[9] - 早期在博通(Broadcom Ltd)和高通(Qualcomm Inc)担任高级财务职位[9] - 公司提供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及半导体知识产权解决方案[9] Global Mofy AI(GMM) - 10家对冲基金持有该公司头寸[10] - 9月11日启用新企业网站globalmofy.ai 替代原globalmofy.cn域名 作为全球扩张战略组成部分[10] - 新域名强化技术优先品牌形象 突出作为AI驱动虚拟内容解决方案国际提供商的定位[11] - 投资者关系网站保持ir.globalmofy.cn不变[12] - 公司运营中国领先数字资产库 拥有超过10万个高精度3D数字资产[12] - 提供虚拟内容制作和数字资产开发服务 专注于生成式AI技术解决方案[13]
西贝客流断崖式减少,日损二三百万
搜狐财经· 2025-09-13 09:36
核心争议事件 - 罗永浩在直播中指控西贝使用预制菜但未向消费者披露 称西贝没有预制菜是100%撒谎 因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标准[2] - 西贝召开全员大会回应争议 强调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公司创始人表示生意宁可不做是非必须得辩[4] - 争议导致西贝门店客流断崖式下滑 9月10日营业额减少100万元 9月11日减少100万元 9月12日预计损失200万至300万元[6] 公司经营状况 - 西贝莜面村为核心品牌 在全国62个城市运营370余家直营门店 员工约18000人[6] - 2023年接待顾客超3766万人次 营收超62亿元创历史峰值[6] - 外卖业务2023年实现销售净额20亿元 零售业务通过西贝功夫菜品牌收入超3.4亿元[9] - 儿童餐业务2019-2022年营收增长415% 成为重要增长点[9] 业务多元化布局 - 通过副牌矩阵拓展快餐业态 包括贾国龙小锅牛肉 贾国龙中国堡 西贝海鲜 九十九顶毡房等品牌[7] - 贾国龙小锅牛肉从计划开百店收缩至北京市场仅存12家门店 不足巅峰时期一半[7] - 贾国龙中国堡2023年在北京开出53家直营店 2024年全部关闭并升级为龙堡品牌探索下沉市场[7] 资本运作计划 - 公司计划2023-2025年持续高质量发展 目标2026年完成高质量IPO[6] - 目标成为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 2023年9月1日再次确认2026年上市计划[6] - 当前预制菜风波可能影响短期业绩 为IPO计划蒙上阴影[6]
IPO Weekly Recap: Klarna Leads Busiest Week For IPOs Since 2021; More Names Join Pipeline
Seeking Alpha· 2025-09-13 05:10
Renaissance Capital provides pre-IPO research 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investment banks. The Firm manages two IPO-focused funds: The Renaissance IPO ETF (NYSE: IPO) and the Renaissance International IPO ETF (NYSE: IPOS). Individual investors can get a free overview of the IPO market on www.renaissancecapital.com, and try a free trial of our premium platform, IPO Pro (ipopro.renaissancecapital.com). Through Renaissance Capital’s pre-IPO research servic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get an independent opini ...